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标识2王建军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城市的标识哈尔滨市文苑中学李洁一、教材分析《城市的标识》是以“珍惜”为主题的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文章。
本文以“珍惜绿色、保护环境”为主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作者提醒人们珍惜城市的绿色,维持大自然的本来面目,抒发了自己对树这一“城市的灵魂”的喜爱和感激。
文章从现代城市的雷同现象写起,高耸的大厦、高架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车辆……这些相同的标志让人茫然无措,让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然而,惟有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为人们指明通往故乡的路。
因此,树是惟一不可替代的印记,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仅存的个性,从而提醒和号召人们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自然和谐。
二、学情分析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与城市绿化的关系应该怎样协调?如果一味的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么无疑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
另外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未免太枯燥乏味了,因此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善于想象、敢于创造的特点,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简单的把珍惜自然的道理讲给他们听。
三、设计思路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全过程引导学生读、思、践、赏,一切从学情出发,制定、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只起组织、帮助、引导、监督的作用,使小组合作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在读、说、编、画、评中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方法,最终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1、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事物的方法。
(2)在知识的迁移训练中深化对中心的理解。
(3)体会作者唤起人们崇尚自然、珍惜自然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的理解“城市的标识”的含义。
(2)深化对中心的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事物。
3、教学方法教师预计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目标,以便及时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由此确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指导和评价。
采用点拨教学法和朗读教学法。
《城市的标识》课文《城市的标识》课文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
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
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相像。
那些高耸的大厦和大楼,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尖角或是翘角的屋顶,白色或是灰色的圆柱……使你觉得眼前的一切早已似曾相识。
那么街道呢,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更让你茫然无措。
你曾试图辨别街道——却只见窗东的“猎奇门”、窗西的“八佰伴”、南门的“肯德基”、北阳台下的“麦当劳”……都像是你所在的那个城市的“克隆”弟兄。
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统锁成了一个连体人。
还有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也都像是刚刚从你那个城市蜂拥而来,本田丰田奔驰捷达桑塔纳夏利……你被熟识的车牌团团包围。
就连街上的人和街上的垃圾,竟也和你原来生活的城市一模一样啊。
他们也穿“佐丹奴”和“杉杉”,他们戴“西铁城”手表,持“摩托罗拉”手机;骑着山地车的人,衣服款式和面料,都和你每日相处的同事们大同小异。
街角上仍着一只“可口可乐”的饮料空罐,还有一只“万宝路”是你从未见过的圆冠榆——是新疆喀什市特有的标识。
最后你睁开眼,你看见了秀气而坚韧的国槐,细碎密集的树叶为街道铺就一片浓荫,白中透着淡黄色的小花,飘来久远而古老的京城气息……│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今,唯有属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从迷途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交*小径。
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
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
在冷冰冰的建筑和街道中,它是最有耐心与人相伴的鲜活生命;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兴区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专项整治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兴区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专项整治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相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大兴区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专项整治清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月8日大兴区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专项整治清理工作方案根据市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精神和区政府五项重点基础工作联席会第17次会议的工作部署,依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及《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市、区重大决策和区政府五项重点基础工作联席会第17次会议部署,对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进行整体梳理,依法对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进行整治和拆除,达到“设置规范、安全有序、净化空间、改善市容”的目的,全面提升我区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管理水平,推动我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整治范围、内容及重点(一)整治范围。
大兴区行政区划范围内(不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新城规划建成区域为重点。
(二)整治内容。
1。
户外广告:依据《北京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清理大兴区行政区域内违规设置的落地式、附着式户外广告及广告设施。
同时,依据《北京市标语和宣传品设置规范》,清理各街、路(含镇域路)两侧各类看板宣传栏和信息栏等。
2。
牌匾标识:依据《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整治不规范的牌匾标识,全面清理破损、陈旧、污迹及断亮等严重影响市容的牌匾标识,着重清除楼顶和墙体违规牌匾标识。
张抗抗——《城市的标识》【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为您带来了8篇《张抗抗——《城市的标识》》,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张抗抗——《城市的标识》篇一鹿泉市曲寨小学高丽萍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作品。
全文紧紧围绕"标识"来写。
作者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现代文明带给城市的雷同现象,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为下文写城市的标识做好了准备;接着正面写城市中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城市特有的标识------树,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遗赠,使城市仅存的个性。
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学生状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些学生思维活跃,用于展现自我,已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识字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同时,抓住学生乐于质疑问难的特点,让学生多问,多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进一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学习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张抗抗的文学常识,识记理解重要字词。
2 能力目标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 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学习的重点,难点重点:用细腻的语言,赋予变化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识,团徽是共青团员的标识,那么,你知道那些事物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呢谁来把你课前查阅的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上课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激发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