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与微课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微格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一、微格教学的特点1.独立学习:微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2.社交互动:微格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多元评价:微格教学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不仅仅注重学生的成绩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
4.融合创新:微格教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提供不同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微格教学的教学模式1.微课堂模式:微格教学借鉴微课堂模式,将课程内容划分成小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较短,便于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和理解。
学生在每个单元学完后,通过小测验或讨论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小组合作模式:微格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微格教学中,学生会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课题或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角色扮演模式:微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微格教学中,学生会被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多媒体辅助模式:微格教学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5.游戏化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情感体验。
在微格教学中,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激动人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微格教学以其独特的特点和灵活的教学模式,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改变。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方式,微格教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教育的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
微课与微格教学作者马得清主体自觉、先学后教的教育思想理念来自中国古代的《礼记》。
微课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注意力集中规律,从微格教学中吸取技术可控的做法,通过上传与在线预习,实现了教学的翻转。
但是,除了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引入课堂,教学要素并没有本质变化。
一.认识微课目前,在全国中小学,微课培训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培训。
然而,对微课的理解却并不统一。
有人认为,微课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目的是用于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如李玉平);用录像机录制传统课程,然后分成多个小片段,目的是用于教研活动和评比(如中国微课程);翻转课堂,把老师上课最重要的点录制下来讲解,目的是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如可汗学院)。
萨尔曼﹒可汗开创了简单的微课程。
他的教学方法就是录音、手写、编辑,然后上传,供学生在线浏览、讨论和练习。
他所作的微课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和研究。
这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一种,主要运用了数字化传播技术,目的是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
这种设计之所以有效果,关键就是借助数字传播技术,用了视频技术,而且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视频里老师不出现,让学生预习、自学,当堂练习,学生搞懂一个问题后继续往下学习。
这是先学后教理念的反映,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反映,因此课堂的主要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而我们原有的课堂是教师在场先教,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听课、记忆和理解。
这种教法改变了课堂结构,也就被形象地叫做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向教师和同学请教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
课堂结构改变了,课堂性质也就从教师以讲解为主变为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加上网络视频技术的系统支持,实际上就自然形成一种基于微课设计制作的课堂学习分析系统。
教师借助这种系统就可以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具体学习困难,使得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并成为没一个学生的学习导师。
撷英篇微课、微格教学,课外助力师徒结对共成长高栋章(酒泉市第一中学,甘肃酒泉)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制定了青蓝结对工程,但是同一科目的老师往往会出现师徒同时有课的时间冲突,总是忙于调课,给自己和其他同事带来很大的不便。
青年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上是老教师的师傅。
利用青年人的这一技能,借助微课、微格教学,在课前就可以实现帮扶的目的。
一、说课型微课助青年教师整合教材、准确传授知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做到知识传授无误。
理科的学科特点决定语言表述的准确,也关乎知识点传授的准确性,课前,让青年教师把授课内容制作成说课型的微课,说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什么、怎样导入、设计了几个什么样的教学环节、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怎么学、板书怎么设计,老教师借助微课在课前就能帮助青年教师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准确传授知识、准确解读教材、确定重难点等。
例如,七年级上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一课,青年教师在设计“花的结构”时,仅仅设计了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这两方面,忽略了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情况。
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和课后练习中学生往往无从着手,造成了知识点的遗漏等。
再譬如,新教师在讲授“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时,只注重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营养成分、营养成分的作用及其功能的传授,忽视了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鉴定实验。
学生学完后不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雾里看花”,不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仅仅为学而学。
如果老师课前把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实际物质鉴定视频给学生录制好,课中图文并茂地加以引导,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记得住、实际用得上,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利用微课纠正青年教师在教材文本的解读、教学细节的打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少走弯路,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促进青年教师备课能力的提高。
二、借微课,助青年教师突破重难点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微课”与微格教学马得清主体自觉、先学后教的教育思想理念来自中国古代的《礼记》。
微课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注意力集中规律,从微格教学中吸取技术可控的做法,通过上传与在线预习,实现了教学的翻转。
但是,除了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引入课堂,教学要素并没有本质变化。
一.认识微课目前,在全国中小学,微课培训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培训。
然而,对微课的理解却并不统一。
有人认为,微课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目的是用于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如李玉平);用录像机录制传统课程,然后分成多个小片段,目的是用于教研活动和评比(如中国微课程);翻转课堂,把老师上课最重要的点录制下来讲解,目的是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如可汗学院)。
萨尔曼﹒可汗开创了简单的微课程。
他的教学方法就是录音、手写、编辑,然后上传,供学生在线浏览、讨论和练习。
他所作的微课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和研究。
这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一种,主要运用了数字化传播技术,目的是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
这种设计之所以有效果,关键就是借助数字传播技术,用了视频技术,而且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视频里老师不出现,让学生预习、自学,当堂练习,学生搞懂一个问题后继续往下学习。
这是先学后教理念的反映,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反映,因此课堂的主要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而我们原有的课堂是教师在场先教,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听课、记忆和理解。
这种教法改变了课堂结构,也就被形象地叫做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向教师和同学请教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
课堂结构改变了,课堂性质也就从教师以讲解为主变为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加上网络视频技术的系统支持,实际上就自然形成一种基于微课设计制作的课堂学习分析系统。
教师借助这种系统就可以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具体学习困难,使得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并成为没一个学生的学习导师。
微格教学与微课的区别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微格教学与微课的区别?
微格课教学和微课都有一个“微”字,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时间短,一般来说,教学时长都在5-20分钟之间,相较于常规课堂,时间都是大为缩短。
但是微格教学和微课又有一些不同。
首先,两种课的授课形式不同,微格教学虽然微,但是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和正常授课一样,有教师有学生,只是学生数会大为减少,教师也会完整地展现某一个教学环节或者某一段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一般都会有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活动。
而微课一般是由教师单方面讲述,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一般没有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环节。
其次,微格教学和微课的面向对象是不一样的。
微格教学虽然是一个微缩的课堂教学实景,但是这个教学过程面向的并不是课堂中的学生,而是在后面或是通过课后录像观摩的师范生或教师。
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可以理解为是本色出演的群众演员,微格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示范教师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示范给师范生或其他教师看,主要是为培训教师服务。
而微课面向对象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录像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某个知识点。
所以,微课和微格教学看起来名字很像,但是实质上是不同的两种课堂类型。
微课和微格课文/剑门牛娃整理微课一、“微课”的组成“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一)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二)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三)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四)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关于微格教学一、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微格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过程的简化不生动,微格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在这几分钟内要求教师或者师范生将平时40分钟课堂内容能够在这几分钟内完整呈现并且使得学生听懂,理解! 乍看之下认为不可能,但是微格教学要求,在前2分钟内将这次所要讲的重点内容提出,之后时间用于讲解,练习。
微格教学在初期被认为是单一简化教学过程,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提高,微格教学的要求也更加高,要求教师在微格教学中精简用词,不废话,说话严谨,另外教师的体态,表情等方面也是同等上课要求!这对与提高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根据多年的微格教学实践及国内微格教学研究情况,我们将微格教学的概念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分解和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授课时间短,这样可减轻师范生或青年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也便于指导教师集中精力观察评估教学;(2)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个概念或一个具体内容,便于师范生掌握,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3)训练目标单一,只注意一种技能,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4)学生人数少(4-5人),或者没有学生,便于师范生或青年教师控制,减少了怕失败的心理压力。
关于微格教学学”、“小型教学”等,当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微格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过程的简化不生动,微格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在这几分钟内要求教师或者师范生将平时40分钟课堂内容能够在这几分钟内完整表现并且使得学生听懂,理解! 乍看之下认为不可能,但是微格教学要求,在前2分钟内将这次所要讲的重点内容提出,之后时间用于讲解,练习。
微格教学在初期被认为是单一简化教学过程,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提升,微格教学的要求也更加高,要求教师在微格教学中精简用词,不废话,说话严谨,另外教师的体态,表情等方面也是同等上课要求!这对与提升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协助的! 根据多年的微格教学实践及国内微格教学研究情况,我们将微格教学的概念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实行学习。
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分解和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授课时间短,这样可减轻师范生或青年教师的压力和负担,也便于指导教师集中精力观察评估教学;(2)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个概念或一个具体内容,便于师范生掌握,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3)训练目标单一,只注意一种技能,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4)学生人数少(4-5人),或者没有学生,便于师范生或青年教师控制,减少了怕失败的心理压力。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
英语微格教学英语微格教学简介微格教学与微型课1、产生:60年代美国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斯坦福大学对“角色扮演(海诺龙“合议”)展开改建,并使之健全、构成了“微格教学”。
我们从课程的角度将它称作“微型课”。
2、实质:它实质是应用现代视听技术对教师(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培训的一种新方法。
3、分格:它将繁杂的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技能展开科学分类,对各类(合格)教学技能单独展开训练。
4、过程:按规定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实践,应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反馈信息,使教师和评估者能更直观形象地评议受训者的教学活动。
5、特点:K568培训者能够做为第三者去观测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
即为受到培者与评价者合一。
6、意义:a能够更有效率、更快速地达至预期的培训效果。
b它是一个可控的实习系统,针对性强,反馈信息快,是迅速提高教学技能的好方法。
c它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
※什么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英文microteaching,意思就是微型化教学,就是一种用作培训师范生或教师掌控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方法。
创始人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w.allen)博士。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在教育学和视听技术基础上,使师范生和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内,训练某一教学技能或技巧的方法。
微格教学共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事先的学习和研究→确定培训技能、编写教案→提供示范→微格教学实践1.事先的自学和研究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因此,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前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的内容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和学习者的特点等。
2.确认培训技能和撰写教案微格教学的目的是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特点是把课堂教学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分别进行训练,每次只集中培训一两个技能,以便容易掌握。
例如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
简析“微格教学”与“微课”在我们教育学中常谈到“微格教学”以及“微课”这两个词。
而这两个词汇很相似,因此同学们经常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去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以便学生在做题时能够正确区分。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供课后再进行分析。
所以微格教学也可以被称为“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一般而言,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
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总体而言,微格教学和微课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①内容上:一次微格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详细、全面;而一个微课内容更加简练,呈现碎片化的知识信息;②形式上:微格教学相当于一个微型课堂,依然是师生之间面对面教学,只不过教学的内容简化,时长缩短;而微课仅仅是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记录,然后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是一种一对一的学习形式。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美术》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提出“笔墨当随时代”这一艺术观点的画家是()。
A、张彦远B、石涛C、刘勰D、谢赫2.目前已知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是()。
A、大盂鼎B、大克鼎C、散氏盘D、毛公鼎3.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剩山图》是下列哪幅画的一部分?()A、《溪山清远图》B、《富春山居图》C、《洞庭渔隐图》D、《千岩万壑图》4.下列选项中,出自唐代书法家张旭作品(局部)的是()。
A、《古诗四帖》B、《祭侄文稿》C、《自叙帖》D、《诸上座帖》5.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三远”,其中“深远”的含义是()。
A、自山前而窥山后B、自近山而望远山C、自山下而仰山巅D、身即山川而取之6.如图1,古代版画作品《水浒叶子》的绘制者是()。
图1A、任伯年B、陈洪绶C、李公麟D、吴道子7.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国雕塑家布德尔作品的是()。
A、《地中海》B、《思想者》C、《拉弓的赫拉克勒斯》D、《加莱义民》8.如图2,这件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是()。
图2A、超现实主义B、印象主义C、未来主义D、立体主义9.如图3,雕塑作品《国王与王后》的作者是()。
图3A、阿尔伯特·贾科梅蒂B、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亨利·摩尔D、亚历山大·考尔德10.擅长表现农民生活题材的尼德兰画家是()。
A、列宾B、老彼得·勃鲁盖尔C、米勒D、杨·凡·艾克11.下列选项中,标志现代设计教育诞生的学院是()。
A、罗德岛设计学院B、米兰理工大学C、包豪斯设计学院D、巴黎美术学院12.下列作品中,属于中国画白描作品的是()。
A、《送子天王图》B、《簪花仕女图》C、《写生珍禽图》D、《五牛图》13.“三大构成”是()艺术门类的基础。
A、绘画B、设计C、雕塑D、建筑14.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造园手法是()。
A、雕梁画栋B、叠山理水C、人作天开D、中轴对称15.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下列选项中,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是()。
微格教学与微课的区别?
微格课教学和微课都有一个“微”字,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时间短,一般来说,教学时长都在5-20分钟之间,相较于常规课堂,时间都是大为缩短。
但是微格教学和微课又有一些不同。
首先,两种课的授课形式不同,微格教学虽然微,但是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和正常授课一样,有教师有学生,只是学生数会大为减少,教师也会完整地展现某一个教学环节或者某一段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一般都会有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活动。
而微课一般是由教师单方面讲述,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一般没有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环节。
其次,微格教学和微课的面向对象是不一样的。
微格教学虽然是一个微缩的课堂教学实景,但是这个教学过程面向的并不是课堂中的学生,而是在后面或是通过课后录像观摩的师范生或教师。
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可以理解为是本色出演的群众演员,微格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示范教师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示范给师范生或其他教师看,主要是为培训教师服务。
而微课面向对象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录像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某个知识点。
所以,微课和微格教学看起来名字很像,但是实质上是不同的两种课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