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培训内容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35.50 KB
- 文档页数:13
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培训
一、引言
住宅是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住宅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给业主带来不便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提高住宅的质量,进行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住宅质量通病
1. 漏水
漏水是住宅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屋顶、墙壁、地板等处。
漏水会导致墙体潮湿、霉菌滋生等问题,严重影响居住环境。
2. 结构安全
部分住宅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安全隐
患较大。
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3. 电气问题
电线老化、绝缘不良等电气问题容易引发火灾,给住户造成财产
损失和人身伤害。
三、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解决住宅质量通病,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
加强施工监督,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符合规范要求; - 定期检查维护
住宅设施,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 增加住宅业主对质量问题的认识,鼓励他们主动关注和反馈。
四、培训内容
针对住宅质量通病的防治,可以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内容包括:
1. 住宅建设质量标准解读;
2. 常见住宅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3.
住宅维护常识和技能培训等。
五、结语
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培训对于提高住宅质量,提升住户生活品质具
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业主对住宅质量问题的
认识,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住宅质量通病问题。
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为改善住宅质量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培训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技术措施培训为了提高住宅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居住安全和生活质量,需要对住宅工程中存在的通病进行专项治理。
在这份培训材料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技术措施。
一、墙体裂缝1.加强基础建设,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避免地基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2.提高混凝土墙体的抗裂性能,采用控制流变型膨胀剂,加强混凝土的柔韧性,减少热应力引起的裂缝。
3.采用合适的基层处理,比如加入纤维材料增加墙体的抗裂性能。
4.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混凝土收缩过大引起的裂缝。
5.墙体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过快脱水引起的裂缝。
二、漏水问题1.加强水泥砂浆的质量检测,确保砂浆的牢固性和抗渗性能。
2.选用优质的水泥和砂浆材料,增加砌筑层次和密度,提高抗渗能力。
3.加强与楼板、阳台等构件之间的连接,确保接缝处的严密性。
4.对外墙面采取防水处理,比如使用防水涂料、贴膜等技术手段。
5.对水管、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进行严格检测和监测,确保其密封性。
三、地板砖空鼓1.加强基层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2.采用优质的地砖粘结剂,提高粘结强度和抗震性能。
3.地砖施工时要注意避免空鼓,加强砖与基层的紧密程度。
4.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泥浆的浓度,避免过多的水泥浆导致砖空鼓。
5.地砖施工后要及时进行验收和修补,确保地板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四、电路隐患1.加强电路的设计和规划,确保电线安全合理布置,避免线路交叉和过载。
2.采用优质的电线和开关插座材料,提高电线的绝缘性能和插座的使用寿命。
3.对电线的铺设要进行严格监督和检测,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4.对用户电器的选用要严格把关,确保其安全合格,避免故障引发火灾。
5.对电路的维护和保养要及时进行,定期检查电线的接线情况和绝缘状态。
总结: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监督,可以有效减少通病的发生。
桥涵篇一、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基坑开挖造成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浅基基坑槽底超挖1。
1。
1病害的现象及预防措施由于采用机械开挖时,施工现场未设专人盯测槽底标高,而造成基坑槽底超挖超过设计深度.1。
1。
2预防措施①机械开挖时,槽底的控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提高15-3Ocm,机械挖完后,在用人工清槽。
②改进机械挖土的铲斗,减小斗齿扰动土的厚度,相应减少槽底预留厚度。
配合专人,随挖随按槽底设计标高,进行人工清槽。
1。
2基坑浸水1.2.1病害的现象及原因由于基坑开挖时,防水、排水措施没有或考虑不周或开挖前,不进行人工降水,以及人工降水失效,造成基坑浸水,便地下水或地面水淹没基坑槽底。
1.2。
2预防措施①开挖基坑前,在基坑周围的场地上,设置排水系统,截留地面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②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需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可采用明排水和三级深度挖土法挖基坑。
即挖土深度和排水沟、集水井,始终保持三级深差,每级深差一般为0.2一0.5m。
开挖时,先从标高最低处开始,并在最低处设置集水井。
除明排水后,也可采用各种井点降水法,将地下水降至基坑最低标高以下O。
5m在开挖。
③如果基坑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坑设计标高之上,预留0。
15一0.3m厚的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在人工开挖至槽底的设计标高。
1。
3基底扰动1。
3。
1病害的现象及原因由于开挖时发生超挖,仅用虚土掩盖,未做地基处理,或地基浸水后人下去挖排水沟,清淤泥,基底原状土受践踏由固体变为流体。
1。
3。
2预防措施①采取防止超挖的措施防止超挖;采用防止浸水的措施防止浸水。
②发生水浸后,避免在晾晒干前,人为扰动基底原状土.1.4流砂1.4.1病害的现象开挖基坑时,遇粉、细砂层,由于排水方法不当,粉土粒、细砂粒随抽水而发生"浮扬”状态,头天挖至设计标高,第二天坑底又在设计标高以上,造成坑底土层上涌.基坑周围坍陷。
1.4。
培训主题屋面渗漏质量通病培训培训日期培训地点项目部会议室主持人参培人数培训内容设计要求:1、找坡层坡度应该合理,坡向正确不能有凹凸不平等现象;2、排汽道应纵横贯通,间距不大于6m。
排汽孔设在分格缝交点处,排汽面积不大于36m2;3、屋面块体材料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混凝土面层与女儿墙或山墙之间,当无明沟隔断时,与墙体的伸缩缝应留置在离墙根300mm左右处,缝内填设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嵌填封闭;4、天沟、檐沟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宽度:平屋面不应小于250 mm、瓦屋面不应小于500 mm。
檐口防水层和附加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测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檐沟外侧应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下端同时作鹰嘴和滴水槽。
檐沟外侧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
屋面出入口:屋面水平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和护墙,附加层在平面上的宽度不应小于250 mm。
防水层收头应在砼踏步下,收头处用密封材料封严,再用水泥砂浆保护。
屋面落水口:落水口埋设标高应正确,落水口周围500 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先用防水涂料涂封,厚度2 mm为宜,防水层及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
培训人签名见附页签到表培训主题屋面渗漏质量通病培训培训日期培训地点项目部会议室主持人参培人数培训内容设备基座:屋面设施基座宜直接设置在屋面结构上,并按要求做好附加防水和泛水构造处理。
出屋面管道:混凝土屋面出屋面的管道(如排水、通气管)应设置带止水环的套管并进行防水构造处理。
培训人签名见附页签到表培训主题屋面渗漏质量通病培训培训日期培训地点项目部会议室主持人参培人数培训内容施工细节:1、现浇屋面板的收缩裂缝等缺陷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预先进行处理。
当进行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应对屋面已完成的部分采取保护措施。
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