4G皮基站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17
分别总结2G3G4G和5G系统的基站架构2G系统基站架构:2G系统的基站架构主要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信机(Transceiver,TRX)和天线系统。
BSC负责管理和控制多个基站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和管理,TRX负责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天线系统则负责向用户提供无线信号覆盖。
BSC通过网关与核心网相连,实现用户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2G系统的基站架构相对简单,容量有限,仅能提供基本的语音通信功能。
3G系统基站架构:3G系统的基站架构相对于2G有了较大的变化。
其主要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传输控制器(Node B)、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和天线系统。
Node B负责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相比于2G系统的TRX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数据传输速率。
RNC是3G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控制多个Node B的无线资源,同时也负责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3G系统基站架构相对复杂,支持更高的数据通信速率和更多的业务类型。
4G系统基站架构:4G系统的基站架构相对于3G有了进一步的演进。
其主要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传输基站传输控制器(eNodeB)和天线系统。
eNodeB是4G系统的核心,集成了传统Node B和RNC的功能,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BSC负责管理和控制多个eNodeB的无线资源,并与核心网进行通信。
4G系统基站架构相对于3G有了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数据通信速率,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和更复杂的业务类型。
5G系统基站架构:5G系统的基站架构相对于4G有了更大的变化。
其主要包括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传输基站传输控制器(gNodeB)和天线系统。
4g基站工作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4G基站这个超酷的东西,它就像一个超级英雄,默默地为我们的手机网络服务呢。
你知道吗?4G基站啊,就像是一个信息的大中转站。
想象一下,咱们的手机就像一个个小邮差,跑来跑去收集各种信息,像是你刷的抖音视频、看的新闻啥的。
这些信息可不能自己就飞到别人那里去呀,这时候4G基站就闪亮登场啦。
基站它有好多好多的小天线呢。
这些小天线可机灵啦,它们就像一个个小耳朵,随时准备接收手机发出来的信号。
比如说,你在手机上点了个赞,这个动作就会变成一个小小的信号,从你的手机天线那里“嗖”地一下飞出去,然后被4G基站的小天线给捕捉到。
这就像是小邮差把信件送到了中转站一样。
那基站收到信号之后干嘛呢?它可没闲着哦。
基站里面有好多厉害的设备,就像是一群超级智能的小精灵在工作。
它们会把你手机发来的信号进行处理。
比如说,你发出去的信号可能有点乱乱的,就像你随手写的一张纸条,这些小精灵就会把纸条整理得整整齐齐,把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编排。
这时候,信号就像是被精心包装好的包裹啦。
然后呢,基站又要把这个包装好的信号发送出去。
如果这个信号是要发给你朋友的手机的,基站就会通过它的天线,再把信号发射出去。
这个发射就像是把包裹准确地送到下一个小邮差手里一样。
而且呀,基站的覆盖范围是有一定限制的,就像每个小邮差的活动范围有限一样。
所以我们会看到好多的4G基站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不管你是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还是在农村的田野边,都能有信号。
再说说基站怎么知道把信号发给谁呢。
这就像是每个手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一样,基站能识别每个手机的标识。
就像你去寄快递,快递员要知道收件人的地址和名字才能准确送达,基站也是根据手机的标识准确地把信号送到对应的手机上。
而且哦,4G基站还得时刻保持警惕呢。
它要应对好多好多手机同时发信号的情况。
就像一群小邮差同时来到中转站交信和取信,基站得有条不紊地处理,不能乱了阵脚。
要是基站累了或者出故障了,那我们的手机信号可能就会不好啦,就像小邮差找不到中转站一样,会变得很迷茫。
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实现4G 网络低成本快速部署XX目录一、问题描述 (3)二、分析过程 (3)三、解决措施 (3)四、经验总结 (3)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实现 4G 网络低成本快速部署XX【摘要】为了打造“成本领先,体验优良”的无线网络,中国电信XX分公司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组网方式。
本次创新组合皮基站+直放站,同时吸取了皮基站的灵活组网、快速部署、自带容量,和直放站的低成本组网、覆盖范围大的优势。
皮基站+直放站利用家庭宽带(或其它无线网络)仅“一根网线”即可快速、精准提升网络覆盖,对地下室、电梯机房、城中村、中小企业(办公楼、宿舍楼)、高速高铁隧道、农村低话务区及紧急通信保障等场景的低成本快速部署4G 网络,体现了敏捷网优。
【关键字】皮基站、直放站【业务类别】创新应用一、问题描述经过多年4G 建设部署,4G 网络已基本全覆盖,但仍存在少量区域4G 网络弱覆盖或盲区,如地下室、电梯机房、城中村待拆迁区域、偏远农村、高速高铁隧道区域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少量RRU+直放站设备进行补盲,但开通直放站受限于光缆资源,远端机至近端机之间的距离过长,容易产生弱光路问题,直放站无法开通需要更换价格更高传输时延更低的远距离光模块才能开通,后期维护也容易出现弱光路问题而频繁退服。
二、分析过程2.1皮基站介绍图1 4G 一体化皮基站应用方案采用皮基站可利用家庭宽带(或其它无线网络)“一根网线”,快捷部署4G 无线网络,并且还可以利用其他运营商的有线无线网络实现4G 信号覆盖。
但皮基站发射功率只有21dbm 左右,覆盖范围小,只能解决家庭级等小范围区域信号覆盖。
一体化皮基站技术参数如下:项目描述工作制式LTE FDD工作频段参见设备产品标签工作带宽5MHz / 10 MHz / 15MHz / 20 MHz发射功率 2 x 21dBm同步方式支持GPS,IEEE 1588 V2, IEEE 1588 ACR 和空口同步回传方式RJ-45 以太网接口(1GE),SFP 光口MIMO 2 x 2设备尺寸220mm*220mm*39mm安装方式平放、挂墙、吊顶功耗< 15 W供电方式220V AC 转 12V DC 电源适配器,POE 供电重量< 0.6Kg设备容量< 2L支持用户数LTE 家庭级支持用户数:8 个激活态和 24 个RRC 连接态;项目描述LTE 企业级支持用户数:32 个激活态和 96 个RRC 连接态2.2直放站介绍图2 直放站应用方案图3 直放站覆盖场景直放站工作原理:➢近端机直接从基站设备耦合到下行信号,通过中继端下变频模块后,射频信号转变成模拟中频信号,在下行数字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后,模拟中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纤把数字信号传输到远端,远端一体化模块把数字信号恢复为模拟中频信号通过上变频,把模拟中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下行信号由功放放大,经双工器从RX/TX1 端口输出,经由天线发射给覆盖区域手机用户。
中国移动4G皮站集采灵活满足网络需求
昨日,中国移动发布2018-2019年4G皮站集采公告。
据悉,中国移动将采购三种制式的4G皮基站产品,分别为单载频一体化皮基站、双载频一体化皮基站、扩展型皮基站。
本次采购规模约为8.32万台,其中4G一体化皮基站约4.9万台(包括单载频3.03万台,双载频1.87万),扩展型皮基站约3.42万台(主机数量34236个、扩展单元102882个、远端单元823056个)。
事实上,皮站是小基站的一种,能够弥补宏站覆盖有盲点的缺陷,尤其适用于室内、环境复杂信号传输受到阻挡等场景。
此外,其还能够为网络提供扩容能力,满足热点地区流量承载需求。
希望引入更多厂商
与主设备厂商市场格局相对集中不同,中国移动希望在皮站集采中引入更多厂商,在招标规则中进行了限定。
4G一体化皮飞基站建设方案研究
信令网关
HeNBGW 安全网关SeGW
pool
pool
S1-SGW
小基站网管初始HeMS
公共DNS
图3皮飞站网关至EPC( L3 PTN方式)(2)直连方式
对于皮飞站网关设备端口少且没有配置有交换机时,可采用皮飞站网关和EPC直连方式,即通过光纤或WDM/OTN进行连接。
但目前的4G皮飞站网关设备端口有限,建设初期流量不大,因此近期不建议采用此方案。
VLAN分配应统一规划各类业务的VLAN资源,具体应根据PON 网络使用情况确定。
5 场景案例分析建网效果:弱覆盖提升明显,深度覆盖从无到有;
图4 皮飞站VLAN分配
图5皮飞站现场安装。
技术Special TechnologyDI G I T C W 专题48DIGITCW2019.031 引言当前随着4G 网络不断的建设,广域覆盖一直在不断的提升,然而70%的投诉发生在室内,室内覆盖不足占投诉的比重达80%,如何实现深度覆盖一直是业界难题。
室内信号解决一般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传统室分建设可能面临物业协商困难、施工时间长和施工维护难度大等问题。
本文提出4G 一体化皮飞站与宽带融合建设方案,该方案可用于室内补盲补热场景,有效解决室内深度覆盖不足问题,提高站点建设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2 4G 一体化皮飞站系统简介4G 一体化皮飞站是一种低成本、小型化、低功率、低功耗的即插即用型接入设备,通过基于IP 的有线宽带回传链路和小基站网关接入运营商核心网,是一种高质量、低成本的公共场所室内覆盖方案[1]。
PON+CMNET 方案部署灵活且建设成本较低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案。
4G 一体化皮飞基站系统主要由一体化皮飞站、基站网关及基站网管系统构成[2]。
3 传统室分基站建设流程和不足3.1 传统室分基站建设流程传统室分基站建设主要包含规划、选址、施工、验收四大流程。
首先网络规划部门根据现网覆盖情况制定规划原则,收集各个专业室分需求,完成规划清单编制;其次网络建设部门根据规划清单分配资源,开展站点选址,网络优化部门确认覆盖范围;选址完成后,设计单位开展方案设计,网优和建设部门审核设计方案;最终设计方案确认后,建设部门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站点施工完成,网优和建设部门开展站点验收,整个基站建设流程完成。
3.2 传统室分基站建设过程中的不足(1)物业协商困难随着物业管理在居民生活中的不断深入,在居民小区建设传室分基站需要与物业公司进行谈判。
部分物业不按照市场收费,只要看到是运营商就漫天要价,最终导致谈判陷入僵局,导致站点无法及时开通,影响客户感知。
中国移动4G一体化小基站系统建设指导意见随着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负荷的不断增长,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物业协调、配套建设、深度和精确覆盖、扩容改造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以皮站和飞站为代表的小基站技术,采用低成本、小型化、低功率、低功耗的即插即用型接入设备,通过基于IP的有线宽带回传链路和小基站网关接入运营商核心网,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传统宏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有益补充。
经过前期总部计划建设部、研究院和试点省公司的大力推进和规模试点,4G小基站已基本具备全网规模部署推广的条件。
为指导各省公司开展4G 小基站建设工作,特制定4G小基站建设原则。
一、4G小基站总体定位4G小基站是指单载波(20MHz带宽)功率在500mW以下,集成了BBU、RRU、天线的一体化基站,按照单载波功率大小又可细分为皮基站(100mW-500mW)和飞基站(100mW 以下)两类。
4G小基站是一种低成本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可作为蜂窝网络的有效覆盖补充和容量扩充手段,主要用于网络覆盖或容量不足,建设难度相对较大且具备自有回传资源的场景。
一方面可用于家庭、小型企业、营业厅、超市等室内补盲补热场景,解决室内深度覆盖不足、降低用户投诉,提升业务分流能力、改善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无线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二、总体建设思路4G小基站建设要按照“室内补盲补热、SOHO接入平台、协同大网规划、按需适度建设”的总体思路开展建设。
室内补盲补热就是要通过4G小基站建设,以低成本、快速灵活的覆盖手段补充宏网覆盖盲点和弱覆盖区域。
SOHO接入平台就是作为应对全业务竞争的家庭/企业应用综合平台,提供家庭/企业市场进驻载体,增强用户粘性,协同拓展宽带业务和数字化家庭/企业等增值业务,提升客户价值。
协同大网规划就是要在4G小基站建设的过程中,和现有宏网在覆盖区域、容量规划、频率规划、互操作策略、全网指标统计等方面协同考虑、统筹规划。
皮基站的原理皮基站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来实现与手机的通信。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
而皮基站的出现,则进一步提升了移动通信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皮基站的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接收和发送。
首先,皮基站会接收来自手机的信号。
当手机进行通话、发送短信或者上网时,它会向附近的基站发送无线信号。
这些信号会被皮基站接收并进行解码,以获取手机用户发送的信息。
接下来,皮基站会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核心网络,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转发。
在发送方面,皮基站会将核心网络传来的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然后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出去。
这些无线电波会覆盖一定范围的区域,形成一个所谓的“蜂窝”,将信号传输到附近的手机上。
当手机接收到这些信号后,会进行解码和解调,将信号转化为人们可以理解的语音、文字或者图像。
皮基站的原理是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的。
无线电通信技术利用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信息转化为无线电信号进行传输。
而皮基站作为无线通信设备的一种,主要利用了调频(FM)和调幅(AM)这两种调制方式。
通过改变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或者幅度,可以将信息编码在信号中,并将其传输到目标设备上。
除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皮基站还利用了微波通信技术。
微波通信技术是一种高频率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的特点。
皮基站利用微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信号传输,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总结起来,皮基站的原理是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和微波通信技术的。
它通过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实现与手机的通信,将人们的语音、文字和图像等信息传输到目标设备上。
皮基站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通信需求,使得移动通信更加便捷和灵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皮基站在未来会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4g基站原理
4G基站原理是指4G无线通信基站的工作原理。
首先,4G基
站采用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无
线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4G基站由多个天线组成,分别用于
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户设备会首先发送请求信号到基站。
基站接收到请求信号后,会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或有线传输到核心网络。
核心网络即将信号传输到用户所需的服务器,服务器处理完毕后将响应信号发送回核心网络。
核心网络再将响应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通过基站的天线传输到用户设备。
除了信号传输,4G基站还承担着其他重要的任务。
首先,基
站需要对传输的信号进行调度和控制,以确保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互不干扰。
其次,基站还需要进行功率控制,确保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能够在合适的信号强度范围内进行。
此外,基站还需要进行频率选择,以避免与其他基站的信号干扰。
总结起来,4G基站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传输、调度和控制、功率控制以及频率选择等方面。
通过这些工作,4G基站
实现了高速、稳定的无线通信,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体验。
4G便携基站是一种移动式无线通信设备,它通过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信号传输和数据交换,实现高速数据通信和语音通话等功能。
工作原理:1. 信号接收和发送:4G便携基站内置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当用户设备进入基站覆盖区域的信号范围内时,基站天线会接收到用户设备的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基站内部进行处理。
同时,基站也会向用户设备发送信号,以保证通信链路的稳定。
2. 信号处理和传输:4G便携基站内部集成了射频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和传输模块等,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制、解调以及数据传输等处理。
通过这些模块的协同工作,基站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和语音通话等功能。
3. 电源管理:4G便携基站通常采用电池或电源适配器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会对电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基站正常工作并延长电池寿命。
4. 无线信道分配:4G便携基站通过信道分配技术,将无线信道分配给进入覆盖区域的用户设备,以保证通信链路的独占性和稳定性。
5. 用户身份认证和加密:4G便携基站通常与运营商网络相连,用于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
通过与运营商网络的交互,基站可以验证用户身份并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4G便携基站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对用户设备进行信号处理和传输,以保证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同时,基站还具有电源管理、信道分配和用户身份认证等功能,以满足现代移动通信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4G便携基站的应用场景通常是在没有固定基础设施的场所,如户外活动、旅行、施工现场等。
它们可以快速部署并提供高速数据通信服务,满足临时需求。
然而,它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覆盖范围有限、电源依赖等。
因此,在选择使用4G便携基站时,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和评估。
4G-5G基站结构和PCB用量4G/5G基站结构和PCB用量4G宏基站PCB总价值量约为5492元。
全球4G基站用PCB市场空间约为50-90亿元/年,对应CCL约10-20亿元/年。
5G宏基站PCB 价值量约15104元/站,高峰年度,5G基站建设带来的PCB需求约为210-240亿元/年,对应CCL市场空间约80亿元。
具体来看:一、4G/5G基站结构和PCB用量(一)基站的基本结构及高频PCB的应用移动通信信息以电磁波为媒介进行传输,基站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负责接收与发送无线信号、以及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易于传输的光/电信号,实现信息在不同终端之间的传输并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识别区分出来。
3G、4G、5G基站的基本原理相似,但在具体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4G基站设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基带处理单元(BBU)、远端射频处理单元(RRU)和天线系统。
目前在4G通信基站中,天线系统和RRU均要用到高频">基带处理单元BBU:完成信道编解码、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协议处理等功能,同时需要提供与上层网元的接口功能。
射频处理单元RRU:是天线系统和基带处理单元沟通的中间桥梁:接收信号时,RRU将天线传来的射频信号经滤波、低噪声放大、转化成光信号,传输给BBU;发送信号时,RRU将从BBU传来的光信号转成射频信号通过天线放大发送出去。
天线系统:主要进行信号的接受和发送,是基站设备与终端用户之间的信息能量转换器。
从4G到5G,基站结构和基材诉求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只是用量和参数的显著升级而已,因此研究4G基站结构及高频PCB的应用,对5G会有参考意义。
天线作为能量转化与定向辐射及接收的装备,是整个基站运转的核心,其内部主要由辐射单元、馈电网络、反射板、封装平台、电调天线控制器(RCU)五个核心关键部件组成(4G 基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