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印度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_殷永林
- 格式:pdf
- 大小:297.83 KB
- 文档页数:10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评析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国家,也是一个经济潜力巨大的国家。
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印度自身的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印度对外贸易政策的评析。
首先,印度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坚持以保护国内产业为主要目标。
印度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内产业相对薄弱。
因此,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印度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比如提高关税、实施非关税壁垒等。
这种保护主义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利益,但也给印度的外贸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例如,高关税使得印度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时也使得印度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
其次,印度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
为了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印度积极参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署。
目前,印度已经与东盟、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这些协定为印度出口商品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印度进口商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印度可以更好地利用其资源和市场优势,提高出口和进口的规模和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再次,印度在对外贸易政策中注重多元化。
印度不仅侧重于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也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
印度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巨大潜力,通过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可以提高印度商品的市场份额。
例如,印度与非洲国家通过农产品、能源资源等方面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此外,印度在对外贸易政策中还注重贸易便利化。
为了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贸易发展,印度推出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比如简化进口程序、降低贸易壁垒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外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提供了更佳的环境,也为印度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综上所述,印度的对外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利益,但同时也给印度的外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印度通过积极开展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多元化贸易对象,推动贸易便利化等手段,力图提高印度的出口和进口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中印两国贸易的发展、特征和问题46052中国与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且,中印两国山水相连,互为邻邦。
近些年来,两国经济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被同时列入“金砖四国”。
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与经济发展对两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有着极大的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中印两国贸易的发展趋势图表1中印两国贸易数据11本表中数据来源于印度政府商务部。
表中货币单位为“百万美元”。
通过以上表、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中印两国双边贸易有着极其迅速的发展。
次贷危机过后,印度对中国出口和中国对印度出口分别有了60%以上和40%以上的增长。
而且,通过图中增长趋势可以看出,不出意外的话,中印双边贸易依旧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如此迅速,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一、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GDP 的迅速提高。
根据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距离成反比,因此,在两国距离一定的前提下,中印两国近年来极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以出口退税等政策引导,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导致制造业对印出口量大且增速高。
三、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两国都在贸易政策上获利,消除了部分壁垒,拓宽了合作领域。
四、05年以来中印两国在政治上开展交流,减少分歧,达成共识,增进友好与合作,促进了两国经贸的合作与发展。
此外,中印两国的贸易发展还有极大潜力,因为两国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距离较近。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良好的增长趋势还会继续。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印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极为严重,且这一趋势依然在加剧。
从世界范围来看,到2011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已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总进口的第一位,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占印度总出口的第三位,而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只占中国总进口的第十位。
在贸易方面,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发展有何不同?中国、印度和巴西是目前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这三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贸易是这三个国家外交政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虽然中国、印度和巴西都被誉为发展中国家,但它们在贸易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一、中国的贸易发展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贸易与经济密不可分,中国的贸易政策始终秉持“开放、协调、自信、创新”的理念。
1980年代后中国就开始大力开放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外贸,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与出口国之一。
1. 外贸领域开放程度中国的外贸领域开放程度非常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贸易制度与交流进一步完善,许多国家将中国作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和投资目的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都位列国际前列。
2. 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升级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始终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和援助力度,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市场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升级自己的贸易政策,不断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提质升级,增强内需市场实力,加大先进技术投资力度。
这些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合作与互补。
二、印度的贸易发展印度是目前全球人口第二大国家,印度的外贸发展时间不如中国长,但是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入推进,印度正在逐步打造起一个开放、动态的经济体系,综合实力也在逐步提升。
1. 贸易市场多元化印度的贸易市场与众不同,印度与很多西方、非洲和中东的国家都有良好的贸易往来。
同时,印度也打造起了一系列的贸易合作伙伴,如东盟、欧盟等多个贸易联盟,这些合作机制极大推动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2. 依赖进出口印度依赖进出口对经济的贡献较大,但印度的贸易通道多受地理与人文等因素的限制,在进口与出口中处于不稳定的地位。
印度在贸易方面的追赶步伐还需加速,需要通过政策改革和市场改革推进进口与出口市场的整体发展。
三、巴西的贸易发展巴西拥有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中等收入的人口规模,尽管巴西的贸易政策一度有所起伏,但巴西正致力于推动经济、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贸导入。
目录摘要一、简述印度货物贸易现状 (4)1.1货物贸易发展概况 (4)1.1.1贸易规模分析 (4)1.1.2贸易结构分析 (5)1.1.3贸易竞争力分析 (7)1.2货物贸易的发展特点 (8)1.3对货物贸易的外贸依存度 (10)二、印度货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2.1对外贸易逆差 (12)2.2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 (12)三、印度货物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 (14)3.1贸易逆差减小,均衡发展 (14)3.2易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14)3.3国内制度的不断调整,提高贸易自由化程度 (14)四、结语 (17)参考文献 (19)摘要: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的历史往来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作为亚洲的两个重要国家,中国和印度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是亚洲区域性发展中的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都经历了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长期的直接或间接的统治,但最终取得了民族的独立。
中印两国在21世纪都面临着民族发展与崛起的任务与挑战。
两国既有和平交流,共同协作的悠久历史,也有兵戈相见,长期敌对的遗憾经历。
因此,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处理好中印两国的关系,是彼此发展,振兴的重要条件。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各自的崛起,化解彼此的矛盾,增强共识,缩小分歧,达到不断增加彼此的经贸联系以及政治合作,文化交流等是两国理论界,政府和人民共同关心的焦点。
关键词:中印贸易;逆差;合作Abstract:Both China and India is the world's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 history of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wenty-three thousand years ago,As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y in Asia, China and India have many similarities: with Asia's regional pow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Has a long history and brilliant civilization;Region vast, large population;Countries with the western colonialism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direct or indirect rule, but finally achieved national independence.The two countries are facing in the 21st century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rise of the tasks and challenges.Peaceful communication between both two countries, the long histor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lso have meet the heat, hostile regret experience for a long time.For geopolitical reasons, therefore,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each other development,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In today's globalization, how t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ise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ach o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and narrow differences, achieve the increasing economic and trade ties and political cooperation each other, cultural exchange is the theoretical circle, the two countries such as the focu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s common concern.Key Words:China and India trade;Deficit;cooperation一、简述印度货物贸易现状1.1货物贸易发展概况2002 年中印高层互访以来, 两国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印度也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国。
金砖四国发展模式比较摘要: :金砖四国(BRIC),这个由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创造的新词,把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联系了起来。
“BRIC”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由于“BRIC”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称为“金砖四国”。
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来阐述金砖四国发展模式的不同。
关键词: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经济增长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1.经济增长动力巴西:巴西增长动力基本上是内需,其中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达到八成左右,而外需(即净出口)的贡献则只有2%~3%,有的年份更低甚至为负。
与其他新兴国家相比,巴西的投资率一向偏低,不到20%。
这主要是由于巴西的实际利率和赋税很高,投资成本高而产生的“挤出效应”。
2007年卢拉政府开始推行“加速经济增长计划”,努力将投资率提升至25%。
俄罗斯:普京自执政伊始,就高举着“强国富民”的旗帜,准备重振俄罗斯的大国雄风。
普京没有让俄罗斯人失望,自执政以来,在普京的治理之下,俄罗斯经济已经完全摆脱了转型所导致的危机,经济连年平稳增长,有几年甚至出现了高速增长。
可以说是“普京之谜”创造了一个“俄罗斯之奇”。
由于对俄罗斯经济增长动力的研究涉及到对其经济转型整体的评价,因此,不能随便简单地下结论,需要深入分析。
究竟如何解读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呢?当前,国际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国际能源价格较高,俄罗斯能源出口拉动了其经济增长。
这种观点是目前的主流观点,在俄罗斯和西方以及中国学术界都是占主导的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普京的个人因素,也就是普京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和经济战略的调整。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主要是制度转型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整体性改善。
【1】印度:(一)经济制度变革是首要动力,那就是推行和推进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
作者: 殷永林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出版物刊名: 东南亚南亚研究
页码: 46-50页
主题词: 中国;印度;商品贸易;走势;对策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短期内中印商品贸易处于下滑和恢复增长阶段。
受目前中印商品贸易规模、印度对进口中国商品心存疑虑以及中印商品贸易严重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期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印商品贸易将进入平缓增长期。
为保持中印商品贸易持续增长,中印双方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