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75
三、把弹性引入经济应用的实际意义弹性就是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预测市场结果、分析市场受到干预时所发生的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一个有利的经济分析工具。
(一)进行价格决策与销售收益分析利用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可以得出价格变动如何影响销售收益的结论。
这对于制定销售策略与合理确定商品价格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设需求函数,从而收益函数为,其边际收益。
由此可知,当需求就是富有弹性时,即当时,,说明收益就是价格的单调减函数。
此时若采取降价措施,可使总收益增加,即薄利多销多收益;当需求就是缺乏弹性时,即当时,,说明收益就是价格的单调增函数。
此时可适当提高商品售价,以增加销售收入;当需求具有单一弹性,即时,,此时的收益已经达到最大值,且总收益不受价格影响,因而无需再对商品价格进行调整。
(二)引导消费品的生产消费品生产企业,需要科学地预测消费者购买力的投向,以便生产适销产品,增加企业利润。
而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又与其可支配收入有直接关系。
需求的收入弹性(以表示) ,就是指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其数学表达为: 。
当时,,其中,表示消费者的收入,为消费者收入的变动量。
根据的大小,能够测定消费者收入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而且可以将各种产品分为:1、正常品:一般来说,当消费者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当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即需求量与收入成正向变动时,叫正常品,此时。
其中,又可以根据就是否大于1 ,将正常品分为两种: (1)奢侈品:若,说明收入发生相对变动时,需求量变动更大,这种产品叫奢侈品。
(2)必需品:若,说明收入发生相对变动时,需求量变动较小,这种产品叫必需品。
2、劣等品: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产品,叫劣等品。
运用需求的收入弹性,不仅可以确定商品的性质与类型,还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分析许多经济问题,恕不枚举。
以上讨论了需求价格弹性及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三、把弹性引入经济应用的实际意义弹性是经济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预测市场结果、分析市场受到干预时所发生的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一个有利的经济分析工具.(一)进行价格决策与销售收益分析利用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可以得出价格变动如何影响销售收益的结论。
这对于制定销售策略和合理确定商品价格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设需求函数,从而收益函数为,其边际收益。
由此可知,当需求是富有弹性时,即当时,,说明收益是价格的单调减函数。
此时若采取降价措施,可使总收益增加,即薄利多销多收益;当需求是缺乏弹性时,即当时,,说明收益是价格的单调增函数。
此时可适当提高商品售价,以增加销售收入;当需求具有单一弹性,即时,,此时的收益已经达到最大值,且总收益不受价格影响,因而无需再对商品价格进行调整。
(二)引导消费品的生产消费品生产企业,需要科学地预测消费者购买力的投向,以便生产适销产品,增加企业利润。
而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又与其可支配收入有直接关系.需求的收入弹性(以表示) ,是指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其数学表达为: .当时,,其中,表示消费者的收入,为消费者收入的变动量。
根据的大小,能够测定消费者收入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而且可以将各种产品分为:1。
正常品:一般来说,当消费者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当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即需求量与收入成正向变动时,叫正常品,此时.其中,又可以根据是否大于1 ,将正常品分为两种:(1)奢侈品:若,说明收入发生相对变动时,需求量变动更大,这种产品叫奢侈品。
(2)必需品:若,说明收入发生相对变动时,需求量变动较小,这种产品叫必需品.2.劣等品: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产品,叫劣等品.运用需求的收入弹性,不仅可以确定商品的性质和类型,还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分析许多经济问题,恕不枚举。
以上讨论了需求价格弹性及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第四章第二节弹性回跳理论一、应力与应变1、基本概念理解地震与地震波的两个重要物理概念应力应变应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应力=力/面积应力在面元法线方向的投影叫正应力应力在面元切平面上的投影叫剪切应力2、应力造成的效果:(变形;流动;断裂)变形(改变形状和体积)-弹性行为。
应力撤销时介质恢复到初始状态(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流动-粘滞行为。
应力撤销时,介质不能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从而产生永久形变。
断裂-脆性行为。
介质不能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从而产生永久形变。
(摩天大楼允许摆动)3、应变:描述介质受应力后介质产生的形变。
应变有两种基本类型:剪切应变,体积应变(应变是无量纲量。
)4、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有些介质在施加很小的应力时就能产生很大的应变,而另一些介质在施加很大的应力时却产生很小的应变。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反映了介质的本征性质。
在线性弹性介质中,表达应力应变关系的是胡克定律。
5、摩擦力是阻止断层两边相互运动的应力。
二、地震与应变能1、弹性能:当介质发生弹性形变时,介质中就储存了能量(具有做工的本领)。
一旦有机会,弹性介质就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2、板块与弹性能:摩擦力是阻止断层两边相互运动的应力。
运动的板块把弹性应变能储存在断层周围的岩石中。
应变的岩石把应力施加在断层上。
3、地震与应变能:地震是储存在断裂面附近的岩石中应变能的灾变性释放。
能量来源:重力和地球内部的热驱动着板块运动。
三、地震能1、地震能的组成:地震发生时,大部分应变能转化为热能(克服摩擦力而消耗掉了),只有百分之几的应变能转化为地震波。
地震能=克服摩擦力消耗的热能+地震波能量地震效率=地震波能量/地震能=7.5%-15%2、地震差一级地震振幅相差10倍,地震波能量相差100倍(胡克定律)总的能量相差32倍(热能+波能;这是统计学规律)四、弹性回跳理论1、物理学解释:(1)由于构造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锁住的断层受到应力的作用(2)断层附近的介质发生变形,并蓄积着应变能。
212 第4章 需求与供给弹性分析[经济管理问题]二次石油危机上个世纪的7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 )由于国内和地区政治原因分别于1973年底和1978年底宣布石油价格上涨,第一次是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第二次是将原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便是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二次石油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尤其是对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生产造成了严重冲击,也由此引发了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同时也促成了因石油生产和出口而迅速暴富的国家。
可以说,石油输出国组织二次宣布石油涨价是成功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的典型案例,为什么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实施石油大幅涨价的时候,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并没有由此大幅减少,并由此获得了大量收益,这里便暗含了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
弹性理论是经济学家将物理学的弹性原理运用于经济学分析时形成的一种理论。
当两个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弹性即表示因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弹性理论包括需求弹性理论和供给弹性理论。
4.1 需求弹性4.1.1 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个因素(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需求(量)会如何变化,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由于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因此也相应有许多种需求弹性,在此,我们重点介绍常见的三个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4.1.1.1 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QP P Q P P Q Q E d *H ∆=∆∆= 公式中:E d 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P 表示商品的价格△ Q 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量△ P 表示商品价格的变化量在上面的公式中,Q 和P 的值分别是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价格变化前后的两个数值,其计算后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弧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