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搭配不当(含语法)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54
病句之搭配不当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之搭配不当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之搭配不当,欢迎欣赏病句之搭配不当1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主语共用同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1. 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眼睛”须改成“目光”。
)例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
)二、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这类病句,或动词是不及物的(不能带宾语)而带上了宾语;或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动词不只一个;或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顾此失彼。
例1.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例2. 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这里用“把”字结构将“插”的宾语“红旗和胜利”提前了,“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三、主语与宾语意义上的不搭配例1. 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句末应该加“之一”,否则不搭配。
)例2.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季节”,“北京”是城市区的名称。
本句提取主干为“北京是季节”,不当。
) 这类病句中最常见的句式是“是否(能否、有无)……是……”,即前面用肯定+否定的选择形式,后面只用肯定的或否定的形式。
修改的原则是使前后一致。
四、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1. 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聪明”不能修饰“手”。
)例2.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五、关联词搭配不当复句中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意思。
关联词之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区别,如果随意组合关联词,会造成语病。
一、搭配不当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改为: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改为: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改为:“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戴着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4.秋天的中山公园是多么美丽的季节啊!改为:秋天的中山公园是多么美丽啊!5.小足球比赛增加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改为:小足球比赛增进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6.多读好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
改为: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7.郑明同学穿着棉衣和围巾上学去了。
改为:郑明同学穿着棉衣戴着围巾上学去了。
8、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改为: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听民族音乐。
9、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改为: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10、语文老师的表情十分严格。
改为:语文老师的表情十分严肃。
11、在生活上,小东热烈地帮助小红。
改为:在生活上,小东热情地帮助小红。
12、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改为: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
13、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改为:即使你是天才,也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4、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改为: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15、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改为: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改为:我们要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改为: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爱护公共财物。
18、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改为:尽管天气不好,我们还是按时到校。
19、小明不但认真学习,而且成绩很好。
改为:小明因为认真学习,所以成绩很好。
20、小刚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改为:小刚喜欢踢足球。
21、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
改为:这篇文章的内容很丰富。
22、即使这部电影拍得好,但也不能获奖改为:虽然这部电影拍得好,但是也不能获奖23、他终于端正了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常见语法错误及公文病句修改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并改正。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搭配不当)2. 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工作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搭配不当)3.听了老山战士的报告,使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要向老山战士学习。
(结构残缺)4.从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结构残缺)5.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结构混乱)6. 这首交响乐是作者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的时候赶写的。
(位置颠倒)7. 考场里一片寂静,过了一个多小时,才有人陆续交卷。
(位置颠倒)8.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位置颠倒)9.我们并不否认这部作品有某些不尽乎人意之处,比如某些细节不够真实、个别人物的语言还不够性格化。
(用词不当)10.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用词不当)11.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指代不明)12.我看见周大爷和同学们从车下走下来,手上拿着雨衣。
(指代不明)二、修改题1、文书标题:××公司对非法倒卖建筑材料的×××开除公职的通知2、谁也不会否认,债转股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
3、欢迎省领导光临本县莅临指导工作4、观点正确、材料丰富、语言通顺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5、我校常年举办传授用塑料袋装上棉籽壳、玉米芯、阔叶、锯木屑、花生壳、甘蔗楂、农作物秸杆、稻草等任意一种原料栽培食用菌的最新立体栽培技术。
6、公文正文:未经批准进山砍树的木器厂,一律罚款。
砍伐碗口粗,一人高的油松,罚款50元。
7、公文正文:为安全及发展生产需要,应由上级拨款解决。
特此请求,请批准。
8、公文正文:对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耐心教育,不要歧视他们,这不利于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
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
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
“是否”即可。
搭配不当的病句及修改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搭配不当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句搭配不当,欢迎阅读病句搭配不当11、(09安徽)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I【解析】“狂风……下了起来”,搭配不当。
2、(07江苏)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公众的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3、(09重庆)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
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解析】属动宾搭配不当,“看见”与“幽香”不能搭配,后一句改为“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原来幽香是从那里释放出来的”。
4、(09江西)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解析】“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
5、(04天津)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解析】(删掉孩子后的“的”。
或“孩子的教育问题”改为“教育孩子”。
前一种改法对吗?)6、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解析】(“劳动”不可能是“一天”,删去“的劳动”)7、(08辽宁)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解析】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人们”是集体名词,不能用“无数”修饰,可将“人们”改为“人”。
8、(07北京)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解析】定语和修饰语不搭配,“一台”不能修饰“剧本”,应将“一台”改为“一个(部)”,或将“剧本”改为“话剧”。
高考病句之搭配不当一、分类解析:(一)主谓搭配不当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②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二)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①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②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保护"与"安全"不搭配,应去掉"的安全")(三)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①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四)主宾搭配不当①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五)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六)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方法总结】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这种病句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主语(主语中心语)和谓语(谓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2)、主语(主语中心语)和宾语(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我的家乡是河南省滑县人。
主语中心语“家乡”和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谓语(谓语中心语)和宾语(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我就放轻了警惕。
谓语“放轻”和宾语“警惕”不搭配。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修饰语“日新月异”和中心语“奔驰”不搭配。
2、成分残缺这种病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缺主语。
“通过……,使……”、“在……下,使……”、“从……,……”这三个句式都属于缺主语。
如:A、通过一学期努力,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B、在同桌的帮助下,使我克服了这道难题。
C、从他上学起,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缺谓语。
如: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
(3)、缺宾语。
如:看着同学们安安静静地学习,班主任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
3、词语误用这种病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错用词语。
如:我们感到十分荣誉。
错用词语“荣誉”。
(2)、重复使用词语。
如:教室的墙壁非常雪白。
“非常”和“雪白”重复使用,“雪白”含有“非常”之意。
(3)词义矛盾。
如:这次劳动,我们班的学生基本上全部参加了“基本”和“全部”词义矛盾。
4、语序不当如: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两千多年前”和“新出土的”语序颠倒。
5、多重否定句、反问句出现错误如: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转的。
难道能认为地球绕太阳转吗?难道不能否认地球绕太阳转吗?6、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如:只要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理想。
7、肯定词和否定词叠用产生错误如:有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搞好四化建设的关键。
8、产生歧义如:这个人老师都不认识。
1知识清单。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⑴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主语共用同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艰巨和紧张。
(应该分开说:“任务沉重,工期紧张。
”)⑵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这类病句,或动词是不及物的(不能带宾语)而带上了宾语;或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动词不只一个;或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顾此失彼。
例: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总理的报告。
(宾语中心语是“报告”,“注视”不能支配“报告”,可以支配“《报告》”,而“倾听”可以支配“报告”。
)⑶主语与宾语意义上的不搭配例:世界是一个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样才不至于落伍。
(本句提取主干为“世界是过程”,不当。
“世界”和“过程”不搭配。
)⑷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⑸关联词搭配不当复句中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意思。
关联词之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区别,如果随意组合关联词,会造成语病。
考试中常见的是关联词的错误搭配。
例: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道理。
(不合事理,“年纪小”不是“懂得许多深刻道理”的原因,将“因此”改成“但是”,使因果关系变成转折关系就符合事理了。
)2.阅读下列句子,根据语境和句法结构,判断出语句的搭配不当之处,并尝试修改。
⑴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⑵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主谓搭配不当的病句我们在说话或造句时,必须注意主语和谓语的正确搭配,如果搭配不当,就可能出现主谓搭配不当,主要成分残缺,或词类误用、指代不明等毛病。
(一)主谓搭配不当1.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先找出句子成分,再用缩句至主谓宾成分,分析病因: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缩句】眼睛‖集中到主席台上显然,眼睛无法“集中”,“眼睛”改为“目光”。
【修改】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2.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与疾病就有保障了。
先找出句子成分,再用缩句至主谓宾成分,分析病因:我们的健康与疾病‖就有保障了。
【缩句】健康与疾病‖有保障。
显然,健康可以保障,疾病怎么可以保障呢?保障大家都疾病?显然弄错了。
【修改】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3.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先找出句子成分,再用缩句至主谓宾成分,分析病因:(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缩句】笑容,教导,‖出现在我眼前。
显然,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教导”是听的,只能“回响”,不能“出现”“浮现”,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修改】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4.他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先找出句子成分,再用缩句至主谓宾成分,分析病因:(他)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了。
【缩句】考试‖录取了。
显然,考试”是不能够“录取”的,录取的应该是考生。
“考试”可以是“通过”【修改】他的第二次考试已经通过了。
练习1.国外的汽车厂家的年产量不但比我们多,而且花色品种也比我们丰富。
2.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说明社会公众专利意识明显提高。
3.在他的那个寂静的世界里,他像一头牛、一块石头、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坦荡地流着。
语法成分,在小学不学习,在初中会接触一些,到高中必须学习。
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搭配不当就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
搭配不当包括下面几种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误例1】 (主谓搭配不当)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解析】主语“生产量”与谓语“供应”“销往”搭配不当,改为“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
【误例2】 (动宾搭配不当)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解析】谓语动词“看到”与宾语“乡音”搭配不当,可在“那熟悉”前加上谓语动词“听到了”。
【误例3】 (主宾搭配不当)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解析】主语“李明德”和宾语“单位”搭配不当。
把第一个“单位”改为“个人”,第二个“单位”删掉。
或者将前一分句改为“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时所带的部队”。
【误例4】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解析】“七百多”不能修饰“岁月”,应把“岁月”改为“春秋”。
除了这些句子内部的成分搭配不当外,我们还要注意三种情况: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数量词和其他词语搭配不当。
【误例5】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解析】“能否”与“欠缺”,两面和一面不搭配,应删去“能否”。
【误例6】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解析】把“不但”改为“不仅”。
【误例7】 (数量词和其他词语搭配不当)世界金融危机使韩建集团遇到了困难,建筑市场工程减少,承接的建筑工程比往年减少一倍。
【解析】“减少”“一倍”搭配不当。
高考语文《辨析修改搭配不当病句》练习题含答案一、主谓搭配不当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虽然精彩绝伦的CBA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答:答案“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共用一个谓语动词“闪现”,但“顽强拼搏的精神”与“闪现”搭配不当。
2.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答:答案主谓搭配不当,“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应该是“节目”,而不是“观众”。
3.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 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答:答案主谓搭配不当,“电影节”不能“吸引”“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二、动宾搭配不当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2021·浙江)近期,公安部联合主要媒体网站持续推出反诈骗系列报道,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扩大宣传精准性,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宣传体系,掀起全社会共同反诈骗的热潮。
答:答案“扩大宣传精准性”,动词“扩大”与宾语“精准性”搭配不当。
2.(2020·浙江)汽车影院以停车空间为电影放映场地,通常设置超大银幕,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
答:答案动宾搭配不当,“看到”与“原声”不搭配。
3.(2019·天津)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答:答案动宾搭配不当,“扩大”与“吸引力”不搭配;另外,并列关系不当,“利用”句与“扩大”句是手段与目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应在“扩大”前加“可以有效”。
三、主宾搭配不当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