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获政策扶持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哪些扶持政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七章规定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了产业政策倾斜、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四种扶持方式。
1.产业政策倾斜。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由于竞争实力较弱,应当给予产业政策支持,把合作社作为实施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方面。
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按照政府有关部门项目指南的要求,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承担项目申请,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2.财政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条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
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扶持。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还不强,自我积累能力较弱,给予专业合作社财政资金扶持,就是直接扶持农民、扶持农业、扶持农村。
3.金融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
具体支持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4.税收优惠。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可以享受国家现有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制度与政策扶持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旨在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经济收入。
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必须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
根据该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具备合法的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和经营资金,并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注册登记手续。
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需要遵守相关的财务管理、税收政策和劳动用工等法律法规。
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守市场竞争的规则。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依法经营,不得垄断市场、操纵价格,同时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应当遵守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权益应当得到保护。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其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保证成员的参与和民主管理,同时要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防止个别成员的侵权行为。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
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贷款贴息等方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便利度。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政府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最后,政府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支持。
国家对农业合作社有哪些扶持政策农业合作社最开始是⼈民公社的前⾝,经过改⾰开放现在发展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它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是农民可以进⾏互帮互助互通信息的经济组织。
它是传递各种信息的桥梁,把农民的⼒量集合在⼀起,争取农民利益最⼤化。
国家对农业合作社有很...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对农业合作社有哪些扶持政策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1、优惠政策合作社可以享受的⼟地流转补贴、税收减免、⽤⽔⽤电优惠等优惠政策。
⼟地流转优惠:全国很多地区对合作社⼟地流转有补贴,⽐如浙江新昌县对流转⼟地种植⽔稻20亩(蔬菜30亩、其他50亩)以上给予经营业主和流转农户⼀次性每亩150元的奖励。
税收优惠:⼀般纳税⼈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以按照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产的农业产品免收增值税;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种苗、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产品也免除增值税等。
⽤电⽤⽔优惠:规模化⽣猪、蔬菜等⽣产的⽤⽔、⽤电与农业同价;电⼒部门对粮⾷烘⼲机械电费按照农业⽣产⽤电价格从低执⾏。
2、补贴类政策国家给予农业企业或合作社贷款补贴、购机补贴、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从2003年开始主要的农业补贴有: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农业保险补贴、粮⾷最低收购政策、退耕还林补贴、草原⽣态保护补助等等。
3、专项扶持国家为扶持某些产业拿出专项资⾦,扶持资⾦⼒度⼤,覆盖范围相对较⼩需要在项⽬通知后申报争取。
我国专项扶持⽐较多,⽐如:1、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贴息项⽬,要求单笔贷款不得低于100万或不⾼于6000万。
2、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地治理项⽬,扶持资⾦80-160万。
3、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区、集中供⽓等沼⽓⼯程项⽬,扶持资⾦在20-80万。
4、“菜篮⼦”产品⽣产扶持项⽬,扶持资⾦100万左右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财政补助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县⼀特”产业发展试点项⽬,龙头企业给与扶持资⾦100-300万,给与合作社50-150万。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一种新型模式,它是在农村地区由一定数量的农户自愿组成的经济合作团体,企图通过合作经营,提高土地利用和劳动力利用率,促进资源整合与农业现代化、商业化和规模化,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利益,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形势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得到了政策和金融的支持,同时也受益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意识的觉醒,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发展现状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化解了这一小规模问题的投入产出率较大。
尤其是由农民自发组织建立的农业合作社,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局限,其发展难度较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不畅。
由于农产品市场过剩、中间环节过多、信息不对称以及价格波动较大等原因,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民合作社的多数成员是从事农村手工业及农业生产的人士,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和资金压力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多来自于基层村民,知识经验、资金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限制了其发展。
二、对策建议1.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包括财政扶持、专业指导、优惠政策等多种形式支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2.强化资金支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包括银行信贷、金融产品设计等多种形式,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获得低成本的贷款和金融服务。
3.加强技术支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支持力度,开展技术培训和研究,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哪些扶持政策?2013-09-02 17:55:18来源:土地资源网作者:佚名访问次数:78我要投稿我要纠错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税收优惠政策。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
二、金融支持政策。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规范管理好、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和鼓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
三、财政扶持政策。
2003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超过18亿元,主要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农机购置补贴财政专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予以安排。
四、涉农项目支持政策。
2010年农业部等7部委决定,对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涉农项目,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尚未明确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的,应尽快纳入并明确申报条件;今后新增的涉农项目,只要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的,都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明确申报条件。
目前,农业部蔬菜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新一轮“菜蓝子”工程、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相关涉农项目,均已开始委托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
五、农产品流通政策。
鼓励和引导合作社与城市大型连锁超市、高校食堂、农资生产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实现产(供)销衔接。
龙源期刊网
农民专业合作社获政策扶持
作者: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年第35期
本刊讯“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近日在杭州召开,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在会上指出,将采取有效措施,从财政补助、金融支持及税收等六个方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孙中华表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应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努力改变支农方式,把合作社作为支农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二是应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对中西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合作社,以及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如粮、油、肉、奶等方面的合作社,应优先扶持;三是应加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尤其是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降低贷款门槛,采取动态授信、销售订单合同抵押等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四是应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凡是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合作社都应当享受,同时根据实践需要抓紧制定扶持合作社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五是应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带头人;六是应加强示范指导和典型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