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实现多线程文件传输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局域网p2p传输工具
近几年来,无线局域网在技术上已经日渐成熟,应用日趋广泛,那么你知道局域网p2p传输工具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局域网p2p 传输工具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局域网p2p传输工具:
自同步是国内原创的一款局域网P2P文件同步工具,用户可以在局域网环境下让多台设备的文件夹之间建立同步。
设置简单,几步搞定不同设备间的文件夹同步。
目前自同步支持windows、安卓、Linux、OSX(mac)、IOS五大平台,有需要的朋友可自行去官网下载相应的版本。
软件特点
1.无需中心服务器:和现在流行的网盘不同,如金山快盘、dropbox等,它们需要您的设备时时刻刻连接互联网来完成文件同步工作,而自同步无需您连接网络,只需要同在一个局域网内就能完成文件同步工作。
2.局域网内快速发现您自己的设备:在局域网内,只要装有自同步的软件的设备,启动时就能快速看到周围在线的设备,你可能自行授权信任的设备,一般自己的设备都是相互信任的设备。
3.实时同步:处于同步中的目录,只要其中一个目录发生变化,如文件/目录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另一个同步目录会迅速做相应的修改。
4.局域网加密:自同步在局域网内传输数据是用AES加密的,可以防止处于同一局域网的非法设备窃取您的数据。
P2P技术技术原理什么是对等网络(P2P)技术?P2P技术属于覆盖层网络(Overlay Network)的范畴,是相对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来说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换方 式。
在C/S模式中,数据的分发采用专门的服务器,多个客户端都从此服务器获取数据。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数据的一致性容易控制,系统也容易管理。
但是此种 模式的缺点是:因为服务器的个数只有一个(即便有多个也非常有限),系统容易出现单一失效点;单一服务器面对众多的客户端,由于CPU能力、内存大小、网 络带宽的限制,可同时服务的客户端非常有限,可扩展性差。
P2P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对等网络结构。
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既可以从 其他节点得到服务,也可以向其他节点提供服务。
这样,庞大的终端资源被利用起来,一举解决了C/S模式中的两个弊端。
对等网络的基本结构(1)集中式对等网络(Napster、QQ)集中式对等网络基于中 央目录服务器,为网络中各节目提供目录查询服务,传输内容无需再经过中央服务器。
这种网络,结构比较简单,中央服务器的负担大大降低。
但由于仍存在中央节 点,容易形成传输瓶颈,扩展性也比较差,不适合大型网络。
但由于目录集中管理,对于小型网络的管理和控制上倒是一种可选择方案。
(2)无结构分布式网络(Gnutella)无结构分布式网络与集中式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它没有中央服务器,所有结点通过与相邻节点间的通信,接入整个网络。
在无结构的网络中,节点采用一种查询包的 机制来搜索需要的资源。
具体的方式为,某节点将包含查询内容的查询包发送到与之相邻的节点,该查询包以扩散的方式在网络中蔓延,由于这样的方式如果不加节 制,会造成消息泛滥,因此一般会设置一个适当的生存时间(TTL),在查询的过程中递减,当TTL值为0时,将不再继续发送。
这种无结构的方式,组织方式比较松散,节点的加入与离开比较自由,当查询热门内容时,很容易就能找到,但如果需求的内容比较冷门,较小的TTL不容易找 到,而较大的TTL值又容易引起较大的查询流量,尤其当网络范围扩展到一定规模时,即使限制的TTL值较小,仍然会引起流量的剧增。
传输大文件方法传输大文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如何高效地传输大文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传输大文件的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FTP传输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常用的文件传输协议,它能够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使用FTP传输大文件需要先搭建FTP服务器,然后在客户端使用FTP软件进行操作。
FTP传输大文件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且稳定,但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配置。
二、P2P传输P2P(Peer to Peer)传输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文件传输方式,它允许用户直接从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上下载文件。
P2P传输大文件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其他用户的带宽资源,传输速度较快。
但P2P传输大文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安全性较低,易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
三、云存储云存储是一种将文件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和下载文件。
云存储传输大文件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用户无需搭建服务器和进行复杂的配置。
但云存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付费,且文件的隐私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分割压缩传输分割压缩传输是将大文件分割成多个小文件,然后再进行压缩传输的方式。
这种传输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传输时间和带宽占用,但需要在接收端进行解压缩和文件合并的操作。
五、断点续传断点续传是一种可以在传输中断后继续传输的方式。
当传输大文件时,如果中途出现网络问题或其他原因导致传输中断,断点续传可以从上次中断的地方继续传输,而不需要重新传输整个文件。
这种传输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时间和带宽,提高传输效率。
六、多线程传输多线程传输是一种利用多个线程同时进行文件传输的方式。
通过将文件切分成多个块,然后使用多个线程同时传输这些块,可以加快传输速度。
多线程传输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带宽资源,提高传输效率。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合并传输完成的文件块。
小草网管软件快速配置指南1.名词解释2.配置【网络出口总带宽】1.点击【图标栏】的【流控策略】图标;2.点击【网络总带宽配置】标签页;3.根据贵单位实际的网络出口带宽配置【网络出口总带宽】信息。
如下图所示:注:【网络出口总带宽】设置是小草软件流量控制是否准确的基础,一定要正确配置(如您不清楚贵单位实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请联系贵单位互联网的接入商)。
三.配置【用户管理对象】根据贵单位的网络规划情况,设置您需要管理的用户组的对象,如下图所示:四.配置【时间管理对象】配置贵单位实际的工作时间段,如下图所示:注:产品默认的工作时间段是周一至周五,每天8:00至18:00。
五.配置【流控策略】5.1注意的事项1.需要点击【启动流控】的按钮1.策略配置完成以后,必须点击【保存并应用】按钮策略才能生效。
如下图所示:5.2配置【流控策略】点击【图标栏】中图标,如下图所示:5.3配置【保障策略】1.点击【保障通道】标签页;2.点击右下角【增加】按钮。
如下图所示:5.3.1保障长期运行的关键业务(VPN、ERP等)的带宽5.3.1.1通用配置策略的步骤1.输入保障的策略的名称;2.选择【静态保障】模式;3.设置该业务需保障的带宽;4.设置该业务的最大带宽;5.设置需保障的业务的服务器IP地址。
如下图所示:5.3.1.2需保障的业务已配置为自定义业务配置策略的步骤:1.输入保障的策略的名称;2.选择要保障的业务;3.选择【静态保障】模式;4.设置该业务需保障的带宽;5.设置该业务的最大带宽。
如下图所示:5.3.2如何保障视频会议的带宽5.3.2.1配置策略的步骤1.输入保障策略的名称;2.选择【一般动态保障】模式;3.设置视频会议需保障的带宽;4.设置视频会议的最大带宽;5.设置视频会议服务器的IP地址。
如下图所示:5.3.3如何保障重要人员的网速5.3.3.1配置策略的步骤1.输入保障策略的名称;2.选择【优化动态保障】模式;3.设置需给领导保障的带宽;4.设置领导用的最大带宽;5.设置领导的IP地址。
P2P怎么用什么是P2PP2P,即点对点,是指一种计算机网络结构,其中所有计算机节点在网络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可以进行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而不需要经过集中的服务器。
P2P的应用P2P网络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文件共享、实时通信、视频流媒体等。
其中最著名的应用之一是BitTorrent,它以P2P的方式进行文件共享,用户可以通过该协议下载和分享各种文件。
P2P如何使用想要使用P2P进行文件共享或其他操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选择P2P软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P2P软件。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P2P软件可供选择,其中一些最受欢迎的软件包括BitTorrent、eMule和Ares等。
它们都提供了各自独特的功能和界面,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
2. 下载并安装软件选择好合适的P2P软件后,需要前往官方网站或可信的软件下载网站下载该软件。
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选择对应的版本进行下载。
下载完成后,按照软件的安装向导进行软件的安装,完成后即可打开软件进行配置。
3. 配置P2P软件打开安装好的P2P软件,根据软件提供的向导或界面进行配置。
通常需要设置一些基本信息,例如下载目录、上传带宽限制等。
在配置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
4. 查找资源并下载配置完成后,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搜索功能查找到所需资源。
一般来说,P2P软件都有一个搜索框,用户可以输入关键字搜索感兴趣的文件。
搜索结果将显示出符合条件的资源列表,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下载。
5. 共享自己的资源P2P不仅可以下载资源,还可以共享自己的资源给其他用户。
在P2P软件中,一般有一个共享目录,用户可以将自己想要分享的文件放置在这个目录中。
其他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找到并下载这些文件。
6. 保护隐私和安全在使用P2P软件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计算机安全。
确保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都是最新的,并避免下载不安全的文件或使用未经验证的软件。
用C#语言实现http协议下的多线程文件传输很多人都有过使用网络蚂蚁或网络快车软件下载互联网文件的经历,这些软件的使用可以大大加速互联网上文件的传输速度,减少文件传输的时间。
这些软件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魔力呢?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软件都采用了多线程下载和断点续传技术。
如果我们自己来编写一个类似这样的程序,也能够快速的在互联网上下载文件,那一定是非常愉快的事情。
下面我就讲一讲如何利用C#语言编写一个支持多线程下载文件的程序,你会看到利用C#语言编写网络应程序是多么的容易,从中也能体会到C#语言中强大的网络功能。
首先介绍一下HTTP协议,HTTP亦即Hpyer Text Transfer Protocal的缩写,它是现代互联网上最重要的一种网络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位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是一个面向无连接、简单、快速的C/S结构的协议。
HTTP的工作过程大体上分连接、请求、响应和断开连接四个步骤。
C#语言对HTTP协议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NET类库中提供了WebRequest和WebResponse类,这两个类都包含在命名空间中,利用这两个类可以实现很多高级的网络功能,本文中多线程文件下载就是利用这两个类实现的。
WebRequest和WebResponse都是抽象基类,因此在程序中不能直接作为对象使用,必须被继承,实际使用中,可根据URI参数中的URI前缀选用它们合适的子类,对于HTTP这类URI,HttpWebRequest 和HttpWebResponse类可以用于处理客户程序同WEB服务器之间的HTTP通讯。
HttpWebRequest类实现了很多通过HTTP访问WEB服务器上文件的高级功能。
HttpWebRequest类对WebRequest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提供支持,HttpWebRequest将发送到Internet资源的公共HTTP标头的值公开为属性,由方法或系统设置,常用的由属性或方法设置的HTTP标头为:接受, 由Accept属性设置, 连接, 由Connection属性和KeepAlive属性设置, Content-Length, 由ContentLength属性设置, Content-Type, 由ContentType属性设置, 范围, 由AddRange方法设置. 实际使用中是将标头信息正确设置后,传递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根据要求作出回应。
传输超大文件的方法
传输超大文件的方法列表:
1. 利用分块传输:利用分块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大文件分块后分批传输,每次传输的数据量更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2. 建立FTP服务器:可以搭建一个专用的FTP服务器,用户能够上传
和下载超大文件。
3. 利用文件同步工具:文件同步工具能够实现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
的新的文件拷贝,可以在网络带宽较小的情况下进行传输,同时也会
自动解决网络故障等问题。
4. 利用P2P技术:P2P技术比较适合大文件传输,能够支持跨局域网
络文件传输,同时实现断点续传、多线程下载等功能。
5. 云存储服务:可以利用云存储的文件服务,大文件可以通过浏览器
上传,下载到本地硬盘,从而避免了网络中断问题,同时也能够节省
额外的网络费用。
6. 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备份可以用来备份海量的数据,将数据文件夹
备份到磁带或网络存储上,也是一种轻松传输大文件的方法。
7. 其他途径:还可以通过CD或DVD光盘,以及U盘或移动硬盘等方式,来进行大文件的传输。
总之,传输超大文件时,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传输效果。
p2p实现多线程文件传输2007年09月17日星期一 11:21什么是P2P技术呢?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
因此,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
P2P技术自面市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最近几年,P2P技术更是发展迅速。
目前,业界对P2P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说法,Intel将P2P技术定义为“通过系统间的直接交换达成计算机资源与信息的共享”,这些资源与服务包括信息交换、处理器时钟、缓存和磁盘空间等。
IBM则对P2P赋予了更广阔的定义,把它看成是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的系统并具备如下若干特性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而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简单地说,P2P技术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其网络通信方式如图一所示。
它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在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双重特性,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
由于P2P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存储模式将由目前的“内容位于中心”模式转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改变Internet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将权力交还给用户。
目前,在网络电视、文件共享、分布式计算、网络安全、在线交流甚至是企业计算与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P2P都显露出很强的技术优势。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
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
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P2P的本质思想是,整个网络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
在P2P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者等三方面的功能,在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在P2P工作方式中,每一个客户终端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
它弱化了服务器的作用,将信息数量、成本资源都向互联网各点均匀分布,也就是所谓的“边缘化”的趋势,消除了单个资源带来的瓶颈,可以控制和实现网络上各节点的负荷平衡。
P2P技术不仅能利用服务器的资源,同时能合理地使用用户计算机的空闲资源。
用户在享受媒体节目的同时,也在利用自身计算机所空闲的资源为其他用户提供着服务。
所以,使用P2P技术提供高质量和大容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成为可能。
P2P技术在网络电视中的应用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
传统的和经典的数字电视都具有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经典的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IPTV关键技术IPTV是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
它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s时可以有接近DVD的收视效果(通常DVD的视频流传输带宽需要3Mb/s),对今后开展视频类业务如因特网上视频直播、远距离真视频点播、节目源制作等来讲,有很强的优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
IPTV的特点及应用IPTV是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电器,通过互联网络协议来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多种数字媒体服务。
随着P2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P2P技术可以设计一个运营商级的音视频业务系统,采用P2P技术的播放软件成就了网络电视的发展。
P2P既代表一种新技术,也映射着一种新文化,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用Peer与Peer的对等沟通,打破了目前网络流行的C/S主从模式,是对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也是互联网本质的回归。
P2P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喜爱,目前主要的应用的网络电视下载有PPStream、沸点网络电视、TVKoo、猫眼网络电视、QQ直播;影视歌曲下载类的bt、百宝、酷狗(KuGoo)、电骡(eMule)等;通信类的Skype等。
网络电视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的网民,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极为丰富的业务,如VoD点播、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多种在线信息咨询、游戏、个人视频录制、电子商务、VOIP、即时通信IM等。
P2P技术在网络电视领域中更是如鱼得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文件交换,资源共享:在传统的WEB方式中,实现文件交换必须要通过服务器,通过把文件上传到某个特定网站,用户再到该网站搜索需要的文件,然后下载,这种方式需要WEB服务器能够对大量用户的访问提供有效服务。
而P2P模式下,用户可以从任何一个在线用户的计算机中直接下载,从而真正实现了个人计算机与服务器的对等。
(2)在线交流,即时通讯:通过使用P2P客户端软件,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即时交谈,可以就网络节目进行讨论,从而实现实时互动。
这样既增加了用户收看网络电视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3)快捷搜索,对等连接:P2P网络模式中节点之间的动态而又对等的互联关系使得搜索可以在对等点之间直接地、实时地进行,既可以保证搜索的实时性,又超越传统目录式搜索引擎的深度、速度、幅度。
传统的流媒体服务大都是客户/服务器(C/S)模式如图二所示,即用户从流媒体服务器点击观看节目,然后流媒体服务器以单播方式把媒体流推送给用户。
当流媒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用户总数大幅度增加,这种C/S模式加单播方式来推送媒体流的缺陷便明显地显现出来(如流媒体服务器带宽占用大、流媒体服务器处理能力要求高等),带宽、服务器等常常成为系统瓶颈,系统的可扩展性差。
而通过P2P技术引入到流媒体传输中而形成的P2P流媒体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这种技术并不需要互联网路由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性价比高且易于部署;第二,在这种技术中,流媒体用户不只是下载媒体流,而且还把媒体流上载给其他用户,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扩大用户组的规模,且更多的需求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同时相对于互联网上众多计算机,P2P应用比其他应用要更多考虑那些低端PC的互联,它们不具备服务器那样强的联网能力,同时对于以往的P2P应用技术,现在的硬件环境已经更为复杂,这样在通信基础方面,P2P必须提供在现有硬件逻辑和底层通信协议上的端到端定位(寻址)和握手技术,建立稳定的连接。
涉及的技术有IP地址解析、NAT路由及防火墙。
目前互联网主要技术模式是S/C方式,此方式要在互联网上设置拥有强大处理能力和大带宽的高性能计算机,配合高档的服务器软件,再将大量的数据集中存放在上面,并且要安装多样化的服务软件,在集中处理数据的同时可以对互联网上其他PC进行服务,提供或接收数据,提供处理能力及其他应用。
对于一台与服务器联机并接受服务的PC机来说,这台PC机就是客户机,其性能可以相对弱小。
而P2P技术的特征之一就是弱化了服务器的作用,甚至取消服务器,任意两台PC互为服务器,同时又是客户机,即对等。
S/C方式造成互联网络上的集中,无论信息资源还是成本资源均向同一方向集中,这样的模式符合一对多、强对弱的社会关系形式,如政府对个人、对企业,大企业对小企业,学校对学生,企业对职工等等关系。
虽然“客户/服务器”模型是目前互联网上占统治地位的计算模型,但从某种意义来说,P2P计算可以说是一种向传统互联网技术的回归,体现了互联网的本质,因为互联网最初的设计目标就是让网络上的计算机互相之间可以直接通信而不需要中介。
P2P直播的技术难点目前结合P2P技术的IPTV业务应用已经有多种实现,然而P2P技术为IPTV业务实现带来灵活和高效率等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时延、网络不可控、可管理性差等问题,在IPTV业务中应用P2P技术必须要考虑和解决上述问题。
P2P技术的基本理念就是对等,体现在应用中就是参与者不但接受服务而且提供服务(如:共享资源等)。
另外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互联网,同样具有互联网尽力而为的印迹,其本身并不考虑控制、管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电信业务应用中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在IPTV的内容分发系统中应用P2P技术就必须考虑和解决一些问题,包括:业务时延问题、网络不可控问题、ADSL节点上下行带宽不对称的问题、NAT/FW穿越的问题、安全性问题、可管理性问题。
(1)穿透防火墙配置:防火墙电脑超过了90%,如果让2台在防火墙后面的电脑能够实现P2P互联,这是一个技术的难点。
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求用户配置TCP端口:BT和电驴采用的方式,配置需要网络专业知识。
一般做法是通过在防火墙上开启TCP端口来实现,如果开启了端口或者本身有Internet IP地址的,为高联通性电脑;在防火墙内并且没有开启TCP 端口的电脑,为低联通性电脑。
高联通性电脑可以和其它的高联通性电脑已及低联通性电脑进行P2P;而低联通电脑只能和高联通性电脑进行P2P.因此在BT、电驴中,有Internet IP或者已及在防火墙上开启端口的电脑速度很快,而在防火墙后面的电脑(一般为局域网上网方式)就比较慢了。
而通过局域网方式上网的电脑超过70%,如果没有网络基础,或者没有网管特殊配置,只能处于低联通性,速度慢。
二是防火墙自动穿透。
无需用户配置,自动让两台在防火墙后面的电脑能P2P互联。
P2P连接可以使用TCP和UDP两种方式。
而Tvkoo是使用UDP 进行数据传送的,因此不会有TCP限制。
(2)用户时延:用P2P技术实现IPTV业务的内容分发实际上也是一种应用层组播方式,也就是在各个Peer上实现的组播,由于P2P方式的内容分发每个内容切片往往要经过多跳才能到达请求端,因此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时延的叠加效应,即离根节点越远的用户时延越大。
(3)网络拓扑不可控:用户加入、退出P2P网络有一定的随意性、偶然性。
P2P网络的拓扑不可控,具有随机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如果不采取其他补偿措施,必然会导致IPTV业务的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此问题补偿的办法有:路由备份,即为用户请求的每个时间段的流文件切片都提供至少两条路由,当其中一条路由中断时,能迅速切换到其他可选路由继续下载所需的文件切片,以保证流文件在观看过程中的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