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小教大专学生休闲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0.74 KB
- 文档页数:3
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与分析第一篇: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与分析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列出了五项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的活动,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完成家庭作业”所占比例最大(61%),其次是“阅读课外读物”(34%),“参加体育锻炼”仅为190l0,“打游戏,’(9%)和“参加社会实践,(8%)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小。
此外,我们还考察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作业完成时间、双休日补课情况等,以求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
在睡眠时间上,约86%的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7"10小时,有10%左右的学生睡眠不足七小时,特别是对面临升学压力的九年级学生而言,有20%反映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七小时,睡眠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其课堂学习效率。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应在60分钟内,初中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应在90分钟内。
而此次调查发现,有17%的九年级学生每天用两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33%的中小学生周末需在校上课,其中六年级为21%,九年级为55%,七、八年级均为33%。
(二)差异分析1。
性别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完成家庭作业”、“阅读课外读物”、“参加体育锻炼”和“打游戏”上存在显著差异。
女生在“完成家庭作业”、“阅读课外读物”方面所花的时间超过男生,而“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比女生多12%,“打游戏”的男生比女生多7%。
这可能是由男女生的性格差异造成的,男生更喜欢参加一些较为刺激的户外活动,而女生更喜欢安静些的室内活动。
男女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2.城乡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在“完成家庭作业”、“阅读课外读物”和“打游戏”方面,城乡学生差异极为显著。
具体而言,农村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和“打游戏”方面的比例低于城市学生,而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的比例高于城市学生。
城乡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和“参加社会实践”上差异较显著,“参加体育锻炼”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农村学生比例均低于城市学生。
高职院校学生课余时间分配调查分析及建议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样本来自昆山市某职业院校,分布于一、二、三年级中三个专业共计7个班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共计发放问卷213份,经数据质量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及数据缺失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94人(46.3%),女生109人(53.7%),男女生人数比为0.86∶1。
(二)研究方法调查时让学生匿名作答,答卷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信息搜集成效。
所有问卷信息经过审查与核实后输入电脑,保证问卷分析质量。
因此,此次调查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现实情况。
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3.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203份问卷中,学生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33人,占调查总数的16.3%;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170人,占调查总数的83.7%。
1.中专学生、高职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4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9人。
中专学生90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9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1人。
经卡方检验,高职学生课余时间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数比率显著高于中专学生(X2检验:X2=3.859,P=0.0490.05)。
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能否自主学习文化知识受学生的性别影响不大(见表3)。
(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针对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四个调查选项分别是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
调查的203份问卷中,每天自主学习0小时的37人,占调查总数的18.2%,每天自主学习1小时的114人,占调查总数的56.2%,每天自主学习2小时的39人,占调查总数的19.2%,每天自主学习3小时的13人,占调查总数的6.4%。
结论是,每人每天课余平均自主学习时间是1.14小时。
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泉州市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为例摘要:本课题组对泉州市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现象严重。
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动力型、学障型、身心型、外因型。
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对策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不专心听讲、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学习积极性惰化等厌学现象明显。
为此,课题组对泉州市的三所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泉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永春师范等三所五年制高职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一年级至五年级抽取7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为确保调查和访*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立项编号:FJCGZZ11-015)谈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被试中,五个年级的学生都涉及,并且,涉及各个专业,有初等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护理专业、药剂专业等。
本调查问卷在2011年秋季学期初发放,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共发放问卷700份,分别发给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填写,基本保证了抽样的代表性。
回收了690份,问卷回收率98.57%。
经整理,删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之后,剩余有效问卷624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14%。
其中一年级学生116 人,二年级学生142 人,三年级学生132 人;四年级学生118人,五年级学生116 人;因专业的特殊性,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女生513名,男生111名。
因此,本次调查是有效的。
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
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课余时间支配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被越来越多地关注。
初级教育学校生的课余时间不仅可以提供休息和娱乐的机会,还可以培育进修能力和爱好爱好。
因此,对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支配方式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助于了解初级教育学校生的平时时间利用状况,并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接受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括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的时间利用状况、课余活动选择及原因等。
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5份。
问卷中的问题包含选择题、开放性问题和量表题,涵盖了尽可能多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分析3.1 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的时间利用状况依据调查结果,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最常参与的活动依次是做作业、参与爱好班、阅读、玩电子游戏和户外活动。
其中,做作业是最常见的活动,占比达到41.5%,这可能与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较高有关。
3.2 课余活动选择与原因在选择课余活动方面,初级教育学校生最感爱好的活动包括体育运动、音乐、美术、舞蹈和阅读等。
多数初级教育学校生选择课余活动的原因是:对爱好的追求、进修提高、练习身体以及丰富自己的生活。
3.3 家庭因素对初级教育学校生课余时间选择的影响据调查统计,有75.9%的初级教育学校生的课余活动时间由家长决定。
家庭环境和教育观念对初级教育学校生的课余活动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普遍认为,初级教育学校生应该兼顾学业和爱好爱好,一些家庭还会提供各种爱好班的选择,以培育孩子的多元能力。
四、分析与谈论4.1 做作业仍是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主要活动据调查结果显示,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最常参与的活动是做作业,这可能与当前的教育压力有关。
初级教育学校生的课业肩负较重,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完成作业。
因此,在合理的时间打算上,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确保初级教育学校生的身心健康进步。
4.2 综合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此次调查显示,初级教育学校生放学后选择不同的爱好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小学生休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导引策略字数:2245来源:传奇故事·中部教育2007年6期字体:大中小一、概念的界定休闲是指个人在工作之余的放松,在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服务后,剩余的自由时间内能进行的活动。
休闲的目的在于自我教化,追求人生崇高的境界。
休闲是无条件的、自由的娱乐,做家务、上市场购物、去医院看病等“维生活动”不属于休闲的范畴;休闲单纯只是为了娱乐、健身和养心。
二、小学生休闲活动的现状实行新工时制后,学生们每周有两天休息时间,再加上寒暑假,每年有170天左右的时间在校外度过,如果加上每天回家后的一段时间,学生们的休闲时间是十分惊人的。
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们,学生们会不会合理利用呢?我们调查了我校的500余名学生,得到学生的休闲活动现状如下:1、缺乏科学的休闲指导。
2、各种学习辅导班泛滥,占用学生的休闲时间。
3、消极的休闲习惯趁虚而入。
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
三、休闲辅导的策略休闲辅导是指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获得必备的休闲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会选择安排有益的休闲活动方式,从而使自己获得充实而丰富的休闲生活,发展自己的才能与个性。
实践证明,对学生们休闲生活进行科学指导和组织,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休闲生活质量,培养休闲素质,而且还能够影响整个社区的休闲氛围,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具体策略如下:1、充分重视学生们的休闲生活通过对我校学生们的休闲生活调查情况来看,能得到科学指导的凤毛麟角,不少学生们的休闲生活甚至无人过问。
有害休闲,浪费了不少大好光阴。
这引起了学校和辅导员的高度重视。
开展休闲教育,首先要让辅导员确立休闲意识。
我们除了组织大家学习报刊有关休闲理论外,还请了有关教授来校讲学。
学生们的休闲生活是在家庭与社会中度过的,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行为习惯、娱乐方式和大众媒介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们的休闲生活。
为此,我们在家长中开设“如何指导孩子休闲”等课目,并建立了家校联系簿,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多渠道、多功能的休闲活动网络。
五年制大专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情况研究作者:王欢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31期摘要:五年制大专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课余时间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自制力比较差,对于自己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意程度不高。
应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学习习惯和观念,管理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五年制大专课余时间管理课余时间就是学生除了上课学习之外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大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课余时间是否利用得当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特别是五年制大专的学生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课余时间非常重要,卢梭曾经说过:“生活本身没有价值,而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
五年制大专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学生能够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对以后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观察大专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没有明确规划,严重浪费了宝贵的课余时间,做一些无关于学习的事,浪费了大好时光,缺乏上进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五年制大专学生课余时间基本情况分析课外活动对于五年制大专学生非常重要,能学会和锻炼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能够丰富自己,积累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大学生活是相对自由的,对于无准备的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大学生自然感到无所适从,就不会规划时间,从而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五年制大专学生来到新的环境后,迷失了方向,对学习和做一些事情失去兴趣,在心里认为上大学是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缺乏上进心,还有受其他同学和周边环境影响,缺乏自制力也不能对自己的课余时间有合理的安排。
调查发现五年制大专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是利用在了学习、参加社团或班级活动、做兼职、谈恋爱、购物逛街、上网、运动、休闲娱乐等方面。
DANGDAIJIAOYANLUNCONG2016年11月五年制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调控对策研究马庆张力舟(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湖南湘潭411100)一、五年制大专的概念和特点五年制大专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读五年的大专,而是一种“3年中专+2年大专”的学习模式,即:前3年中专学习高中文化知识,后2年大专学习大学专业理论知识,毕业后,可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监制、国家承认、普通高等学校统招的大学专科文凭。
这种方式被誉为进入大学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五年制大专的教育以实用为主,以经济与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设置以培养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为导向,如机电一体化、精密模具制造、电子商务、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征,贴近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高。
五年制大专的特点还体现在时间上,用了五年的时间学习普通大专学生花六年完成的学业,且不需要进行高考,学习压力小。
二、五年制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1.学习方面的心理大部分的五年制大专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习,刻苦努力,持续奋斗,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五年制大专学生的基础是初中文化,多数是分数低,无法考入高中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有些学生对待学习就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不愿意主动学习。
而另一些学生的分数低则是由于自身不努力,惰性大,这些学生往往认为读书是应付家长,来学校则是装装样子,学与不学无所谓。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五年制大专学生多数乐于与人交往,与同学相互帮助,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人际关系融洽。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他们未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学校,对自身的定位不准,其“消费者”的心理大于“学生”心理,认为交了学费就是消费者,学校应以“我”为中心,自己的事情最重要,不会考虑别人的立场,不尊重老师,不关心同学,更缺少团队合作精神。
更有一些学生从小养尊处优,心理上有一定的优越感,事事不努力却要求很高,给身边老师同学造成影响,不懂交流,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冷漠的人际关系,甚至与同学产生敌意。
高职学生业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报告在我们的社会中,信息、互联网等的迅猛发展,“学习不止于课堂”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理念。
因此,在高职学生群体中,业余时间的安排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影响到他们的个人素质及未来发展,也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就高职学生业余时间安排情况展开调查,并提出建议。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范围是某高职学校的学生,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二、分析报告1.学生业余时间的分配在这些学生中,有61%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课程知识,28%花较多时间娱乐休息,11%则用业余时间打工兼职。
2.学生业余时间的使用目的学生业余时间的使用目的分为四类:(1)学习:61%学生将业余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包括阅读、学习课程知识等。
(2)娱乐:28%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放松身心,包括收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等。
(3)工作:11%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打工或兼职,获得工作经验和经济收入。
(4)其他:少部分学生将业余时间用在社交、旅游等其他方面。
3.业余时间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合理安排业余时间有利于学习、丰富个人经历、提高生活素质等方面。
特别是学习之外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有助于避免学生成为“机器人”。
4.业余时间不足的原因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业余时间不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压力大:学生迫于学业压力,往往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
(2)没有好的业余活动安排:学生没有自己喜欢的业余活动,导致业余时间显得无聊乏味。
(3)自控力不足:一部分学生业余时间过多地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中,导致使用不合理。
三、建议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加社团、参加志愿活动等,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丰富自己的经历。
2.学校可通过提供更多的社交场所,帮助学生扩展社交圈、提高交际能力。
3.提倡学习与娱乐的合理结合,注重身心平衡,避免极端化。
学生休闲生活状况调查与改进建议休闲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缓解压力,更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心态,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当前许多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并不理想。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休闲生活的现状并提供改进建议,本文针对学生休闲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生休闲活动的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休闲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运动、阅读写作、电子游戏、社交娱乐和旅行等。
其中,体育运动和电子游戏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阅读写作和旅行的比例较低。
二、学生休闲活动的频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多的休闲时间,但是他们花在休闲活动上的时间并不充分。
大多数学生每周只进行一次体育运动,而且很多学生过分依赖电子游戏来放松自己,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游戏。
三、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在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使人保持身体健康,增加体质素质。
第二,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舒缓心理压抑感。
第三,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程度较低。
其中,对于阅读来说,学生普遍认为缺乏时间和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主要原因。
而对于写作来说,学生普遍觉得写作技巧有限和缺少创造性思维。
五、学生电子游戏的消费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在电子游戏上的消费情况普遍较高。
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购买和玩游戏,并且有些学生对游戏成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六、学生社交娱乐活动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社交娱乐活动主要包括聚会、看电影、打桌游等。
然而,大多数学生只在周末或放假时进行社交娱乐,平时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
七、学生旅行的经历对于学生的旅行经历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进行过长时间的旅行,主要是因为时间和经济压力的原因。
而那些有旅行经历的学生普遍认为旅行能够增长见识、拓宽眼界以及培养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