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山母亲住宅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28 KB
- 文档页数:2
母亲住宅分析唐玉,任金璇,于宝源[内容摘要] 母亲住宅是1959年文丘里为他的母亲设计的私人住宅,由于是为自己家人设计的房子,文丘里大胆的做了理论上的探讨,成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著作的生动写照。
在介绍这个作品时,文丘里写道:"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建筑,它既复杂又简单,既开敞又封闭,既大又小,某些构件在这一层次上是好的在另一层次上不好·........[关键词]母亲住宅,文丘里,住宅,后现代主义Mother home, venturi, residence, postmodernism一.建筑介绍母亲之家(Vanna Venturi House)位于美国费城栗树山,建于1962年,是文丘里为母亲设计的一所住宅。
万娜·文丘里住宅,被建筑师称为“母亲住宅”,耗费了他超过六年的时间,同时也标志着他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决裂。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方式,它体现了文丘里所提出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以非传统手法对待传统“的主张。
因而它也成为了后现代建筑的宣言。
198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因为这个住宅,授予文丘里25年成就奖。
二.建筑特点住宅采用坡顶,它是传统概念可以遮风挡雨的符号。
主立面总体上是对称的,细部处理则是不对称的,窗孔的大小和位置是根据内部功能的需要。
山墙的正中央留有阴影缺口,似乎将建筑分为两半,而入口门洞上方又装饰弧线似乎有意将左右两部分连为整体,成为互相矛盾的处理手法。
平面的结构体系是简单的对称,功能布局在中轴线两侧则是不对称的。
中央是开敞的起居厅,左边是卧室和卫浴,右边是餐厅,厨房和后院,反映出古典对称布局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楼梯与壁炉,烟囱互相争夺中心则是细部处理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互相让步,烟囱微微偏向一侧,楼梯则是遇到烟囱后变狭,形成折中的方案,虽然楼梯不顺畅但楼梯加宽部分的下方可以当作休息的空间,加宽的楼梯也可以放点东西,二楼的小暗楼虽然也很别扭但可以擦洗高窗。
形式与意义:建筑符号学及其应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摘要】建筑符号学是将人文学科视角应用于建筑学的一种手段,它提供了一种从全新角度认识和诠释建筑存在的意义。
本文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阐述了建筑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能指;所指;表层结构;深层结构一、符号学的起源和基本理论符号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
符号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ssure,1857-1913)提出,后经过皮尔斯、卡西尔、苏珊·朗格和莫里斯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
索绪尔认为符号的组成要素分为两种:能指(the signifier)与所指(the signified)。
其中能指可以理解成符号的形象,即它的物质实在;而所指可以理解成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它的精神所在。
美国学者皮尔斯也提出自己关于符号学的理论,他认为:第一,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点在于人具有符号化能力;第二,要真正理解一个符号系统,就必须同其他符号系统进行比较。
美国学者莫里斯则将符号学归纳为符构学(符号的构成)、符义学(符号的意义)和符用学(符号的起源、应用和效应)。
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二、建筑符号学的来源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中提到:建筑是一种用建筑材料造成的象征性符号。
建筑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也有着其本身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建筑的能指为它的物质实体,如形式、空间等内容,也是建筑的表层结构;所指则可视为建筑通过这些内容所要表达的意义,即建筑的深层结构。
后者是主要的部分,它支配着建筑的存在。
三、建筑符号的组成建筑作为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是有着自己的意义的。
建筑的物质层面是由诸如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构成,这些材料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建筑意义。
只有设计者的工作之后,建筑才能真正被赋予含义。
同样,在语言学的范畴内,组成语言的词、句和短语只有经过有机的组合才能产生并传达相应的意义。
1.建筑概况:母亲之家(V anna V enturi House)位于美国费城栗树山,建于1962年。
是文丘里为母亲设计的一所住宅。
母亲之家位于美国费城富裕郊区的一处宁静小路旁,安置在离开马路的一块平伸草地上。
2.立面分析:a.正面山墙b.单元到整体:在这一建筑中,各单元以连接的方式集合在一起。
这时,所有单元都是显明可见的,可以被完整地感觉到,并且相互之间是通过面对面,边对边的接触集合起来。
通过有序组合的方式,整体具有比所有单元集合在一起要更大更丰富。
这可以解释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文丘里正是如此,立面起了类似模盘的作用,它把所有的单元装在里面,联系起来,因而产生了更丰富的内涵。
c.平衡和对称:在对称轴线上又有一条圆弧,却又断掉。
同样在轴线上还有一道深深的裂隙。
还有门洞,一半是斜的,而且门偏向一边。
左右的窗户虽单体相同,却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整体。
总的来看,在细部上虽不对称,却也平衡。
3.平面分析:a.功能分析:首层包括主卧、客卧、起居室、用餐台与厨房,上层是文丘里的私人工作室。
卧室与起居室能占据较好的朝向,也相对使得门较集中的放置在一起。
母亲之家的功能分区明确,但是单一。
空间分割与组合明晰,是对传统建筑设计的一种继承。
b.布局体现:母亲之家是文丘里关于“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一个试验品。
这种原则使建筑空间得以丰富,恰当地反映了现代人生活的繁复多样,于是时代的建筑体现了时代文化的标志。
文丘里称它“古典而不纯,又有相反的一面,有手法主义的传统。
”C.交通流线到使用空间:文丘里将流线中的门做得较为含蓄而不突出,从而使交通流线简洁而流畅。
在主层与二层的连接处理精巧有趣。
罗伯特文丘里设计作品——母亲住宅解读何雪莉;梅汝晨【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没落,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介绍、设计师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母亲住宅\"的基本设计手法,并以此为一条脉络,研究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特点和内涵,以及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作品所具有的符号、象征、形态的隐喻.从中吸取精华,更好的用于今后的设计中.【期刊名称】《工业设计》【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母亲住宅;符号;隐喻;装饰主义【作者】何雪莉;梅汝晨【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4911 作品创作的背景1.1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开始战后经济的复兴和社会发展,工业生产得以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也不断好转,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人们不再简单的满足于温饱问题,开始有了审美的要求,因此建筑界的发展突破整齐划一、单调乏味的建筑状态,开始追求有个性,有特色,有趣味,丰富多彩的建筑局面。
美国着名的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是在建筑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第一人,文丘里以“less is bore”来反对密斯的“less is more”。
文丘里认为现代的建筑应该具有审美趣味性,通过历史上的建筑特点和当代的通俗文化可以达到丰富建筑的趣味性这一目的。
历史建筑的特点即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类型的著名建筑,通过对这些历史建筑元素的提取,并加以直接或是折中的处理,运用在新的建筑之中;而通俗文化也就是普遍的、流行的文化,这点和波普艺术的趣味相类似,那些被之前的学者或是上层艺术家设计师所鄙夷的商业主义风格,在文丘里的眼中也是具有价值和意义,是可以利用的,在他看来这种最普通的商业文化、流行文化石符合当下大众,尤其是新一代的追求。
1.2 “母亲住宅”设计背景1961年,文丘里的母亲成为其儿子的委托人,请他为自己设计一幢新房子。
栗子山母亲住宅案例分析
住宅采用坡顶,它是传统概念可以遮风挡雨的符号。
主立面总体上是对称的,细部处理则是不对称的,窗孔的大小和位置是根据内部功能的需要。
山墙的正中央留有阴影缺口,似乎将建筑分为两半,而入口门洞上方又装饰弧线似乎有意将左右两部分连为整体,成为互相矛盾的处理手法。
平面的结构体系是简单的对称,功能布局在中轴线两侧则是不对称的。
中央是开敞的起居厅,左边是卧室和卫浴,右边是餐厅,厨房和后院,反映出古典对称布局与现代生活的矛盾。
楼梯与壁炉,烟囱互相争夺中心则是细部处理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互相让步,烟囱微微偏向一侧,楼梯则是遇到烟囱后变狭,形成折中的方案,虽然楼梯不顺畅但楼梯加宽部分的下方可以做为休息的空间,加宽的楼梯也可以放点东西,二楼的小暗楼虽然也很别扭但可以擦洗高窗。
既大又小指的是入口,门洞开口很大,凹廊进深很小。
既开敞又封闭指的是二层后侧,开敞的半圆落地窗与高大的女儿墙。
XXX自称是“设计了一个大尺度的小住宅”,因为大尺度在立面上有利于取得对称效果,大尺度的对称在视觉效果上会淡化不对称的细部处理。
平面上的大尺度可以减少隔墙使空间灵活,经济。
母亲住宅是1959年XXX为他的母亲设计的私人住宅,建于1962年,由于是为自己家人设计的房子,XXX大胆的做了理论上的探讨,成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著作的生动写照。
在介绍这个作品时,XXX写道:“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建筑,它既复杂又简单,既开敞又封闭,既大又小。
”
母亲住宅建成后在国际建筑界引起极大关注,山墙中央裂开的构图处理被称作“破山花”,这种处理一度成为“后现代建筑”的符号。
母亲住宅是XXX的实验性住宅,已成为精典作品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一并载入现代建筑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