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陆生动物耗氧量的测定方法(孙永升)
- 格式:doc
- 大小:10.53 MB
- 文档页数:8
第1篇一、实验背景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而导致的生理和生化功能障碍。
缺氧在临床医学、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复制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耗子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实验目的1. 复制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耗子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2. 分析缺氧对耗子呼吸、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影响。
3. 探讨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耗子,体重(200±20)g。
2. 实验仪器:动物呼吸机、电子天平、血液分析仪、酶标仪、离心机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缺氧溶液、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等试剂盒。
四、实验方法1. 缺氧模型的复制:将耗子分为缺氧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缺氧组耗子通过呼吸机吸入缺氧溶液(氧气浓度低于5%),对照组耗子吸入空气。
每组耗子分别置于相同条件下饲养,观察记录耗子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2. 生理指标观察:观察耗子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3. 生化指标检测:采集耗子的血液,检测LDH、GOT、GPT等生化指标。
4. 组织学观察:取耗子的肺、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
五、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缺氧组耗子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生化指标:缺氧组耗子的LDH、GOT、GPT等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组织学观察:缺氧组耗子的肺、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肺泡扩张、肺泡壁增厚、心肌细胞变性、肝细胞坏死等。
六、讨论1. 缺氧对耗子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缺氧导致耗子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降低,LDH、GOT、GPT等生化指标升高,表明缺氧对耗子的呼吸、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均产生负面影响。
2. 缺氧的病理生理机制:缺氧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引起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失衡,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损伤。
实验二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质指标中 COD 的含义2. 掌握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COD 测定技术3. 掌握容量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二实验原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土地和大量的生物及矿物资源。
人们通常将我们居住的地球环境,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这些环境条件,甚至引起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水圈的一种污染是向水中带入有机物、肥料和洗涤剂等。
这类有机物污染中,在水中被耗氧细菌分解,使水中含氧量降低,因此,我们称这类有机物为耗氧污染物。
由于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十分复杂,通常用水中耗氧量来标志水被污染的程度,单位为mg·L-1。
它又分为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耗氧量(BOD)两种。
本实验中我们测定化学耗氧量。
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O2 的mg/L 表示。
它反映了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对水的污染程度,是评价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对河流、工业污水的研究以及污水处理厂控制的一项重要的测定参数。
本实验采用容量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其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三仪器和试剂1. 仪器三颈烧瓶、电加热套、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4个、移液管(10ml)、容量瓶(1000ml)、玻璃棒、烧杯等2. 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mol/L)、试亚铁灵指示液、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硫酸-硫酸银溶液[将6g Ag2SO4 溶于500mL 浓H2SO4中)]3.溶液配置(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00 mol/L(1/6K2Cr2O7)):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学号 104120440 姓名孙永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生物技术实验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实验四陆生动物耗氧量的测定方法教师及职称吴玉桥开课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下学期填报时间 2012 年 3 月 25 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实验四陆生动物耗氧量的测定方法实验时间2012年3月25日小组合作是⊙否〇一、实验预习、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陆生脊椎动物耗氧量的呼吸仪结构和原理,掌握其用法。
(2)了解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脊椎动物气体代谢改变的特征。
2.实验设备,药品及材料:(1)实验器材: 呼吸仪及其附属装置,半导体点温计,气压计,温度计,天平、鼠笼、氧气袋,秒表、洗耳球。
(2)药品: 氢氧化钠等。
(3)实验动物(模拟): 小白鼠3、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1) 实验原理在呼吸室与耗氧计量仪相连而形成的闭合气体系统中,由于动物的耗氧而引起了呼吸室内压减低,促使氧气从氧气瓶中通过导管进入呼吸室,因此氧气瓶中氧气减少,内压降低,此时,外界大气压就将耗氧计量仪中的水压入压力调节器中,从耗氧计量仪中水下降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呼吸室中小白鼠的耗氧量。
具体的说,由呼吸室,氧气瓶,压力调节器,耗氧计量仪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如果代谢室中放有小鼠,则氧气不断被小鼠消耗,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呼吸室内压即减小,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氧气测量仪中的水则被压出,从耗氧计量仪中水下降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呼吸室中小白鼠的耗氧量。
动物能量代谢 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 封闭式 开放式(2)实验装置图长管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方法步骤:(1)安装仪器(2)检查仪器装置是否漏气①橡皮管的接头处需紧密而牢固,不能松动,否则会漏气。
②如果代谢室是用真空干燥器改装的,其玻璃盖与代谢室体部相接触处,亦应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油膏,使接触处紧密封闭,避免漏气。
(3)调节平衡(4)动物 (称重,测温)、颗粒状的氢氧化钠放入呼吸室,并使与呼吸室外界大气隔绝与氧源相通。
人工饲养朱鹮耗氧量的测定
人工饲养朱鹮耗氧量的测定
应用小型动物能量代谢测定方法,测定17只人工饲养朱鹮的标准耗氧率.结果表明,17只朱鹮的平均标准耗氧率为917.88 mL/(kg·h),其中,雌性朱鹮的耗氧率1 147.18±277.83 mL/(kg·h),雄性为714.07±60.92 mL/(kg·h).表明年龄、性别和体重对标准耗氧率的影响较大,雌性朱鹮的标准耗氧率大于雄性,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标准耗氧率降低.
作者:王杨科张宏杰江海王琦李丽霞路保忠翟天庆WANG Yang-ke ZHANG Hong-jie JIANG Hai WANG Qi LI Li-xia LU Bao-zhong ZHAITian-qing 作者单位:王杨科,张宏杰,江海,王琦,李丽霞,WANG Yang-ke,ZHANG Hong-jie,JIANG Hai,WANG Qi,LI Li-xia(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723000) 路保忠,翟天庆,LU Bao-zhong,ZHAITian-qing(陕西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陕西,洋县,723300)
刊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 34(3) 分类号:Q493.8 关键词:朱鹮标准耗氧率年龄性别体重。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学号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姓名 钱*明 专业、班级 11 生物技术 陆生脊椎动物肺皮失水量的测定方法实验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开课时间 填报时间 2012 2013至_ 2013 学年 下 年 3 月 27学期 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名称: 实验四 陆生生物耗氧量的 实 验 时 间 : 小组合作: 测定方法 一、实验内容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陆生脊椎动物肺皮失水量的方法。
(2)了解鼠类肺皮失水量与环境湿度的特点。
(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 1.鼠笼、呼吸室、温度计、入口、出口、U形管(若干) 、大气采样 机、水过滤瓶 2. 吸水剂:硫酸、硅胶、CaCl2 或 KOH 等 3.实验动物:小白鼠 2013.4.22 是(三) 、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实验原理: 失水 =Wat-Wat-1 单位:mg/g.h干空气 中等湿度气 控温湿度饱和气陆生脊椎动物肺皮失水量测定装置 1.鼠笼;2.呼吸室;3.温度计;4.入口; 5.出口;6~9.U形管;10.大气采样机;11.水过滤瓶(四) 、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计算肺皮 失水量 8、9瓶称重 检查仪器装置 是否漏气湿度控制 0 .5 ~ 1 .0 升 / 分钟 运转10分钟 8、9瓶称重 并记录0.5~ 1.0升 /分钟 运 转 十 分 钟并记录对照测 量放入动物 并称量(g)(五) 、实验注意事项:1.检查仪器系统是否漏气 (1) 橡皮管的接头处需紧密而牢固,不能松动,否则会漏气。
(2) 如果代谢室是用真空干燥器改装的,其玻璃盖与代谢室体部相 接触处,亦应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油膏,使接触处紧密封闭,避免 漏气。
2.数据记录 实验开始后,10min 记录一次各个 U 形管的重量,以及小鼠的体重 变化. 3.数据的选择 前后相对应数据一般不能呈负数.(小鼠的体重)二、实验结果1.实验结果与处理实 验动 物的 肺皮 失水 - 对 照实 验误 差增 重 量 = 水 气 /g.h. mg 体 重 时 间( 小 时) 0.52.将各组合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表 1)。
在开放静止水槽中测定鱼类耗氧率的
方法
在开放静止水槽中测定鱼类耗氧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实验设备,包括水槽、水泵、氧气检测仪、温度计等。
第二步,将水槽中的水温调节到鱼类最适宜的温度,并将水槽中的水位调节到鱼类最适宜的水位。
第三步,将鱼类放入水槽中,并调节水泵,使水槽中的水流保持稳定。
第四步,使用氧气检测仪测量水槽中的氧气含量,并记录下水槽中氧气含量的初始值。
第五步,让鱼类在水槽中游动一段时间,然后再次使用氧气检测仪测量水槽中的氧气含量,并记录下水槽中氧气含量的末端值。
第六步,计算鱼类耗氧率,即末端值减去初始值,再除以游动时间,即可得到鱼类耗氧率,公式为:
耗氧率=(末端值-初始值)/游动时间
第七步,将测得的鱼类耗氧率值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以上就是在开放静止水槽中测定鱼类耗氧率的方法,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并且要确保实验设备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简便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实验方法
刘金保
【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年(卷),期】1996(000)001
【总页数】1页(P105)
【作者】刘金保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3
【相关文献】
1.同时测定小鼠抗缺氧和耗氧量的简便实验方法 [J], 曹守仪;李宝华
2.一种简便化学发光--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 [J], 胡涌刚;庞志涛;杨泽玉
3.一种新的快速测定化学耗氧量的方法 [J], 柯素云;谌敦伦
4.《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的实验室方法验证 [J], 冯思敏
5.《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耗氧量》的实验室方法验证 [J], 鲍兴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报告动物的呼吸作用测定实验报告:动物的呼吸作用测定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定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了解动物呼吸过程中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以及呼吸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过程中,氧气被消耗,二氧化碳被释放。
通过测量氧气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可以计算出动物的呼吸速率。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动物:选择健康的小鼠若干只。
2、呼吸测量装置:包括密闭容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3、环境控制设备:如恒温箱、光照调节装置等。
4、其他实验器材:注射器、秒表、天平、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实验动物的准备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小鼠,将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适应一段时间。
测量小鼠的初始体重,并记录下来。
2、安装呼吸测量装置将小鼠放入密闭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性良好。
连接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将其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设置好采集参数。
3、环境条件的设置将一组小鼠置于恒温箱中,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如20℃、25℃、30℃)。
另一组小鼠置于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如黑暗、弱光、强光)。
4、实验数据的采集启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不同时间点容器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
每隔一定时间(如 5 分钟),使用注射器抽取容器内的气体样本,进行气体成分的分析,以验证传感器的数据准确性。
5、实验结束实验持续一定时间(如 1 小时)后,停止数据采集。
取出小鼠,再次测量其体重。
五、实验结果1、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小鼠的呼吸速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逐渐加快。
在 20℃时,小鼠的平均呼吸速率为______,在 25℃时为______,在 30℃时为______。
2、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在黑暗环境中,小鼠的呼吸速率相对较低。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呼吸速率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如温度变化明显。
实验报告动物的呼吸作用测定实验报告:动物的呼吸作用测定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定不同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了解动物呼吸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动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通过测量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或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间接反映其呼吸作用的强度。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动物:小白鼠、青蛙、金鱼。
2、实验设备:呼吸测量装置(包括广口瓶、橡皮塞、玻璃管、刻度移液管等)、温度计、湿度计、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电子天平。
3、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凡士林(用于密封瓶口)。
四、实验步骤1、准备呼吸测量装置选取三个大小相同的广口瓶,分别标记为 A、B、C。
在 A 瓶中放入一只小白鼠,B 瓶中放入一只青蛙,C 瓶中放入一条金鱼。
用橡皮塞密封瓶口,橡皮塞上插入玻璃管,玻璃管的一端连接刻度移液管,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的变化。
2、测量初始气体体积调整刻度移液管的液面至零刻度。
记录初始的气体体积。
3、创造实验条件将三个广口瓶放置在相同的温度(25℃)和湿度(60%)环境中。
4、测量一定时间内的气体体积变化每隔 10 分钟记录一次刻度移液管中液面的位置,共记录 60 分钟。
5、测量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实验结束后,使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分别测量三个广口瓶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6、处理数据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动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五、实验结果1、小白鼠在 60 分钟内,刻度移液管中液面下降了 20ml,表明小白鼠消耗了20ml 的氧气。
氧气传感器测量显示瓶内氧气浓度下降了 5%,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显示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 3%。
2、青蛙刻度移液管中液面下降了 10ml,即青蛙消耗了 10ml 的氧气。
氧气浓度下降了 3%,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 2%。
3、金鱼液面下降了 5ml,金鱼消耗了 5ml 的氧气。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学号104120440 姓名孙永升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0生物技术实验课程名称实验五用代谢笼测动物的能量收支教师及职称吴玉桥
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填报时间20112 年 4 月9 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a、将需要实验的小鼠用已知量的混合食物喂养,以便于实验时取用;
b、称量小鼠和所需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并放入到小笼里喂养;
c、一天之后,将小鼠取出,称量小鼠和所剩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d、更具所记录的数据,就可以算出小鼠的能量收支。
(2)实验注意事项:
压片机、干燥箱(65~75℃)、热量仪(样品重量:1~1.2克)的使用;
动物饲养时食物粪便的收集,特别是尿液的收集(0.1%硫酸的使用)
干燥及含水量测定。
二、实验内容。
学号 104120440 姓名孙永升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10生物技术
实验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
实验四陆生动物耗氧量的测定方法
教师及职称吴玉桥
开课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下学期
填报时间 2012 年 3 月 25 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四陆生动物耗氧量的测定方法实验时间
2012年3月25日小组合作是⊙否〇
一、实验预习
、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陆生脊椎动物耗氧量的呼吸仪结构和原理,掌握其用法。
(2)了解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脊椎动物气体代谢改变的特征。
2.实验设备,药品及材料:
(1)实验器材: 呼吸仪及其附属装置,半导体点温计,气压计,温度计,天平、鼠笼、氧气袋,秒表、洗耳球。
(2)药品: 氢氧化钠等。
(3)实验动物(模拟): 小白鼠
3、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1) 实验原理
在呼吸室与耗氧计量仪相连而形成的闭合气体系统中,由于动物的耗氧而引起了呼吸室内压减低,促使氧气从氧气瓶中通过导管进入呼吸室,因此氧气瓶中氧气减少,内压降低,此时,外界大气压就将耗氧计量仪中的水压入压力调节器中,从耗氧计量仪中水下降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呼吸室中小白鼠的耗氧量。
具体的说,由呼吸室,氧气瓶,压力调节器,耗氧计量仪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如果代谢室中放有小鼠,则氧气不断被小鼠消耗,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呼吸室内压即减小,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氧气测量仪中的水则被压出,从耗氧计量仪中水下降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呼吸室中小白鼠的耗氧量。
动物能量代谢 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 封闭式 开放式
(2)实验装置图
长管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方法步骤:
(1)安装仪器
(2)检查仪器装置是否漏气
①橡皮管的接头处需紧密而牢固,不能松动,否则会漏气。
②如果代谢室是用真空干燥器改装的,其玻璃盖与代谢室体部相接触处,亦应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油膏,使接触处紧密封闭,避免漏气。
(3)调节平衡
(4)动物 (称重,测温)、颗粒状的氢氧化钠放入呼吸室,并使与呼吸室外界大气隔绝与氧源相通。
(5)记录:(记下刻度以及时间)。
(6)实验开始后,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经15分钟即停止,需记下此时的时间及标尺刻度。
(7)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8)整理每次实验的数据,依下列公式进行:
动物的氧消耗量通常表示为:氧cm3/kg/h
氧cm3/g /min
U0为0 ℃和760mmHg 大气压时气体的体积; Ut 为实验结果,表示动物在一小时内所消耗的氧量; aPt 为气体在气压不变时某一温度下的扩胀系数; H 为实验时的气压。
注意事项:
1. 仪器的安装和使用,遵循水接水,气连气原则;如上图所示圈中红黄绿所指位置必须保持水平;
2. NaOH 的使用;
3. 密封及压力的调节,压力调节器U 形部分里边水应该水平;
4. 数据的选择;
5. resting metabolic rate 休息代谢率 ambient temperature 环境温度 。
二、实验内容
0 ℃和760毫米大气压时
实验数据
换算
760
10
H aPt
U
U
t
∙
+=
1.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
动物种类:小白鼠编号:5 性别:雄实验日期:2012年3月25日体重:26.70g
室温:21℃气压(mmHg):680mm
实验开始时间:15:35 实验结束时间:16:30
实验结果记录
0’163
每隔
2分
钟的
氧气
消耗
量ml
2’170
差值(ml)
7 2’170 4’176 6
4’176 6’1182 6
6’182 8’189 7
8’189 10’196 7
10’196 12’202 6
每克体重每小时的耗氧量:390mL
在0 ℃和760mmHg大气压下每克体重每小时的耗氧量:390mL
H =680mmHg (实验室气压)
Hapt=1.237
实验结果及计算:
(1)12min耗氧39mL ,每分钟耗氧3.25mL/min 。
则Ut=195mL(动物在一小时内所耗的氧气量),
实验中小白鼠体重减少为:(26.70g -26.20g =0.5g )
可得每分每克所耗氧量:
6.5cm3/g/min
390000cm3/kg/h
则Uo=195/1+1.237 *680/760=78.01mL
(2):比较不同体重的同种动物耗氧量,说明差别的原因:一般幼小动物新成代谢旺盛,细胞活力强,各酶活力高,因此耗氧量相对较高,而大一些动物(相对幼小动物而言,且外部条件相同)耗氧量小。
三、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1、成功之处:
(1)掌握了测定陆生脊椎动物耗氧量原理,呼吸仪等装置结构及其用法
(2)对实验原理中的封闭式测热法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以后实际测定打下了一定基础,并对其装置的设计;
(3)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快速准确的完成了实验;
2、不足之处
(1)在刚开始时实验装置中氧气瓶内氧气已经露完,一时半会没发现原因使实验做了好长时间。
(2)在刚开始实验时,度数时对实验桌晃动,而气压不平衡,又重新调节。
(3)小鼠呼吸不稳定,导致我们测好稳定的若干组数据后有很大的跳跃,只能重新再测,影响了一定的实验进度
3、改进措施:
(1)刚开始时要仔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免影响实验操作过程。
(2)在实验开始过程中减少对实验桌的晃动。
另外读数和计时由两个人完成,各自弄各自的,则样可以减少误差,读数时要平视,不要俯视或仰视造成读数与真实值偏大或偏小。
(3)要认真检查装氧气的实验瓶,我们小组就因为没装置里没有氧气,而没发现,影响实验进度。
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
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