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超声检查共3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37
椎动脉优势的超声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椎动脉是人体内一条非常重要的血管,它们位于颈部的椎动脉孔内,提供了大脑血液供应的30%。
椎动脉的异常情况常常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椎动脉的异常情况至关重要。
超声诊断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对椎动脉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椎动脉的异常情况。
在此,将介绍关于椎动脉优势的超声诊断标准。
一、超声检查方法1. 椎动脉超声检查是通过经颈部超声探头对颈动脉进行检查,检查者通常采用头侧仰位的姿势进行。
2. 椎动脉超声检查需要使用较高频率的超声波,一般是5-10MHz的频率。
3. 检查时需要调整超声波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以确保能够全面、清晰地观察椎动脉的内部结构。
二、椎动脉超声诊断标准1. 椎动脉直径椎动脉直径的测量是椎动脉超声检查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椎动脉直径在2-4mm之间。
当椎动脉直径明显增大或减小时,可能表示椎动脉存在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3. 超声影像表现除了椎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外,超声影像的表现也是椎动脉超声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超声影像中,医生可以观察到椎动脉的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进一步评估椎动脉的健康状况。
4. 椎动脉瘤椎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椎动脉异常情况,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椎动脉瘤的存在。
椎动脉瘤通常表现为椎动脉内的局部扩张,当超声影像中出现椎动脉扩张的情况时,需要警惕椎动脉瘤的可能。
5. 椎动脉异常弯曲椎动脉的异常弯曲也是一种常见的椎动脉异常情况,容易导致颈椎和脑供血不足。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判断椎动脉的弯曲程度和位置,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三、注意事项1. 椎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患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
2. 在接受椎动脉超声检查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并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3. 椎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程度。
二、适应证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
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
带你了解椎动脉的超声检查及其价值!目前由于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病例高达270万例,其中则主要为老年群体,脑血管病给患者的健康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经济负担。
而关于脑血管病相关的颈椎部分血管,相信最为人们所知的就是颈动脉,但是颈部其实还有两条椎动脉也参与了人类大脑的供血工作。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常常会注重颈动脉的健康状况,但是却忽视了椎动脉的重要性。
事实上,椎动脉是人体的重要血管之一,负责供应大脑后部的血液,一旦发生病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因此,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应该重视椎动脉的检查和治疗,以便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为及时准确地辨析病因、诊断病情和减轻病症,以下内容需了解。
一、什么是椎动脉椎动脉是人体颈椎部分的主要动脉之一,它有左右两条,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的第一段,在颈椎横突之间向上穿过椎管,进入颅腔,与另一条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为大脑提供血液和氧气。
椎动脉的直径通常为2—4毫米左右,虽然直径不如颈动脉大,但椎动脉同样重要,其对大脑供血起着关键的作用。
椎动脉的疾病主要有椎动脉狭窄、椎动脉夹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脑缺血、脑卒中等危险情况。
医生通常会使用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来检查椎动脉的状态,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二、椎动脉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椎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椎动脉内部的情况,以确定椎动脉是否存在狭窄、闭塞、扩张等异常。
该检查方法简便、快捷、安全,是诊断椎动脉疾病的常用方法。
椎动脉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体内的传播特性,对人体组织结构进行成像。
在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的颈部位置放置超声探头,通过控制超声仪器的频率和强度,将超声波发送到椎动脉内部。
超声波在经过组织结构的反射后,再被超声探头接收回来,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脑处理后生成影像。
椎动脉超声检查通常采用高频探头进行检查,探头上会涂上一定量的凝胶,以便减少超声波的散射和反射。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程度。
二、适应证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
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