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水蛭养殖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58.79 KB
- 文档页数:3
一种泡沫箱养水蛭方法泡沫箱养水蛭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有效的养殖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种养殖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首先,为了成功养殖水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适用的泡沫箱。
泡沫箱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以容纳足够多的水蛭,并且容易清洗和维护。
选用透明盖子以便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并确保泡沫箱透气性良好,同时能保持一定湿度。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充足的水源。
水蛭是水生动物,它们需要充足的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最好使用自来水或净化水,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水源。
此外,水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多数水蛭来说,适宜的水温应在20-25之间。
在泡沫箱养殖水蛭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提供适宜的底质:在泡沫箱中添加一层适宜的底质,例如河沙或细沙。
底质可以帮助水蛭生活和繁殖,同时也方便泡沫箱的清洁。
2. 提供适宜的养分:水蛭主要以动物碎屑、腐肉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所以我们可以将一些新鲜的丁香、牛肉等食物放入泡沫箱中,作为它们的食物来源。
同时,为了保持水质清洁,可以定期更换泡沫箱中的底部废料。
3. 维持适宜的水质:水质的清洁是水蛭养殖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定期清理泡沫箱中的浮游生物和底部杂物,避免积累导致水质污染。
还应该定期更换部分水源,以确保水质适宜。
4. 提供适宜的光照:水蛭对光照并不太敏感,但适度的光照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在室内环境下,可以选择放置泡沫箱在有适当光照的位置,如窗户旁边。
在养殖水蛭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密切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质状况,并合理调整养殖环境。
当水蛭数量增多时,可以考虑将它们转移到更大的容器中,以避免过度拥挤。
总结起来,泡沫箱养水蛭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殖方法。
通过提供适宜的水源、底质、养分和光照,保持适宜的水质,我们可以成功地养殖水蛭。
定期观察和调整养殖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水蛭的生长情况,从而提高养殖效果。
希望以上这些建议对您养殖水蛭有所帮助!。
水蛭如何养殖水蛭养殖技术一、养殖模式1.围网养殖围网养殖水蛭每个池子净宽6~7m,长50~80m,池与池之间的埂宽1.8~2.3m(根据使用投放螺狮的车辆决定宽度)。
每个池子设进、排水口。
围网网布选用1.5m高,密度80目。
围网一亩基建成本大约在2000元左右。
具体施工方法可去附近养殖场学习,做参考。
2.网箱养殖现在网箱养殖商品水蛭用高1.5m,网目60目的网布做成。
一般以8m2和20m2为主,每个网箱60~80元。
个人建议用20m2的,20m2的网箱水质变化相对较慢,成本低。
网箱面积占总水面的60%左右。
3.水泥池养殖水泥池长30~40m,宽4~5m,高0.8m。
每1m2成本大约100元左右。
现在水泥池一般用于养幼苗;水泥池养商品蛭的成本太高,一般不建议用。
水蛭养殖技术二、种苗繁育1、亲本采购亲本采购时间一般是3月15号以后,具体采购时间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决定。
在湖北产茧高峰期一般在4月中旬,起茧时间一般在四月下旬。
具体起茧时间,可以通过观察茧的变化来决定。
成熟的茧为老黄色,对光看可以看到一半空一半有幼苗。
2、产茧的方式方法产茧的方式目前大概有五种(1)选一块安静的水田,把土打碎,起1m宽0.5m高的土垄,周围用围网模式,准备好草帘。
放亲本前半个月将土壤消毒,放亲本后用草帘盖上土垄,上10~20cm深的水。
可适当的投一点螺狮。
(2)选一块安静的水田,把土打碎,起1m宽30cm左右高土垄,周围做围网,准备好草帘。
放亲本前湿水,土壤含水量在45%左右;放亲本后盖上草帘。
搭上大棚,朔料布外盖遮阳网。
(3)水泥地产茧。
选择干净的水泥地,铺上碎土,宽1~1.5m,厚15~20cm,放亲本前湿水,湿度45%左右,放亲本后盖上草帘。
(问一下:水泥池上需要搭棚么)(4)朔料箱,长50cm宽50cm高40cm,将处理好的土放入朔料箱,厚约20cm,每箱放亲本1斤左右。
这种方法目前是小范围试验。
(5)无土产茧。
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目前人工养殖可利用的水蛭大都为医蛭和宽体金线蛭,而且水蛭养殖方法简单,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好项目。
下面来看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
水蛭养殖技术1、选择透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宽3m、池深1m、池对角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底应放些树枝供其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坑造池。
2、种苗来源及放养。
水蛭种可自行繁殖或购买,以宽体金钱蛭最好。
放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每条约20g,因为这种水蛭产卵多、孵化率高,早春放养6月即可长成出售,每亩面积可养种10~15kg。
水蛭是雌雄同体,每条都可以产卵繁殖。
3~4月产卵,一般产卵莹1~4个,每个卵莹可繁殖60~80条幼蛭,夏季是其繁殖旺季,也是捕捉的最佳季节。
3、日常管理。
水蛭的生命力旺盛,养殖主要是要抓好饲料和水蛭数量的调节。
水蛭主要摄食螺类、蚯蚓、鱼、青蛙、禽畜等动物的血,人工喂养的饲料里应拌有各种动物的血、米、糠等。
每亩水域一次性投放25kg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其取食,每星期最好喂一次动物的血。
水蛭对水源要求不严,在污水中也能生长,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
4、越冬管理。
入冬后的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冬眠,这时最好将水排干,用捞出,选个大、生长健壮的苗种(每亩苗15kg)集中投入育池内越冬。
5、注意保护卵莹。
4~10月,水蛭卵莹外呈海绵状,多产在半湿不干的沃土中,因此饲养水蛭的水田、水池不宜大、深,雨天要注意排水,水位不要浸过土面,否则卵易死。
6、采集炮制。
夏秋是捕捉水蛭的最佳时机。
捕得后洗净,先用石灰或酒闷死,然后晒干或焙干。
炒水蛭先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到出,筛去滑石粉。
油水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干燥便是所需的中药饮片。
水蛭养殖注意事项1、注意防逃:要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高度在80~90厘米以上。
墙的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水蛭养殖是利用野生水蛭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生物,目前有金钱宽体水蛭、菲牛蛭等野生水蛭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饲料等生物转变为生物能,以取得水蛭的机体和药材等生物产品的生产。
那么养殖水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养殖水蛭注意事项一是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计划养殖前先参加学习培训,到养殖场实地参观学习,再动手养殖。
二是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具体气候和水域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适合水蛭养殖池塘,节省建设投入,降低风险。
三是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积极培肥水质,为水蛭提供天然饵料。
但要控制肥料施用的质量和次数,确保水质和饵料丰富,但不宜过肥,否则容易造成水蛭缺氧,从而影响其的生长发育。
四是合理饲喂。
提高饲料利用率,利用本地天然饵料资源。
五是要有合适的苗种来源。
野外采集要注意品种选择。
六是做好水蛭病害防治工作。
遵循水蛭的生活习性和生病规律,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促使水蛭健康成长;在水蛭生病后,切忌盲目用药或乱用药。
水蛭养殖技术设防逃网为防止水蛭逃跑,引种后不得直接将水蛭投放到池塘里。
在池塘内侧设置水蛭防逃网,高度在80厘米以上。
在池塘周边选择一块阴凉潮湿的地方,将水蛭放到里面,让其自行爬进池塘。
大量放养水生植物因水蛭怕阳光直射,应放养水葫芦和浮萍,既可作为田螺饲料,又可遮光,有助于水蛭在上面产卵。
供给充足饲料每公顷水面应投入约750公斤田螺。
此外,每周为水蛭投放不含盐的畜禽血块1次,放置时间不超过两天。
将血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水蛭嗅到味后便可爬上采食。
繁殖期注意观察水位水蛭在覆盖物下的泥土中繁殖,繁殖期内,若水漫过土床约7天,水蛭卵就会因缺氧而死,应注意察看。
及时捕获一般在10月捕获。
打捞出来的水蛭按大、中、小规格分开,中等的应马上加工成干品后出售;小的另外放在一个池中继续养殖。
一种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蛭作为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动物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种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是要选择适宜的水质、水温和饵料。
首先,选用去除杂质的淡水或纯净水,保持水温在20-25℃之间。
其次,选择合适的饵料,一般以猪肝、鸡肝、鱼肝等富含血液的食物为主,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另外,要注意水蛭的密度和水质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水面积养殖300-500只水蛭为宜。
同时,定期更换水质和清洗养殖箱,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水蛭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水蛭生长较快,每个月可增长1-2毫米,但需要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溃疡病、蛭体瘤等。
总之,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水质、水温、饵料、密度等因素,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高产、高质的目的。
- 1 -。
室内水蛭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摘要:室内水蛭养殖是一种具有独特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养殖方式。
本文从选址、水质管理、营养专注以及养殖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室内水蛭养殖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并分析了养殖的优势与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室内水蛭养殖。
正文:室内水蛭养殖一直以来被人们广泛关注,因为水蛭具有独特的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于室内水蛭养殖的成功与否,选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所非常重要。
室内水蛭养殖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
建议选择位于安静、光照充足的房间,远离污染源和噪音。
此外,还要确保周围没有害虫或其他不利养殖的生物存在。
其次,水质管理是室内水蛭养殖的关键。
水蛭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适宜。
养殖池水的PH值应在6.8-7.4之间,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DE诱导黑水产生,黑水是水蛭的必需水质状态。
此外,水蛭对饮水有严格要求,用于充实血蓝素水蛭的饮用水应是新鲜活泉水或开水,建议不使用自来水。
营养专注是获得高质量水蛭的关键。
水蛭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在养殖池中添加适量的鱼饵或混合饲料能够促进水蛭的生长发育。
然而,应确保添加的饲料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以防止过度饲养导致疾病爆发。
养殖环境也是影响水蛭养殖的重要因素。
养殖环境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清洁度,定期清理养殖池,并监测养殖池的水质指标。
此外,适当的光照和温度是水蛭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水蛭对强光敏感,因此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室内水蛭养殖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养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水蛭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不易掌握。
其次,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疾病和病虫害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治。
另外,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等因素也会对养殖的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选择从事室内水蛭养殖前先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学习养殖技术和知识。
水蛭的养殖技术水蛭,别名蚂蟥,是一种贵重药材,水蛭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一项发展前景极好的新兴养殖项目。
下面一起来了解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
1、选地建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宽3米;大规模养殖,可以利用池塘,或者是水田挖连沟,宽3米,埂宽0.4米,埂高0.8米。
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要求水源是水蛭生存主要条件,因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3、种苗放养春、夏两季均可放养,种苗购买时要注意鉴别,需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每千克120~169条)。
4、投喂饲料水蛭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食,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一般每亩可以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
7天喂1次动物血,可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
注意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体。
5、越冬管理水蛭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
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6、天敌与疾病防治水蛭天敌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以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
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十分强,很少生病,只要保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等污染,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
以上就是关于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的介绍了,水蛭捕捞,可用稻草等秸秆作物扎成小捆,可以用畜禽血浸泡后然后放入养殖池中,水蛭会聚集在上面,就可以捞出,可用石灰掩埋,20分钟后,待其死亡取出晒干或用草木灰拌匀晒干。
蚂蟥养殖方法蚂蟥是一种寄生虫,通常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它们对于水质和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蚂蟥的养殖可以用于医药和科研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蚂蟥的养殖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蚂蟥养殖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是蚂蟥养殖的第一步。
蚂蟥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潮湿的环境,因此可以选择在地下室或者地面下的室内空间进行养殖。
在选择场地时,要确保通风良好,同时要能够控制温度和湿度。
其次,准备合适的容器和介质。
蚂蟥可以在泥土、腐叶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可以选择用泥土和腐叶作为蚂蟥的生长介质。
在容器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塑料桶或者水族箱等容器,确保容器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足够的空间,以便蚂蟥的生长和活动。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蚂蟥种苗。
蚂蟥的种苗选择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从专业的蚂蟥养殖基地购买健康的种苗,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在选购种苗时,要注意选择品种纯正、体型健康、无病无虫的种苗,以确保养殖的效果。
然后,控制好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蚂蟥对于温度和湿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适宜的温度为20-25摄氏度,湿度在80%以上。
可以通过加湿器和温度计等设备来控制养殖环境的温湿度,确保环境的稳定和适宜。
最后,定期进行管理和喂养。
蚂蟥需要定期清理环境、更换介质,并进行适量的喂食。
可以选择给蚂蟥喂食腐肉、腐鱼等食物,确保蚂蟥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定期观察蚂蟥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害虫。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成功地养殖出健康的蚂蟥。
蚂蟥养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蚂蟥养殖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蚂蟥养殖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水蛭养殖技术,塑料泡沫箱养殖法-养殖技术用水缸、大塑料桶、塑料泡沫箱、水桶等容器来养殖水蛭,简易灵活、操作方便,农村养殖少量水蛭时均可采用。
笔者于2022年4月至10月上旬,在采用水泥池养殖水蛭的同时进行了塑料泡沫箱养殖水蛭试验,21只泡沫箱(规格40厘米×60厘米×30厘米),箱内总底面积为5米2,总产鲜水蛭10.5千克。
在此将水蛭的特性与塑料泡沫箱养殖法进行介绍。
一、水蛭的生物学特性1.生活习性水蛭绝大多数品种生活在淡水中,极少数品种生活在海水里,极个别品种生活在陆地上,也有一些品种营水、陆两栖生活。
生长适温为15~30℃,当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水温达到35℃以上时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水蛭对水体酸碱度适应性比较广,最喜欢的环境是中性或稍偏碱性的水域,不喜欢在水较深、底部淤泥较多的环境中生活。
水蛭对水体中溶解氧的反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能忍受水中长时间缺氧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对水中缺氧又十分敏感。
当生活环境缺氧时,水蛭体内的共生菌可以进行厌氧呼吸,在短期内维持自己的生命。
人工养殖时,只要保证水体中的溶解氧在0.7毫克/升以上,就能满足其生活需求,所以人工养殖时需要经常添加新鲜水。
自然界中的水蛭对环境、水质要求不高,在一般水体中就能生长发育。
人工养殖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无污染、无化肥、无农药残留的水域;二是避开附近的污染源。
水蛭是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昆虫、软体动物、浮游生物为主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为食。
2.对环境要求水蛭对光的反应比较敏感,呈现出负趋光性,即对光有躲避的本能,尤其在强光照射时更敏感。
在进行人工养殖水蛭时,也要注意这一特性,要尽量避免强光直接照射。
在盛夏季节光照非常强烈时,要对养殖池进行遮阳处理,营造出适宜的暗光环境。
水蛭对水流的感应能力极强,对水流大小的反应非常敏感,能准确确定波动中心的位置,并很快做出反应,迅速地逆流游去。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水蛭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用于医药和美容等领域。
水蛭养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水蛭,提高其养殖效益。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水蛭养殖的方法和技术。
一、选择养殖场地养殖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水域。
最好选择相对稳定的江河湖泊,以确保水蛭的生长环境良好。
二、水质处理水质是水蛭生长的基础,水质处理是保证水蛭健康生长的关键。
首先需要清洗养殖池或槽,然后注入净化水质。
可以通过过滤、氧化、净化等手段提高水质的清洁度,保持适宜的水质。
三、水蛭选育与购买水蛭选育是养殖的关键环节。
可以通过购买品种好、体型健壮的水蛭苗种。
也可以自行进行水蛭的繁育和选育工作,选择体型健壮、生长快速的个体进行繁育。
四、饲料与喂养水蛭主要以吸食动物血液为生,其营养需求主要来自于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为了保证水蛭的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合适的饲料。
常见的饲料有鱼肉、肝脏、肠衣、蚯蚓等,也可以使用现成的水蛭饲料。
五、温度控制水蛭是温度敏感的动物,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
冬季需要保持较高的室温,夏季需要进行降温处理。
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等方式控制室内温度,确保水蛭的正常生长。
六、疾病防治水蛭疾病防治是养殖的重要环节。
水蛭易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需要进行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水质、饲料和环境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常见的疾病有水蛭瘟、糜蛭病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是水蛭养殖的常规工作。
要定期更换养殖池或槽的水质,清洗池底的废物和杂质,并保持养殖池的干净卫生。
八、定期捕捉和处理水蛭的捕捉和处理,主要是为了获取水蛭的血液。
可以选择在水蛭饿肚子的时候进行捕捉,将其放置在无痛的环境中,用适当的工具将其固定并进行刺激以提取血液。
完成后,需要对水蛭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养护工作。
总结起来,水蛭养殖方法和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处理水质、选育与购买水蛭、提供合适的饲料、控制温度、防治疾病、定期清洁和定期捕捉处理等。
养殖水蛭技术
养殖水蛭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养殖业,由于水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养殖水蛭已经成为一种受到国内外养殖业者普遍关注和持续发展的行业。
而养殖水蛭的技
术是养殖业的核心之一,下面将介绍养殖水蛭的技术要点。
一、水蛭养殖环境要求
1. 温度要适宜,一般在20℃左右的温度为最适宜,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
蛭的生长繁殖。
2. 水质要清洁,水质太脏或有毒物质污染会直接影响水蛭的健康状况。
3. 养殖环境要湿润,水蛭是喜欢适宜湿度生存的生物,湿润环境有利于水蛭的生长
和繁殖。
二、水蛭品种
水蛭有很多品种,其中常见的有“海蛭”、“草原蛭”、“索虫蛭”等等,不同品种
的水蛭在生长和繁殖方面具有差异。
三、饲料
水蛭的饲料主要是淡水蛭或血管蛭,可以在水蛭的生活环境中放置适量的饲料即可。
四、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
1. 合理的养殖密度,密度太大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2. 定期更换水和治理水质,此举能有效避免水蜗牛和碱性物质污染水质。
3. 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五、水蛭集约化养殖模式
水蛭集约化养殖模式是一种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新型养殖模式,一方面可以
大幅度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水蛭生产的效益。
在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水蛭资源的保护,避免出现不负责任的盲目开发现象。
水蛭是我国宝贵的药物资源,医学上具有抗凝固、破淤血等药用功效,其药理作用肯定,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脑血栓、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特效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动物性中药材。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水蛭室内养殖技术的相关情况。
水蛭养殖技术先进,目前药用水蛭绝大多数来源于野生,但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捉,水蛭的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再加之医药行业用量与日俱增,致使水蛭产品供不应求,选择水蛭养殖技术好,室内水蛭养殖技术非常先进已成为新兴的水产养殖项目,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黄金产业,也是符合“健康中国”发展理念的生态绿色农业。
幼苗开口时,按配方要求准备饵料,将饵料均匀的投撒到两边平台上,再开动增氧机,用分流剂对群居的幼苗进行分流。
让幼苗散开后顺利进食。
在精养的过程中,饵料的投喂要严格的按照四定原则:(1)定质,(2)定量,(3)定点,(4)定时。
每天早晨8--9点钟应补水或换水3cm--5cm。
当幼苗精养15--20天之后,从刚出茧时的1--2公分长到4--5公分左右,随着水体的肥度增加,水浮莲也在大量发棵,分苗时,将新发棵的水浮莲连同上面的幼苗一起移入另外一个精养池,按上面的方法养殖。
大约一个半月后,幼苗长到8cm左右就成了青年蛭,再用同样的方法把青年蛭分流到成品养殖池进行分级分段管理幼苗引进后,先在家放置2--3天,等茧内幼苗出茧率达到80%后,再选一晴朗的天气,时间为早上8:30--9: 00左右或下午5:30--6:00左右,气温最好在20℃左右入水,此时的水温应跟幼蛭的体温相近。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是一家蚂蟥养殖中心,位于当涂县全国文明城镇石桥镇,自2010年以来,从蚂蟥单一养殖,发展成为专业从事蚂蟥苗种选育、孵化、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多元化蚂蟥产业中心,建立蚂蟥卵茧人工孵化室2000余㎡,蛭苗种标准化繁育基地32亩,年产苗种1000万尾,蚂蟥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1900亩。
创源蚂蟥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解决蚂蟥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目前已获得蚂蟥养殖模式、蚂蟥人工饲料蚂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发明专利31项。
水蛭的养殖方法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水蛭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水蛭的养殖方法:场所选择选择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养殖。
小规模可在房前屋后挖沟养殖,沟宽3米、深1米; 大规模养殖可利用池塘式水田挖连沟式,沟宽3米、埂宽0.4米、高0.8米,两端设进、排水口,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水蛭的养殖方法:苗种放养春、夏两季均可放养。
一般每平方米水体可放养5 000~8 000条。
水蛭的养殖方法:饲喂水蛭的饵料以螺蛳为主,每亩可一次性投放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自由取食。
螺蛳量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
每周喂1次动物血,喂法: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1块。
水蛭的养殖方法:起捕及加工早春放养的水蛭9~10月份即可捕捞加工,捕捞时,先将水排净,再用网捕捞水蛭。
捕获的水蛭除每亩留 10~15公斤个体大、生长健壮的作种外,其余的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盛有的淡盐水的容器中,待其全部死后捞起,再用清水洗干净,晒干后出售。
水蛭的养殖方法: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极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
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水蛭的养殖方法:投饵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
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
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
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水蛭的人工育苗技术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养殖技术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在水蛭养殖生产中,人工育苗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只有掌握水蛭人工育苗技术,大量地繁殖后代,有足够的苗投入池中,才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水蛭的人工育苗技术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一、种蛭的来源1.野外捕捞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从天然水域捕捞成蛭作为种蛭。
我国北纬32°〜38°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湖畔以及温暖湿润的草丛处均有野生水蛭,可采用人工直接捕捞与引诱捕捞两种方法获得种蛭。
2..从养殖单位购买购种季节。
水蛭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产卵1次。
人工育苗所需的种蛭必须在春季采购,育出的苗正好与养殖生产需要蛭苗衔接上。
人工水蛭养殖首批放苗时间在5月中下旬,春季育出的蛭苗放养后,到10月上中旬可收获加工成干品。
春季温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比较好控制,水蛭的饵料也易获得。
购种最佳时间。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春季购种最佳时间段是3月底至4月,超过了5月1日,购回的种蛭就会少产1个卵茧。
根据笔者的经验,为了缩短暂养时间,购蛭种的最佳时间应在4月15日前。
二、种蛭的挑选种蛭可从成年水蛭中挑选,种龄在2年以上,且种龄一致、体重15〜20克/条;以活泼健壮、体躯饱满、体表光滑、有弹性的个体为佳,即放在手心里或用手指触碰会立即缩成团。
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
在繁殖季节,水蛭身体前部雌雄生殖孔间都有明显隆起的生殖带,繁殖以后生殖带消失,所以进种时要特别注意,以免误进已繁殖或未达到性成熟的个体。
三、种蛭的运输1.运输方法目前种蛭运输方法有干运法和湿运法。
干运法。
此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装袋运。
将种蛭装入80目尼龙筛绢袋中(规格为30厘米X40厘米),每袋装5公斤,扎紧袋口,然后放入比袋稍大、两端留有通气孔的塑料泡沫箱中,箱底放少量水草或少量水以保持箱内湿润。
室内水蛭养殖1. 引言水蛭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爬行动物,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室内水蛭养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介绍室内水蛭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室内水蛭养殖的条件要求2.1 温度要求室内水蛭养殖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一般来说,水蛭更适应较为凉爽的环境,30摄氏度以下为宜。
温度过高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2.2 湿度要求水蛭是水生动物,对湿度要求较高。
室内水蛭养殖时,要保持合适的湿度,一般在70%以上。
可以使用喷雾器定时喷水,保持环境湿润。
2.3 水质要求室内水蛭养殖需要提供清洁的水源。
使用蒸馏水或过滤过的自来水进行养殖。
水质不仅会影响水蛭的健康,也会影响水蛭的生长速度和药用价值。
2.4 光照要求水蛭喜欢暗处,不耐阳光直射。
室内水蛭养殖时,要选择适当通风但不直接接触阳光的地方,以免水蛭受到光照的伤害。
3. 室内水蛭养殖的步骤3.1 准备养殖场所选择一个适宜的养殖场所,可以使用鱼缸或其他适合容纳水蛭的容器。
保证养殖环境符合前述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
3.2 选择水蛭种类水蛭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如药用水蛭、观赏水蛭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水蛭种类进行养殖。
3.3 购买水蛭可以选择在宠物市场或水生植物店购买水蛭。
购买时要注意水蛭的健康状况和数量。
3.4 提供适宜的饲料水蛭的饲料主要为其他水生动物,如螺、虾等。
可在养殖场所中添加适量的饲料,保证水蛭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5 定期清洗养殖场所要定期清洗养殖场所,保持水蛭生活的环境干净卫生。
可以更换水质,清除杂质和废弃物。
3.6 调整养殖环境根据水蛭的需求,及时调整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保证水蛭的健康和生长。
4. 室内水蛭养殖的注意事项4.1 防止感染病菌水蛭容易感染病菌,因此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并对水蛭定期进行观察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2 饲料选择和喂养方法饲料的选择对水蛭的生长和药用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怎样养殖水蛭概述水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和保健领域的蛭类动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养殖水蛭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养殖者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介绍如何养殖水蛭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水蛭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在养殖水蛭时需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养殖水蛭的环境要求:1.温度:水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4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其生长和繁殖都有不利影响。
2.水质:水蛭对水质要求较高,喜欢清澈、富含氧气的水体。
养殖水蛭的水质要定期检测,保持良好水质。
3.光照:水蛭对光照要求不高,一般采用间接光照或遮光的方式。
水蛭培养基质水蛭需要一定的培养基质以供其寄生和繁殖。
常用的培养基质有:1.泥炭土:泥炭土是一种有机材料,富含天然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对水蛭的生长和繁殖有积极的影响。
2.河沙:河沙经过高温消毒和过筛处理后可以作为水蛭的培养基质。
沙粒细腻,有利于水蛭的寄生。
3.水生植物:适量的水生植物可以提供水蛭的食物和寄生场所,对水蛭的养殖有重要作用。
水蛭的饲养水蛭的饲养主要依赖于人工投喂。
下面是水蛭的饲养要点:1.饲料选择:水蛭主要以动物性蛋白质为食,如鱼肉、鱼腥等。
可以将鱼肉或鱼腥切成小块,然后投放到水槽中供水蛭食用。
2.饲养频率:一般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投喂,投喂量根据水蛭的数量和大小而定,试错法逐渐调整合适的投喂量。
3.餐后清理:水蛭吃完饲料后,会留下一些残渣和排泄物。
及时清理水槽中的残渣,保持水质清洁。
水蛭繁殖与收获水蛭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产卵来完成。
以下是水蛭繁殖的一般步骤:1.交配:为了进行水蛭的繁殖,需准备雄蛭和雌蛭。
将两者放入同一水槽中,让其自由交配。
2.产卵:经过交配后,雌蛭会在水槽边缘或适当的位置产卵。
产卵完毕后,将雌蛭捞出放回养殖箱中,以免其捕食幼仔。
3.幼仔孵化:水蛭的幼仔通常在一周内孵化出来,孵化后的幼仔需要适当的培养基质和适量的饲料来保持其生长。
4.收获:水蛭的收获时间大约在成蛭阶段,一般为1-2个月。
水蛭养植方法
水蛭是一种常见的药用动物,具有止痛、祛风、活血等功效。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蛭资源,许多人选择在家中养殖水蛭。
以下是水蛭养植的方法:
1.选择水蛭:一般选择幼年的水蛭作为养殖对象,这时候的水蛭比较小,体形较短,一般为5~10厘米长。
2.水池或桶的选择:选择直径在1米以下的圆桶或水池即可。
桶或水池的深度要在40厘米左右,以便水蛭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在桶底部放上发泡塑料板,以保证水的流通。
3.水质管理:水蛭需要纯净的水,所以需要更换水源。
根据水蛭数量,每周或每两周更换一次水。
使用的水要干净,不得有杂草或泥沙等污染物。
4.水蛭的喂养:水蛭属于肉食性动物,可以喂养小鱼、虾等蛋白质丰富的饵料。
同样,也可以喂养蚯蚓、蟑螂等动物。
由于水蛭的胃口比较小,建议每天分几次喂食,每次喂食不宜过多。
5.水温管理:水蛭喜欢温暖的水环境,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温的管理。
最适宜的水温为20-30℃。
6.水质检测:需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清洁,并测量pH值以确保水质稳定。
7.避免兽医用药:免疫保健是水蛭的重要问题。
如果出现水蛭生病的情况,避免使用兽医用药。
而是采用天然抵抗力增强方法进行免疫保健,如定期更换水源、清理水池杂质、定期做增强免疫力的调养药浴等方法。
以上是水蛭养植的方法,通过科学养植,能提高水蛭的养殖效益,并保障水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蛭养殖技术先进,目前药用水蛭绝大多数来源于野生,但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捉,水蛭的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再加之医药行业用量与日俱增,致使水蛭产品供不应求。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室内水蛭养殖技术的相关情况。
选择水蛭养殖技术好,室内水蛭养殖技术非常先进已成为新兴的水产养殖项目,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黄金产业,也是符合“健康中国”发展理念的生态绿色农业。
那么这种养殖方法的优点有哪些呢?
一、管理方便,在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下,进行立体、高密度养殖效益倍增;
二、能在短时间内更换新水或清池消毒,能观察到不健康的水蛭,即捞加工,以待销售,无损失;
三、养殖面积不分大小,房前屋后、荒地、老厂房场地等均可,成品水蛭产收干净,越冬安全,一次投入,数年养殖。
精养的物理性质
1 .透光性强,水层波动小:因为水浅,阳光可透射到池底,这样有利于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和底栖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
同时因为水浅,水的上下层基本均匀,仅在刮风、温差变化条件下出现小的波动。
为水蛭(蚂蝗)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 .水色不定,水温呈季节性变化:水的颜色常因土质、水深、施肥种类及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而各有不同。
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多时水体呈绿色,浮游动物多时水体呈黄色,腐殖质多时水体呈褐色或为酱油色,大量生长蓝藻时水体呈青绿色,鱼腥藻繁殖多时水体呈黄绿色,纤毛虫繁殖旺盛时水体又呈褐色,水蚤大量出现时水体则呈红色。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是一家水蛭养殖中心,位于当涂县全国文明城镇石桥镇,自2010年以来,从水蛭单一养殖,发展成为专业从事水蛭苗种选育、孵化、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多元化水蛭产业中心,建立水蛭卵茧人工孵化室2000余㎡,蛭苗种标准化繁育基地32亩,年产苗种1000万尾,水蛭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1900亩。
创源水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解决水蛭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目前已获得水蛭养殖模式、水蛭人工饲料水蛭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发明专利31项。
2017年,中心实现水蛭年产量1800多万条,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亩均增收1.5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被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更多详情请点击官网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进行进一步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