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 格式:docx
- 大小:28.70 KB
- 文档页数:15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习题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习题一、单选题1、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社会阶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依靠的人数最多的基本阶级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社会阶层3、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中,核心是()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4、人才的本质在于()A知识性B创造性C全面性D突出性5、以下属于新社会阶层的是()A国有企业工人B外资企业工人C政府机关职员D农民6、我国实行的军事战略是()A积极进攻B积极防御C消极防御D消极进攻7、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是()A绝对服从党的领导B誓死保卫祖国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制度8、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是()A革命化、现代化、B现代化、正规化C现代化、革命化、政治化D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9、军队建设的中心是()A革命化B正规化C政治化D现代化10、军事技术革命的核心是()A信息技术B空间技术C新材料技术D核武器技术11、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A力争多数的问题B平等协商的问题C党的领导问题D参政议政问题12、胡锦涛同志关于人民军队历史使命提出的“一个发挥”的内容是()A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力量支持B为党巩固执政地位发挥重要力量保证C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挥坚强的安全保障D为维护国家利益发挥有力的战略支撑13、为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我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方向是()A全球攻击型B质量效能型C数量规模型D机械化型1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性质是()A.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性质B.宗教信仰不同C.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D.意识形态差异的矛盾1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1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B.党内外合作共事和广交朋友B. 广交朋友和自我教育 D.党内外合作和相互监督17、旧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是()A. 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B.争取和平与发展生产C.发展农业生产与发展国防工业D.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1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19、决定着军队现代化性质和方向的是()A正规化B革命化C信息化D政治化2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二、多选题(每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社会阶层E共产党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呈现出的新特点有()A队伍迅速壮大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进城就业的农民以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D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E岗位流动加快3、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的内容是()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E尊重科学4、以下属于新社会阶层的是()A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B中介组织从业人员C个体户D私营企业主E自由职业者5、我国新社会阶层出现的原因有()A所有制结构的变化B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D产业结构的变化E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6、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A政治合格B军事过硬C作风优良D纪律严明E保障有力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有()A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B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C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D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E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8、中国共产党处理和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平等合作E荣辱与共9、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祖国统一B反对民族分裂C各民族平等D各民族团结E各民族共同繁荣10、胡锦涛同志关于人民军队历史使命提出的“三个提供”的内容是()A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力量支持B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C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D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和平环境E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三、简述题1、简要回答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思考题)一、单选题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 C )A 处理好依靠和教育的关系B 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C 维护和加强全体企业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D 处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关系2、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A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C 新的中产阶级D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 B )A 爱国主义性质的B 社会主义性质的C 政治联盟性质的D 人民民主性质的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A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 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C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二、多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是( BCD )A 私营企业主B 工人阶级C 农民阶级D 知识分子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ABC )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 与我国有联系的外国华人3、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力量主要有( ABC )A 工人和农民B 知识分子C 中国人民解放军D 小手工业者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 AC )A 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爱国者的广泛联盟B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D 和平共处5、军队建设必须解决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 AB )A 打得赢B 不变质C 能战斗D 能吃苦三、辨析题1、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答案要点:此命题正确。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他们衷心拥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1、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D )。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农民阶级D.工人阶级2、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C )。
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3、知识分子是( B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社会阶层D.小资产阶级4、在党和国家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中,(A)是核心。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5、( D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民族自治D.各民族共同繁荣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 C )。
A.爱国统一战线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华全国总工会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8、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C )。
A.爱国主义性质的B.政治联盟性质的C.社会主义性质的D.人民民主性质9、我国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A)。
A.统一战线中的大多数成员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B.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的C.统一战线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的D.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1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属于( D )。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劳动人民的一部分C.社会主义劳动者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11、( D )是人数最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个体户12、( B )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总的战略方针。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呈现出的新特点A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B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 岗位流动加快D 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2.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A 小资产阶级B 中产阶级C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 一个独立的阶级3.下列关于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团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B 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族地区的自身发展C它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无关D它关系社会的安定团结4.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A 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C思想联盟 D民间组织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 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6.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A党的领导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C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D 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其职能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 阶级矛盾问题B 阶级斗争问题C 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内部矛盾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9.下列哪一项不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总体要求?A革命化 B 年轻化C现代化 D正规化10.关于我军实施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B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由我国和平发展战略决定的C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 “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偏离了我军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11.下列关于我国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 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毛泽东基本上没有作过论述C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D 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12.我军用以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的指导方针是A 打得赢 B不变质C科学发展观 D坚持党的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 中国共产党B 工人C 农民D 知识分子E中产阶层2.工人阶级在我们国家处于领导阶级地位,是A 由我们党性质决定的B 由我们国家性质决定的C 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D 由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决定的E 由工人阶级力量最大决定的3.农民阶级A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B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国家的领导阶级是()A农民 B工人C知识分子 D劳动者2、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是()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C根据地建设 D党的建设3、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互助,维护祖国统一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各自独立4、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 )A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他们主要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C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D没有知识分子参加,取得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A四项基本原则 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 D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6、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阶级矛盾问题 B阶级斗争问题C民族冲突问题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7、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A我国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B统一战线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的C统一战线中绝大多数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大陆范围内联盟的基础9、改革开放以为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C新的资产阶级 D不劳而获的寄生者10、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绩广泛团结的基础是()A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 B拥护共产党的领导C爱国主义 D共同的文化传统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一、单项选择题1、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4、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6、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7、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7、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10、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1、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全部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
12、立堂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
13、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5、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16、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着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党的领导。
18、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9、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内部问题。
20、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关键在于维护和加强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21、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2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
2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是A.知识分子B.工人阶级C.精英阶层D.新的社会阶层2.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于A.它的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B.它的严格的组织纪律性C.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D.它能与农民阶级结成可靠同盟3.我国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4.知识分子是我国()的一部分A.精英阶层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新的社会阶层5.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A.工人阶级B.精英阶层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6.我国现阶段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职业和身份已弱化的弱势群体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7.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是A.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D.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8.“四个尊重”中,核心的是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9.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是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以人为本D.艰苦奋斗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11.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党的领导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12.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尊重和保障人权B.反对民族分裂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保健事业D.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3.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各民族的共同繁荣B.尊重和保障人权C.以人为本D.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4.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A.针锋相对、先发制人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积极防御D.步步为营、各个击破二、多项选择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因为中国工人阶级是A.是国家领导阶级B.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C.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D.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的社会力量3.关于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有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B.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C.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D.工人阶级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在A.队伍迅速壮大B.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岗位流动加快D.白领工人多于蓝领工人5.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A.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之一6.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A.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B.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本质体现C.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D.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7.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民族平等是政治前提和基础B.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C.民族平等是根本出发点和立场D.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A.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B.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D.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9.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10.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祖国统一B.反对民族分裂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D.尊重各民族的自由选择1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B.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C.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12.江泽民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是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B.作风优良、纪律严明C.保障有力D.常备不懈13.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A.打得赢B.拒腐蚀C.不变质D.守得住14.关于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B.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C.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基础D.三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15.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A.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B.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是我国根本性的国策D.必须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和战略上后发制人的原则16.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三、思考题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答:⑴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1第一篇: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1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是(A)A、爱国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C、政治联盟性质的D、人民民主性质的2、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3、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C A 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社会稳定5.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C)A.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他们主要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C.他们在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D.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取得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C)A.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B.全心全意依靠中国共产党C.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的广泛的统一战线D.依靠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广大人员是属于(D)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劳动人民的一部分C.社会主义劳动者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8.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A)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睦1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D)A.民族分裂和融合的问题B.民族压迫和民族差别的问题C.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D.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1.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C)A.民族团结B.民族融合C.民族平等D.民族自决1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D)A.四项基本原则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13.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D)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民族区域自治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A)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外联盟的基础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第十四章思考习题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一个由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民工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全国职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原先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一个由宪法规定的总体的政治判断。
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