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井成井的基本知识.8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3.17 MB
- 文档页数:87
地热井施工设计2. 地质施工设计2.1 基本数据1.地热开采井井号: JNR-11设计井深: 2000m目的层: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地热井坐标:X:20533912,Y:43140842. 地热回灌井井号: JN-11B设计井深: 2100m目的层: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地热井坐标:X:20534925,Y:4314236地理位置:位于JNR-11井东侧,井口相距1.06km。
2.2 地热地质条件2.2.1 地质构造条件设计对井位于万家码头地热田Ⅳ级构造单元小韩庄凸起之北部。
小韩庄凸起在平面上呈北北东(NNE)向展布,在空间上为一个南高北低的断块状侵蚀剥蚀孤山,东部、南部陡峭,北部、西部平缓。
凸起最高部位在万家码头一带,隐伏深度在900m左右。
区域上对小韩庄凸起空间展布影响较大的断裂有东、西部北北东(NNE)向的沧东断裂和白塘口东断裂,南、北部近东西(EW)向的海河断裂和增福台断裂。
在小韩庄凸起内部,发育有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的咸水沽断裂、小营盘断裂、独流碱河断裂,这些次级断裂相互作用,将小韩庄凸起分割成两个次级凸起和次级凹陷,即王稳庄次凸起,双河桥次凸起,咸水沽次凹陷和北闸口次凹陷,北闸口次凹陷基岩顶板埋深1400~1500m,具有良好的热流背景(见图2-1)。
对北闸口次凹陷地热地质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北北东(NNE)向的沧东断裂和北北东(NNE)向的小营盘断裂等次级断裂,这些构造,对局部地层分布、水热均衡有一定的影响。
1、沧东断裂地震测深证明,该断裂是一条切穿地壳硅铝层的深大断裂,是印支-燕山旋回的产物,由于多次活动,断裂呈现多条带分布,断裂的总体走向为北东向,断面向南东倾斜,倾角为50-700。
据大地电磁测深反应,在断裂带西侧古生界顶板埋深为1000~2000m,东侧为3000~3500m,断裂东盘发育古近系,西盘缺失该地层。
该断裂在新生界的结构面上表现形式各样,可分为勺形、椅形、阶形、坎形四种,控制着中新生代盆地的发展,是同沉积的生长断层,并成为沧县隆起与黄骅坳陷的分界。
内黄县地热井施工成井工艺摘要:关键词:地热井;成井工艺;下管;止水;固井内黄县水木兰亭地热井,设计井深1800m,总投资200万元,其目的是为开发利用地层中的热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供暖服务。
钻井施工于2018年5月23日开钻,2018年6月30日成井,施工周期为39天,该地热井实际钻孔深度为1760m,下管深度1760m,取水段1150-1760m,水温53℃,水量60m3/h。
该地热井是目前内黄县成井最深,温度最高的地热井,该井的建成,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地热井施工成井工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 地热井地质概况根据岩屑录井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地热井穿见的地层由新到老依次是第四系、新近系、三叠系。
第四系厚度约为435m,岩性上部为浅黄色、浅灰、灰黄色砂质粘土、粘土夹粉砂、细砂。
下部为浅灰色、棕黄色、灰绿色砂质粘土、粉砂与细砂互层,结构较致密并含钙质。
新近系明化镇组厚度约为845m,地层岩性以土黄色、棕黄色、棕红色、砂质泥岩和灰白色、浅灰色砂岩为主,局部夹灰绿色泥岩及钙质团块;下段地层岩性为棕黄、浅棕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与浅棕色粉砂岩互层。
新近系馆陶组厚度约为420m,地层岩性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浅灰色粉砂岩互层,下部以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含砾粉砂岩为主,夹灰绿色薄层粉砂岩、含砾粗砂岩等。
三叠系揭露厚度为63m,地层岩性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灰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浅灰色砂岩呈互层出现,中部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含砾粉砂岩为主,夹灰绿色薄层粉砂岩、含砾粗砂岩等。
2 井身结构0~405m,钻孔口径为480mm;405~1760m钻孔口径为245mm。
一开下入Φ339.7mm×9.65mm石油套管;二开下入Φ177.8mm×8.05mm石油套管,其中含水层段下入Φ177.8mm×8.05mm铜网缠丝型技术套管,滤水管长226m,铜网间距为0.6mm,孔隙率为16%,精神结构见图1,施工设备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