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 法律知识 培训会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文档 (2)
- 格式:docx
- 大小:15.56 KB
- 文档页数:3
斯栗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对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家庭道德法律知识培训讲稿年级:五年级教师:***时间:2016.7对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家庭道德法律知识培训讲稿家庭: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道德: 指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原则与规范。
家庭关系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由此发生上至父母下至子女及相应的一些亲属关系。
家庭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有着不同的内容。
现时就应做到:夫妻相爱,志同道合,这是维护家庭道德的关键。
尊敬和赡养老人,抚养和教育子女,尊重家长,爱护弟妹等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讲家庭道德不单单是个人的私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遵守家庭道德的规范,做到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那么,人们在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很坚实的基础,相反就会牵涉人们很多精力。
同时,讲究家庭美德,也是培养好下一代的一个重要条件。
家庭法律:由于该法律林林总总由许多,我在这里只讲解了有关家庭成员于家庭暴力法律知识;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总言: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外出打工是必不可免的,但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就造成了在家生活的小孩成了留守儿童,虽然在家的小孩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照看或独自在家生活,但也出了不少关于他们的安全事故于一些问题,让他们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今天开展了此次活动,是为了留守儿童们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构建和谐文明家庭知识讲座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重要的城市品牌。
创建文明城市,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
我们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我们盘锦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我们在座的各位肯定也为之出了很多。
那么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的过程中有一个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文明家庭创建率要达到85%。
创建文明家庭是我们妇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算是文明家庭?如何去创建文明家庭?今天就这个问题跟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共同学习:一是文明家庭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和谐家庭;二是文明家庭的内涵和特征;三是构建文明家庭的建议。
一、文明家庭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和谐家庭国家的存在是以家庭作为基础的,家庭是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
而家庭之所以能成为人们温馨之所,幸福之地,是因为社会赋予了和谐家庭一些不可替代的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和谐家庭,我国自古就有家国之说,“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齐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等都说明古代先贤们已把家庭和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重要保障,建设和谐家庭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
和谐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内部与家庭邻里的矛盾纷争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睦,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而家庭是一个与和谐社会目标直接相关的大问题。
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能够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家庭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样有利于家庭成员在学习、工作时心情始终保持愉快,在外对待同事朋友时以礼相待,宽容大度。
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五单元“我们的国家”,第10课“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理解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2.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条款。
3. 分析婚姻家庭法律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知道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婚姻家庭权益,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促进家庭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理解,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条款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婚姻家庭纠纷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讲解婚姻家庭法律关系,阐述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3. 法律条款学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条款。
4. 案例分析:分析婚姻家庭法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相关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相关条款七、作业设计案例:小王和小李结婚后,小王经常对小李实施家庭暴力。
小李想离婚,但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问题:(1)小李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2)小李应该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3)请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与小李情况相关的条款。
道德与法治精品家庭伦理与法律意识在当今社会中,道德与法治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石,对于家庭伦理与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上所遵循的公认的规范和准则,而法治则是依法治国的国家管理方式。
优秀的家庭伦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会对个人产生积极影响,更能为整个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首先,道德和法治在培养家庭伦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个人品德和行为养成的基础,而道德和法律意识则是家庭伦理的根基。
在一个精品家庭中,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示范和言传身教,家长将自己的良好品德和道德准则传递给下一代,使他们从小就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法治的意识也需要被灌注给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告诉孩子一些合理、公正和合法的事例,培养孩子的尊重法律、知法守法的观念。
其次,道德和法治的结合能够提高家庭伦理和法律意识。
道德意识能够引导人们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从而促使社会秩序良好地运行。
而法治则是通过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制裁来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
在一个精品家庭中,家长不仅要教育孩子遵守道德准则,还要教育他们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只有将道德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家庭伦理和法律意识。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共同遵循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才能形成和睦、稳定的家庭氛围,并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最后,道德和法治的结合也能够对家庭进行有效管理。
在一个精品家庭中,家长能够通过制定家庭规则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这些家庭规则可以是基于家庭伦理和法律的准则制定出来的,如尊重他人、团结互助、遵守法律等。
通过遵守这些规则,家庭成员能够建立良好的家庭秩序,提高家庭成员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建立的互信和和谐关系也能够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在精品家庭伦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中至关重要。
家长作为家庭的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传递给下一代。
家庭教育促进法培训课件【内容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内容。
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原则”以及第三章“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详细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定义、任务、原则,以及家庭教育的常见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原则,提高家庭教育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家庭教育的任务、原则以及相关法律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家庭教育促进法》教材、PPT课件、案例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相关法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导入本节课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任务、原则、方法和途径。
3.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家庭教育中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分享经验和心得。
七、作业设计案例:某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便采取打骂、体罚等手段进行教育,导致孩子心理创伤。
问题:(1)该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合法?(2)请列举三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其他内容,关注家庭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案例选择与讲解;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设计;3. 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与问题设置;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案例选择与讲解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既要涵盖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又要与法律知识紧密结合。
在讲解案例时,教师应详细阐述案例背景、问题所在,以及涉及的法律规定。
家庭法制道德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最初形成的地方。
为了增强家庭成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营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我们制定了本培训计划,旨在引导家庭成员遵纪守法、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培训内容1. 法律知识普及通过法律知识普及,让家庭成员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并且介绍一些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便家庭成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做到守法自律。
2. 道德修养培训培养家庭成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强调尊重、友爱、诚实、守信等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家庭成员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品质。
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家庭内部纠纷处理指导家庭成员学会自理、自律,解决家庭内部纠纷时妥善处理问题,避免家庭矛盾恶化,维护家庭的团结和和谐。
三、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每周定期举行,每次1-2小时,持续3个月。
四、培训方式1. 家庭集体培训可以选择一个家庭成员的家庭作为培训地点,邀请所有家庭成员参加培训。
由专业法律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来进行现场培训,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和道德修养等内容。
2. 在线培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培训,实时连接家庭成员参与培训,方便快捷,受众广泛。
五、培训实施方案1. 法律知识普及- 组织专业人士针对未成年人和家庭成员开展举办法律知识普及讲座,内容包括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等。
- 通过小案例分析,让家庭成员深入了解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其法治观念。
- 设计法律知识普及游戏,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
2. 道德修养培训- 引导家庭成员尊重长辈,懂得关心、爱护弱小者,提倡孝敬、助人等优秀品质。
- 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歌曲、影视片等形式,引导家庭成员感悟道德观念、增强自律意识,从而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3. 家庭内部纠纷处理- 通过情景模拟等形式,演练家庭内部纠纷处理的技巧,让家庭成员学会和解、理性沟通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斯栗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对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
家庭道德法律知识
培训讲稿
年级:五年级
教师:张登纬
时间:2016.7
对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
家庭道德法律知识培训讲稿
家庭: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
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道德: 指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原则与规范。
家庭关系中的
核心是夫妻关系,由此发生上至父母下至子女及相应的一些亲属关系。
家庭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有着不同的内容。
现时就应做到:夫妻相爱,志同道合,这是维护家庭道德的关键。
尊敬和赡养老人,抚养和教育子女,尊重家长,爱护弟妹等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讲家庭道德不单单是个人的私事,也是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遵守家庭道德
的规范,做到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那么,人们在从事社会主义建
设中就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很坚实的
基础,相反就会牵涉人们很多精力。
同时,讲究家庭美德,也是培
养好下一代的一个重要条件。
家庭法律:由于该法律林林总总由许多,我在这里只讲解了有关
家庭成员于家庭暴力法律知识;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
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
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
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
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
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
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
劝阻、调解。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
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总言: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外出打工是必不可免的,但由
于父母外出务工,就造成了在家生活的小孩成了留守儿童,虽然在
家的小孩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照看或独自在家生活,
但也出了不少关于他们的安全事故于一些问题,让他们受到了很大
的伤害,今天开展了此次活动,是为了留守儿童们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父母外出务工固然可以,但不能把小孩丢在家里不管不问,现
如今已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如父母在外务工,不履行父母的监护
职责是违法的,而有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还有许多
家长认为父母在外务工赚钱也是为了自己的小孩,但他们没有想到
的是,他们的小孩不光是需要物质是的需求,还需要更多精神上和
情感上的需求。
有许多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父母只顾着赚钱,而忽略了自己小孩的精神上和情感上的需求。
我这里开展此次活动并不是要所有的家长不去打工,而是要让
家长在打工的同时也应该多与自己的小孩交流感情,不要让他们在
情感上有所缺失,而且我也会尽力配合好家长让孩子们能更好的成
长下去。
通过此次活动培训,让许多家长认识到自己作为父母应该尽怎
样的责任,应该对于自己的小孩怎样做,才能让小孩能好好的成长
下去,同时也加强了家长们在这一方面的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