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F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格式:pdf
- 大小:8.27 MB
- 文档页数:105
深度解析《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深度解析《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于2015年5月19日发布,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同时废止。
这本细则颠覆了以往我们对于半刚性基层的一贯看法,用震撼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下面,我从设计的角度,对这本细则进行深度解构,或许会让大家越来越糊涂。
但是,作为技术一线的人员,我们都是规范派,规范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执行,就算错了也执行。
1、从字面上来看,这本是推荐性的细则。
2、编排体系作了调整,将原规范按照材料类型编写的体例,改为按照施工流程编写。
3、重申了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强基、薄面、稳土基”。
4、本次细则依然没有列入固化剂的内容,因为固化剂品种繁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实际应用固化剂时,不但要检测7d强度,还要进行抗压模量、弯拉模量、环境耐久性等评价。
5、提高了基层粗集料压碎值要求,并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粉尘含量。
尤其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基层粗集料达到了面层的要求,为一体化备料扫清了技术障碍。
此外,花岗岩的压碎值比较大,所以极重、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调整了花岗岩压碎值要求。
6、强调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
这是为了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所谓单一粒径,即在相邻筛孔间剩余的质量占总质量85%以上。
7、本次细则推荐重型压实法,批评了振动成型压实法。
这与很多省份在积极推进振动成型法很不一致。
细则不推荐振动成型法,基于以下几个理由:1)对于半刚性基层,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这两个参数,对于强度和抗裂性有直接关系,而这两种方法如果压实功相同,得到这两个参数结果差不多,所以这两种方法无所谓优劣。
2)细则认为,工程界产生振动压实方法比重型击实的强度高、水泥剂量低、抗裂性好的观点,关键原因为两个试验方法压实功不等效,常常是振动压实功大于重型击实功。
为指导后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我监理组工地试验室特组织试验室内部人员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进行学习。
学习人员签名:日期: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
2.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3.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数量要求和规格要求。
粒径尺寸与筛孔尺寸对应表4.提出采用间断、密实型的级配构成原理,改进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等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①无机结合料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测定技术性能(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范围注:在不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前提下,允许有2%-3%的超粒径含量。
4.增补了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了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6.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与要求。
①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关系。
②在生产配合比中,拌合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斗称量精度的标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拌和设备加水量的控制。
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合设备各料仓的进料速度。
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
7.提高了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压实度标准。
基层材料压实标准注:采用每天现场取样的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作为压实度评价标准密度,不少于3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度差值不大于0.02g/cm3。
底基层材料压实标准8.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拌合设备和工艺要求。
《公路路⾯基层施⼯技术细则》关于⽔稳⼤厚度摊铺压实⽅⾯详解⼀、姚莉娜教授图⽂解说新颁布的“公路路⾯基层施⼯技术细则”第⼀页为该细则的封⾯,应注意的是该细则于2015年8⽉1⽇开始实施。
5.4.2条,“具有⾜够的摊铺能⼒和压实功率时,可增加碾压厚度,具体的摊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厚度的摊铺施⼯时,应增加相应的拌合能⼒。
”该条明确了可以应⽤⼤厚度,并可以通过试验确定厚度。
且可以考虑增加拌合设备能⼒。
为我公司摊铺、压实以及拌合设备等系列产品应⽤开了绿灯。
第5.4.5条,“应采⽤摊铺功率不低于120KW的沥青混凝⼟摊铺机”,⽽中⼤摊铺机功率为306KW,远远满⾜。
第5.4.8条,“摊铺机前宜增设橡胶挡板”,只有中⼤摊铺机满⾜此条要求。
第5.4.9条,“在摊铺机后⾯应设专⼈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时铲除局部粗集料堆积或离析的部位,并⽤新拌混合料填补”。
中⼤摊铺机没有这问题,因为中⼤摊铺机抗离析,省⼈⼯,省物料。
第5.4.10条,要求“在摊铺过程中宜设⽴纵向模板”。
这样的做法费时、费⼯、费⼈⼒。
中⼤摊铺机带有边坡振捣装置,解决⼤厚度摊铺时边部压不实容易坍塌的问题,完全可以省去模板。
从以上⼏条可以看出,中⼤摊铺机不但能够满⾜国家规范要求,甚⾄在很多⽅⾯还优于规范标准。
新标准的颁布为⼤厚度、⼤宽度、抗离析道路施⼯新技术应⽤开了绿灯。
对摊铺宽度⽆规定限制,实质上是对宽幅⼀次成型摊铺的⼀种⿎励。
这⼀新细则的制定,是“吸收了近年来出现并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艺,形成了⼀个指导公路路⾯基层施⼯的新技术规范”。
这句话明显地包含其借鉴了中⼤机械及其施⼯⼯艺,在“实施细则”⾥更是举例“在⼴西某⾼速⼯地施⼯中进⾏了……试验”,全部数据取⾃我公司⼯地检测数据,全部符合要求且有提⾼,“满⾜规范要求”。
该细则还指出,⼤宽度、⼤厚度摊铺施⼯,除了摊铺机功能满⾜外,压实设备,拌合设备亦应配套。
中⼤机械“四合⼀,铁搭档”的设备组合与⼯艺以及800t/h稳定产出的拌合设备,可以很好地满⾜⼤厚度施⼯所需的条件。
为指导后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我监理组工地试验室特组织试验室内部人员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进行学习。
学习人员签名:日期: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
2.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3.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数量要求和规格要求。
4.提出采用间断、密实型的级配构成原理,改进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等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①无机结合料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测定技术性能(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范围注:在不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前提下,允许有2%-3%的超粒径含量。
4.增补了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了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6.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与要求。
①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关系。
②在生产配合比中,拌合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斗称量精度的标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拌和设备加水量的控制。
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合设备各料仓的进料速度。
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
7.提高了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压实度标准。
准密度,不少于3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度差值不大于0.02g/cm3。
8.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拌合设备和工艺要求。
①装水泥的料仓应密闭、干燥,同时内部应装有破拱装置。
对高速公路,水泥料仓应配备计重装置,不宜通过电机转速计量水泥的添加量。
在公路路面的施工中,路面基层的建设至关重要。
基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2024年度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材料,以确保基层的质量达到要求。
下面将就2024年度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明细进行详细介绍。
1.路基改良技术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路基改良,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2024年度,采用了多种路基改良技术,如土石方加固、加筋土工格栅等。
土石方加固通过对土石方进行填筑、夯实等方法,提高了路基的抗沉降性和抗渗透性。
加筋土工格栅则通过在土体中加入塑料或金属的加筋材料,增强了土体的抗拉强度和稳定性。
2.基层材料选择在2024年度,公路路面基层的常用材料包括石子、碎石、碎矿渣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压实性、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在选择基层材料时,需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成本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和掺和。
3.压实技术在基层施工中,采用合理的压实技术对基层进行压实,以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2024年度,常用的压实技术包括静压、振动压实和喷涂压实等。
静压通过重型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压实,振动压实则利用振动器振动基层颗粒,增加颗粒间的摩擦力,提高基层的密实程度。
喷涂压实则通过喷涂特殊材料,如水泥砂浆或沥青乳化液等,提高基层的强度和胶结性。
4.基层平整度控制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需要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道路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2024年度,采用了激光摆调平仪等先进设备,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同时,还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减少了人为误差和机械震动,提高了基层的平整度。
5.基层防水处理为了提高公路路面基层的防水性能,采用了基层防水处理技术。
在2024年度的施工中,常用的基层防水处理方法包括喷涂防水剂、铺设防水膜等。
喷涂防水剂能够渗透到基层内部,填补孔隙和裂缝,提高基层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防水膜则通过铺设聚合物防水膜等材料,形成一层防水层,防止水分渗透到基层内部。
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T F2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oadbases 2019- 05-19 发布2019-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oadbases JTG/T F20-2019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 2019 年08 月01 日ι9飞交通去版社肤彷有限芯'司标准类型: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主编单位:责任编辑:出版发行:地址:网址:销售电话:总经销:经销:印刷: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9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 7ISBN 978-7-114-12367-21 . ①公…II. ①交…皿①路面基层一道路工程工程施工技术规范N.( U416.2-6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9 )第134419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9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吴有铭李农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00011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 号http://ccpress.cOffi(010)59757973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部各地新华书店北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开本: 880 x 1230 1116印张: 5.5于.....数: 124 千版次: 2019 年7 月第l 版j;p 次: 2019 年7 月第l 次印刷书号: ISBN 978-7-114-12367-2:ii二『价: 45.00 元(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的图书,由本公司负责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第21 号主七口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公告现发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 20 15) ,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9 年8 月1 日起施行,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 -2000) 同时废止。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XX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xx)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xx),新规范与旧规范在试验这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交流。
一.新规范修改的内容大致有:1.增加了对再生粗集料、玄武岩纤维及合成纤维,硅酮及橡胶沥青填缝料、夹层与封层材料等的质量要求。
2.增加了遂道、收费广场和服务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缘石、路肩石、浅碟形排水沟、护栏的滑模铺筑的施工技术、质量和检验要求。
3.增加了水泥混凝土砌块路面的施工技术、质量和检验要求。
4.对部分工艺细节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5.取消了目前不再使用的轨道摊铺机铺筑、真空吸水工艺等技术内容。
二、涉及试验方面的新规范与旧规范不同之处1.原材料技术要求方面1),增加了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高温期施工宜采用普通型水泥。
2),面层水泥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技术要求除满足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xx)《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或《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外,对采用的水泥各龄期的实测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不区分道路交通等级,根据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分别提出不同龄期水泥实测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要求。
表1新规范对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各龄期的实测强度值要求表2旧规范对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混凝土各龄期的实测强度值要求3)对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份要求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4)对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和物理指标要求同量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5)对散装水泥入罐的最高温度不宜高于65℃修改为不宜高于60℃.6)对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掺合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规定。
7)对粗集料的压碎值、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吸水率、碱活性反应等指标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吸水率、洛杉矶磨耗损失、磨光值等技术指标要求。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新规范与旧规范在试验这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交流。
一.新规范修改的内容大致有:1.增加了对再生粗集料、玄武岩纤维及合成纤维,硅酮及橡胶沥青填缝料、夹层与封层材料等的质量要求。
2.增加了遂道、收费广场和服务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缘石、路肩石、浅碟形排水沟、护栏的滑模铺筑的施工技术、质量和检验要求。
3.增加了水泥混凝土砌块路面的施工技术、质量和检验要求。
4.对部分工艺细节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5.取消了目前不再使用的轨道摊铺机铺筑、真空吸水工艺等技术内容。
二、涉及试验方面的新规范与旧规范不同之处1.原材料技术要求方面1),增加了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高温期施工宜采用普通型水泥。
2),面层水泥混凝土所用水泥的技术要求除满足现行《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或《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外,对采用的水泥各龄期的实测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不区分道路交通等级,根据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分别提出不同龄期水泥实测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要求。
表1新规范对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各龄期的实测强度值要求表2旧规范对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混凝土各龄期的实测强度值要求3)对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份要求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4)对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和物理指标要求同量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5)对散装水泥入罐的最高温度不宜高于65℃修改为不宜高于60℃. 6)对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掺合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规定。
7)对粗集料的压碎值、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吸水率、碱活性反应等指标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吸水率、洛杉矶磨耗损失、磨光值等技术指标要求。
8)增加了再生材料使用规定和质量标准。
9)细集料对天然砂中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云母含量、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碱活性反应等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了修改,同时增加了海砂中贝壳类物质含量、吸水率结晶态二氧化硅含量等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1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1.0.3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确定配合比、设备种类和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1.0.4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高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
1.0.5 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路面水泥混凝土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弯拉强度、表面功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等要求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2.0.2 滑模铺筑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特征是不架设边缘固定模板,能够一次完成布料摊铺、振捣密实、挤压成形、抹面修饰等混凝土路面摊铺功能。
2.0.3 轨道铺筑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采用振捣机、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0.5 小型机具铺筑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6 碾压混凝土路面铺筑采用特干硬性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使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械碾压密实成形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0.7 真空脱水工艺混凝土路面摊铺后,随即使用真空泵及真空垫等专用吸水装置,将新铺筑路面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吸除的一种面层施工工艺。
2.0.8 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振捣、成形、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它是拌合物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