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 格式:docx
- 大小:12.34 KB
- 文档页数:4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多个民族各自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它们共同构成了新疆特有的多元文化景观。
新疆维吾尔族是新疆最大的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在新疆乃至整个中国民族文化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和舞蹈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多以传统历史故事为题材,如《帕米尔高原》、《阿依塔木》,这些曲子都有着悠扬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和手工艺品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传统维吾尔族饰品、刺绣、建筑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有利于维吾尔族文化的传承,也对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为新疆的多元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以马文化和草原文化为主要特征,其传统音乐和舞蹈体现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柯尔克孜族则以其特有的游牧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而闻名,其传统民居和服饰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蒙古族和塔吉克族的传统文化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其民间歌舞和婚俗习惯都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特点。
新疆的汉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汉族的迁徙和定居,汉文化逐渐融入新疆各族群体中,形成了独特的新疆汉族文化。
新疆的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汉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汉族文化。
在新疆的城市中,汉族文化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景观。
新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促进了新疆地区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新疆的多元文化使这里成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花园,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
在全国范围内,新疆的多元文化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新疆地区也加大了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王,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
部在中华文化,蒂花莫惊,和谐共融,汇总五千年的文明辉煌,构筑新的中华文化精彩舞台。
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于“礼仪之邦”的伦理道德,在于以维系家庭为基础的传统家庭观,在于保持精神文明的“先人尊敬”的文化精神,在于以“孝礼”为普世价值的伦理观念和礼义观念,在于保持“尊师重教”,“乐学修辞”的文化习惯,在于以礼仪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地位礼仪等。
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文化文化地域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汉族文化有佛教、儒家思想等,蒙古族文化有马头琴、蒙古牧马舞等、壮族文化有脱锅舞、火把节等等。
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汇聚成一个丰富而美丽的中华独特文化景观。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新疆是中华文化的重镇之一,其灿烂的多元文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重要贡献。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毗邻中亚地区和蒙古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民俗活动和工艺技艺。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代表着新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意义重大的保护价值。
首先,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尕尔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
它是维吾尔族礼仪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在结婚、建新房、好久不见等各种喜庆场合表演。
当地百姓有句俗话“没有木卡姆,没有人生快乐”,这句话说明了木卡姆在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
木卡姆从成形到演出不需要额外的舞台和演出专业设备,它的表演地点通常在广场或通街场所内,表演者精彩的动作配合高亢的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较为推崇的。
哈萨克族人善于锻造各种金属制品,如马鞍、铜锅、烤肉架等,同时还擅长制作传统马乐器,如马头琴、托钦等等。
不仅如此,哈萨克人与草原的紧密关系也非常明显,马、羊毛都是他们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蒙古式的犬儒舞和翻手舞都是哈萨克族独有的民间舞蹈。
最后,新疆地区的景颇族的传统舞蹈“索尔列阔”也是值得介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种舞蹈既有娱乐性质,又是百姓礼仪中的一部分,在风俗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节日期间或者纪念日活动中,景颇族舞团的队员们穿上传统的服饰,手拿红绸缎围裙和铃铛,跳着轻快的舞步,表达出对祖先和神明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总之,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本土特色,这些文化瑰宝不仅记录了新疆地区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为今天的文化活动、社会交流和组织文化活动提供宝贵的支持。
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并让这些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对于维护新疆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
新疆民族团结篇【考点 1】我国的民族政策1.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分别是什么?(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公民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自觉履行这一义务,我们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考点 2】统一祖国多民族新疆自古属中国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特征?(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的特征: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2.我国的民族概况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中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如何理解“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2)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和发展的。
(3)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各族人民共同捍卫着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4.为什么说“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古称“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统管整个西域地区的军政事务,标志着从那时起,新疆地区已正式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关,分管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带,是一个多民族、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地区。
新疆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又与中华文化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关系。
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宗教信仰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新疆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民族信仰不同,既有伊斯兰教、佛教、东正教等外来宗教,也有古尔邦节、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儿土族的萨满教等本土宗教。
这些宗教和信仰的存在丰富了新疆的宗教文化,并且富有包容性、开放性,与中国的汉族文化和谐共生。
新疆各民族文化在饮食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融合性。
新疆是一个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相处和交流中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汉族的包子、饺子、面食等与维吾尔族的羊肉串、拌面、油馅饼,哈萨克族的奶茶、抓饭、烤全羊等,共同构成了新疆的特色美食。
这些美食不仅丰富了新疆的饮食文化,也表达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共享。
新疆各民族文化在服饰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各民族在服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以大方、色彩鲜艳的样式为主,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以骑士服装为基础,土族的传统服饰则以装饰较为华丽的方式呈现。
而汉族则在不同的节日和场合使用不同的服饰,如春节时穿着喜庆的对襟汉服,丰富了新疆的服饰文化。
这些服饰的多样性使得新疆成为民族风情的集合地,各民族之间的服饰文化相互交融,共同表达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新疆各民族文化在艺术表演、节日庆典等方面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新疆各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和表演形式,如维吾尔族的迪瓦那、土族的大花鼓、哈萨克族的努尔巴赫、柯尔克孜族的玛依达尔等,这些艺术表演反映了当地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新疆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也与中华文化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在宗教信仰、饮食、服饰、艺术表演等方面融合、交融,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中华文化。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近期学习,我对新疆的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要从祖国历史的角度看待新疆历史,时刻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面就“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谈谈自己的理解;新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了历史性的宝贵贡献;鉴于新疆的自然、历史、社会等诸种因素,新疆文化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表现特征和发展面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同时又是多宗教信仰地区,古丝绸之路的开通等使新疆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融合等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文化深受祖国内地文化的影响,形成丰富的内涵,同时,新疆文化又对祖国内地文化产生积极影响;新疆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科学、艺术价值珍贵;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发展经济生活和宗教信仰;因此他们的文学艺术也各具自己的特色、在我国万紫千红的文化大花园里、它们是异彩分呈的重要一角;下面是我通过学习、查找资料,了解到一些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瑰宝、祖国文化的经典:1. 史诗玛纳斯;史诗玛纳斯最初产生于9至10世纪,经过柯尔克孜天才歌手们世世代代的琢磨,溶进了全民族的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浓烈的民族特色;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着名英雄和首领,是力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玛纳斯这部史诗叙述了他一家八代,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斗争的故事;2.阿肯弹唱;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动人的诗歌是哈萨克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阿肯则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典礼、生活习俗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演唱;这些诗歌对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和宗教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同时,它又是研究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阿肯弹唱是哈萨克草原上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每逢节日喜庆、婚嫁礼仪都要举行隆重的阿肯弹唱,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阿肯弹唱作为一种民俗风情旅游将成为主要内容之一;3.回族花儿;回族花儿俗称山曲儿,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后传入昌吉,经二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昌吉一带流行的曲令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等,旧时花儿多在民间传唱,内容大都为颂扬爱情忠贞、惩恶扬善、反映人民疾苦;4. 麦西来甫;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歌舞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舞者手持绢花,边歌边舞,围者席地而坐,以掌击节,助以歌唱;同时有唢呐、手鼓等器乐奏鸣,造成热烈气氛;这种歌舞也常被婚礼、节庆利用,出现在街头巷尾,庭前院中,深受群众欢迎;5.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着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木卡姆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资料中的这些新疆民族文化,每一种都让我心动;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呈现:“柯尔克孜族的牧民们在毡房边围成一圈,篝火映着天边的晚霞,歌手们用低沉的声音咏诵着英雄史诗玛纳斯……;哈萨克族的马队缓缓而行,他们前往下一个牧场,青年们坐在马背上,歌者一边弹琴一边在弹唱……;在沙枣树林里,传来姑娘的银铃般笑声和回族青年高亢的花儿,……;在浑厚的音乐中,头戴高帽的维吾尔族围成一圈跳起奔放的麦西来普……”——新疆各民族文化由于其独特的气质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新世纪到来,改革开放的深化,现代"丝绸之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新疆民族文化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作为一名新疆本地人,我热切盼望新疆文化能够为祖国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1500字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1500字6篇有了一份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成果和价值,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15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1.5%。
而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则分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并且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语言、音乐、戏剧、文学、节日等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和传承下来的。
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傣族文化傣族是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
傣族的文化以舞蹈为主要特色,傣族舞蹈又被称为“莲花落”舞。
这种舞蹈以傣族古老的传统乐器“傣笛”为伴奏,并且穿着传统的傣族服装跳舞。
傣族舞蹈富有民族特色,通常以表达敬神、祈求丰收、庆祝节日等为主题,而且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傣族还有“水灯节”、“泼水节”等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也成为了西双版纳地区旅游文化的代表。
二、藏族文化藏族是中国的一个特殊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
藏族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是藏戏,藏戏是藏族人民的一种重要文化娱乐活动,被誉为世界上最壮观、最具文化内涵和神秘气息的艺术形式之一。
藏戏常常是结合舞蹈、音乐、唱词和戏剧等元素,通过讲述神话、历史、传说、民俗等形式表达文化的内涵。
此外,藏族的佛教文化也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人民深信佛教,并在文化中围绕佛教开展了很多活动,这些活动也成为了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维吾尔族文化维吾尔族是中国新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信仰。
维吾尔族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音乐、舞蹈和戏剧。
维吾尔族的音乐以“阿依曲”为代表,阿依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民歌,广泛流传于新疆。
维吾尔族的舞蹈以“秧歌”和“八仙舞”为代表,这些舞蹈在新疆各地广泛传扬,成为了维吾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在维吾尔族的传统戏剧中,有着大量的音乐和歌曲元素,并且常常运用人物化、象征化等表演形式,使其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创新。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作为多民族聚集区,其中世居民族包括汉族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满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土克曼族、达斡尔族13个少数民族。
新疆各少数民族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节日风俗、民族礼节等,但各民族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在衣食住行、生活观念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存在统一性,共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疆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
制度文化方面,经相关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新疆各少数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高度认同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语言等方面。
服饰方面,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同小异,风格类似,细节区分,如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女性着装皆为彩色绸裙,头戴艳丽或洁白的丝巾,喜爱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等小饰物。
鉴于共同的宗教信仰,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在饮食、民居、语言方面类似—饮食上以面食为主,其次是肉类和水果,形成了独特的伊斯兰饮食文化。
民居上呈现阿拉伯风格,房屋为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同时注重建筑装饰的色彩性。
语言上采用统一礼貌用语与辈分称呼,表达对人的尊重之意。
精神文化方面,新疆各少数民族以崇尚和谐、乐观向上为民族精神。
“维吾尔”意为“凝结、团结、联合”,足以体现维吾尔族人民崇尚和谐的思想。
新疆各少数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如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教义也对各民族人民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要求。
同时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体现了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仍然勇敢的面对大自然,用音乐与歌舞表达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除此之外,新疆少数民族对内强调群体意识与民族尊严意识,对外热情好客,讲究礼仪。
中华各民族文化是相互交融的。
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频繁接触,密切往来,彼此渗透,互相融合。
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所以说,中华文化从来就是各民族相互联系的文化,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了的。
2022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五篇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一)1月25日,八集大型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该片首次以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维度为视角,用重大考古成果和美轮美奂的视听影像,完整梳理新疆地区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历史脉络。
全片用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一件又一件珍贵文物,深刻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全景权威讲述中国新疆的历史。
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5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采访国内数十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采访了多位研究中国新疆历史的国际知名学者。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通过历史真相,展现中华文明脉络,深刻再现中国新疆地区数千年历史演进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种文化融合互通,向今天的观众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历史画卷。
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新疆的历史沿革,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创作手法、旁白语态等方面进一步贴近国际受众,用真实、客观、可信的历史叙述、考古成果、文物存证来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驳斥了一些歪曲新疆历史事实、混淆是非的历史谬误和谎言,向全世界讲述一个跨越数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国新疆历史故事。
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二)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省份,南边有昆仑山,北边有阿尔泰山,中部是天山。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是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也是离冰川最近的城市。
在新疆,巴扎是集市的意思,有句俗话说“巴扎里除了父母,什么都可以找到”。
在新疆石河子,这里物产丰富。
棉花,在自然界中,棉花的颜色不仅是白色的,也有彩色的棉花,这里的棉花每年需要九千辆卡车才能运完,棉花还可以做纸币,比如人民币,主要成分就是棉花。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通过近期学习,我对新疆的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要从祖国历史的角度看待新疆历史,时刻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面就“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谈谈自己的理解。
新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了历史性的宝贵贡献。
鉴于新疆的自然、历史、社会等诸种因素,新疆文化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表现特征和发展面貌。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同时又是多宗教信仰地区,古丝绸之路的开通等使新疆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融合等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文化深受祖国内地文化的影响,形成丰富的内涵,同时,新疆文化又对祖国内地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新疆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科学、艺术价值珍贵。
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发展经济生活和宗教信仰。
因此他们的文学艺术也各具自己的特色、在我国万紫千红的文化大花园里、
它们是异彩分呈的重要一角。
下面是我通过学习、查找资料,了解到一些新疆各民族的文化瑰宝、祖国文化的经典:
1. 史诗《玛纳斯》。
史诗《玛纳斯》最初产生于9至10世纪,经过柯尔克孜天才歌手们世世代代的琢磨,溶进了全民族的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浓烈的民族特色。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着名英雄和首领,是力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
《玛纳斯》这部史诗叙述了他一家八代,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斗争的故事。
2.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动人的诗歌是哈萨克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
阿肯则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典礼、生活习俗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演唱。
这些诗歌对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和宗教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同时,它又是研究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草原上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每逢节日喜庆、婚嫁礼仪都要举行隆重的阿肯弹唱,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阿肯弹唱作为一种民俗风情旅游将成为主要内容之一。
3.回族花儿。
回族花儿俗称山曲儿,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
后传入昌吉,经二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
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
气息。
昌吉一带流行的曲令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等,旧时花儿多在民间传唱,内容大都为颂扬爱情忠贞、惩恶扬善、反映人民疾苦。
4. 麦西来甫。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歌舞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节奏明快,热情奔放。
舞者手持绢花,边歌边舞,围者席地而坐,以掌击节,助以歌唱;同时有唢呐、手鼓等器乐奏鸣,造成热烈气氛。
这种歌舞也常被婚礼、节庆利用,出现在街头巷尾,庭前院中,深受群众欢迎。
5.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着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木卡姆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
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
资料中的这些新疆民族文化,每一种都让我心动。
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呈现:
“柯尔克孜族的牧民们在毡房边围成一圈,篝火映着天边的晚霞,歌手们用低沉的声音咏诵着英雄史诗《玛纳斯》……;哈萨克族的马队缓缓而行,他们前往下一个牧场,青年们坐在马背上,歌者一边弹琴一边在弹唱……;在沙枣树林里,传来姑娘的银铃般笑声和回族青年高亢的花儿,……;在浑厚的音乐中,头戴高帽的维吾尔族围成一圈跳起奔放的麦西来普……”——新疆各民族文化由于其独特
的气质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新世纪到来,改革开放的深化,现代"丝绸之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新疆民族文化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
作为一名新疆本地人,我热切盼望新疆文化能够为祖国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