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19.91 KB
- 文档页数:5
师: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生:分子除数相当于于分数的--?生:分母师:请你仔细观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你能得到什么推论吗?课件出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我们的推论,师:这个推论是否成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以二分之一为例,如果分子乘以2那么分母也要乘以2,得到四分之二。
如果分母乘以4分子也要乘以4,得到八分之四。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这三个分数就应该相等。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3张同样大小的纸,分别表示于这3个分数,然后把结果和同学进行交流,为了清晰,折痕可以用线画出来。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师:请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生:我把一个长方形对折师:对折表示什么?怎么分?生:平均分把一个长方形对折,把一份涂成阴影就是二分之一。
把一个长方形对折两次,把两份涂成阴影就是四分之二。
把一个长方形对折三次,把四份涂成阴影就是八分之四。
师出示三个图形,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都占它的--?生:一半师:也就是说它们都相等。
他是用长方形表示的,还有什么?生:我用的正方形,对折,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两份,就是四分之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四份,就是八分之四。
生看着三个图形:它们都占整个图形的一半,也是相等的。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二份就是四分之二。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四份就是八分之四。
出示三张图片: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它们都相等。
师:都是这样的吗?通过刚刚的我们证实了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八分之四。
师板书:= =八分之四怎样变成四分之二的呢?生:分子、分母同时缩小2倍,也就是除以2师:分母8除以2等于4,分子也要--?生:除以2师:4除以2等于2。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五年级数学学具盒,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呈现材料,发现问题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孙悟空在花果山上做美猴王时发生的故事,想听吗?花果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美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了说:“太少了,我要两块。
”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
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吗?或你有什么话要说吗?生1:我觉得孙悟空很聪明。
生2:我认为三只小猴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
生3:我认为猴王这样分很公平,第1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1/4,第2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2/8,第3只小猴分到了一只饼的3/12,这三只小猴分到的饼是一样多的。
2、师:大家都觉得其实三只小猴分到的饼一样多,那你们有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自已的想法,让这三只小猴都心服口服呢?怎么验证?(1)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桌面上学具盒中的学具(其中一条长方形纸片为事先放入,其它都是五年级数学学具盒中原有的),小组合作,共同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2)师:实验做完了吗?结果怎样?哪个小组先来汇报验证的情况?组1:我们组把24根小棒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有6根,就是1/4。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操作,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在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等。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检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学圆片教学实录一.旧知铺垫,过渡自然师:根据240÷80=3,不计算填空,并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强调“不计算”)2400÷800=(),生1:把240扩大10倍,80扩大10倍,等于3,480÷()=3,生2:240扩大2倍,80也扩大2倍,商不变,()÷20=3,生3:80缩少4倍,240也缩少4倍,商不变。
师:这是四年级学习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在这个基础之上,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赏析:学生都是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入课堂的,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迁移类推发现新知识的规律。
本节课复习商不变的性质中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过渡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顺学而导,渗透了合情推理的思维方法。
)二.生活取例,提炼规律师:近期老师发现班上的马志鹏同学、罗敏华同学、戴耿同学都有不同的进步,老师决定表扬这些同学,(这几位平常表现不太好的同学听到自己的名字,马上面带笑容,端正姿势,提高精神。
)师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说:老师把这张圆片看成一张饼,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1份奖励给马志鹏同学;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8份,把其中的2份奖励给罗敏华同学;戴耿同学进步近期进步得最快,他向老师取3份饼,所以老师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12份,给3份戴耿同学。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样分饼的吗?先请这三个同学分别用分数来表示自己取得的饼。
师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反馈,在圆片上涂上颜色,对整齐贴在黑板上,并且板书:41 82 123 (赏析:教者在这里对例题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注入了班里的学生为例题的元素,改变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墙”,能在分数墙中找相等的分数;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相等)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如下“研究学习”材料: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交流探讨什么问题啊?生:(齐)相等的分数。
师:(指着屏幕上的空白的“研究学习”材料)做过材料的人都知道,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分数的问题。
具体研究什么?生:(齐)相等的分数。
(教师板书:分数相等)师:今天我们将借助这幅图来研究,这幅图叫什么?生:(齐)分数墙。
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把这幅图叫做分数墙呢?生:像一面墙。
生:墙上面有很多分数。
师:所以我们叫它——分数墙。
它也是我们学习的工具。
二、新课学习1.同桌交流学习师:关于分数墙,你看懂了什么?在这个分数墙上你找到相等的分数了吗?生:(齐)找到了。
师:那这样,第一题两小题,同桌两人互相交流,我看懂了什么了,我怎么找到相等分数的?(同桌交流,用时大约2分钟。
)2.全班交流学习⑴认识“分数墙”师:我了解一下,有多少同学愿意带材料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讲给大家听,请举手。
(部分学生陆续举手)我们看看举手的多少人。
第一大组,4位;第二大组,5位;第三大组,5位。
全班14人举手了,占全班总人数(42人)的几分之几?生:(齐)1442。
师:如果全班一个人都不举手,你觉得怎么样啊?(有学生脱口而出“尴尬”,有学生笑了。
)再次用掌声感谢举手的14位同学。
(全班掌声)这会儿我们换个方式邀请同学,我们来抽学号,可以吗?(可以)我请在场的听课老师抽1~42号中的任一学号。
(听课老师报学号“6”。
学号为“6”的学生石尚展示“研究学习”材料,如图1。
)图1石尚(6号):关于分数墙,我看懂了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师:(对着全班学生说)如果你赞同,你就鼓掌;如果有补充,可以把手举起来。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使用其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学会探究方法,形成探究水平。
3.在规律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体味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课件)实验小学准备举行校园科技周活动,同学们正在制作科技展牌。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三张,请看第一张大雁中队做的:图片占整个版而的几分之几?为什么?蜜蜂中队做的:图片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小绅士中队做的:,图片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展牌”是学校经常使用的宣传工具,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
以“校园科技周”展示科技展牌为情境引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片断二]动手操作,提供素材师:这三张展牌大小相等,第一张图片占了整个版面的1/2,第二张占了整个版面的2/4,第三张占了整个版面的4/8,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三今分数哪个大呢?生众:一样大!师: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用一张纸条来表示一块展牌,把它看作单位“1”,请小组合作分别折出1/2、2/4、4/8这三个分数,折完后比较一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操作得出这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相等,所以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师:请观察这三张纸条,你能再得到一组相等的分数吗?生:l/3=2/6=3/9。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想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引发学生对三个分数联系的思考;通过折纸证明分数大小相等,为规律的探究提供素材。
[片断三]观察素材,探索规律师: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两组分数,他们的分子、分母变化,分数大小竟然不变?难道分子、分母的变化里藏着什么规律?你能发现什么?请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生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不变因素――分数的大小,观察变化因素――分子、分母,得出变化规律。
这个过程既使学生知其为什么探究(分子分母变化,分数大小却不变,分子、分母的变化应有规律),又知其如何探究(抓住不变因素举例,观察变化因素寻找规律)。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P60—61页的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1—3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从相等的分数中看出变与不变,观察、发现、概括其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形成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统一认知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彩笔、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
1、教师讲故事。
《孙悟空分甘蔗》师:孙悟空它有三根一模一样的甘蔗,猪八戒几个见到了都很想要,孙悟空先将第一根甘蔗平均分成四份,拿了一份给它师父;沙潧看了说,我要两块我要两份,于是孙悟空再将第二根甘蔗平均分成8份,给了2份给沙潧,猪八戒看了更得寸进尺了,我要三份我要三份,孙悟空把最后一根甘蔗平均分成十二份,给了三份给猪八戒,猪八戒自己偷偷的笑着,孙悟空也笑了。
谁是聪明一笑呢?讨论:谁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通过折纸、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人分得的甘蔗一样多。
2、师: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
(板书课题)3、组织讨论。
(1)师:既然它们分得的甘蔗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甘蔗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1/4=2/8=3/12,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2)师: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4.引入新课:师:黑板上三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⑴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⑵学生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流程:一、自主学习例1,为探索分数基本性质作适当的铺垫。
⑴出示例1,独立思考并填写。
⑵说明分数相等的理由。
让多名学生说说分数相等的理由。
学生的回答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将2/6中的2小份或3/9中的3小份合并成1大份,转换成1/3;二是1/3中的每1大份平均分成2小份或3小份,转换成2/6或3/9。
二、动手操作,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
⑴分发正方形纸(每人一张),折出1/2。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折的方法,一是沿对边的中点对折,另一个是沿对角线对折。
⑵继续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1/2相等的分数。
学生们找出和1/2相等的分数有2/4,4/8,8/16。
推想出和1/2相等的分数有16/32,32/64,……⑶明确探索新知的方向,展示思考过程。
教师说明:这些分数都和1/2相等,其中肯定藏着规律。
既然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那么研究规律就要从分子和分母的变化入手。
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倍,就变成了2/4,再同时扩大4倍就变成了4/8,……全班同学再次观察正方形纸上的折痕,感悟变化过程。
●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4、8等等就得到了和它相等的分数2/4、4/8、……●质疑: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得到和它相等的`分数2/4,同时乘3行吗?学生们肯定:行。
同桌合作:用正方形纸折出3/6。
●继续质疑:还可同时乘几?学生回答:5,7,1,……学生概括:只要同时乘非0整数都行。
●倒着观察:同时除以非0整数,分数大小相等。
●抽象概括:分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揭示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⑴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独立写一组相等的分数。
班级交流思考过程。
教师出示:30/100=3/10,300/1000=3/10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说相等的理由。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第一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峄山镇大庄小学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5~7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法: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谈话法等。
学法:猜想验证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下面□中填上合适的数.12÷3=(12×10)÷(3×□)18÷6 =(18÷□)÷(6÷3)2、4÷5=()/()/()=()÷3 问题:(1)你是根据什么填入上面的数的?(2)“商不变的性质”的内容是什么?(3)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二、故事引人,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吗?生: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2 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二块,分给第一个小猴子一块。
第二个小猴子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与评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美猴王分饼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给大家讲个“美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们最喜欢吃美猴王做的饼了。
一次,美猴王正在给小猴们分饼吃,美猴王拿出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小块,拿其中的一小块给猴一;猴二见状急了:我要两小块,我要两小块,于是美猴王拿出同样大的第二块饼平均分成了8小块,拿其中的两小块给猴二;猴三更贪:我要三小块,我要三小块,美猴王又拿出同样大的第三块饼平均切成了12小块,拿其中的三小块给猴三。
2、明确方向,提出问题师:请你猜猜看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生:一样多;第三只猴子分得多,……二、新知探索,得出结论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师:谁猜对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各小组长拿出三个同样大的圆饼,这三个饼是谁做的呢?(美猴王)怎么是美猴王做的呢,这是老师帮你们做的,(贴在黑板上)各小组分工合作,动手操作,把每只猴子分得的饼用涂色的办法在圆饼里表示出来,比较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动手涂色,师看,生:把三个圆饼图的涂色部分剪下来叠在一起,一样多;余下的也同样多;师:你们的结果呢?生:一样多;(师也演示一遍)师:是啊!分得这么公平,那美猴王是用什么方法来满足小猴们的要求的呢?想知道吗?(想)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
师:那每只猴子分得的饼占整个饼的几分之几呢?生回答:1/4 2/8 3/12 (师一一板书)师: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样?生:相等;因为它们表示的饼一样多。
(师板书“=”,)师:你上课很认真听讲,每个圆饼没涂色的占整个圆饼的几分之几?生:3/4 6/8 9/12相等,涂色的相等,没上色的也相等(师结合板书:它们的大小也相等)师:观察得很仔细。
其实,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同样多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很多。
师:请第一、二组的同学起立,你们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2 师结合板书)你是怎么想的?生: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2份,每两组为一份,一份就用1/2表示。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梁邹小学邢金花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4、会熟练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识基础:1、商不变的规律。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关键:抓住分数变化前后的“变”即:分子和分母变了;“不变”即:分数的大小不变。
难点:“同时”即:分子分母同时乘除以;“同样”乘除以同样的数。
理解分数的大小虽然相等,但是分数的含义是不同的。
2个分数之间,有无数个不同的分数。
易混点:分子分母同时加或减同样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驱动。
(利用故事导入新课)师:下午同学们好犯困,因此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想听吗?生:想听。
(饶有兴趣)师傅给2只小猴准备了2张同样大的饼吃,师傅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4块,给了第一只小猴1块;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了8块,给了第二只小猴2块。
第一只小猴气的哇哇大哭,说师傅太不公平了。
师:师傅公平吗?你怎么看?说说你的想法。
二、小组合作互助互学(如何证明师傅是公平的?)师:用你的方法证明你的想法。
然后同桌讨论,看看自己的方法行吗?学生活动。
预设:学生可能有2种证明方法;一种是画图,另一种是计算。
如果没有用商不变性质的教师补上。
学生自主尝试证明的方法,然后小组说说自己的画法。
三、汇报交流点拨提升。
(一)汇报自己的证明方法。
师:谁能汇报给大家听?第1种方法:生1:师傅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4块,给了第一只小猴1块,就是分得了这张饼的1/4;师傅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了8块,给了第二只小猴2块。
就是分得了这张饼的2/8。
图上1/4和2/8,一样大。
所以,1/4=2/8。
老师:你看着他们的面一样大?生:对,是的。
师:能证明吗?这2个圆如果不一样打行吗?生:不行。
没法比了,2个圆必须一样大。
师:还有画别的图形的吗?生:我画的圆形。
生:我画的正方形……师:谁能总结一句话?生:画成什么图形都可以,只要把图平均分成4份,取1份和把图平均分成8份,取2份就可以。
师板书:画图(意图:让学生感悟到画图方法的多样性)教师课件演示怎样画线段图,把2条线左端对齐,把2个圆摞起来,进行平均分,操作比较简单准确。
(意图:再次积累作图经验,知道怎样把图做的更省时科学)第2种方法:.画图师:谁还有别的方法吗?生:我是计算的。
1/4=1÷4=0.252/8=2÷8=0.25所以,1/4=2/8。
师:为什么1/4可以写成1÷4?2/8可以写成2÷8?生:分子可以做被除数,除数可以做被除数。
师:这种方法大家觉得行吗?有自己的思考,很棒!师:分数都可以转化成除法算一算。
板书:计算第3种方法:师:还有有别的方法的吗?生:1/4=1÷4=(1×2)÷(4×2)=2/8所以,1/4=2/8。
师:你为什么写成这样?生:我根据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出书同时乘2,商不变。
所以,1/4=2/8。
师:这样行吗?生:行。
师:还有谁和他一样?生:……师:分数转化成除法后,就可以用商不变的性质了。
板书:商不变的性质师:同学们积极动脑,想出了这么多证明的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证明的方法。
(二)在数轴上感受2个分数之间有无数个不同的分数;感悟为什么分母变大或变小,分子也要跟着变大或变小。
点拨:那么我们到数轴上来看看,能找到相等的分数吗?出示把单位“1”分为9等分的数轴。
师:你能从上面找到哪些数?生:我能找到0和1.师:只能找到这2个自然数吗?生:我还能找到1/9 2/9 3/9……9/9.师:我点点你来说分数。
生:这个点是1/9,第二个点是3/9。
师:那么1/9和3/9之间只有2/9吗?生:还有3/18。
师:怎么能找到3/18?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18份,我取其中的3份,就是3/18。
就是把1份平分成2份。
学生边分边讲。
师:这样行吗?生:行。
忍不住为他鼓掌。
师:让脑筋转起来,总是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师:谁还能找到分母不是18的?生:我还能找到4/27 、5/27。
师:能说说你怎么找的吗?师:那么,1/9=?/27生:1/9=3/27师:说说你怎么想的?生:把每一小份再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3/27师:厉害!你想说什么吗?生:在1/9和3/9之间有很多分数。
生:在1/9和3/9之间有无数个分数。
师:同学们真是有慧眼啊!为什么分母大了?分子也要变大呢?生:每一份越来越小,就得取得越来越多。
师:1/9的分数单位是?3/27的分数单位是?它们大小怎样?生:1/9的分数单位是1/9;3/27的分数单位1/27,1/27小,就得取3份。
(意图:在数轴上把小数的大小关系直观地表现出来。
突破难点:在1/9和3/9之间只有1个分数2/9的错误认识)(三)观察1/4=2/8 1/9=3/27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2/4×2=2/82÷2/8÷2=1/4生:1×3/9×3=3/27 3÷3/27÷3 =1/9师:有了这么多变化,到底什么变了?生:数变了。
师:什么数变了?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
师:是吗?那么却还用等号呢?说明什么?生:大小没变。
师:什么的大小没变?生:分数的大小没变。
师:是这样吗?板书:变:分子分母不变:分数大小(四)猜测师:看着这些变与不变,你有什么想法?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0除外。
师:为什么要“0除外?”生:不0除外,分母就成了0了。
生:分母不能是0.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有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咱们的想法对吗?怎们办?生:试试。
(五)验证师:试试在数学上叫什么?生:验证。
师:那么你就找2个你觉得相等的分数验证一下。
谁想来验证我的?2/4和3/6汇报自己验证的哪组分数。
生:1/4=4/16 用的商不变的规律。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意图:再次回顾验证要用哪些方法)师:谁能验证我的呢?生:2/4=2×3/4×3=6/12 3/6=2×3/6×2=6/12 所以:2/4=3/6生:2/4=2÷2/4÷2=1/2 3/6=3÷3/6÷3=1/2 所以:2/4=3/6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让老师刮目相看。
你知道我怎么证明的吗?2/4=2×1.5/4×1.5=3/6 这样行吗?生:乘小数还行吗?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当然乘小数也行啊!师:有道理吗?生:有道理。
师:那么我们的猜测对吗?生:很对。
(六)结论师:谁能再把我们的猜测说一下呢?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觉得哪些字很重要?生:同时、相同、0除外、分数大小。
师:你们全出关键字了吗?把我们的总结读2边。
师:你们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生:分数的性质。
生:基本性质。
师: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七)设疑如果第三只小猴想要3块饼,公平的师傅需要平均切成几块呢?1/4=2/8=3/( )生:3/16 2×8=16 2×2=4?不行生:3/12 看第一个1/4, 1×3=3 4×3=12师:为什么看第一个1/4?生:看第二个不容易可能出乘几。
师:脑脑筋就会发现没有办不到的事。
棒!(八)与商不变性质的联系师:分数的基本性质与谁有亲戚关系?生:商不变的性质。
师:为什么?生:分子变成被除数,分母变成除数,分数线变成除号,还可以变回来。
师:那么它们就是一样的了?生:不一样。
分数用分数的;除法用除法的。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一)尝试练习填空:4/( )=48/60 35/49=5/( ) 6/8=( )/16=3/( )=( )/12变分数:变成分母是9的。
20/36 12/54 80/90(二)解决问题一个西瓜姐姐吃了它的1/4,妹妹吃了它的3/8。
谁吃的多呢?(三)辨析题48/60=48-32/60-32 这样对吗?如果不对,分子减去32,分母怎么办,2个分数就相等。
生:可以分母减40。
因为分子48减32=16,就是48除以3;60除以3=20,60减40=20.生:直接分母除以3.简便。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行。
最后还是要符合同时除以3的得数才行。
由此你想说点什么?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减去1个数,分数的大小就变了。
师: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呢?课下试试吧。
五、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