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觉的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12.82 KB
- 文档页数:6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知觉概述(一)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三)感觉的分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四)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也成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
(3)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互相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2、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有;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主观有: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一、感知觉概述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他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
他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观察力是指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2、感知觉的种类(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知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深度(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
3、感知觉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痛觉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①视力发展的一般情况a.出生1天的新生儿,其视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150。
b.半岁至1岁期间,儿童的视力已可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c.对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用E字表来测查视力,因为儿童的方位知觉,尤其是左右方位的知觉水平不高,常常分不清楚。
d.3岁以上的儿童在测查前要经过训练,让儿童明白测查要求,但仍旧难免有错误。
e.3~6岁儿童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②视力发展的特殊情况:远视、近视、弱视。
(2)颜色视觉(辨色力)①儿童出生不久就具备了辨别彩色和非彩色的能力,而且表现出对彩色的“视觉偏好”。
②即使同为彩色,婴儿也能区别它们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
(了解儿童颜色识别能力的方法:a.配对法。
b.指认法。
c.命名法。
)2.听觉的发展(1)婴儿的听觉偏爱①1~2个月的婴儿偏爱乐音而不喜欢噪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②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③7~8个月的儿童已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感觉的概述
实习班级13学前1班2班
授课时间2016年**月**日星期五第3、4节课
教学课题第二篇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教学目标1掌握感知觉的概念及种类
2掌握感知觉的作用
3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知觉的概念、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前儿童观察力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环节与内容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上课前同学们先来看看几张图片。
(出示图片:水果、建筑物、生活用品等)
问:请问图片中的是什么?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配合老师完成一个小测试(自愿或随机点名一位同学闭上眼睛,让他摸一部手机并猜测)
问:请问你能猜的出这是什么吗?
师:很好,刚刚同学们不仅答出了图片上的所有名称,也正确猜出了
这是一部手机,那么请问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来获得这些信息的呢?生:视觉和触觉
师:没错,视觉和触觉都是感知觉的一部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第一节感知觉的概述(板书标题),首先,我们先来学习感觉(板书:一、关于感觉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一、感觉的含义及其种类
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划线P32 板书:定义)
2.感觉的生理机制
师:那么,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1)感觉系统的构成:由感受器和相应的感觉神经组成的
(2)感觉产生的过程:三个主要环节:感觉器官--转换--感觉中枢(大脑)(划线P32 板书:感觉器官--转换--感觉中枢)
问:是否所有的事物我们都能感觉到呢?生:不是
师:没错,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超声波,红外线、某些动物的叫声等。
那么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有感觉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绝对感觉阈限:某种刺激若要引起一个人的感觉,是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的。
只有当物体发出的声音、气味等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被听到、闻到。
绝对感觉阈限----- 指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划线
P32)
差别感觉阈限------是一个人辨别两种不同刺激强度时所需要的最小差异量。
(划线P32)
例如:手托重物100g的重物(标准刺激)100.5g的重量(比较刺激)101g 、102g、103g……
3.感觉的种类
师: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官是指哪五种感官?与五种感觉器官有密切联系的感觉是什么?
除这些外部感觉之外(板书:外部感觉),还有内部感觉(板书:内部感觉):看书本P33表格,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那么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吗?
师:没错,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感受性都不一样,那么,什么是感受性呢?(板书:感受性)
(二)感受性:是指一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划线P33)
师:感受性还有两个特点:
(1)感受性具有个别差异性(例:拎同等重量的东西,男生可能就会觉得更轻松些;)
(2)一个人的感受性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例:吃了糖之后再喝蜂蜜水就会觉得酸)
师:同学们已经对感觉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什么是知觉。
(板书:二、关于知觉的认识)
二、关于知觉的认识
(一)知觉的定义及种类
师:什么是知觉呢?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大声念出来(板书:定义)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划线P33)
师:刚才我们说感觉是人脑。
反应,而知觉是。
的反应,那么感觉和知觉到底有何关系?
区别:感觉——个别属性知觉——整体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和知觉往往是同时产生的;都是认识过程的开端。
所以人们在很多场合统称为感知觉。
那知觉又分为哪些种类呢?(板书:种类)
2知觉的种类
师:知觉的分类有两种:
按照知觉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
(例:听歌、看美术作品)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为: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二)知觉的特性
师:知觉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板书:(二)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
(板书:选择性)
有两个影响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例:老师用红笔批作业)
(2)活动的对象(例:举手或站立的同学更容易受到注意)
(3)对象本身的特征(例:姚明在人群中一眼就被看见)(划线P34)主观因素:有无知觉的目的和任务、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人的兴趣爱好、情绪状态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们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板书:整体性)(例:看单词,P35图)
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板书:理解性)(例:导游解说)4.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板书:恒常性)(例:开着的门;不同距离的物体)
师:人们都说,眼见为实,“眼见”一定为“实”吗?其实,有的时候,眼睛是会欺骗我们的,同学们先看一下书上P36最上面的三幅图,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这就是接下来要学习的错觉(板书:(三)错觉)
(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
(板书:定义)(划线P35)
师:刚才我们看的三幅图就是大小错觉、下面几幅图师形状和方向错觉(P36图)同学们看一下,有什么发现吗?除了这两种错觉以外还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师:感知觉的定义、种类和特性我们都学完了,那么感知觉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板书:三、感知觉的作用)
三、感知觉的作用
1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始环节,是一个人知识的重要来源。
(解释)
2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关键。
(解释)
师:感知觉的作用是重点,同学们在书上做好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