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6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天气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 天气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天气系统的分类:高压系统、低压系统、中性系统。
3. 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气压、温度、湿度、风向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 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3. 介绍天气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4. 案例分析:观察和分析实际天气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高压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高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掌握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内容:1. 高压系统的特征:气压高、天气晴朗、风力较大。
2. 高压系统的形成: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减少。
3. 高压系统的变化:推移、减弱、消失。
教学活动:1. 讲解高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分析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案例研究: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实例。
第三章:低压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低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掌握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内容:1. 低压系统的特征:气压低、天气阴雨、风力较大。
2. 低压系统的形成: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增多。
3. 低压系统的变化:发展、减弱、消散。
教学活动:1. 讲解低压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分析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案例研究: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实例。
第四章:中性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中性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掌握中性系统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内容:1. 中性系统的特征:气压适中、天气多云、风力较小。
2. 中性系统的形成:空气水平移动、温度适中、水汽适量。
3. 中性系统的变化:稳定、转变、发展。
教学活动:1. 讲解中性系统的特征和影响。
2. 分析中性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 案例研究:中性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实例。
第五章:天气系统的观测和预测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系统的观测方法和技术。
2. 掌握天气系统的预测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授课班级】:高一(1)班【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
②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③理解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辨别冷暖锋系统。
②通过对天气状况的表述,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
②通过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①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教学难点】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及图示。
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及图示。
【教学手段】交互式白板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Flash【教学方法】六层递进问题发现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导入】在刚刚结束的11月底,我们巴彦浩特经历罕见的大雾天气、雨雪天气,而进入12月初我们这里天气又变成了晴朗天气,那么在未来的几天内,我们这的天气究竟如何变冷还是变暖呢?我们首先来看一段中央电视台12月5号晚间的天气预报。
【提问】大家思考:(1)银川未来几气温如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华北平原上的雾和霾会明显清除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我们生活中天气为什么会有阴、晴、雨、雪的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设计意图]播放天气预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引起他们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关注,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由此转入新课。
【讲授新课】(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引导】影响天气变化的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一、锋与天气【过渡】学生齐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苏版高中地理一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把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阻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形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难性天气及其阻碍下的天气系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明白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教学重点】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阻碍【教学难点】明白得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板图。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
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都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我们常能够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阻碍,以后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显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阻碍,我国大部分地区显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差不多上阻碍天气的天气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故而显现不同的天气。
我国幅员宽敞,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
这确实是不同天气系统的阻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阻碍我国的几种要紧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
下面我们第一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一、锋面系统【指导看书】锋面系统是阻碍我国的要紧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难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伙儿阅读教材P41,摸索:1、什么是气团?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板书】1 .锋面的定义【学生回答】1、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畴空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常见的天气系统》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使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及对生活的影响,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和气象分析。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回顾:学生需复习常见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包括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选取近期的天气实例,分析其背后的天气系统,如通过天气预报图分析冷暖锋的移动路径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3. 绘图实践: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简单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包括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等,并标注相关气象要素。
4.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讨论不同天气系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对交通、农业、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形成小组报告。
三、作业要求具体作业要求如下:1. 理论知识回顾需详细记录重点和难点,并标注疑问部分以备课堂提问。
2. 案例分析需详细记录分析过程,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报告,包括分析过程、结果和结论。
3. 绘图实践需保证图形清晰,气象要素标注准确。
可运用地理软件辅助绘图。
4. 小组讨论需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报告需包含组内成员的观点汇总及对天气的深入思考。
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至教师邮箱或课堂平台。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绘图实践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4.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报告质量。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本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具体包括:1. 针对学生理论知识回顾的不足,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并给出相关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 对于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将对学生的分析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