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各章节试题库和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1.17 M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十三大 B.十四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全面C.协调D.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概选择题库及答案2023本文旨在提供2023年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选择题库及答案,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概述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最准确?– A.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经典著作– B. 毛泽东思想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思想– C.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D.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部分答案:C2.以下哪项不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 文化大革命理论– D. 不断革命理论答案:C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基本观点1.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主要矛盾是:– A. 劳动人民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 矛盾和斗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 D. 先进和落后的矛盾答案:B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B. 实现现代化建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第三章: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发展与应用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下哪项表述正确?– A. 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当代中国– B.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 C.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直接关系– D. 毛泽东思想只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指导意义,对其他领域无影响答案:B2.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最准确?– A. 毛泽东思想是革命时期的产物,已经过时– B. 毛泽东思想在现代中国的意义不大– C. 毛泽东思想可以直接应用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 D. 毛泽东思想需要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答案:D第四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是党和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强大精神力量。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及答案——2023年期末考试第一部分: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中国共产党的(A)思想路线。
A. 主要 B. 次要 C. 偶然的 D. 临时的2.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获得的基本认识方法是(B)。
A. 个人经验 B. 群众路线 C. 独断专行 D. 党内斗争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义是(C)。
A. 革命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B. 革命是一场阶级斗争 C.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D.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4.下列哪个不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D) A. 实事求是 B. 大公无私 C. 群众路线 D. 四项基本原则5.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性政党引领群众斗争的思想是(D)。
A. 共产主义 B. 社会主义 C. 自由主义 D. 批判思维第二部分:简答题1.解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世界意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指它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世界意义在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导,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2.解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集中概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和实践的结晶。
它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
–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即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强调革命的群众路线,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主动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面发展。
第三部分:论述题论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以下重要贡献: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自考毛概章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八大D. 中共九大答案:B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D.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答案:D3.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内部矛盾B. 阶级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改革开放答案:ABC5. 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是指()A. 第一世界是社会主义国家B. 第二世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 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D. 第四世界是联合国答案:ABC三、简答题6.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等。
四、论述题7. 论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答: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而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当通过民主和法治的方式来解决。
这一论述对于当前社会主义社会中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8. 根据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分析中国革命成功的原因。
答: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一战略充分考虑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农村作为革命的根据地,逐步积累力量,最终实现了对城市的包围和全国政权的夺取。
大学毛概章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阶级斗争2.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
A. 社会主义革命B. 新民主主义革命C. 土地革命D. 反帝反封建革命3. 在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 土地革命、统一战线、党的建设D.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群众路线4.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
A.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B. 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C. 社会主义专政的一种形式D. 封建主义专政的一种形式5.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民内部矛盾B. 敌我矛盾C. 阶级矛盾D. 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6.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7.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体现了()。
A. 唯物主义的观点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形而上学的观点D. 经验主义的观点8.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独立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排斥9.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团结—批评—团结D. 以政治斗争为纲10.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新中国建立后,党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是 A、周恩来 B、刘少奇 C、朱德 D、王稼祥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2003年插本试题) A、执政为民 B、与时俱进C、党的先进性 D、制度创新3、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重要会议是(2004年插本试A、1997年党的十五大B、1992年党的十四大C、1987年党的十三大D、1982年党的十二大4、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2004年插)A、与时俱进B、执政为民C、党的先进性D、四项基本原则5、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2004年插本试题)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D、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6、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2010年插本试题)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五大D、中共六大7、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主题(2010A、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B、“三民主义”运动风起云涌C、反帝反封建斗争势不两立D、共产主义运动席卷全球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2008)A、以人为本B、可持续发展C、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D、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9、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2007年插本试题)A、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B不断创新与发展阶段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D、酝酿产生阶段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1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是(2012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D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1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2012年插本试题)A、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B、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 C、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1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毛概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及各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 C )A.陈独秀B.王稼祥C.毛泽东 D.刘少奇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C )A.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B.国民革命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前期D.抗日战争时期4.“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D )A.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的B.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C.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的D.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的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B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6.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C )A.战争与革命 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 D.改革与发展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D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 D )A.“科教兴国”战略B.“以德治国”基本方略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10.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是在党的( D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11.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A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与时俱进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廉洁奉公1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C )A.科教兴国B.统筹兼顾C.发展D.以人为本13.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表现在( D )A.科学发展观高于唯物辩证法B.科学发展观包括唯物辩证法C.科学发展观就是唯物辩证法D.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C.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D.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15.在我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 B )A.十六届二中全会上B.十六届三中全会上C.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D.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 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 B )A.刘少奇B.毛泽东C.邓小平D.王稼祥2.思想路线又称为( D )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群众路线D.认识路线3.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 C )A.十三大B.十二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四大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 B )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重视( A )A.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B.理论决定实践C.理论指导实践 D.理论对实践的基础作用6.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 C )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B.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C.实事求是 D.坚持真理,发展真理7.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D )A.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A. 实事求是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然得出的结论是( B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C.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10.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 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事物量变质变的统一C.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D.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B)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B.民兵是胜利之本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A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B)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C.日本帝国主义D.封建地主阶级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B)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6.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A.农民阶级B.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7.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A)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政治协商制度C.“三权分立”制度D.国务院领导制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土地革命问题C.工农联盟问题D.武装斗争问题9.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B)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坚持游击战D.把支部建在连上1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C)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我国建国初期(1949-1956)的社会性质属于(D)A.资本主义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主体是(A)A.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党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供了 (C)A.政治基础B.军事基础C.物质基础D.文化基础4.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B)A.国家资本主义性质B.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萌芽性质5.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方式是(A)A.和平赎买B.暴力没收C.强制改造D.自愿充公6.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B)A.帝国主义经济B.资本主义经济C.殖民主义经济D.社会主义经济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D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年份是(C)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A)A.制度基础 B.经济基础C.社会基础D.群众基础10.在我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D. 巩固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2、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C )A. 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B. 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C. 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 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道路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D )A. 前提条件B. 主要特征C. 经济实质D. 根本任务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D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 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B.生产工具C.生产关系D.先进思想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D )A.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 D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B. 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C.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D.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 )A.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D. 实现按劳分配9、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D )A. 强大的人民政权B.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C. 强大的人民军队D. 自己的发展10、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D )A. 马克思和恩格斯B. 列宁C. 毛泽东D. 邓小平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 邓小平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C )A. 商品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B.生产力落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C.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人口多且人口素质不高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B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3.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的是(C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由(A )A.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B.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C.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5.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B )A.初级阶段B.初始阶段C.准备阶段D.奠基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7.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C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三个有利于标准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的矛盾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9. 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C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的一个中心是(B )A.人民当家做主B.经济建设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11.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C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2.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提法是哪一年首次提出来的(B )A. 1978年3月B.1979年3月C. 1980年3月D.1982年3月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4.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C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多项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ABC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把马克思主义向全世界传播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BCD )A.建党以来的全党共识B.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D.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3.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必须始终坚持(AB )A.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B.正确区别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C.坚决维护、始终遵循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和指示D.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所以要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概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DBBD 6-10:DBCAB 11-15: BBADC 16-20:DADAC 21-25:ABBAA 26-30:CDDAC 31-35:BACAA 36-40:CCCAB 41-45:AAABC 46-50:DBCDC51-55:BDCAD 56-60:ACBAB 61-65:CCDDC 66-70:BBAAC 71-75:DBBCA76-80:ACCCB 81-85:BBBAB 86-90:CDDDD 91-95:CCCAA 96-100:CABBC101-105:DBABB 106-110:ABDDB 111-115:CCAAD 116-120:BABDB121-125:DCCAC 126-130:BBABB 131-135:CACCA 136-140:AACAC141:A二.多项选择题:1-5:BCDE; CDE;BCD ;ABCDE;ABCDE; 6-10: ABCDE;ABCDE;ABCDE;ABDE;ABC;11-15:ABC;ABC;ABCD;BCDE;ABCD;ABC; 16-20:AB;ABCDE;AE;CDE;ABCDE;21-25:ABCDE;AB;ABCDE;ABCD;ABCDE; 26-30:DE;ABCDE;ABCD;BC;ABCD;31-35:ABCD;AC;ABCDE;ABCE;BCDE; 36-40:ABD;ABC;ABCD;ABCDE;BCE;41-45:ABD;CD;ACE;ACD;ACD; 46-50:ABD;BCDE;AC;ABCD;ABE;51-55:BCD;ABCD;ABCD;ABCD;ABCDE; 56-60:ABCDE;三.填空题:1.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2.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 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4.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㈠1㈡3㈢4㈣6㈤6㈥7㈦8㈧①10②15③16④18㈨19㈩2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是(B)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2.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3.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B)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关系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B)B.党的七大C.党的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A. 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A.以人为本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A.实事求是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1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A)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江泽民13.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A)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14.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B)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B.延安整风运动之后1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1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C)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B)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理论联系实际1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C)A.实事求是B.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1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A)一文中提出来的 A.《反对本本主义》20.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D)A.革命B.改革C.发展D.创新二、多项选择题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毛概每章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形成和发展于()。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C.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A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政策和策略理论答案:ABCD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ABC三、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答: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这三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论述题1. 论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等多个方面。
它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革命的性质,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策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当代中国,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也为当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张闻天C、周恩来D、刘少奇2.中国共产党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后。
A、红军长征后B、遵义会议后C、延安整治后D、党的七大后3.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4.做出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决议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六中全会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人权与主权6.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B、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D、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9.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改革开放理论10.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
A、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B、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C、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D、十届四次人大会议《纲要》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E、统一战线3.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它()。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7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CABBBDBCCAABDD二、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BCD ACD ACD BCD BC ACD BCD ABCD ACD ABCD1112131415ABCDE ABCD ABCD ADE ABC三、判断题全部正确四、材料分析题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被总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①思想实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②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C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A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D3、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D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实事求是A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B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B8、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A、《井冈山的斗争》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现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二、多项选择题:(AD)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ABCD)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ABCD)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023年《毛概论》试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的根本理论基础,是显著的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
A.创造性发展B.扩展性发展C.综合性发展D.革命性发展答案:A2.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这表示毛泽东对于反动派的看法是______。
A.信任B.厌恶C.敬畏D.轻视答案:D3.毛泽东思想中最根本的观点是_________。
A.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B.唯物史观C.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D.群众路线答案:D4.毛泽东提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为了强调________。
A.共产党人必须严守自己的职业操守B.官员应该协助人民解决实际问题C.党和国家的领导必须真正贴近人民D.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答案:C5.毛泽东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普遍实行群众路线,其最根本的原则是_______。
A.经常开展群众性运动B.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C.依靠群众,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D.依靠优秀的个人领导和技术力量答案:C6.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所创立的三大军事战略是陷敌于灰色地带、以小制大、速战速决。
其中的“陷敌于灰色地带”意义是_______。
A.使敌人陷入本地人民和共军的游击争夺中B.使敌人陷入污名中不能自拔C.使敌人无所适从D.使敌人局限行动范围答案:B7.毛泽东思想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个战略思想的本质是_______。
A.依靠贫农、雇农、手工业工人和城市贫民,建立创新的革命联合B.依靠农村建立人民军队,广泛开展武装斗争,最终夺取城市政权C.依靠农村建立革命政权,通过削弱敌人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使其彻底崩溃D.减轻革命力量的挫败,通过武装斗争逐步建立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答案:C8.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两个彻底否定”,即彻底否定压迫、剥削和割裂群众与领导的五多制度、彻底否定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的陋习,是为了强调__________。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八七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十三大B.十四大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发展B.全面C.协调D.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2023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是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所形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注重党的建设等。
2. 解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它进行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于:其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其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实现中国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
2.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个阶段是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中开展群众运动,发动群众,联合各个革命阶级。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立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残余;实现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 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答: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民合作社和集体经济;对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国有化、公私合营和工人阶级专政。
一、简答题1.简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p15-16①2.简述我国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策略p160第5题思考题的答案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p220-2224.新世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上的基本主张p308-3135.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8-1206.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的重要性p1417.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措施p22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它探索和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9.怎样理解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p132-153第六章第一、第二节概括回答)1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p227-235内容概括回答)11.发展基层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意义p233-234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青年学生的任务(1)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要学习先进文化,使用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2)积极创新,勇于进取(3)同伪科学等坚决做斗争1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p342-343二、辨析1.“三个有利于”是判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错。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而贻误改革开放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