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8.00 MB
- 文档页数:105
脊柱肿瘤的CT表现好发年龄是30~70岁,男略多于女。
好发部位是腰骶段、脊髓圆锥和终丝。
发生于终丝的胶质瘤中多数是室管膜瘤,可以长得很大,引起椎管膨大,因其表现与腰骶部其他脊髓外硬膜内肿瘤相同,所以常将其归入该类。
室管膜瘤生长缓慢,症状轻,就诊时常已长得较大。
部分肿瘤血管很丰富,静脉注射造影剂可以使之增强,有时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46%肿瘤可发生囊变,囊腔可能和蛛网膜下腔相通而渗入造影剂[1]。
1.2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好发年龄是30~60岁,男略多于女,好发部位是颈胸段。
病变一般局限,但可呈浸润性生长,特别是在儿童,有时可侵及整个脊髓。
恶性程度分四级,但75%属I~Ⅱ级。
38%可发生囊变。
颈胸段脊髓内肿瘤出现症状早,患者就诊时瘤常较小,密度与正常脊髓无差别,脊髓外形变化不大,或仅有轻度膨大,只在和正常段比较时才能判定,CT横断面则难于发现。
因此,首选检查方法应该是MRI或脊髓造影,CT冠状面或矢状面图像重建技术也可能有助于诊断。
1.3其他髓内肿瘤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占脊髓肿瘤的1.6%~3.6%,血管内皮瘤(He mangioendothelioma)和血管外皮瘤(He mangiopericytoma)为其不同类型,好发年龄是30岁左右,男多于女,好发部位是颈胸段。
可以有瘤内出血,60%仲瘤发生囊变。
这些和髓内胶质瘤类似,但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多合并血管畸形,如血管曲张和粗大的导静脉等,这些可为CT显示;另一个是三分之一病例可合并Hippel-Lindau综合征,表现为脑和脊髓多发血管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肝囊肿、肾囊肿以及肾癌。
2 脊髓外硬膜内肿瘤2.1神经鞘瘤(Schwanoma)和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两者CT表现相同,虽然组织来源不同。
在椎管内后者只占两者总数的1%,在椎管外两者发牛率相近,前者略多。
两者均好发于中年,国内统计男女之比为1.38∶1。
脊柱结核临床病例分析:医学英语篇一、引言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占全身骨骼结核的50%以上。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的回升,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与治疗需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细菌学等多方面资料。
本文通过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病例,探讨其诊断与治疗要点,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病例资料1. 病例选取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6±12.3)岁。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病理学、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脊柱结核。
2. 临床表现(1)症状:60例患者中,腰痛52例(86.7%),下肢疼痛或麻木20例(33.3%),乏力16例(26.7%),低热12例(20.0%),盗汗10例(16.7%),消瘦8例(13.3%)。
(2)体征:患者均有脊柱压痛,其中椎旁肌紧张18例(30.0%),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0例(33.3%),局部叩击痛16例(26.7%)。
3. 影像学检查(1)X射线检查:60例患者均行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脊柱生理曲度异常52例(86.7%),椎体骨质破坏48例(80.0%),椎间盘狭窄36例(60.0%),椎旁脓肿24例(40.0%),死骨形成16例(26.7%)。
(2)CT检查:48例患者行CT检查,结果显示椎体骨质破坏44例(91.7%),椎间盘狭窄32例(66.7%),椎旁脓肿24例(50.0%),死骨形成16例(33.3%)。
(3)MRI检查:32例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显示椎体骨质破坏28例(87.5%),椎间盘狭窄24例(75.0%),椎旁脓肿20例(62.5%),死骨形成12例(37.5%)。
4. 病理学检查60例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肉芽肿性炎40例(66.7%),干酪性炎16例(26.7%),纤维化炎4例(6.7%)。
5. 细菌学检查60例患者均行细菌学检查,其中涂片抗酸染色阳性48例(80.0%),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32例(53.3%)。
影像学检查方法适应症影像学检查方法适应症是指在临床医学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和评估。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了解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适用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X线检查适应症:1. 肺部X线检查:用于评估肺部感染、肺结核、肺气肿、胸腔积液等疾病。
2. 骨骼X线检查:用于评估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等骨骼系统疾病。
3. 腹部X线检查:用于评估胃肠道梗阻、胆石症、肾结石等腹部疾病。
4. 乳腺X线检查:用于乳腺癌筛查和评估。
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声波的反射来生成图像,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超声检查适应症:1. 腹部超声检查:用于评估肝脏、胆囊、胰腺、肾脏等腹部器官的病变和肿块。
2. 心脏超声检查: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测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等心脏疾病。
3. 妇科超声检查:用于评估子宫、卵巢、宫颈等妇科疾病。
4. 前列腺超声检查:用于评估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三、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多个X线图像的组合来生成三维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适用于复杂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CT扫描适应症:1. 头部CT扫描:用于评估脑部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
2. 胸部CT扫描:用于评估肺部疾病,如肺结节、肺炎、肺癌等。
3. 腹部CT扫描: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病变,如肝脏肿瘤、肾脏囊肿、胰腺炎等。
4. 骨盆CT扫描:用于评估骨盆器官的病变,如盆腔肿瘤、前列腺增生等。
四、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MRI检查适应症:1. 脑部MRI检查:用于评估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
2. 脊柱MRI检查:用于评估脊柱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柱肿瘤等。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1.引言1.1 概述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
影像检查可以提供医生和患者关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详细信息,包括骨折、关节退行性疾病、肿瘤和感染等多种病变。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变范围、累及结构、骨骼稳定性等重要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X射线检查是骨科常用的最基本和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它可以快速获取骨骼的二维影像,帮助医生判断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检测关节畸形和退行性改变。
CT扫描是一种三维重建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影像。
与X射线相比,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骨折线、骨折碎片的位置和分布,对复杂骨折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利用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骨骼的高分辨率影像。
MRI可以显示骨骼的软组织结构,辅助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还能评估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等结构的损伤程度。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基于声波反射原理的无创检查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关节腔内积液、软组织肿块,以及评估关节囊、滑膜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
核医学检查是利用放射性药物追踪标记体内代谢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科中常用的核医学检查包括骨扫描和白细胞扫描,可帮助鉴别骨折、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程度,是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DX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等。
综上所述,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各具特点,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病变信息,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影像学在骨科诊断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为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该主题进行概述,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介绍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这几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