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 格式:docx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8
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一、旅游活动(一)旅游的概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
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traveler)。
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
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
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
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类型的旅游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旅游,包括乡村休假、海滨休假、山林休假、城市休假等类型的旅游活动;“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活动;“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类旅游活动。
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导游职业的认知和兴趣。
2. 教学内容(1)导游的定义与职责(2)导游的分类(3)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职责和分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导游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讨论法:分组讨论导游的工作技巧和应对策略。
4. 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导游工作案例素材5.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导游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导游职业。
(2)讲解:详细讲解导游的职责、分类和作用。
(3)案例分析:分析导游工作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4)讨论:分组讨论导游的工作技巧和应对策略。
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二章——旅游业务知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旅游业务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旅游业务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3)培养学生对旅游业务的认知和兴趣。
2. 教学内容(1)旅游业务的基本概念(2)旅游业务的流程和关键环节(3)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旅游业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旅游业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关键环节。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务的产品设计和推广策略。
4. 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2)旅游业务案例素材5. 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旅游业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务。
(2)讲解:详细讲解旅游业务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3)案例分析:分析旅游业务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业务的产品设计和推广策略。
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三章——导游技能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导游必备的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导游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导游职业的认同感。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导游的工作内容3. 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讲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员的职业发展前景第二章:旅游地理一、教学目标1. 熟悉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讲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政策法规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掌握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学会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1.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四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了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学会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讲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流程第六章:游客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掌握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学会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二、教学内容1.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2. 情景模拟法:模拟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应对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导游语言与沟通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二、教学内容1. 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与游客的交流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讲解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语言和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第八章: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学会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二、教学内容1. 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处理程序和方法,预防和应对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第九章:导游服务规范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学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导游服务3. 提高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2. 情景模拟法:模拟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讲解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规范的实际应用第十章:导游职业道德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二、教学内容1.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践行导游职业道德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规范2. 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游职业道德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游的定义和作用二、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补充和说明:旅游地理知识包括对各地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设计旅游线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科技文化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第四节中国书画艺术第五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六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第一节旅游景观概述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第三节水体旅游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旅游景观第六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第二节汉族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五章中国的宗教文化第一节中国宗教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节伊斯兰教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防建筑与古镇古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之造园艺术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第四节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四大菜系第三节中国风味特色菜第四节地方名点小吃第五节名茶与名酒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中国陶瓷器第二节中国四大刺绣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雕刻第四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第一节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五节中国游记名篇赏析第十一章主要旅游客源地(地区)概况第一节港澳台地区概况第二节亚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三节欧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四节美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五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地概况附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章节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1.十二生肖中代表哪些动物?–答案: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哪些?–答案: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3.中国古代的“四大名亭”是指哪几座亭子?–答案:芙蓉亭、莲花亭、兰亭、鹿苑第二章:世界地理知识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答案:珠穆朗玛峰2.以下哪个城市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答案:上海3.金字塔是哪个国家的标志建筑?–答案:埃及第三章:旅游业务知识1.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什么?–答案:不破坏环境、尊重当地文化、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安全第一2.以下哪种旅游方式不属于传统旅游的分类?(多选)– A. 自助游– B. 跟团游– C. 邮轮游– D. 月球旅行–答案:D3.“世界遗产”指的是什么?–答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具有文化、历史或自然重要性并需要特别保护的遗产第四章:导游服务礼仪知识1.导游在引导游客参观景点时应该注意什么礼仪?–答案:维护秩序、尊重游客、文明用语、不辱骂、助人为乐2.导游在与旅游者交流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答案:微笑面对、言谈得体、注意礼貌用语、尊重不同文化习俗3.旅游途中导游需要解答游客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表达?–答案:耐心解答、提供准确信息、不虚构、不妄语第五章:紧急事件处理知识1.在旅行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导游应该如何处理?–答案:保持冷静、保护游客安全、及时报警求救、指导游客做好自救2.旅游车辆发生故障后,导游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及时安抚游客情绪、联系维修点进行维修、安排其他交通工具、确保游客安全3.导游在旅行途中应急措施中的“ABC”原则是指什么?–答案:A(安全)B(保护)C(呼救)以上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章节知识1第一章第一节北京市基本概况【地理与气候】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
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名称,比较有名的是燕京、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等。
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
北京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全年无霜期l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降水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月、7月、8月三个月份。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ll2—136千卡/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
[区划与人口]北京市有l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区、密云区。
北京市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1300万。
【交通与资源】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到上海的京沪铁路,到广州的京广铁路,到哈尔滨的京哈铁路,到包头的京包铁路,到原平的京原铁路,到桂林的高铁,到通辽的京通铁路和到承德的京承铁路。
在国际铁路运输方面,去往俄罗斯各城市、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朝鲜首都平壤、越南首都河内的列车均从北京发车。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版第一章笔记第一节导游的基本概念导游是专门从事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的人员。
导游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导游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
导游的职责•引导讲解: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介绍相关景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安全保障:确保游客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日常协调:处理游客的投诉、疑问等问题,并与旅行社、景点管理部门等沟通协调。
导游的素质要求•专业知识:熟悉导游对象的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
•语言能力: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清晰的普通话发音。
•服务意识:热情、耐心、细心地对待游客。
•组织能力:灵活应变,能够妥善组织和安排旅游行程。
第二节导游的基本礼仪穿着导游应该穿着整洁端庄,体现专业形象。
男导游通常穿着西装、衬衫,女导游可选择职业套装或旅游制服。
言谈举止导游应该言谈举止得体,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游客交流时要亲切友好,尊重游客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
智能设备使用导游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设备辅助讲解,但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等设备,以免影响服务质量。
第三节导游的导游知识历史文化导游需要了解各个景点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并能够生动有趣地向游客介绍。
地理环境导游应该熟悉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情况,以便在旅途中给游客提供相关信息。
就医安全导游需要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了解当地的医疗资源分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帮助游客就医。
第四节导游的服务技巧信息收集导游应该在旅行前对景点、路线等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和准备,以便全面准确地向游客介绍。
沟通能力导游需要善于倾听、理解游客的需求,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团队协作在旅途中,导游需要与司机、团员等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旅行任务,保障旅程顺利进行。
第五节导游的法律法规导游证规定导游资格证书是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证件,导游必须依法取得并积极遵守相关规定。
旅游合同导游应该严格履行旅游合同规定,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纠纷。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第一章一、导游的基本概念导游是专门从事为旅游者讲解、引导、服务的旅游专业人才。
导游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以便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
二、导游的职责1.引导旅游者:带领旅游者参观景点,解说景点相关知识。
2.解答旅游者问题:回答旅游者的问题,提供相关信息。
3.保障旅游者安全:确保旅游过程中的安全,协助应对突发事件。
三、导游的素质要求1.专业素养:具备扎实的旅游知识和导游技能。
2.语言表达能力:流利的外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3.人际沟通技巧:善于与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沟通交流。
4.服务意识:为旅游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四、导游的道德规范1.诚信守法:维护导游行业的良好形象,不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2.尊重文化习俗: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不侵犯当地风俗习惯。
3.保护环境:倡导环保意识,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和文物古迹。
五、导游行为规范1.言行举止规范:导游要举止得体,语言文明。
2.着装整洁得体:导游的着装要整洁得体,符合导游形象。
3.服务态度亲和:导游要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旅游者。
六、导游的培训和考评1.导游培训内容:导游培训包括旅游知识、导游技能、文化礼仪等方面的培训。
2.导游考评标准:导游考评主要从服务质量、专业水平、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定。
七、导游的发展前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行业也日益受到重视。
优秀的导游将会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待遇。
以上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对导游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理论课教案任课老师:蒋华玲月日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设计【导入新课】:1、教师用启发式,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问: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地方去旅游,你想去哪里?分享一下想去那里的原因是什么呢?2、由讨论结果导入新课的讲授。
(通过学生的分享,我们知道旅游目的地大多都不是自己生活的地方,旅游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新课展开】:一、旅游的概念(一)世界旅游组织,1991年给出了旅游的定义。
旅游:休闲、商务等目的;惯常居住环境:经常去的地方、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学生背诵,加深记忆)举例讨论:下面的行为,你觉得哪些属于旅游呢?1、我去外地上大学。
2、我去杭州别墅住4个月3、我去法国考察学习2个月4、我去阳朔亲戚家拜年2天5、我去巴黎购物1周6、爷爷去三亚疗养半年(通过案例的讨论讲解,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旅游的含义及要素)(二)旅游的基本特征*异地性——离开常住地*暂时性——年内*综合性——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吃住行游购娱。
提问:猜猜看,旅游涉及了哪些行业和部门呢?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一)人物介绍——托马斯。
库克近代旅游业之父;第一次组织商业性质的旅游,创办第一个旅行社。
善于发现人们的旅游欲望,并加以利用。
产业革命后:以消遣为目的,人数增加、提供服务、旅行社组织、团队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众旅游(二)中国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生存需要奴隶社会:古代旅行发展(最初是经济目的)封建社会:商务旅行、帝王巡游、教育旅行、探险、宗教(非经济目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旅游业开始发展,最早业务是对外,接待来华的友人和华侨。
中国三大旅行社:中国旅行社:1927年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1954年成立;中国青年旅行社:1980年成立。
此外发展的较好的还有康辉国际旅行社。
三、拓展知识:1、今天的中国旅游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解读今天旅游业的发展数据,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在出入境旅游上发展快速,这和国家的重视,经济大发展上积极相关。
通过解读数据,使学生对旅游业充满信心,对专业积极对待。
)2、旅游的不文明行为与国风。
典型的不文明旅游案例:1、丁锦昊埃及刻字2013年埃及具有3500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的浮雕2、2014年亚航事件:据媒体报道,12月11日晚,由南京康辉国旅组织的由36名散客拼团的“泰国曼谷芭提雅6日游”团队,乘坐泰国亚洲航空公司由曼谷返回南京的FD9101航班。
涉事游客安徽阜阳籍张某、江苏南京籍王某登机后,因要求空服人员将两人座位调换到一起,虽经调换,但耽搁时间造成张、王二人不满。
该航班为廉价航班,机上不提供免费餐饮,客人点餐需自费。
在航班飞行途中,张某取出随带的方便面用餐时,要求空服提供热水,空服告知其热水需要收费,在空服为其提供热水后,张某仍与空服发生言语冲突,并将泡好的方便面泼向该空服。
事情发生后,组团社领队熊某某离当事人后面10排远的座位上赶到前面,与其他游客一道进行劝解,张、王仍激烈争吵,并谩骂、恐吓和威胁空服人员。
因事态迅速扩大,恐危害航空安全,机组立即决定飞机中途返航,飞机落地后,张、王二人及另两名需要协助调查人员无锡籍游客高某、吴某某被泰国警方带走。
3、泰、法、韩专门用中文写上“禁止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网上评选的不文明行为。
(举例)讨论:和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不对称的是我们的旅游行为,没有跟上。
那么大家看过这些消息,在日常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因为我们没能去旅游,所以和我们没有关系?还是如果我去旅游,我不会那么做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其实,哪怕我们没有去旅游,我们也应该做好言行,现在中国的入境游客也是非常多的,要为自己的家乡加分!)观看文明旅游视频四、旅游的类型(一)按旅游地域划分国际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三)按组织形式划分【作业】1、背诵旅游的定义并能够举例【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旅游的含义,了解了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相信通过学习,大家对于旅游业有了更大的了解,也希望通过学习大家能够热爱我们的专业,我们的课程,能够在今后有所学成。
【教学反思】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理论课教案任课老师:蒋华玲月日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设计【新课导入】歌曲《我想去桂林》导入: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Hoo I want to...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提问: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心愿——我想去桂林,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他很想去哪里?那里吸引他的是什么呢?可以为什么没有成行呢?(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来分析,产生旅游的要素:主体,客体;并且可以总结出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时间、金钱、欲望;客体有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一)旅游者的含义: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不超过12个月,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
(二)旅游者的条件:1、收入:可自由支配的收入2、时间:闲暇时间。
包括周末、节假日、带薪休假。
我国的七个法定节假日: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
3、动机:旅游欲望二、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2、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举例:以下图片,分别属于什么旅游资源?(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旅游资源的类别,加深对常见旅游资源的区分和理解)三、旅游活动的媒介——旅游业(一)广义的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含旅游设施)为凭借,为人们的旅游活动提供各种服务而从中获取经济效益的行业的总称。
提问:想象一下,假设我们去香港玩三天,可能涉及哪些行业呢?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旅游涉及众多行业,那么旅游业对游客的便利、就业、经济、当地发展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包括:交通、游览、住宿、购物、餐饮和娱乐六大方面。
构成: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行社、饭店等为代表的6个构成三大支柱:旅行社、交通运输、饭店(三)旅游业的特点(四)旅游业的作用【作业】1、旅游的基本要素分别是什么,各自的地位是什么?【课堂小结】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理论课教案任课老师:蒋华玲月日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出示世界地图,学生观看。
提问:在地球上,给你任意选择,你想去哪里看看呢?你知道那是什么位置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旅游市场的概念)【新课讲授】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一)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是一个无形的市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
从市场学的角度来看是指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现实购买者或潜在购买者),即旅游产品的供给市场或客源市场。
(二)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旅游市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他们是旅游市场的卖方主体;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是旅游市场的买方主体。
•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指旅游市场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价格,通过买卖双方的调节作用,而对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
二、国际旅游市场(一)欧洲市场欧洲市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最重要的国际旅游接待地,在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方面始终居各大旅游市场之首。
同时,欧洲地区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
(二)美洲市场美洲市场是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接待地和第二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三)东亚和太平洋市场东亚和太平洋市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旅游接待地和第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该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发展速度快,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
•(四)非洲市场•近年来,非洲市场国际旅游接待量增长较快,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但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占全球的比例仍较低。
•(五)中东市场•中东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经是世界重要的国际旅游接待地之一。
•(六)南亚市场•南亚市场的国际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占全球的份额依然很小。
•三、中国旅游市场•(一)境外来华旅游市场•境外来华旅游市场由三部分构成,即外国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其中港澳台同胞一直占我国入境游客的绝大部分。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入境游客将达1.37亿人次.•(二)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较快,前景十分看好。
•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庞大,短程旅游比重大,以散客旅游为主,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三)出境旅游市场•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由边境游、港澳游和出国游三部分组成。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以近距离的港澳游和到东南亚及周边国家的边境游为主。
•目前,我国正式开放的边境旅游口岸有近40个。
随着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出境旅游仍会持续增长。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出境旅游将占世界第四位,出境旅游的游客将达到1亿人次。
•一、国际性旅游组织•国际性旅游组织主要有:•(一)世界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组织是世界上惟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
成立于1975年,总部设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推动各国经济建设,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维护世界和平。
•我国于1983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其第106个正式成员。
•(二)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PATA)•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是亚太地区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952年成立于美国的夏威夷,总部设在美国的旧金山.•其宗旨:是促进亚太地区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93年正式加入该组织,成为其正式会员。
•(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是一个以全世界国际航空公司为会员的全球性民间组织。
1945年成立于古巴的哈瓦那。
•其宗旨:是促进安全、正规和经济的航空运输,促进航空商业,促进与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的合作。
•中国航空协会于1978年成为该协会的正式会员。
•(四)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民航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
•其宗旨:是推进国际间航空运输安全与合作。
•我国于1974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五)世界旅行社协会联盟(UFTAA)•世界旅行社协会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国际旅游组织,1966年成立于意大利的罗马,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