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XXXX局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9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余东华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丽政人[2016]9号
【发布部门】丽江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5.10
【实施日期】2016.05.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余东华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
(丽政人〔2016〕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
余东华任丽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庞新秀任丽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免去丽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职务;
和润菊任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稽察特派员(正处级)(试用期一年);
洪建新任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员,免去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何万志任丽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丽江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丽江市煤矿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局)副主任(副局长)(试用期一年);
陈泽全任丽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丽江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丽江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江市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正文:----------------------------------------------------------------------------------------------------------------------------------------------------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江市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丽政发〔2004〕3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制定了《丽江市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二OO四年六月三十日丽江市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或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包括:1.特大火灾事故;2.特大爆炸事故;3.特大交通事故;4.特大矿山事故;5.特大建筑(拆房)事故;6.特大中毒事故;7.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架空索道和特大设备特大事故;8.其它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一)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丽江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丽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13•【字号】•【施行日期】2022.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访正文丽江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实施办法第一条市人民政府为切实做好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云南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复查,是指信访人对县(区)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查,由市人民政府作出复查意见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复核,是指信访人对县(区)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不服,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核,由市人民政府作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负责协调对信访事项进行复查复核。
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可以指定有相应职责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承办信访事项的复查复核事项以及做好信访人的相关解释疏导工作。
第四条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信访局,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办公室在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应由市人民政府受理的复查复核信访事项的初审、交办、督办和送达工作,并做好有关复查复核工作的业务指导。
第五条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遵循以下工作原则:(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初信初访事项的办理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做好信访人的解释说服工作,确保信访人息诉罢访,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申请。
(二)逐级办理,三级终结。
信访事项原则上经办理、复查、复核后终结。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最低一级行政机关为办理机关。
办理或复查机关为非垂直领导的政府工作部门,其复查或复核机关为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办理或复查机关为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其复查或复核机关为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或复查机关为地方人民政府的,其复查或复核机关为上一级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烟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6•【字号】云政发[2012]152号•【施行日期】2012.1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烟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云政发〔2012〕152号)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2012年,全省各地、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的目标,以“稳定规模、提质增效”作为中心任务,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不断优化烟叶结构,着力提升烟叶质量,全省烟叶生产取得了新突破,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全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省人民政府决定,对红河州人民政府等43个先进单位和李建军等80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奋发进取,争取更大荣誉。
希望各地、有关部门和烟叶生产战线上的同志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心奋进,扎实工作,努力转变烟叶生产发展方式,推进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2年烟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云南省人民政府2012年11月26日附件2012年烟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一、先进单位(一)红河州、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文山州、曲靖市人民政府;(二)红河州、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文山州、曲靖市烟草公司;(三)石林县、寻甸县、彝良县、宣威市、沾益县、罗平县、易门县、峨山县、隆阳区、腾冲县、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弥勒县、泸西县、文山市、砚山县、镇沅县、剑川县、祥云县、芒市、永胜县、永德县人民政府;(四)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九处、省财政厅预算处、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处、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基础办。
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29•【字号】丽政办发〔2020〕75号•【施行日期】2020.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丽政办发〔2020〕7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发〔2020〕20号)精神,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张牌”总体部署,高品质发展夜间经济,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切实发挥特色文化旅游商业街区在整合行业资源、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的特点,带动主城核心区人流聚集,增强夜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创新,形成统筹推进、业态多元、错位发展格局;坚持品牌优先、示范引导,形成良好夜间消费服务氛围,建立管理规范保障机制;坚持属地管理、行业监管,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实施。
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丽江旅游资源和良好夜间消费环境,以吸引境内外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释放游客、市民夜间消费潜力为重点,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围绕食、购、娱、游、宿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建设、提升一批夜间经济消费街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用3年时间把丽江祥和广场建成高品质夜市街区的夜间经济地标;提升丽江古城的夜间经济商圈;各县(区)至少打造1个夜间经济聚集区、培育1个夜间经济生活圈。
丽江市市情简介一、自然资源丽江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
地跨北纬25°23′-27°56′,东经99°23′-101°31′之间,东西最大横距21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13.5公里。
东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永仁两县,西、北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毗邻。
全市总面积2121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92.3%,高原坝区占7.7%。
人口密度为53.6人/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3.76万人。
全市现有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6.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8.1%。
丽江历史上就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尼泊尔等地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
全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
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
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
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
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
流经全市的金沙江以及两岸拔地而起的属云岭的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俗称小凉山)三大山系,构成了丽江市地形的基本经脉和骨架。
老君山从北到南如屏障横列在西边,成为丽江县与维西县、兰坪县的界山。
老君山主峰海拔4247.4米。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市府所在地15公里处,发育着高山冰川地貌,终年白雪皑皑,13座山峰首尾相连,直指云天。
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01•【字号】•【施行日期】2020.11.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其他规定正文中共丽江市委办公室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的通知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各企事业单位,省属驻丽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提高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最近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深切关心群众生活的人民情怀,表明了我们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我们深入推进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下,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是艰苦条件下的权宜之计,而是贯穿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始终的精神支柱,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战略举措,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把反对餐饮浪费、节约粮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细化措施,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和铺张陋习,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丽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江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丽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3.18•【字号】丽政发[2004]15号•【施行日期】200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江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丽政发〔2004〕1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丽江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四年三月十八日丽江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辖区内市、区、县、乡(镇)各级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兴办的从事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应当符合市、区、县、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总量控制。
第四条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事业单位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实现经费部分或者全部自理,逐步推向社会化,减轻财政负担。
第五条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领导下,对本市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施统一宏观控制和监督管理,负责市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和指导区、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有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区、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党委、政府和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做好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第二章事业单位机构管理第六条事业单位机构管理事项包括下列内容:(一)事业单位机构的设立、合并、分设和撤销;(二)事业单位机构的名称、规格、内设机构以及主管部门的确定或者变更;(三)事业单位机构职责的确定或者调整。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丽政规〔2019〕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现将《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丽江市人民政府2019年5月30日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市主城区内集体土地上临街临巷的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云南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全市主城区内集体土地上从事临街临巷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主城区是指丽江市四县一区的主城区。
本规定所称临街临巷建设工程,是指单位或个人在集体土地上临街临巷建设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全市主城区内集体土地上临街临巷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四条临街临巷建设工程在施工前应取得工程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并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符合条件后方可施工。
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由市、县(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社区)应协助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临街临巷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临街临巷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随意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云南省丽江市XXXX局
2016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一、部门(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华坪县信访局属行政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预算级次为一级预算单位。
单位有行政编制7名,2016年年末实有在职人员7名。
其中公务员4名,行政工人2名,事业人员1名,退休1名。
我单位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管理各项经费支出,2016年并无违法违纪支出各类经费的情况出现。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6年我单位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做到了精益求精,节约成本。
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了各项经费的支持,2016年的收入及支出同比2014年均有所下降。
我单位将一如既往的继续贯彻落实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财务体系尽力做好每年的财务决算工作。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部门(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年度执行中调整情况,调整原因说明。
我单位2016年年初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数为 408,440.00 元;实际收到财政拨款为 1,577,968.80 元,2016年年初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为 408,440.00元,实际支出 1,772,160.52 元,财政拨款收入比年初预算增加 1,169,528.80 元支出数比年初预算数超支 1,363,720.52 元
经费超支原因说明:
1、在职人员及退休人员工资收入比年初预算数增加;
2、行政单位基本医疗及公务员医疗补助,公务员大病
保险均未纳入年初预算中;
3、住房公积金未纳入年初预算;
4、特殊疑难信访问题支出经费增加;
5、在职人员的职业年金未纳入预算;
6、“两会”期间驻京、驻省工作小组的差旅费、伙食
费、住宿费、接待费等费用未纳入年初预算。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表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表
科目年初预算实际拨入实际支出差额说明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
收入支出结构分析表
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2)收入支出按部门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可列表)。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2)会议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3)培训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4)其他对部门(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重点经济分类支出执行情况表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分资金来源、资金性质结转和结余情况,特别是项目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2.分单位结转和结余情况。
3.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及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说明:信访局2016年2010301行政运行结转资金为64,424.25元,其中包括上年结转在职职工职业年金16,867.33元,本年结转在职职工职业年金47,556.92元。
(四)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年末部门(单位)资产、负债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
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表
(一)资产负债结构情况。
对资产负债具体构成进行分析,可从占比、上下年变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用饼图、柱图或折线图),重点说明主要资产、负债基本情况、变动情况及原因。
(二)资产负债对比分析。
计算资产负债率,可进行连续年度的对比,分析部门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资产效益管理,避免潜在的资产负债风险。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部门(单位)财务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说明:华坪县信访局领导及财务负责人高度重视年终决算工作,严格按照决算工作要求,精心组织、严格审核、圆满完成了2016年决算工作任务。
财政拨款与财务账目一致,0差额。
(二)本部门(单位)决算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按规定批复决算工作开展情况。
说明:我单位已按照决算公开要求,将有关资料公示。
(三)对部门(单位)决算管理及报表设计的意见建议。
(四)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的建议。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
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
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
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
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
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
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
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
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规则规定对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