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证材料的来源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议论文论证技巧1. 明确观点:在写议论文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这有助于向读者传达你的核心主张,以便构建有力的论证。
明确观点:在写议论文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这有助于向读者传达你的核心主张,以便构建有力的论证。
2. 调查研究:进行充分的研究是论证的基础。
寻找可靠的信息源,包括学术文献、调查数据、报告和专家观点等,以支持你的观点。
确保引用内容来自可靠的来源并进行确认。
调查研究:进行充分的研究是论证的基础。
寻找可靠的信息源,包括学术文献、调查数据、报告和专家观点等,以支持你的观点。
确保引用内容来自可靠的来源并进行确认。
3. 逻辑推理:利用逻辑推理来建立一个有条理的论证过程。
确保你的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以使读者能够跟随你的思路。
逻辑推理:利用逻辑推理来建立一个有条理的论证过程。
确保你的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系,以使读者能够跟随你的思路。
4. 引用证据:使用实际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论证。
这可以包括数据、案例研究、科学研究结果等。
通过引用信任的来源,你可以增加你的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引用证据:使用实际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论证。
这可以包括数据、案例研究、科学研究结果等。
通过引用信任的来源,你可以增加你的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5. 反驳反对意见:一个强有力的议论文应该考虑到可能的反对观点,并进行适当的反驳。
这表明你已经考虑到不同的观点,并能够强调你的立场的优势。
反驳反对意见:一个强有力的议论文应该考虑到可能的反对观点,并进行适当的反驳。
这表明你已经考虑到不同的观点,并能够强调你的立场的优势。
6. 适当的文体和语气:选择合适的文体和语气来达到论证的目的。
根据你的读者和话题,选择恰当的语言风格和用词,以确保你的论证更具说服力。
适当的文体和语气:选择合适的文体和语气来达到论证的目的。
根据你的读者和话题,选择恰当的语言风格和用词,以确保你的论证更具说服力。
7. 结构清晰:一个好的论证需要有清晰的结构。
议论文怎么写素材范文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用于表达观点、论证事理、说服他人。
想要写好议论文,素材的运用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又该如何积累和运用素材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一篇完整的议论文通常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要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和可论证性。
论据则是用来支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在积累素材方面,我们要有广泛的阅读和观察。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观看新闻、纪录片等方式,获取丰富的信息。
例如,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现象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素材来源。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身边的人和事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最真实、最贴近生活的论证材料。
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就成了关键。
素材要与论点紧密相关,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
比如,如果我们的论点是“坚持才能成功”,那么选择爱迪生经过无数次试验发明电灯的事例就非常恰当。
此外,素材还要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
典型的素材能够增强论证的说服力,而新颖的素材则能让文章更具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运用素材。
在议论文中,运用素材不能简单地罗列堆砌,而要有条理、有方法地进行阐述。
可以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时,要对事例进行简洁明了的叙述,突出关键情节和与论点相关的部分。
比如,在论述“诚信是做人之本”时,我们可以讲述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承诺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开始没人相信,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赐。
通过这个故事,有力地证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对比论证则是通过对比不同的事例,突出论点的正确性。
比如,在探讨“勤奋与懒惰的结果”时,可以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个勤奋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另一个懒惰懈怠一事无成,通过对比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1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名人轶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谬论证: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6、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7、因果论证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
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21、拟好题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什么是论点呢?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议论文的论点必须做到鲜明、正确.鲜明,就是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正确,是指观点要符合客观实际、合乎情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鲜明与正确,是对初学写议论文者的基本要求.如果再要求高一点,论点还应当有新意,有深意,有现实意义.所谓新意,是说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总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所谓深意,就是不能只抓表面现象、就事论事,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谓现实意义,就是议论要有针对性,要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说,论点是议论文的中心,是起统帅作用的,没有论点就不成其为议论文.但是,只有论点能成为议论文吗?也不成,还必须有论据.什么是论据呢?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一篇议论文中,提出论点以后,还必须举出事实讲出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现实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这些事实必须真实,不能臆造或虚构,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上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为了保证事实的真实性,引用的材料要有出处,要检查核对,要准确可靠.作为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它的正确性应该是为人们公认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过革命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真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作为论据.自然科学中的原理、定律、公式,还有一些在历史或现实生活中作出贡献的仁人志士的言论,以及流传于世的谚语、格言,只要它们是正确的,是揭示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富有深刻哲理的,同样可以做论据.但引用时要严肃慎重,不能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更不能歪曲篡改.同时,要彻底弄懂有关论述的精神实质,做到完整、准确.选择、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有几个基本要求:一是论据必须能紧紧扣住论点,能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说确立论点解决了要证明什么的问题,选择论据解决了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证过程则要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这部分知识有两个要点,一是安排结构,二是选择论证方法.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安排得好、文章才能完整,有序.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引论是文章的开头,用来提出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quot;论题).本论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结论是文章结尾,或是得出结论,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望、要求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再来谈谈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引证法,就是引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例证法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称?quot;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方法是初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只摆出事实和引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实或理论论据后,要充分讲道理,道理讲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对比论证的方法,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论点: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论证: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论证方式: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这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就是你要证明的观点,类似于中心思想,不过名称不同.如果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说明你的文章是什么意思,那么这句话就是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下又有分论点.论据,就是你用来证明你观点的证据.论证,就是你证明的过程步骤.下面再举三个例子来说明下.比如一道几何证明题.论点就是题目上“证明:”后面的那部分,做这道题的目标就是最后证明出来那个结果.论据就是已知的条件和你证明过程中推出的条件,什么AB=CD啦,什么MN是AB中垂线啦.论证呢,就是你这个写的证明过程,这里面有推演步骤,有定理公理的应用,还有可能用了归纳法、反证法什么,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归归类,都是论证方法,这种过程,就是论证啦.再比如说,你想告诉我你很帅.那么这个“很帅”就是论点.你干巴巴地说你很帅,我又没有见过你,肯定不会信服的,那么你就得说服我.首先,你说某某某说啦,你很帅,某某某某也说啦,你很帅,这些话就是论据,这种证明的过程就是引用论证,这些话就是在证明“大家都说我很帅”,这就是一个分论点.你接下来又从多个角度来证明:你身材比例如何协调,五官如何端正,符合什么美学原理啦,帅哥指数能到达多少啊……这些就是其它的分论点了,它们的论证过程中也有很多论据,与第一个分论点类似,就不多说了.第三个例子就比较普通啦.思想政治课本知道不?好比它里面讲要尊老爱幼,这就是它这一小节的中心论点.然后它会说为什么要尊老爱幼,怎样尊老爱幼,还写着一条条的首先其次再次,这些就是分论点.就某一条里面,它又举了例子啦,引用名言啦,这些就是论据.而它证明这一条是对的的那个过程,就是论证了.简而言之,论点是中心,论据是支撑,论证则是方法了.。
议论文论据素材的搜集、摘录指导作者:张兰来源:《作文周刊(教师版)》2017年第27期教学议论文写作时,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准备素材本,搜集、摘录独特的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作为议论文的论据。
那么怎样做摘录,摘录怎样的素材更有价值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对学生论据素材的搜集、摘录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指导:一、素材分类和摘录格式要指导1.指导学生将论据素材按内容分成几大类(如诚信类、人性类、教育类、时尚类、环保类等),分类进行搜集、摘录,同一大类下还可再细分。
将每类素材再按事例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如原理、俗语、谚语、名言)分开进行摘录;注明材料的确切来源,以备查阅,每类素材多留些空白页,以备后续补录。
2.要求学生分析素材,注明材料适用的话题(成功自信、诚实守信、坚忍坚强、理想责任、谦逊豁达、感恩珍惜、想象创造等)。
3.指导学生在素材下写几句评论、随感,以及由此联想到的内容(事件、事理、名言),以备使用。
分类积累素材既能保证将素材区别开来,又能避免某方面素材出现盲区。
注明适用话题是对素材进一步分类,便于使用;随时补写感言是为了捕捉灵感,积累思想。
二、论据素材的选择要指导许多同学论证时喜欢用体坛、娱乐明星的例子,要么就举例教材中屈原、苏轼、司马迁的故事,或道听途说的某个贪官污吏的罪恶史,缺少新鲜感,鲜少思想性和文化味。
因此,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精选精摘素材。
论据除了讲究准、新、精、美外,还有容易被忽视的几点:1.指导学生摘录正、反向的(尤其是反向)、具有文化性的論据素材论据的文化性是指论据具有历史性、思想性、思辨性、启发性,能在精神意识方面给人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同学们积累时也要注意搜集反例,正反例结合,对比效果更鲜明。
如“抵制诱惑”的反向事例:麦哲伦航海的故事——麦哲伦环球航行,到达菲律宾的马克坦岛后,被那里的黄金、钻石和大量的香料诱惑,于是挑拨当地的土著民,让他们争斗以便渔翁得利。
然而,当地居民识破了麦哲伦的嘴脸,联合起来攻击麦哲伦的船队,混战中,麦哲伦头中镖枪,死在马克坦岛。
议论文作文素材在写议论文时,我们总是需要一些充分的素材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论据。
而这些素材往往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社会、历史、文学等方方面面。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议论文作文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件往往是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
比如,我们可以谈论当下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教育、环境、医疗等方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论据。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寻找素材,比如家庭教育、个人成长、职场生活等方面的经历和感悟,都可以成为我们议论文的素材。
其次,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是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
我们可以引用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论据。
比如,我们可以引用古代的典故和故事,来说明我们的论点;我们也可以引用近现代的历史事件,来说明我们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名人名言,来支持我们的论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提升文章的说服力。
最后,科学技术和时事新闻也是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
我们可以引用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论据。
比如,我们可以引用一些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来支持我们对健康生活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引用一些最新的环保技术,来支持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用一些最新的时事新闻,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论据,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具有时效性和说服力。
综上所述,议论文作文素材来源广泛,我们可以从生活、社会、历史、文学、科技等方方面面寻找素材,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论据。
希望以上介绍的素材能够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帮助,让我们的议论文更加丰富多彩。
议论文论证材料的来源
作者:杨克敏
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0年第04期
写议论文需要有材料来支撑观点,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但现实中,有的学生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既无材料可用又打不开思路,成为制约写好议论文的瓶颈。
造成中学生无话可说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少生活积累,见闻不广等,但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材料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事物的深刻思考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大舞台,也是写议论文材料来源的一个宝库。
也许同学们
觉得,我们的生活无外乎起床、吃饭、上学、睡觉,无外乎课室、饭堂、宿舍的三点一线,大家生活差不多,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写议论文的材料。
其实,即便是大家熟悉的事,只要用心去发现,总会找到特别之处。
看看自己,吃穿住行、读书考试、酸甜苦辣,可回味无穷。
想想班级,互助友爱、激励竞争、人情世故、纷繁复杂,怎能不感慨万千。
放眼望去,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怎能不勾起缕缕情丝?回到家里,家人的音容笑貌,亲友的逸闻轶事,小区(村里)的发展变化,随意走走、听听、想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活中,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会捕捉到很多值得一写的材料。
我们来看这则《九十九分的答卷》的例子:“在学校,我充其量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学生。
每一场考试,倘若满分是一百分,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会是九十九分。
一百分是完美的象征。
考试能拿到这个象征,完全可以证明你是一个学习的天才。
然而,我害怕这个。
拿一百分的压力很大,没有哪一个人敢拍着自己的胸膛说:‘我每次都能拿一百分!’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在压力之下?轻轻松松的不是很好么?所以,选个九十九分不失为万全之策。
”这位考生把视觉聚焦于现实生活,关注自己的考试,对事物有深刻的思考,有感而发,情感真实,文章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材料来源于课本,来源于对零散素材的归纳和整理
我们所学习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音乐等各科课本里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材料,如政治课本里很多哲学家的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历史教材里丰富的历史事件、人物功过,地理教材里的山川湖泊、风土人情等材料都可为我所用。
语文教材里蕴藏的材料也数不胜数,如语
言材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情节材料“完璧归赵”“冯唐易老”,人物材料项羽、刘邦、陶渊明等。
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勤于积累,那么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就不会出现。
课本里的素材虽然丰富,但庞杂散乱,要使之成为我们写议论文的材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和整理,建立自己的“材料库”。
如,从主体上分有国家、集体、个人的,从内容范围上分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从意志品质上分有坚忍图强、大智大勇、开拓创新的等。
对素材进行分类后,我们还要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整理,如笔者有位学生在记忆人物事迹类的材料时,编写成诗歌:“洒脱豪放数李白,功高盖世看秦皇;千人唾骂成克杰,万人景仰邓小平;不屈不挠是霍金,永不言败贝多芬;光明之家爱迪生,世界首富是比尔。
”一首短短的诗,把古今中外各类人物融于一体,读起来郎朗上口,既便于记忆,也便于临场运用。
三、材料来源于一材多用,来源于想象与联想
只要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巧妙地切割,我们就会发现同样的一则材料,可以证明若干的观点。
如邓小平这个人物材料,我们可以讲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可以讲他百折不挠、和蔼可亲,更可以讲他关心教育、尊重人才。
写议论文我们无话可说,很多时候是我们缺乏想象联想能力所致。
其实,议论文写作要有材料可用,想象联想是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发散我们的思维。
如:我们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可想象苏轼的孤独、古人的幽怨,联想到月圆月缺,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联想到自身的际遇。
我们看这则《生命因宋词而精彩》的例子:“我爱宋词。
先告诉你,我也是“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我也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幼小稚嫩的心经不起“昨夜西风凋碧树”,于是只能彷徨地“寻寻觅觅”,也分不清是冷清还是惨戚?唉,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语?”我追随着历史的痕迹,一点一点地向前挪进,辛弃疾的感慨,晏殊的伤吟,李清照的积怨,宋徽宗赵佶的亡国之哀相遇了,然后,霸道地融进了我的生命。
学会了诘问上天,诘问尘世。
生命,不再只是单纯的一种色彩!”这段话作者从宋词联想到宋词,然后从宋词联想到相关人物再联想到自己,语句优美,一气呵成,思想深刻,十分精彩。
综合运用以上方法,日积月累,写议论文时我们就能厚积薄发,从而摆脱“无话可说”的尴尬,实现“有话可讲”的愿望,达到笔下生风、一挥而就的境界。
责任编校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