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髌骨骨折的诊治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229.00 KB
- 文档页数:21
髌骨骨折诊疗方案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也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医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载:“膝盖骨,即连骸,亦名膑骨,形圆而扁,覆于楗上下两骨之端”。
髌骨有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的作用。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5%,属于膝关节内骨折,其造成的重要影响是伸膝装置的连续性的丧失和髌股关节失配。
所以在治疗中应尽量使髌骨后面是完整的关节面,其内外侧分别与股骨内外髁前面形成关节面恢复平整,减少髌股关节炎的发生。
【病因病机】(一)中医病因病机《医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左右”。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髌骨骨折,常伴髌骨两旁腱膜撕裂。
中医辩证属“骨断筋伤,血瘀气滞”,骨断则失其杠杆作用,筋伤则是其约束作用;血溢脉外,气血不通则痛。
此病机在中医属“骨折”范畴。
(二)西医病因病机髌骨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间接暴力多由于股四头肌猛力收缩,所形成的多为牵拉性损伤,上骨片受股四头肌牵拉,发生向上移位;下骨片受髌韧带附着,可呈向前旋转移位。
直接外力引起者常致粉碎型(或星型)骨折,常伴有膝前部皮肤挫伤。
【诊断要点】(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有外伤史。
2、多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
3、局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瘀斑,膝关节不能伸直。
有移位者可在髌骨骨面摸到裂隙。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二)西医诊断标准:1、多由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引起,也可因直接暴力引起。
2、膝部肿胀、压痛、血肿和皮下瘀斑;早期可扪及骨折横形凹陷。
3、膝关节不能主动伸直,也不能屈膝。
4、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
【鉴别诊断】1.股四头肌腱断裂:暴力与引起髌骨骨折的间接暴力相同,膝部剧痛和伸膝功能障碍也与髌骨骨折相似.但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因为老年人股四头肌腱变性变脆,容易断裂.肿胀与压痛点位于髌骨上方.断端分离较远,伤后不久者,能看出或扪出断裂部凹陷。
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及诊断:多发生于青壮年。
受伤后,膝关节前方肿胀、瘀斑、膝关节不能活动。
检查可发现髌骨前方压痛,受伤早期可扪及骨折分离出现的凹陷,积压髌骨时疼痛加重。
由于关节内积血,可出现浮髌试验阳性。
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
2.治疗:无移位的髌骨骨折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早期冷敷,加压包扎,减少局部出血。
保持膝关节伸直位,用石膏托或下肢支架固定4~6周,即可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6周后开始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训练。
有移位的横行骨折,如果移位在0.5cm以内,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超过0.5cm应行手术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或钢丝捆扎固定。
髌骨的粉碎骨折,应行手术恢复关节面的平滑性,复位后,用钢丝环绕捆扎固定。
严重粉碎骨折,无法恢复关节面的完整性,可摘除髌骨。
髌骨是膝关节伸膝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股四头肌的力臂,在伸膝运动中要承担5 倍于体重的力量。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
虽然保守治疗是髌骨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和/ 或部分髌骨切除术为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
在近期的Orthop Clin North Am 杂志上,美国辛辛那提医学中心的Kakazu 教授就髌骨骨折的治疗进行了详细论述。
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由骨折类型决定。
其治疗目的主要包含两点:恢复伸膝装置的完整和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因此,关于髌骨骨折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关注的是治疗的方法而不是骨折类型。
保守治疗1. 适应症包括星形粉碎骨折、横行骨折、垂直骨折在内的无移位型骨折和闭合骨折,只要关节面台阶小于2 mm 均可选择保守治疗。
发生星形骨折、横行和垂直骨折时的膝关节内、外侧支持带通常完整,伸膝功能得以维持。
横行骨折可以出现明显的移位,例如4~5 mm 的移位。
但如果患者可以主动完成伸膝运动,就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除此之外,远端关节外髌骨骨折以及髌骨下极骨折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2. 方法保守治疗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支具或铰链式护具对膝关节制动,在疼痛允许的情况下下床活动。
2~3 周之后,进行被动的0~30°的膝关节运动,每周加大15°。
8 周左右,患者可以获得完全的被动活动角度,然后去除制动支具进行疼痛允许的情况下下床活动。
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症手术适应症包括开放性骨折、关节面台阶超过2 mm 的骨折以及伸膝功能丧失(图1)。
发生星形粉碎性骨折通常支持带不会受到损伤,但是由于关节面不匹配而需要手术治疗(图2)。
横行骨折通常存在严重的粉碎和移位,有较多的骨碎块,星形骨折也常常存在骨折块的分离。
这些骨折通常为开放性骨折。
图1 A 侧位X 线显示开放性髌骨横行骨折,骨折移位明显;B 和C 使用4.0 mm 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固定后的前后位和侧位X 线图2 A 和B 分别为严重粉碎的髌骨骨折正侧位X 线片2. 术前检查髌骨骨折的标准术前X 线片包括膝关节的正侧位片。
髌骨骨折的诊疗及护理髌骨是全身最大的子骨,呈三角形,为股四头肌伸膝作用的主要支点,可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力,维持膝关节的稳定。
髌骨骨折可有边缘骨折、横断骨折和粉碎骨折,前二者由于摔倒时股四头肌强力收缩所致;后者为暴力直接作用于髌骨所致。
【主要表现】(1)病史,有明显外伤史。
(2)症状体征:局部疼痛,不敢伸屈膝关节活动。
检查受伤膝关节前侧肿胀、压痛、或有皮肤裂伤、挫伤、皮下淤血等,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横断骨折常有明显骨折端分离、移位,因髌骨位置表浅,往往可触及皮下骨折端。
(3)辅助检查:局部X线摄片,显示骨折端呈横断或粉碎等骨折征象,并可显示不同的骨折移位情况。
【治疗与护理】髌骨骨折应尽早治疗,一般应在伤后5小时内进行处理,若时间过久,会出现局部肿胀、淤血等,使治疗受到一定影响。
(1)无移位骨折的治疗:适用于髌骨裂纹骨折或轻度移位患者。
可采用膝关节伸直位固定,以长腿石膏托固定膝关节6周。
(2)横断骨折的治疗:一般可用抱膝圈固定,抱膝圈也可用绷带自制,将抱膝圈套于髌骨周围,并进行捆绑固定,然后长腿夹板固定6周。
有明显移位者可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利用粗丝线绕髌骨周围环形荷包收紧缝合,使骨折块聚拢对合;也可用骨钻钻孔钢丝固定或用张力带钢丝固定。
术后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粉碎骨折的治疗:若移位不严重,可做髌骨环扎术;若严重移位而年龄又较大者,可行髌骨切除术;开放性骨折,污染较重、骨折粉碎严重,或上、下极骨片骨折,可行全部或部分髌骨切除术。
(4)护理措施:①卧床休息,患肢保持一定的位置。
②非手术治疗者,酌情解除固定后,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③手术治疗者,按要求进行手术前后护理。
一、致伤原因及骨折类型可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
直接暴力如撞压、打击等多发生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常为膝屈曲位,股四头肌突然强烈收缩而致髌骨骨折,伴有髌骨两旁腱膜撕裂。
如踢球、跌倒等发生的骨折多为横断型或上、下极的撕脱。
因系关节内骨折,关节内有积血。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膝关节积血,明显肿胀、疼痛,膝关节活动困难,不能自动伸直。
横断骨折有移位时,可摸出骨折线及骨块间间隙。
陈旧性骨折有移位者,因失去股四头肌作用,伸膝无力,走路缓慢,并可有关节活动障碍。
X线照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三、治疗髌骨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修补断裂的肌腱腱膜和破裂的关节囊,防止外伤性关节炎、滑囊炎的发生,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一)如骨折无移位,可抽出关节积血,适当压力包扎,外用石膏托固定关节伸直位4周,逐渐练习膝关节屈曲活动。
(二)有移位的髌骨骨折的处理:1.上极骨折移位,可将上极骨片切除,修复股四头肌腱。
2.下极骨折移位,可将下极骨片切除,修复髌韧带。
3.中段横断骨折,可选用两枚克氏针与张力带钢丝(1.2mm)作髌骨内固定,两根克氏针各一根张力带钢丝固定,钢丝与克氏针组成一个固定单位(图3-61)克氏针坛强髌骨骨折的旋转稳定性,并给钢丝更多的附着,钢丝则吸收髌骨的张力并转化为髌骨骨折面的动力加压。
这种固定方法的优点是固定作用强,术后不用外固定,可以早期进行功能活动。
图3-61(三)如髌骨已完全粉碎并移位,则将碎骨全部切除,同时直接缝合股四头肌腱与髌韧带,修复关节囊。
手术后用石膏固定膝于伸直位3~4周,逐渐锻炼股四头肌及步行功能。
(四)髌骨陈旧骨折有创伤性膝关节炎者,可酌情进行理疗及髌骨全部切除术。
一般髌骨切除术,膝关节屈伸功能仍比较满意,但多数病例,股四头肌伸膝肌力将减少约25%左右,常不能恢复重体力劳动。
开放骨折的治疗原则1.正确辩认开放骨折的皮肤损伤。
2.彻底清创。
3.采取可靠的手段固定骨折端。
4.采取有效的方法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髌骨骨折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骨折,发生在髌骨这一小而薄的骨头上。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外力作用或运动损伤引起的,常见于运动员、跳舞者和高风险职业人群中。
髌骨的功能对于人体下肢的正常运动至关重要,因此一旦发生骨折,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髌骨骨折的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有效的帮助。
通过学习和了解髌骨骨折这一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种常见的骨折,保障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髌骨骨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髌骨骨折的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一些重要观点,同时展望未来对髌骨骨折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髌骨骨折相关的知识,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1.3 目的目的部分旨在明确探讨髌骨骨折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疾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髌骨骨折的危害性、预防方法以及治疗策略。
同时,也旨在引起社会对于髌骨骨折的关注,促进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方案。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可以提高人们对于髌骨骨折的认识,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正文2.1 髌骨骨折的定义髌骨骨折是指髌骨(又称为“跳车骨”)发生断裂的一种损伤。
髌骨是位于膝盖前面的三角形骨头,起着传递股骨肌力量的作用,帮助保持膝盖的稳定性。
当受到直接撞击或弯曲扭伤时,髌骨可能会发生骨折。
髌骨骨折可分为部分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两种类型。
部分性骨折是指骨折线未完全贯穿骨头,而完全性骨折是指骨头完全断裂成两截。
髌骨骨折通常会导致明显的疼痛、水肿和肿胀,患者在活动或负重时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早读髌骨骨折的诊治要点,看这篇就够了!导读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髌骨与股四头肌腱膜、髌旁腱膜、髌韧带共同构成伸膝装置。
髌骨骨折(patella fracture)约占全身骨折的1%,是较常见的损伤,多由于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需进行手术治疗。
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髌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参考!一、解剖二、髌骨的主要作用1、使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的连接处远离膝关节的旋转轴心,提高股四头肌的有效臂力2、减少股四头肌腱与股骨髁的摩擦3、维护膝关节的稳定性4、保护股骨髁免受损伤三、髌骨骨折受伤机制1、间接暴力:膝屈曲位,股四头肌的强烈收缩,大部分骨折2、直接暴力:膝部撞击汽车前挡板,膝前部着地四、分类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线走行分类:1、无移位髌骨骨折(1)无移位的横形骨折(2)无移位的粉碎型骨折2、有移位的髌骨骨折(1)横形骨折(2)粉碎性骨折(3)纵形骨折(4)撕脱骨折(5)骨软骨骨折五、诊断诊断依据或标准1、症状: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伸膝功能障碍,膝关节呈半屈状态。
2、体格检查:髌前肿胀,浮髌试验(),髌骨分离试验及折屈试验均(),关节腔积液,早期移位明显时可触及骨折端、骨擦音和皮下空虚感。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即可明确髌骨骨折的诊断。
包括髌骨的正位片,侧位片,轴位片X线检查应采取侧位及下肢外旋45°斜位,如怀疑内侧损伤取内旋45°斜位。
如怀疑外侧纵型骨折,应加照髌骨切线位(Merchant切线位)。
4、特殊检查:CT:对于复杂的骨折患者,建议CT扫描。
MRI:可发现股骨外髁软骨与骨损伤,股四头肌腱、支持带及髌韧带损伤。
六、鉴别诊断1、髌韧带断裂与引起髌骨骨折的间接暴力相似,是在意外屈膝动作时,由于股四头肌对抗性猛烈收缩而引起的牵拉性损伤。
常和髌韧带一起将胫骨结节的骨块撕下。
伤后膝部剧痛,伸膝功能障碍,与髌骨骨折相似。
但此种损伤比较少见,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疼痛、肿胀和压痛部位在髌骨下方及胫骨结节处。
髌骨骨折诊疗常规【概述】髌骨骨折为临床上常见骨折,可分为无移位和有移位两类, 在移位型髌骨骨折中可分为横断、纵形、撕脱和粉碎四个基本类型,斜形骨折可包含在横断骨折内。
对于横断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诊断标准】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2、X片示存在骨折征象和移位。
【纳入标准】横断髌骨骨折有移位者。
【排除标准】1、粉碎性髌骨骨折,开放性髌骨骨折,陈旧性髌骨骨折,病理性髌骨骨折。
2、伴有内科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症。
3、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挫伤严重。
4、合并其它外伤;或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
5、小儿髌骨骨折(≤14岁)。
【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横断髌骨骨折有移位者。
(2)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当天拍CR片或普通X线片,术后第1、3、5、10天各换一次药,术后第10-14天拆线、更换石膏。
2、药物(1)术前:术前0.5-2小时至术后3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应用活血化淤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3、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全导心电图、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胸部正位及骨折部位正、侧位(CR) X 线片。
(2)术中:C臂X光机透视。
(3)术后:血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骨折部位正、侧位(CR)X线片。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愈合。
2、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牢靠。
3、体温正常、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0.5%。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编码: S82.001 疾病名称:髌骨骨折适用对象:髌骨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17天/实际住院天数:天预期术前住院天数:2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髌骨骨折的鉴别诊断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由于直接外力或间接暴力造成髌骨骨折,临床上应该及时做好鉴别诊断,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髌骨骨折的鉴别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
•髌骨骨折患者常见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受伤后出现明显疼痛、肿胀及关节腔积液,甚至出现畸形等。
•患者在膝关节活动时,常常会出现剧痛,甚至是无法主动活动。
2.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鉴别诊断髌骨骨折最主要的方法。
一般可以通过正位和侧位X线片来进行诊断。
•CT扫描和MRI检查在鉴别性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更清晰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3. 临床检查
•医生在临床上需要仔细检查病人受伤的部位,观察有无皮下瘀血、积液等征象。
•通过关节的稳定性检查,如前后抽动、左右抽动等方式检查髌骨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4. 鉴别诊断要点
•鉴别髌骨骨折需要注意与髌骨软骨撞击、髌骨脱位、髌腱断裂等情况进行区分。
•髌骨软骨撞击症状类似于髌骨骨折,但一般不伴有骨折线。
•髌骨脱位多见于急性损伤,要注意观察关节的稳定性和骨性突出的情况。
5. 治疗方案
•对于髌骨骨折患者,一般在确认诊断后需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方式。
•术后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髌骨骨折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等多方面手段进行确诊,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髌骨骨折诊疗关天髌骨骨折的介绍及治疗方法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部骨折损伤的10%。
髌骨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
髌骨为膝关节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有着重要的生物力学性能。
髌骨位置表浅,只有皮肤、薄层皮下组织及髌前滑囊在髌骨之上,故髌骨易因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而损伤。
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繁多,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的目的是保留髌骨、骨折解剖复位,重建其伸膝装置、术后早期活动及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Heppenstall提出的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①骨折的复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②骨折应用可靠的内固定,直至骨折端愈合;③应重视重建膝关节的连续性;④尽量完全恢复膝关节的生理运动功能。
治疗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本文通过探讨各种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以供临床参考。
1、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位于股四头肌腱内,是伸膝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件。
髌骨上连股四头肌,下通过髌腱连接于胫骨结节,一部分股四头肌腱膜纤维延续过髌骨表面并与髌腱融合。
髌骨上只有皮肤、很薄的皮下组织和髌前滑囊覆盖,这种解剖特点使髌骨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和摔倒时容易损伤。
髌骨后方是软骨面,与股骨两髁之间软骨面成关节,其中央有一纵嵴与股骨髁滑车的凹陷相适应,并将髌骨后软骨面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者较厚,外侧部较宽。
其内侧的纵嵴又将内侧部分分为内侧面及内侧偏面。
髌骨的力学作用是机械性地使股四头肌通过髌韧带对胫骨施加作用力, 以改变其作用方向。
Kaufer明确指出其生物学机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它作为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将股四头肌产生的拉力传向髌腱;其次它有效的增加了伸膝装置对于膝关节屈伸轴点的杠杆力臂,从而增大了股四头肌的力矩,加强其机械效益。
髌骨为膝关节提供了伸膝装置的弯矩作用力臂, 增大了股四头肌的作用力矩, 在膝关节屈曲早期, 伸直时髌骨可增加股四头肌力臂30% , 到弯曲30°时增加15% 。
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是因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伴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
一、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石膏固定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二、康复指导
1.石膏固定者:保持石膏清洁、干燥,石膏干透前勿搬运,受压,以免变形。
肢体如
有剧痛、发紫、发冷或麻木等症状,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2.肢体姿势: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3.锻炼:应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如足背背伸、趾屈,股四头肌舒缩活动,直腿抬高
练习,未进行石膏固定患者要进行关节伸曲练习。
4.饮食:鼓励患者进行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水果,防止便秘,
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海米、虾皮等。
5.下床活动:根据患者体力一周左右即可扶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床活动,下床时务必有
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6.休息与随访:石膏一般固定4周左右,经X线复查后才能拆除石膏。
一个半月后门
诊复查啊,可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逐渐扶单拐半负重行走,三个月X线摄片骨折愈合可弃拐行走。
髌骨骨折健康教育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膝盖前方的髌骨上。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髌骨骨折的详细信息,包括髌骨骨折的定义、症状、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一、髌骨骨折的定义髌骨骨折是指髌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
常见的原因包括跌倒、运动损伤以及车祸等外力冲击。
髌骨骨折可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横向骨折、纵向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二、髌骨骨折的症状1. 剧烈疼痛:髌骨骨折会导致剧烈的疼痛,疼痛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关。
2. 肿胀和淤血:髌骨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和淤血的症状。
3. 运动受限:髌骨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发现膝盖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膝关节。
4. 异常感觉: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膝盖区域的异常感觉,如刺痛或麻木等。
三、髌骨骨折的诊断1.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触摸和检查患者的膝盖来确定是否存在髌骨骨折。
肿胀、淤血和疼痛是常见的体征。
2.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诊断髌骨骨折的主要方法。
它可以显示髌骨的断裂情况以及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3. 磁共振成像(MRI):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MRI检查,以更详细地评估髌骨骨折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骨折。
四、髌骨骨折的治疗1.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不严重的髌骨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休息、冷敷、止痛药物和物理治疗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髌骨骨折或伴有其他骨折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重新定位和固定髌骨,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五、髌骨骨折的康复1. 早期康复:在骨折治疗后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膝盖的功能和运动范围。
这些包括活动的被动和主动运动、肌肉强化和平衡训练等。
2. 中期康复:在骨折开始愈合后,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负荷。
康复师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和运动功能。
3. 后期康复:当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者可以开始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康复训练,如跑步、跳跃和体育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