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说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567.00 KB
- 文档页数:24
单片机教案(中职打印)第一章:单片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应用领域。
3. 熟悉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单片机的分类和特点。
3.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4.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5.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2. 案例素材:提供单片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单片机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及其作用。
2. 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
3. 熟悉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
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3. 单片机的外部接口。
4.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5.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
2. 实验演示法:展示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工作原理。
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
2. 实验器材:单片机实验板和编程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内部结构和外部接口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单片机指令系统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单片机编程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单片机编程语言和语法规则。
3. 学会使用编程器进行单片机程序的和调试。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单片机编程语言:C语言和汇编语言。
3. 单片机编程语法规则。
4. 编程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5. 单片机程序的和调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步骤和语法规则。
《PIC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介绍课程名称:《PIC 单片机应用技术》学 分: 3学 时: 48授课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应具有对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初步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能力,具备从事电子产品和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开发能力。
PIC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单片机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备单片机学习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通过指导学生完成PIC 单片机各项应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芯片资料进行资源分析、系统设计、应用系统软硬件调试,以及今后通过查阅资料,自学各种类型的单片机、ARM 等mcu 的能力,从而保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单片机应用方向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
三、教材选用目前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PIC 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由陈国先主编。
课题组正在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四、课程教学设计1.指导思想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体现实用性原则。
每一堂都能分析、示范、训练、同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突出自主学习2. 设计思路3.项目化教学设计4.教学设施及教学环境采用一体化教学,所有教学均在单片机实验室进行,单片机实验室配有单片机开发板50套,PIC主板及MPLAB IDE2.5编程器50套,计算机50台,并配备示波器、编程器、仿真器、焊接工具及各类电子芯片原件等,学生可以在开发板上自行设计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单片机控制程序,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
五、课程教学方法①项目驱动法:该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的总体方法,通过对项目分解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模块; ②对比总结法:和51单片机进行对比,进而总结出单片机学习的基本方法;③听看练结合法:将“听、看、练”融为一体,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于在实验室开展教学;④问题探究法:教师提出典型的问题,然后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使学生从中领会思路,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⑤现场演示法;⑥开放式教学:实验/实训室在空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学生自己预约时间,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或开展创新的实验项目,这种模式能充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
《单片机》说课稿一、说教材1.选用教材及特点本课程教材选用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
该教材以单片机功能为模块,以外围器件、相关电路设计的实际应用为内容,以实例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如何将单片机硬件、程序和外围器件的选择合理的实施到项目中.2.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员,满足各专业对单片机基础知识、控制系统操作技能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单片机应用技术基本概念、获得单片机应用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单片机的组成、结构、控制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3、课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目标使学生较完整地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结构、中断、子程序调用、接口电路等内容.同时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将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引用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意识的培养。
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2) 技能目标。
通过相应的项目学习,提高学生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欲望和获得知识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单片机软、硬件系统设计难点:单片机的软件设计二、说教法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考虑到学生知识层次和年龄特征,根据学院的实训条件,对着门课程使用了项目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项目目标和任务,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然后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完成任务.教师对各小组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方法总结在教学方法上,对器件的内部结构不做太多的阐述,强调单片机控制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
单片机教案(讲稿)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1 单片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介绍单片机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讲解单片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现状1.2 单片机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单片机的组成结构,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讲解单片机的硬件系统设计与应用1.3 单片机的特点与分类讲解单片机的主要特点,如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等介绍单片机的分类及应用领域第二章:单片机编程基础2.1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制转换讲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转换方法介绍ASCII码、GB2312等字符编码标准2.2 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语法讲解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包括数据传输、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等指令介绍单片机编程语法,如寄存器、立即寻址、间接寻址等2.3 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讲解程序设计方法,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介绍编程技巧,如变量命名、代码优化、模块化设计等第三章:单片机接口技术3.1 并行接口设计与应用讲解并行接口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并行接口在单片机中的应用案例,如键盘、LED显示等3.2 串行接口设计与应用讲解串行接口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串行接口在单片机中的应用案例,如串口通信、USB接口等3.3 其他接口技术介绍讲解ADC、DAC、PWM等接口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介绍这些接口技术在单片机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4.1 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讲解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等介绍系统设计方法,如模块化设计、层次化设计等4.2 硬件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硬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介绍硬件调试工具与方法,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4.3 软件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软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软件调试工具与方法,如调试器、仿真器等第五章:单片机项目实践5.1 项目实践概述讲解项目实践的目的与意义介绍项目实践的内容与要求5.2 项目实践案例一:温度控制系统讲解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使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的具体步骤与技巧5.3 项目实践案例二:智能家居系统讲解智能家居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使用单片机实现智能家居的具体步骤与技巧5.4 项目实践案例三:小型讲解小型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使用单片机控制小型的具体步骤与技巧展望单片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第六章:单片机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6.1 中断系统讲解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概念、类型及优先级介绍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方法与中断响应过程6.2 定时器/计数器原理讲解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工作模式及编程方法介绍定时器/计数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6.3 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七章:单片机串行通信技术7.1 串行通信基础讲解串行通信的概念、分类及标准介绍串行通信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网络层协议7.2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讲解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原理与编程方法介绍单片机串行通信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案例7.3 串行通信技术应用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串行通信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八章:单片机接口扩展技术8.1 并行扩展技术讲解并行扩展芯片的选型及接口设计方法介绍并行扩展在存储器、IO接口等方面的应用8.2 串行扩展技术讲解串行扩展芯片的选型及接口设计方法介绍串行扩展在ADC、DAC、显示模块等方面的应用8.3 接口扩展技术应用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接口扩展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九章: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9.1 嵌入式系统概述讲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与方法9.2 嵌入式操作系统讲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介绍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应用案例9.3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第十章:单片机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10.1 单片机技术发展趋势讲解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性能提升、集成度增加等介绍新兴的单片机技术,如片上系统(SoC)、物联网(IoT)等10.2 单片机应用前景探讨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如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分析单片机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单片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的核心,其定义和发展历程是理解微控制器应用的基础。
单片机教案(讲稿)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1 单片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释单片机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
介绍单片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4位、8位到现在的32位、64位。
1.2 单片机的特点与分类阐述单片机的主要特点,如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等。
分类介绍单片机的类型,如51系列、AVR系列、PIC系列等。
1.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列举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家电、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2.1 单片机的硬件组成介绍单片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并行/串行接口等。
2.2 单片机的软件组成讲解单片机的软件系统,包括固件、编程语言、编译器等。
2.3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单片机的工作流程,包括启动、执行程序、中断处理等。
第三章:单片机的编程基础3.1 单片机的编程语言介绍单片机编程的主要语言,如C语言、汇编语言等。
3.2 单片机的编程环境与工具讲解单片机编程所需的环境与工具,如Keil、MPLAB等。
3.3 单片机的编程实例通过具体的编程实例,讲解如何编写、调试单片机程序。
第四章:单片机的接口技术4.1 并行接口技术介绍单片机的并行接口,如I/O口、数据总线、地址总线等。
4.2 串行接口技术讲解单片机的串行接口,如UART、SPI、I2C等。
4.3 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的接口技术阐述单片机与显示屏、传感器、电机等设备的接口技术。
第五章:单片机的应用案例5.1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使用单片机设计温度控制器。
5.2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讲解如何使用单片机设计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灯光控制、安防监控等。
5.3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如何使用单片机控制的运动、感知等功能。
第六章:单片机的电源管理6.1 单片机电源需求与供电方式讨论单片机的电源需求,包括电压和电流规格。
介绍单片机的供电方式,如直流供电、电池供电等。
6.2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说明如何设计单片机的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稳压器、电压监测、电源去耦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0085 2400 ADD A,#0DH0087 83 MOVC A,@A+PC0088 C0E0 PUSH ACC008A EA MOV A,R2008B 04 INC A008C 2400 ADD A,#06H008E 83 MOVC A,@A+PC0094 73 JMP @A+DPTRBS:0095 0000 DB 00,000097 000B DB 00,110099 0021 DB 00,33......4.4 汇编语言原程序的编辑与汇编要求:熟悉汇编语言程序编辑与汇编的基本方法一、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与汇编1、编辑汇编源程序文件名:*.ASM文件内容:符合汇编语言源程序的书写格式2、源程序的汇编4.5 MCS-51 汇编语言伪指令要求:掌握常用的汇编语言伪指令及其应用1、汇编起始伪指令ORG格式:[标号:]ORG 16位地址例: ORG 0050HMAIN: MOV SP,#50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第五章中断系统§5-1 AT89单片机的中断及中断请求源§5-1-1 中断概念1.中断概念:处理过程学会事件处理2.引入中断的优点(1)高速CPU和慢速外设的矛盾(2)及时处理信息,提高时实控制能力(3)具备故障处理能力§5-1-2 中断源AT89S51 中断入口地址五个中断源:INT0 (0003H) TO (000BH)INT1 (0013H) T1 (001BH)VART (0023H) [T2 (002BH)]中断系统示意图: (P83图5-2)§5-2 与中断有关的寄存器1.定时/计数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 (88H)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第六章AT89S51 单片机的定时/ 计数器2个16位的定时器§6-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6-2 有关控制寄存器§6-3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6-4 定时器/计数器篇程和应用§6-4-1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值计算(TC值)§6-4-2.定时、计数器编程步骤§6-4-3 应用举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讲稿第六章AT89S51 单片机的定时/ 计数器2个16位的定时器§6-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核心:加1计数器(16位8位)1.定时器:计数准频率的脉冲个数一个机器周期加一1/12FS2.计数器:Ti引脚有下降沿时计数加1 最高频率为1/24FS§6-2 有关控制寄存器1.计数单元TH0、TL0 为T0计数;TH1、TL1为T1计数。
单片机教案单片机教案(500字)教学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常用指令。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单片机程序设计和调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通过实例引入单片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二、讲解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指令(20分钟)1. 讲解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常用指令。
2. 示范如何编写一个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3. 讲解常见的单片机应用领域。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单片机开发板和其他实验器材。
2. 示范如何连接电路和下载程序。
3. 学生跟随指导完成自己的程序设计。
四、调试和测试(20分钟)1. 指导学生如何调试和测试程序。
2. 逐步解决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相互交流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巩固和总结(10分钟)1. 提问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 布置相关的作业和阅读任务。
教学手段:1. 演讲: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将抽象的单片机知识具象化。
2.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教师的指导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教学资源:1. 单片机开发板和相关实验器材。
2. 单片机编程软件和模拟器。
3. 课堂演示用的PPT和教材。
教学评价: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评价学生对单片机程序设计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价其学习效果。
3.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对单片机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安排:本次教学将分为一次课堂教学和一次实践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自己的单片机程序设计和调试,并进行实验测试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