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形象标识 英文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民日报整理的100个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1. Airport - Arrivals2. Airport - Departures3. Bank - ATM4. Bank - Teller5. Beach - Swimming Area6. Bus Station - Ticket Counter7. Bus Station - Departures8. Cafe - Dining Area9. Cafe - Takeaway Counter10. Campsite - Pitch Number11. Car Park - Entrance12. Car Park - Exit13. Church - Main Entrance14. Church - Restrooms15. Cinema - Box Office16. Cinema - Auditorium17. City Hall - Information Desk18. City Hall - Public Restrooms19. Conference Center - Meeting Room20. Conference Center - Reception21. Concert Hall - Ticket Office22. Concert Hall - Stage Entrance23. Convention Center - Exhibition Hall24. Convention Center - Restrooms25. Ferry Terminal - Boarding Gate26. Ferry Terminal - Ticket Counter27. Fire Station - Emergency Exit28. Fire Station - Fire Extinguisher29. Hospital - Emergency Room30. Hospital - Pharmacy31. Hotel - Lobby32. Hotel - Restaurant33. Library - Quiet Reading Area34. Library - Computer Lab35. Market - Fresh Produce Section36. Market - Checkout Area37. Mosque - Prayer Hall38. Mosque - Wudu Area39. Museum - Ticket Desk40. Museum - Exhibition Hall41. Park - Playground42. Park - Picnic Area43. Parking Garage - Elevator44. Parking Garage - Staircase45. Petrol Station - Pump Number46. Petrol Station - Convenience Store47. Pharmacy - Prescription Counter48. Pharmacy - Over-the-Counter Medicines49. Police Station - Report Desk50. Police Station - Holding Cell51. Post Office - Mailboxes52. Post Office - Postal Counter53. Public Library - Reference Section54. Public Library - Children's Section55. Railway Station - Ticket Office56. Railway Station - Platform57. Restaurant - Outdoor Seating58. Restaurant - Restrooms59. School - Classroom60. School - Administration Office61. Shopping Mall - Information Desk62. Shopping Mall - Restrooms63. Sports Stadium - Entrance64. Sports Stadium - Seating Sections65. Subway Station - Ticket Counter66. Subway Station - Platform67. Supermarket - Fresh Food Section68. Supermarket - Checkout Area69. Swimming Pool - Changing Room70. Swimming Pool - Showers71. Taxi Stand - Waiting Area72. Taxi Stand - Pick-Up and Drop-Off73. Theatre - Box Office74. Theatre - Auditorium75.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 - Maps76.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 - Brochures77. Town Hall - Council Chamber78. Town Hall - Public Restrooms79. University - Lecture Hall80. University - Library81. Veterinary Clinic - Waiting Room82. Veterinary Clinic - Examination Room83. Water Park - Water Slide84. Water Park - Lazy River85. Zoo - Animal Enclosure86. Zoo - Rest Area87. Art Gallery - Tour Start88. Art Gallery - Gift Shop89. Golf Course - Pro Shop90. Golf Course - Tee Off Point91. Gym - Cardio Area92. Gym - Weightlifting Area93. Marina - Boat Slip94. Marina - Pier95. Bowling Alley - Shoe Rental96. Bowling Alley - Scoring Area97. Amusement Park - Entrance98. Amusement Park - Ride Queue99. Ice Skating Rink - Skate Rental 100. Ice Skating Rink - Rink Area。
武汉市公共标示语翻译研究报告摘要:标识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十分广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英双语标示语也越来越多,其翻译的方法和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只有翻译得准确,才能有效地传达信息,顺利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关键词:中英双语标识语,翻译,交际功能随着中国的入市,英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已经逐渐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城市公共场所的中英文双语标示语也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表现。
但是,各种英语用语的错误和不规范现象也随处可见,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
这个十一黄金周,我去了江汉路步行街、沿江大道、江滩和一些商场、超市,找到了一些双语标示语,仔细研究揣摩了那些对应的英文翻译,发现其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这份实践报告里,我想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这些翻译中,存在一些最基本的错误——拼写错误。
比如我在沿江大道明珠豪生酒店外拍到的照片,是一个车辆禁止入内的标牌,No Entry中的Entry被写成Entery;还有在江汉路大润发超市,“一次性用品”的标牌,Disposable Utensil中的Disposable被写成Disposale。
诸如这样的错误,看似很小,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在大酒店这样的地方,这些错误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会影响对外的形象。
在这些翻译中,还存在一些不规则现象。
例如我在江汉路天桥旁拍的照片,是介绍中国银行大楼的一块标识牌,其中说到它是一座古典风格的建筑,它的翻译是Classical style,但是我认为这里是想突出强调,应该写成Classical Style,两个单词首字母均大写。
同样的例子还有,在江滩一家婚纱馆,名字是“唯一视觉”,它对应的英文是The only Vision,但因为是强调名字,也应写成The Only Vision。
以上两个例子,翻译并没有错误,只是不够完善,但规范性同样是公共标示语应该遵循的一大原则,所以翻译者也应注意。
图文转换之徽标1.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2.下面是郑州地铁的微标图案(图案为黄色),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3.右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请简要分析该会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个字左右。
(6分)4.下图是沙洲中学首届“校园体育艺术节”的会徽设计图,请结合学校名称及活动主题,对此创意予以解说。
不超过80字。
(5分)5.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识“墨舞冬奥”,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特点,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6.下面是“圆梦1+1”爱心助学公益活动标志。
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6分)7.下面是同济大学某校友设计的校徽,请写出该校徽中除周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6分)8.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3分)(2)请概括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3分)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端午节LOGO图片,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有条理。
(5分)10.下面是我国的“人民调解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武汉每天不一样写作文襟长江,挽汉水,武汉依水而建,是“江汉朝宗”之地。
流动不息、变动不居的江水,滋养了热情善良、豪爽豁达、重信守义、坚韧执着的武汉人,演化为“求新、求进、求变”的城市基因,孕育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朝开国之君成汤以此箴言为“盘铭”,激励自己日日求新,不断创新。
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在华夏中部的崛起,正是这一时期商朝人开拓进取的见证。
3500多年来,城郭屡毁屡建,武汉人却愈挫愈勇,城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现代以来,张之洞实施新政、辛亥首义结束封建帝制、建设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承担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打造“中国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一直在向前。
城市因梦想而伟大。
带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千万武汉人民聚集了无穷力量,推动着大武汉的复兴和崛起!心怀大海,百折不挠,兼容并蓄,生生不息,这就是武汉,一座不断追求、不断发展、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魅力之城。
每天不一样!武汉形象。
襟长江,挽汉水,武汉依水而建,是“江汉朝宗”之地。
流动不息、变动不居的江水,滋养了热情善良、豪爽豁达、重信守义、坚韧执着的武汉人,演化为“求新、求进、求变”的城市基因,孕育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朝开国之君成汤以此箴言为“盘铭”,激励自己日日求新,不断创新。
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在华夏中部的崛起,正是这一时期商朝人开拓进取的见证。
3500多年来,城郭屡毁屡建,武汉人却愈挫愈勇,城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现代以来,张之洞实施新政、辛亥首义结束封建帝制、建设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承担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打造“中国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一直在向前。
城市因梦想而伟大。
带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千万武汉人民聚集了无穷力量,推动着大武汉的复兴和崛起!心怀大海,百折不挠,兼容并蓄,生生不息,这就是武汉,一座不断追求、不断发展、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魅力之城。
擦亮武汉城市名片,打造国际都市新形象景点英语是城市的名片。
行走在武汉街头,徜徉在各景区美丽的风景间,享受着各种正宗美味的汉派食物,不禁为“长于斯”的武汉而自豪,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武汉的一些景区的某些翻译存着问题。
如武昌某一著名景区栏杆处赫然写着“Please Don’t Climbing the Handrails”(应为“NOCLIMING”),如汉阳某景区一湖边写着“Don’t fish hem.”(应为“NOFISHING”)。
这些随心所欲的Ching-lish,让外国游客匪夷所思,不但没能起到提示的作用,反而让外国游客对中国使用外语的整体水平产生质疑,同时,对中国的学生也起着误导。
一、现状调查笔者到各个景点进行实地调查,将各景区英语翻译错误归纳如下;1.基本的拼写、语法错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有些翻译上有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如某大饭店的菜单封面上印了一个“welcome”,应为“Welcome”。
字母打印错误:某大型休闲娱乐中心的招牌上印着“EnterTainment”,应为Entertainment,大小写混杂错误,2.中英文混用,缺乏统一规范公交是旅游的窗口。
武汉的有的公交车线路报站牌名时用的是英文,有的则用汉语,路边的公交站牌上看上去全是大写英文字母,仔细一看则全是汉语拼音,根本见不到英文:如汉阳的棉花街,站牌上写着MIANHUA-JIE,而公交车报的MinnhuaStreet,站牌名的翻译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如“青年路”直接翻译为“Qing Nian Road”而不是“Youth Road”;“澳门路”则译为“MACAU Road”:又如某景区的游客中心“Youke Zhongxin”。
实际应为“TOURISTS CENTER”。
根据新出台的国家交通部的统一规定,城市路站的名称一律要求用音译,但是翻译工作者却无视这些标准,从而造成了混乱的译名。
3.死译硬译,逐字翻译现象严重有些景区的译文采用了死译硬译的方法,足见翻译工作者不了解、不熟悉、不顾及英语语言体系及文化所衍生的、不负责任行为的翻译行为。
城市公共场所标识牌英文翻译标准文件第1部分道路交通DB11/T 334.1—2016标识牌制作厂家推荐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第1部分:道路交通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Part 1:Road Signs通则;第1部分:道路交通;第2部分:旅游景区;第3部分:商业服务业;第4部分:体育场馆;第5部分:医疗卫生。
本部分为DB11/T 334的第1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规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交通委员会、北京市标准化协会、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洋、立宁、冬文、安小芬、姜金辉、宋克珠、卢津兰、宋国建、丛涛、石红星、王瑛、晶晶、蒋宝春、卢京昌、雪涛、王海虹、田川、周巧霖、晓林。
本部分2006年2月22日首次发布。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第1部分:道路交通围DB11/T 334的本部分规定了北京市道路交通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北京市道路交通中的英文标识。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地名place names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地名专名specific names and terms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
地名通名common names and terms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总则道路交通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惯例,遵循英语习惯(见附录A)。
本部分汉语拼音用法应符合GB/T 16159的要求。
城市CI——城市形象营造的新方法一 CI简述CI是Corporate Identity 的缩写,还有个说法就是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意思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该概念于1905年由德意志制造联盟贝伦斯率先发轫;1955年IBM公司导入CI,一举成为计算机业的“蓝巨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CI驻足日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传入中国。
CI的主要含义是指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现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企业营销概念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CI有MI (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u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组成。
狭义的CI即指VI,它以各种视觉传播为媒体将企业活动的规范等抽象的语意转换为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视觉符号,塑造企业独特的视觉形象。
在CI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是最有传播和感染力的,也易为公众所接受,且具有新奇和整体等特点。
CI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并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注1]二城市CI的概念城市CI是将CI的一整套方法与理论嫁接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近十年来我国在实施城市现代化的更新与改造中有相当力度的投入,很多城市均在创造有特色的城市面貌方面作出过探索与努力,但城市面貌在唤然一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千篇一律。
个中原因很复杂,但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过于注重城市的物质性与功利性而忽视这些物质与功利要素的美学组合应为其因之一。
我们将CI 理论导入城市设计,即是想弥补此不足。
城市CI正是利用CI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城市设计结合,实现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学科的边缘交叉。
城市的总体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人们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如自然、人文、经济等形成的综合性的特定共识。
The city logo for Wuhan
Wuhan, called “Han”for short, is the home to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Hanshui River. Both “Hankou” and “Hanyang” were named after the Hanshui River. Wuhan is closely related to “Han”.
The “Han”of the Hanshui River is the most beautiful and magnificent Chinese character. The Milky Way is also called “Tianhan”, “Hehan”, and “Xinghan”, because it looks like the Hanshui River. The Han Dynasty, the Han nationality, Hanzi(Chinese characters)…“Han”embraces a beautiful river, a magnificent astronomical phenomenon, and a great nationality. It is one of the highly recognized Chinese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world.
The original complex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Han”is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and creativity of the city logo for Wuhan, with the features of seal characters absorbed. The three points left represents three water drops and they intersect with each other, which looks like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n (people)”and represents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Hanshui River. It means that water benefits everything without evoking conflicts or resistance, and that Wuhan occupies the natural advantage of rich water resources. The whole of the right part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consists of multiple symbols for Chu Culture and Wuhan. Its upper part is in sharp of “Jade Twin Dancers” unearthed at the Chu State;
its middle part is the Chinese character “Zhong(center)”, meaning that Wuhan is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 main force boosting the rising of central China; the below part is the pedestal of a music instrument, with an implied meaning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uhan will be based on it.
The logo looks like a Chinese seal and in graduated red, showing the profound Chu and Han Culture. The English words “WUHAN CHINA”, in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alligraphy make the city’s name international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