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环境综合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皇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
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
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
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
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
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
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
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本文章很长,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辽宁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7)环境科学与综合(857)环境科学与综合参考书目:1、《环境工程学基础》,张振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环境生物学》,孔繁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1、单词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
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2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610高等数学 (1)638 量子力学 (1)953 声学基础 (3)806 普通物理 (5)807数据结构 (7)808地理信息系统 (8)810数字电子技术 (10)910高级程序设计 (11)911软件工程 (13)912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 (15)940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18)946 信号与系统 (20)954计算机基础综合 (21)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25)930程序设计基础 (26)复试考试大纲 (29)现代物理基础 (29)科技英语(光学、凝聚态物理) (31)现代光学基础 (31)电子技术基础 (33)科技英语(光学工程专业(学术型080300和专业型085202) 35 电子技术A (35)通信原理 (36)计算机系统结构 (39)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0)数据库系统 (42)程序设计实践 (44)保密概论 (46)安全程序设计实践 (48)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概论 (50)数字信号处理 (53)C++语言编程 (54)科技英语(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 (57)光学电磁学 (57)信号与系统 (60)数字电子技术 (61)科技英语(海洋探测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 (6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64)数据结构 (64)软件工程 (65)初试考试大纲610高等数学一、考试性质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业务科一名称:绘画、设计创作
一、绘画创作与构图
(一)绘画构图与形式
1.绘画形式语言概述
2.视觉形态要素与视觉心理
3.绘画的视知觉与空间结构
4.形式语言的形式心理
5.绘画形式美的原理及其要素
6.画幅形态与材质效果
7.构图技法
8.绘画形式语言与作品创意
(二)构图中心技巧释秘
1.什么是构图中心
2.构图中心技巧的研究价值
3.构图中心技巧探秘
4.构图中心与画面视觉注意点
5.构图中心的不同形态与艺术效果
6.构图中心与画面视觉中心
7.构图中心技法的运用原则
二、世界平面设计史
1.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
2.摄影――新传达工具。
环境监测1、考试的总体要求“环境监测”课程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考生具备系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实验的基本操作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环境分析及环境监测的关系;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环境监测的概念及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约5%)2、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校准曲线和检测限等名词解释;离群值的检验方法及适用范围;环境质量保证体系及方法;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其判断;环境标准物质与环境控制样品的差异性。
(约15%)3、污泥沉降比、SVI等名词解释;水质监测对象;地面水监测断面的设置;地面水和工业废水采样点的设置、采样的时间和频率;水样类型;水样的保存、运输和预处理方法及其质量保证/控制;水样温度、颜色、浊度、透明度等物理指标的测定;水样有机污染指标的含义及DO、COD、BOD5的采样(质量控制过程)、预处理方法、测定原理和分析方法等内容;水中氨氮测定;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重金属离子(如铬等原理)、方法及其样品预处理。
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等相关知识。
(约35%)4、PM2.5等定义及危害;大气监测采样点的布设方法和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与原理;静态配气法与动态配气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约15%)5、噪声、计权声级等概念;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影响噪声监测的因素。
(约5 %)6、土壤、土壤背景值等概念;土壤主要污染物的特征及其危害;土壤监测的目的;土壤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及方法、采样点数量;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方法等。
(约15%)7、有害固体废物定义和鉴别方法;固体废物填埋场监测。
(约5%)8、生物监测方法及其意义;自动监测。
(约5%)3、考试的题型及比例1、名词解释(约10%)2、填空或选择题(约20%)3、计算题(约15%)4、简答题(约30%)5、论述题(约25%)4、考试形式及时间“环境监测”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辽宁大学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
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复试笔试考试科目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其内容将综合体现在一份试卷内。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主要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等
试卷分值:满分100分
参考教材:《财务管理学》(第三版),刘玉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
《财务管理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财务管理考试的目标在于考察考生对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运用财务管理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进行管理决策的能力。
考生应达到如下要求: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定性与定量方面运用财务管理原理与方法分析实际投、融资决策等问题。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一)总论
1)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2)企业组织形式
3)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二)财务管理环境
1)财务管理环境概述
2)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3)金融市场环境
(三)价值衡量
1)货币时间价值及其等值计算
2)风险报酬基本理论。
文物与博物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文物学基础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与方法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5、文物的性质
6、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7、文物管理与保护
二、博物馆学基础
1、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3、博物馆发展史与博物馆学简史
4、博物馆功能与类型
5、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和鉴定
6、博物馆藏品管理
7、博物馆陈列与展览
8、博物馆观众
9、博物馆经营管理
10、博物馆环境与文物保护
1、博物馆环境学的任务。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3 经济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947 经济学2875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3金融硕士 5保险硕士 5国际商务硕士 5复试考试大纲 6国民经济学6区域经济学(含专业英语)8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 9产业经济学1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含专业英语)13劳动经济学16计量经济学19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20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 20货币银行学、保险学23国际商务理论基础26西方经济学32海洋科学35初试考试大纲947 经济学一、考试性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能够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比例为50%,分值为75分。
四、考试内容(一)微观经济学部分1.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概念,供求定理,均衡价格。
2.消费者行为理论,基数效应论与序数效应论,弹性,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条件。
3.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短期均衡,长期均衡。
5.不完全竞争市场分析,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博弈论和市场定价。
6.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生产要素供给原则,劳动市场及工资的决定,土地市场和地租的决定,资本市场和利息率决定。
7.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社会福利函数,效率与公平。
8.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外部性与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1.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数据,国民收入核算指标,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消费理论,两部门收入决定,三部门收入决定,四部门收入决定,乘数理论。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0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学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学位)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考试包括以下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1.了解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污染源和污染物。
2.了解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基础。
3. 掌握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以及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方法、原理和工艺。
4. 掌握废水的物理处理、物化处理方法原理方法。
5. 了解城市污水和典型工业废水处理常用方法与工艺流程。
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了解大气环境、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标准,各种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与汇机制。
2. 掌握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如光化学烟雾、酸雨与灰霾的形成机制与危害。
、NOx和VOC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工艺与特点。
3. 掌握颗粒物、SO24. 了解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大气复合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对策。
5. 了解全球气候变暖、低碳排放的基本概念,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等。
三、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掌握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和特性,了解固体废物污染途径及环境影响。
2.掌握固体废物预处理的目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典型工业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方法。
样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共计20分)1.通常采用COD、(1)、(2)等水质指标来表示水中耗氧有机物的含量。
2.污泥中空隙水可以采用浓缩的方式去除,毛细水去除一般采用(3)方式去除。
3.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4)两大类。
其中颗粒污染物控制的方法和设备主要有(5)、(6)、静电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等。
4.活性污泥中细菌的化学表达式为(7),可以计算出,每氧化分解1g微生物需要氧量为(8)g。
5.水处理中除盐就是减少水中溶解性盐类(包括各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量,除盐的方法有(9)、(10)、反渗透等。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933 环境学1959 结构力学A 2935 普通地质学B 3961 环境工程基础A 5962 环境工程基础B 7复试考试大纲11化学与生物学11流体力学12环境工程综合13工程地质学15初试考试大纲933 环境学一、考试性质《环境学》是中国海洋大学为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备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二、考察目标考察学生对环境学基本原理,生态学基础理论,环境要素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特征与危害,全球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常见污染因子监测方法与原理,典型环境污染物基本控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考试形式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各占总分的20%。
四、考试内容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
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
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3.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5.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6.环境污染的剂量、毒性概念;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7.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8.水中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和空气中SO2、NO2、TSP等因子的测定方法与原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
2019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培养目标
(一)、熟悉环境科学发展前沿,掌握系统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
(二)、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环境规划及管理能力,以便应对高层次科研和工程技术,成为专门性人才。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
第一篇环境工程学概述
1 绪论
1.1 概述
1.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
第二篇水污染控制技术
2 概述
2.1 水体污染
2.2 水质指标
2.3 水质标准
2.4 水污染控制方法
3 物理处理法
3.1 格栅
3.2 沉淀法
3.3 滤池
4 化学处理法
4.1 中和
4.2 氧化/还原法
4.3 化学沉淀法。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9 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1)842自动控制理论 (5)845水力学 (8)848运筹学 (8)915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 (11)959 结构力学A (16)960 结构力学B (18)复试考试大纲 (19)机械工程综合 (19)动力工程专业综合 (20)电子技术综合 (25)土木工程综合考试 (29)管理信息系统 (31)理论力学 (33)船舶结构力学 (34)初试考试大纲841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一、考试性质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理论课程。
作为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察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常用工质的热物理性质的了解,有关图表及计算公式的综合运用。
对典型热力工程和热力循环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对热量传递的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热量传递工程计算方法。
能源合理利用及其高效转换的基本观念的掌握。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20%,计算题80%四、考试内容(一)基本概念1、主要内容:(1)热力系。
(2)热力状态和平衡状态。
(3)工质的状态参数。
状态方程。
热力参数坐标图。
(4)功和热量。
热力过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热力循环。
2、具体要求:理解热力系、理想气体、平衡状态和可逆过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工质基本状态参数和热效率的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了解热力系的分类和特点、工质状态参数性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主要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4)焓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2、具体要求: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来源和本质。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不同热力系的表达方程、应用特点和工程计算方法、热与功的计算。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22科目名称:综合英语适用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综合英语》考试大纲一、科目简介本考试是为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考试。
考生统一用英语答题。
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查目标与要求本考试旨在科学地检验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翻译与写作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及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材料,熟悉语法和修辞知识,能够翻译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掌握应用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并能够较好地撰写上述两类文章。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本考试采取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强调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考试包括五个部分:修辞、阅读理解、改错、翻译及写作。
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修辞(10分)考查对常用修辞手段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0分)要求考生能够 1 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要义;2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 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 根据阅读材料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 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 区分论点和依据。
第三部分改错(15分)考查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部分翻译(55分)该试题由A、B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英译汉(25分)和汉译英(30分)。
要求考生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
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第五部分写作(50分)该试题由两项写作任务组成,分别为应用文写作(15分)和议论文写作(35分)。
2019年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环境综合》考试大纲说明:本科目由《环境化学》及《环境学概论》两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
《环境化学》部分(内容涉及比例40%):
一、适用范围及基本要求概述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辽宁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
本考试大纲侧重于环境污染化学,着重于各类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和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环境化学概论
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
(二)水环境化学
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和组成;
2.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着重沉淀和溶解、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和应用。
3.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行为与归趋模式。
着重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等典型机制与迁移转化模式。
4.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营养物质的来源;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湖水的营养化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三)大气环境化学
1.大气中污染物的特征;
2.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光化学反应、重要的自由基、氮氧化物的转化、碳氢化物的转化、光化学烟雾、硫酸型烟雾、大气颗粒物化学);
3.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酸沉降化学。
(四)土壤环境化学
1.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性、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
2.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
3.土壤中农药的迁移与转化(典型农药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性,扩散质体,流动吸附与分配作用,典型农药(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五)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
1.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
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
2.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
生物蓄积,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
3.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耗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4.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
氮硫的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5.污染物质的毒性。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效应。
(六)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重金属元素(汞、砷)形态、迁移、转化与归趋,及生物与环境效应;
2.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形态、迁移、转化与归趋,及生物与环境效应。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发展动向;熟练掌握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水中无机及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土壤的组成与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充分理解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转运、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与毒性;了解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归趋与效应、有害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种类及毒性。
另外,考生应具有应用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去解决较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性思维和潜力,并且对环境化学的热点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有一定了解。
《环境学概论》部分(内容涉及比例60%):
一、适用范围及基本要求概述
《环境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辽宁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生态学基础,能源与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利用及保护,典型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与对策。
本考试大纲侧重于环境问题的本质,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当代世界及我国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环境学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
(二)当代环境问题及变化趋势
环境问题的本质,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当代世界及我国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
(三)生态学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含义及基本概念,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环境问题。
(四)能源与环境
世界及我国能源问题,新型能源类型及特点,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问题。
(五)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典型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壤污染物的来源、现状及治理措施。
(六)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
世界水资源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特点,水污染控制技术及我国水污染管理政策。
(七)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形成、污染物分类、气象因素与大气污染的相互关系,全球性大气问题,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我国大气污染管理政策。
(八)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
噪声的定义、特征、危害、来源,噪声控制标准及措施,微波污染与人体健康。
(九)固体废物与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定义、来源、危害,固体废物的管理及消除途径,危险废物控制对策。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学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当代世界及我国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变化趋势;熟练掌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环境问题;充分理解水体、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特点及控制方法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