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测试与日本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表词汇的相关性考察
- 格式:pdf
- 大小:838.59 KB
- 文档页数:7
从教学目标谈初级《汉语教程》和《博雅汉语》的编写特点作者:周艳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2年第07期摘要:《汉语教程》和《博雅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两套常用的教材。
为了更好地剖析这两套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对这两套教材进行研究。
通过对两套教材的仔细研读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套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而且特点鲜明。
《汉语教程》在培养学生汉语会话能力方面实用性更强,而《博雅汉语》在基本语言能力和跨国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更突出。
关键词:教学目标;《汉语教程》;《博雅汉语》;编写特点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61-02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将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包括对少数民族、海外华侨以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1]。
对外汉语教学虽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在建国后才真正展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汉语正逐步上升为新的国际强势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桥梁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六十年的发展,其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应当包含三个层次:(1)培养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的能力;(2)培养学生汉语的交际能力;(3)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
语言教材是语言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的集中体现[3],同时语言教材的编写也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汉语教程》和《博雅汉语》是目前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常用的教材,本文从教学目标分析这两套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基本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编写特点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然而词汇则是语言的具体“表现者”,是表达意义的核心[4]。
2010年第5期(总第122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 l o n g j i a n g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5,2010G e n e r a l .N o .122新H S K 一、二、三级词汇大纲用字情况研究吕 禾1,2(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2.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24) 摘 要: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基础阶段汉字的输入量及字目对汉字和其他方面教学有积极意义。
H S K 大纲是对外汉语教学及测试的主要依据,《新汉语水平考试H S K 大纲》一级、二级、三级的词汇大纲用字和旧H S K 汉字大纲甲级字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一方面体现了常用汉字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新旧H S K 大纲的连续性。
关键词:“新H S K 词汇大纲”;“旧H S K 汉字大纲”;用字情况;甲级字 中图分类号:H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5-0106-03收稿日期:2010-05-16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基础阶段常用字表研制”(Q W 200901)作者简介:吕禾(1976—),女,黑龙江黑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使汉语的价值不断提升,近几年随着我国汉语国际传播力度的加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经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
汉字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汉语学习者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的最大难点之一,但汉字的教学和研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中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国际传播的发展。
一、《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H S K 大纲》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制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旧H S K 词汇大纲”和“旧H S K 汉字大纲”)在1992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在2001年出版了“修订本”。
对《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练习指令语的考察一、《中文听说读写》教材简介《中文听说读写》(Integrated Chinese)是在美国学校使用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教材。
它的编者是姚道中、刘月华等。
在1997年由波士顿剑桥出版社(Cheng&Tsui)出版后,被美国各类学校广泛使用,美国大多数中学和大学都采用了这套教材教材。
在《中文听说读写》这本教材出现之前,美国学校大多是使用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
《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与现代生活贴切度相对不高,教学效果不太好。
《中文听说读写》出版以后,绝大部分代替了《实用汉语课本》,成了美国大多数各类各级学校汉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适用对象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人士,它的注释语种是英语,教材功能是综合教材。
教材分为《中文听说读写》初级教材和《中文听说读写》中级教材两部,其中初级教材两册,中级教材一册。
《中文听说读写》每一课时都包含有汉字、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每课包括词语与课文、语法、句型操练、课文英译,并穿插注释、补充词语和文化背知识简介。
书末附有繁体汉字排印的课文、中国地名和上册词语索引。
初级两册的练习用书都包括听力理解、口头表达训练、阅读理解、语法和书面表达训练四个部分。
练习方式基本上是传统的题型,如正误判断、选择题、回答问题、情景对话、看图说话、命题作文等等。
汉字练习本都包括每课的汉字笔画、笔顺演示与练习。
教材还包含有配套的练习册,练习题涉及汉语听力、口语练习、汉字书写、词汇理解、语法练习、阅读理解和汉语写作等方面,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训起到检查和巩固作用。
二、教材设置特点《中文听说读写》是一本较成功的对外汉语教材,受到了师生好评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对学生有吸引力《中文听说读写》教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汉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使用汉语,教材的教学目标设置上主要培训学生基本的、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
语言教学也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内容,也必须包括一定的文化因素的教学,但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
语言教学也不同于语言学的教学。
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语言课首先是技能课、工具课。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语言学的教学则是教授有关语言的理论知识以及有关语言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的课程主要是知识课、理论课。
语言教学中当然也包括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教学,但教知识和规律也为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服务的。
⑵、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这一性质使其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
(P20)第一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在已经教好地掌握了母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交际能力基础上进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往往是从零开始,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必须强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
文化与文学、审美等的教学只能在目的语达到一定水平上才能进行。
⑶、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P2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教学规律的制约,同时汉语教学本身又有特殊的规律,不同于俄语、英语、日语等其他第二语言的教学。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世界上其他语言谱系距离较远,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汉语所体现的文化与其他民族差异很大;目前汉语教学在国外还不普及,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等。
⑷、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不同于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对外汉语教学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含义有不同的任务和内容(1)作为教学活动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怎么让一个从未向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好、掌握好汉语。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作者:梁建来源:《南北桥》2020年第21期【摘要】词汇作为汉语重要的元素之一,对学生学习汉语有重要作用。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进行交际的前提。
《HSK标准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以培养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综合教材。
本文立足这一教材,研究针对初级、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HSK词汇教学,并提供一些辅导与应试策略方面的建议,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HSK标准教程》词汇教学对外汉语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00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基础性地位。
赵金铭指出:“在教学生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之后,还应有大量的词汇作基础。
”《HSK标准教程》教材大纲包括词汇大纲、功能大纲、语言点大纲和话题大纲,内容丰富翔实。
本文结合《HSK标准教程》教材,尝试总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希望能给予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以启发。
一、《HSK标准教程》教材相关研究(一)编写理念1.从“考教分离”到“考教结合”。
HSK最初是“考教分离”,考生不必以指定教材准备考试。
这一指导原则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却使汉语教学无法得到准确全面的反馈与评估。
因此,“考教结合”原则符合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和需求。
2.由结构到意义,注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主要体现在融入交际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理念以及主题式教学思想。
汉语词汇教学最初注重句型操练,缺少词汇意义输入,这一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教程》充分考虑这一缺陷,编写采取变换情境和场景的方式,在模拟和真实体验中学习汉语。
[1]同时,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体进行语言教学活动,这巧妙地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二)HSK词汇大纲类别1.重组默认词。
指将两个或多个词语中的词素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词,新词的词义可以根据原有的两个词的词义推测出来。
基于语料库的汉日语词汇对译研究—以''特地”"特意”与等词的翻译为例◎石俊摘要:"特意""特地"与等词在词典或教学中,一般解释为相互对应,可以互译。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本文通过对中日对译语料库①的调查、统计和分析,考察中日两种语言中“特地"“特意"与“;等词的对应关系,探讨他们在使用方法、语义、语用及文化上的异同。
关键词:特地特意中日语料库对比分析一、问题的提起“特地”“特意”是现代汉语中一组常用同义副词。
无论吕叔湘的《现代汉语800词》②,还是近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汇表(草案)》③,均把这两个词作为最基本的常用词汇收录其中。
这两个词汇不仅频繁出现在中国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级以上教材中,“特意”还被列为新HSK汉语水平考试5级所要求掌握的词汇。
与“特意"“特地”对应的日语词汇是“初芒力F'、“七<属日本语能力测试N3、N2级所要求的基本词汇,相信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之并不陌生。
但我们常常会听到下面一些说法。
例如就曾有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满面笑曆地对自己的日本外教说道:X"今日C总空逹先生Q会1/、^来却被外教纠正道此处不应该使用学生不解,我们中国人不是常说“老师,我今天特意来看您”么?而且词典里就是这么解释的。
果然,在几乎所有的汉日•日汉词典中,都明确标注了“特地”“特意”的日语释义为,力芒力g,“特很多词典还罗列了相关用例。
如三省堂的《超級心沙中日辞典》中就有“鏈来看你。
/速逹君Q会Z乙来5”;讲谈社《中日辞典第三版》《岩波中国语辞典》《东方中国语辞典》等,也都有类似用例:“我是便意来看望你的。
/私君広会1/1来尢<7)疋。
”这位中国学生的“今日瓜业业先生人会1/、^来求。
尢。
”不就是完全根据辞典解释的照猫画虎么?还有就职于日本企业的中国员工亦因这个词,受过客户的提醒:X“OO会社①王-cTo矽泳様总J2自空:迎元卜乙参。
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词汇处理情况的考察与分析词汇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其词汇处理方式对学习者生词的掌握与学习策略的养成十分重要。
本文从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初级部分词汇处理情况的分析入手,对照其他教材,对教材词汇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借鉴。
标签:对外汉语教材评估新实用汉语课本词汇学习一门语言,词汇的掌握至关重要。
胡明扬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语法可以学会一门语言,但不学习词汇是不可能学会一种语言的。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实用汉语课本》(以下简称《新实用》)是一套主要针对海外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综合性教材,由刘珣主编,它是在继承原有《实用汉语课本》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套全新教材。
该教材在框架设计、练习编排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一套有特色、较成功的对外汉语教材。
本文将从词汇量控制、生词编排方式和词汇练习设计几方面对这套教材的词汇处理情况进行分析。
一、词汇量控制教材对词汇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其所能记住的词语数量的影响。
若词汇量过大,平均到每课的生词过多,学生记忆的负担会相应加大,其信心和学习兴趣将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过多的生词会加大课文难度,给教师的课堂操作带来困难;且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查词典,对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度会相应降低。
因此,一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应严格控制生词数量,应保证词汇总量处于大纲规定范围内。
据国家汉办颁布的外国留学生教学大纲,初级阶段学生应掌握一级词汇993个,二级词汇1711个,一、二级词汇共计2704个。
《新实用》的前三册针对初级阶段编写,第四册为初级向中级的过渡,前四册与初级阶段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据统计,一至四册每册的生词数分别是445个、668个、626个和761个,生词总计2500个。
这一数目与大纲的规定数量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