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无损检测技术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的应用探讨一、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特点1、无损检测适应性强适应性强是检测技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强大的适应性可以提高检测技术的应用效率,使之更加快速和普及和发展,同时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无损检测技术就是这样的技术,它可以在旧建筑项目的检测项目应用,还可以在新的建筑项目上实现材料的检测和评估,这是因为如此,无损检测技术才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
2、无损检测具有良好的便捷性便捷性是无损检测的另一突出特点,与破坏型的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在很好的保留了检测产品结构完整性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其高精度的检测和评定。
3、无损检测技术的无限制性什么是无限性,所谓无损检测的无限制性就是指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检测的同时,不会受到检测差对象自身条件的制约,能够有效的实现检测的性质。
4、被检测的对象受损程度小上文已经提高,无损检测对于检测对象的伤害很小,基本可以保障结构的完整,并且还可以保障检测效果,这样的检测方法简单方便,使用也十分灵活。
二、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應用分析1、声探无损检测技术声探无损技术是在声发射检测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形成的,应用该技术能够对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准确检测。
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负载严重,会对路面结构造成影响,使路面出现裂缝,一定程度上释放出声波能量,因此产生了声探无损技术,利用瞬间产生的应力波规律进行道路桥梁缝隙位置检测,形成超声波检测技术。
2、纤传感检测技术光纤传感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充分利用某些物理量的敏感特性并将外界物理量转换成光信号,最终达到测量的目的。
国内的光纤传感检测技术经过了30多年来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举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道路和桥梁多个方面的情况包括应变特性、钢索索力、预应力连续混凝土的内部应力等等。
相对传统的传感器而言,光纤应变传感器灵活轻便、样式齐全,最关键的是它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和被测对象情况的影响,而且能够承受高压、腐蚀、易燃易爆等特殊境况,实用性非常强。
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简述摘要: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重视无损检测技术以及其发展的趋势,要认清楚这项技术的使用价值。
在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中,施工单位应注重对无损检测工作的安排管理,合理安排检测人员,并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用检测技术,以保证工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引言道路桥梁项目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提高道路桥梁项目的质量,保证延长使用道路桥梁项目的质量,合理控制工程价格。
在检测道路桥梁的项目中,使用检测技术多,同时也有着新发展趋势,推动社会有着更好的发展。
在检测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对道路、桥梁的整体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此来深度分析道路的真实应用情况,然后针对其做出对应分析,帮助更多人去解决这一问题。
1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通常是应用雷达声波的方式检测道桥工程,此种检测性质特殊,能够最快发现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深入剖析建筑内部情况。
检测人员在测量中需要检测道桥建筑的尺寸、性能和结构,合理了解道路桥梁的相关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无损检测技术在使检测结构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能够测量检测物质的物理指标,从而判断结构情况、化学性质以及结构性能。
此项技术结合现代材料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开展[1]。
2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简述2.1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作为新型的检测技术,被运用到检测建筑工程中内部结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的质量问题。
该技术是通过红外摄像电子摄取混凝土连续辐射红外线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混凝土范围内温度场的分布图像,这些图像能够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缺陷和损失,再进一步的对其质量进行评判。
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在不与建筑物进行接触的情况下就能对其内部构造做出有无损伤的判断,能够快速扫描不同温度场,并可以实施遥感检测等。
道路施工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建设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
然而,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在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和保障行车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道路施工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及发展历程无损检测是指在不影响材料自身性质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物理、化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检测仪器和设备对被测对象的各种性能和缺陷等进行检测,以达到评估和判断其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检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无损检测技术起源于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建设行业的重要检验手段,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二、道路施工中的无损检测技术道路施工中,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用于检测路面材料的密度、强度等物理性质,以及路面的缺陷情况,包括裂缝、起伏、变形等。
这些问题容易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需及时检测和解决。
1. 道路材料的密度检测道路材料的密度检测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
其目的是检测路面材料的密度、均匀性,以及材料的压实程度。
材料密度的高低会影响道路的耐久性、防水性和噪音吸收性等多个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无损检测仪器对路面材料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隐藏的质量问题。
2. 道路材料的强度检测道路材料的强度是道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强度检测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材料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道路材料强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其中,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是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通过相应的无损检测仪器,对材料进行强度测量,及时发现材料问题,是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和保障道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3. 道路表面缺陷检测道路表面缺陷的检测是道路施工中的常见无损检测技术。
对公路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探讨工瑶技术伊晓刚(新疆路桥桥梁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新挹乌鲁木齐830021){}…一。
‘’“’“’”…、。
!“。
’j j。
‘?。
““j。
、。
1’、4“?+。
’…。
…。
1。
…j…。
…F1。
1””…1。
?。
2““。
”‘。
………L 7喃要】本文探讨了路面使用性能无损检测上的最新技术。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方面的现状与不々?,足。
于f-.m m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公路路面;元损检测;技术7,1路面检测技术1.1弯沉测试落锤式弯沉仪(fw d)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弯沉检测设备,代表了弯沉检测的发展方向。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提升和释放荷载块对路面施加冲击荷载,荷载大小由落锤质量和起落高度控制,荷载时程和动态弯沉盆均由相应的传感器测定。
我国绝大部分fw d用户单位没有配套的分析软件,.h,vd也仅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弯沉测置仪器在使用,仅有少数研究性单位在进行深入探讨。
国内外围绕着fw d所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更可靠的模量反演技术。
通过对f w d所测弯沉盆数据的分析,反演路面结构层的弹性模量。
目前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路面结构力学特性的模拟、反分析的适定性(存在性、唯—性、稳定性)、反演结果的验证与应用等。
与加速路面1式验(apt)相结合的试验研究。
在试验路上进行加速破坏试验,路面结构内设置各种传感器,测试应力、应变、温度、含水量等信息。
在试验过程中,采用fw d进行弯沉检测、模量反演、性能评价及剩余寿命预测等试验和分析,并与荷载重复作用次数、应力、应变、表面破损等信息建立联系,从而修正fw d的性能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12断面测试路面断面测试主要用于计算两个指标,平整度(纵断面)和车辙(横断面)。
其中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的重要撸标,是道路使用者判断道路好坏的直接依据。
连续式激光断面仪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平整度和车辙检测设备,正常测试速度为80km/h,并且同时还可以测量横坡、纵坡、转弯曲率等指标。
道路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近些年来,在道路工程快速发展过程中,道路检测工作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道路工程的建设水平。
在道路检测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势: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高的检测效率。
在当前的道路检测过程中,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以及雷达检测技术等。
为此,本文将结合这些技术应用优势,着重分析这三种检测技术在道路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借此提高道路检测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道路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优势;具体应用现阶段,道路作为我国人民日常通行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各个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日常出行体验。
伴随着我国出行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也有着越来越大的使用压力,所以磨损量也会因此而加大。
为有效降低道路翻新成本,就必须要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与质量检测工作。
而传统检测技术的应用难免会导致检测精度的降低,因此无损检测技术以其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检测效率,逐渐在道路工程检测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十分不错的应用成果。
在以下内容中,我将同大家分析道路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相关概述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在不损坏结构构件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直接在构件上检测某些特定参数来判断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组织结构耐久性以及内部缺陷问题等等,以此来科学分析建筑结构在某些特定应用条件下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1]。
是一种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是高科技技术。
同时,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以现代材料科学和物理学发展为基础,同时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无损检测技术也获得了更加高效且快捷的检测语言和工作平台,其技术应用也取得了明显成绩。
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具备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在不破坏结构构件性能和受力的情况下开展检测。
公路路基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一、工程概况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路面项目LM2标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福泉市、黄平县境内,起讫桩号k38+500—k83+800,全长45.797km。
二、无损检测技术工作方法和仪器设备(一)无损检测技术工作方法和测量参数选择探地雷达检测主要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检测,电磁波的穿透深度主要受地下介质电性与电磁波频率两个方面的影响。
当介质的导电率越高,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时,电磁波的穿透深度则越小。
以公路施工质量检测活动来看,在对面层厚度进行检测时,通常都是使用1600MHz天线进行测量;在对基层厚度进行检测时,通常都是使用600MHz天线进行测量;在对路基病害进行检测时,通常都是使用600MHz天线或者是100MHz天线进行测量。
1.检测天线的设置需结合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每个车道至少设置1条检测天线,或是按照每幅为单位设置检测天线。
2.当天线的频率、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时,探地雷达穿透的深度越小,但是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则会提高。
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探地雷达检测过程中,不但需要保证具备足够的探测深度,同时还需要保证具备足够高的分辨率。
通过试验以后发现,探测三渣层使用600MHz振子天线比较合适,探测沥青面层时,使用1600MHz喇叭形天线比较合适。
3.在探测三渣层时,选择使用15ns时窗进行接收比较合适;在探测沥青路面时,选择使用10ns时窗进行接收比较合适。
4.水平方向的采样距离每条检测线0.5m采集一个点。
水平距离通过控制端连接的测量设备自动完成标定。
通过试验以后得出,测量设备标定的水平距离与实际桩号之间的误差保持在0.2~0.25。
为提高检测的精准度,缩小水平距离产生的累积误差,各测量段的距离最小不得低于2km,水平距离误差需要控制在5m以内。
5.以探测三渣层为例,垂向采样率需要采集512个点,探测沥青路面时,则需要采集1024个点。
(二)仪器设备公路质量检测工作使用的仪器主要是以进口仪器为主,如意大利RIS探地雷达,它的精准度和探测效率较高,由主机、控制与显示单元和天线3个部分组成,与主机连接的测量轮即可自动对水平距离进行测量。
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展和实施,道路桥梁工程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方面,道路工程的建设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建设数量,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道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也成为相关工程的核心重点,严把质量关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道路桥梁检测;无损检测;技术1无损检测技术分析由于可以更全面地保证道路质量,因此应在具体检测工作中改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通过研究和多次操作,发现无损检测技术的准确率远远高于其他检测技术。
唯一的区别是,到目前为止,无损检测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并认识到该技术的实用价值。
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多种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并根据详细介绍对其进行比较,找出差异。
与以前的单一检测方法相比,用于道路和桥梁检测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一种新的技术已经慢慢取代了传统的检测技术。
就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而言,该过程的检测效果明显更好,并且对道路结构和特性的变化增加了良好的危害。
从技术角度出发,根据物理指标值分析无损检测技术,以提高路桥的应用安全性。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综合了许多科学技术进步的材料。
例如,基于结构陶瓷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基于中国传统元素的道路和桥梁检测。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高质量的检测技术可以取得更快的效果。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高质量的测试技术是对道路、公路和桥梁的整体进行测试和分析,从而深入分析道路的实际应用,然后做出相应的分析,帮助更多的人解决这个问题。
2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2.1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在使用传感器检测技术之前,首先要掌握其基本原理。
传感器检测技术原理是通过敏感元件及转换元件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并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比如弓形应变计、压电式传感器等等。
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道路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道路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定道路的质量和安全状况。
它是道路养护和维修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道路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和决策。
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激振法、声波法、雷达法、红外热像法等多种方法。
地面激振法是利用设备在路面上进行振动,通过检测振动信号的传播速度和反射信号的强度变化来评估路面的质量状况。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特点。
声波法是通过在路面上放置声波源,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来检测路面的质量。
声波在不同性质的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不同,通过分析声波信号可以判断出路面的结构和缺陷情况。
雷达法是利用雷达信号在路面上的传播来检测路面结构和缺陷。
雷达信号能够穿透一定深度的材料,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强度和形态可以获得路面结构和缺陷的信息。
红外热像法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路面进行扫描,通过分析热能的分布和变化来检测路面的质量。
路面在不同的结构和质量状况下传导热能的能力有所不同,通过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将这种差异可视化出来,为道路的评估和养护提供依据。
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升级,城市道路系统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保障道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成为了城市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市政道路的无损检测技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在不破坏道路地基的情况下,实现对道路结构和材料的全面检测,为城市道路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介绍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利用一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道路结构和材料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和评估。
它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维护与保养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全面、及时地了解道路结构和材料的使用状况,发现道路病害和缺陷,为道路的维护和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道路病害的检测和评估,可以制定有效的维修计划和方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服务质量。
2.减少交通隐患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道路结构和材料的隐患,避免因道路质量问题而引发交通事故。
减少交通隐患,不仅能够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也能够减少交通事故对城市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3.节约维修成本相比传统的破坏性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减少对道路结构和材料的破坏,减少维修时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通过对道路病害的精准检测和评估,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节约维修成本。
二、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
在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声波、雷达、红外、激光等技术手段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声波检测技术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声波对道路结构和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技术手段。
通过声波的传播和回波信号的分析,可以了解道路各层材料的厚度、均匀性和质量。
声波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已经在城市道路的维护和保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政道路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城市道路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道路路面无损检测技术漫谈随着路面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技术逐步由破损检测向无损检测发展,同时检测时间不断缩短,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在检测和控制施工质量、提高公路养护水平及优化路面设计中,无损路面检测与评价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开展路面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将在控制道路施工质量、深入认识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改善路面设计、优化道路改造方案及提高路网养护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1.1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所谓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出人耳能听到的频率的声波,这种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同样遵守波的传输规律。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向材料介质发射超声波,接收相应的反射波的相关参数,进而对路面的内部结构的破损情况进行判断的新型无损检测方式。
1.2图像技术通常情况下,红外成像技术、激光全息图像技术统称图像技术。
其中,红外成像技术是利用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高精度的热敏传感器对结构物内部的热传导规律和温度场分布状况进行检测,以图像化的形式将检测结果进行显示。
1.3 激光检测技术激光检测技术作为新型的检测技术,其发展时间只有几十年,由于激光具有较强的亮度和较高的分辨率、方向性好,以及相干性、衍射性等优点,正是因为上述特点,在路面检测中激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4 频谱分析技术频谱分析检测技术是根据波在不同介质的表面传播频率特性不同进行检测的。
在对路面结构表面进行检测时,通过力锤向路面施加瞬时的垂直冲击,进而产生以振源为中心向四周传播的瑞雷面波,这些波具有各种频率成分,通过对力锤的重量进行调整或者更换不同的锤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取各种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信号,通过将传感器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进而对波的传播频率进行检测,实现对不同深度分层介质力学参数进行测试的目的。
1.5雷达无损检测技术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是用无载波高速脉冲作为探测地下目标的信号源,其脉冲参数因目标探测要求而定。
路面无损检测技术探讨
【摘要】本文在阐述激光检测技术、图像技术、频谱分析技术、超声波技术等主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常用检测仪器对无损检测在施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无损检测;主流技术;工程应用
0.前言
路面检测技术在改进路面设计、控制施工质量、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检测技术是随机选点、钻孔取样后进行室内分析,从而获得所需的工程参数。
传统方法虽然能及时发现路表问题,但对道路内部状况却不能得到满意的检测结果,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同时,由于检测点是随机选取的,缺乏代表性,也容易造成漏检,给后续工作留下隐患。
随着计算机技术、高精度测微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无损、快速、直观有效的检测道路内部状态成为可能。
路面检测技术由人工检测、破损类检测、低速度、低精度检测向自动化检测、无损检测、高速度、高精度方向发展,开展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主流无损检测技术
1.1 激光检测技术
在路面检测中,激光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的测定、弯沉测定、车辙深度测定、平整度测定及路面构造深度检测几方面。
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高亮度、高分辨率及良好的相干性、衍射性和方向性特点,通过广电的转换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结合事先标定的电流和位移关系由光电流的变化反推位移的变化,进而达到检测目的。
1.2 图像技术
图像技术包括利用不同材料介质导热性能的差异进行热传导规律和测试场检测的红外成像技术与通过分析全息摄影,在得到的全息图上测取数据求取力学量的激光全息图像技术两种。
图像技术在路面裂纹检测中应用较多,检测时运用多结构中值滤波法对路面裂缝图像进行降噪处理,使其图像信息增强。
为突出裂缝目标,需要对图像进行分割,迭代阈值分割法可满足要求。
在分割的基础上进行裂缝特征的测量,最后用像素统计法计算裂缝的长度和宽度。
1.3 频谱分析技术
频谱分析技术具有速度快、检测效率的特点。
检测时,在相应位置设置传感器,用力锤在路面施加瞬时垂直冲击,传感器可检测到具有各种频率成分且以振源为中心,沿地表某一深度向周围传播的波的频率。
通过设置不同力锤重量或锤头获得含多种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信号,利用频域互谱分析和相干分析技术即可测定不同深度分层介质力学参数,实现路面质量的无损检测。
频谱分析法常用于检测路面各层的刚度、强度及诊断下沉、裂缝、缺陷、脱空等病害。
利用相干函数和R波频散曲线可评定路面分层情况,并能揭示路面下的介质情况。
但工程实践证明,频谱分析法的精度会随着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而灵敏度降低,需要引起注意。
1.4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具有容易激发、检测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和价格便宜等众多优点,在路面检测,特别是高等级水泥路面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超声波技术已
成功地应用于路面材料密实度、弹性模量、路面厚度、孔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方面的检测。
但水泥路面情况较为特殊,超声波探头无法埋置,造成了一定的检测困难,一般采用超声波技术与回弹法组合检测。
工程实践证明,波速对于路面检测十分有用,一般超声波检测法也称为波速法。
2.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1施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
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无损检测技术能在道路建设期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隐患,有效地防止路面过早破坏。
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施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中主要应用于抗滑性能检测、平整度检测、弯沉检测和厚度检测等。
(1)抗滑性检测:抗滑性检测一般使用由测车、测轮系及计算机系统等组成的SAFEGATE摩擦测试车来完成,其工作原理是使测试轮与路面紧密接触,在测试轮上施加恒定垂直荷载,以恒定速度沿与车辆前进方向平行前进,然后由力矩传感器检测获得测试轮上产生的纵向滚滑摩阻力。
测试时需要将测试车尽量锁定在某一固定速度,选择干、冰或洒水测试模式控制水量。
测定的纵向滚滑摩阻力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脉冲传感器传至处理系统。
(2)平整度检测:平整度检测一般使用在英国TRRL激光平整度仪基础上改进的非接触式DYNATEST-5051RSP激光平整度测试车。
该测试车主要由激光器、距离传感器、横杠、处理器、便携式电脑和测试车等组成。
测试前要进行标定,标定完成后通过电脑输入测段长、数据收集模式和起始位置等参数,然后预运行约250米,以某一恒定速度进入测段收集数据。
测试车自带处理器会将测试结果以国际平整度指标IRI 值(m/km)输出。
该测试车全程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且采样点相距为0.16米,代表性强,测试精度能达到0.1mm级,在对高等级公路大面积检测时优势最为明显。
(3)弯沉检测:弯沉检测一般使用由牵引车和托挂体组成的DY
NATEST-8000FWD落锤式弯沉仪。
使用该弯沉仪检测时可调节锤重和落高实现对冲击荷载的调整,我国测试时一般落锤质量设为5t ,承载板直径30cm, 这样对路面的压强就为0.7MPa。
落锤式弯沉仪实际测得的是动态总弯沉,可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由弯沉数据反算路面各层材料的弹性模量。
测试时因为承载板、位移传感器和路面接触不稳定,一般要在同一点落锤三次,并取第三次的测试值作为测点结果。
(4)厚度检测:厚度检测一般使用由天线、信号处理机、发射机、接收机和终端设备等组成的GPR仪器。
目前GPR是能满足高采样率、连续无损检测的唯一手段,相比宏观评价的钻芯法和水准测量法,GPR更能反映路面及路面一定深度下的微观变化。
测试时发射机产生已知波形的射频,由GPR记录的地面反射波和地下反射波的时间差计算所测路面的厚度。
2.2 养护管理检测
道路建成后,路面使用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逐渐劣化,前期劣化较缓慢,损伤累积不断累积后,劣化速率加快,整个过程劣化的速率是不均匀的。
使用先进的路面检测评价技术对路面进行检测和分析,可认识到路面使用性能劣化基本规律,为优化养护方案和实现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工程实践表明,无损检测技术在道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道路养护的检测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地质雷达在沥青路面病害的无损检测和养护中使用较多,测试时主要包括测
试布线、时窗选择、确定水平采样点距、天线频率选取、垂向取样点距选取等关键步骤。
然后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面层波速与厚度、水分含量和压实度等计算参数,实现沥青路面病害的无损检测。
激光断面仪在路面平整度和车辙检测中应用较多。
激光断面仪由激光传感、惯性制导单元、测试梁、距离传感器和信号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等组成。
路面平整度测试时用激光平整度仪沿着需要测定的路段全程连续测量平整度3至5次,取测试数据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然后将测试结果与路段已知IRI值对应,绘制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关系。
车辙深度数据的采集与平整度测试通过一个过程完成,测试操作方法也完全相同,只是数据的软件处理不同。
此外,激光断面仪还能进行横坡、纵坡、曲率等几何参数的连续快速测试。
3.总结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道路检测工作量强度加大,对路面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本文阐述了主流的检测技术,并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施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科]
【参考文献】
[1]王泽华.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4(2):22-24.
[2]牟文波,姚洪亮.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6):221-222.
[3]李旭东.应用激光断面仪测定路面平整度及车辙[J].交通标准化,2010(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