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费 文号:国人部发[2006]60号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国人部发[2006]60号离退休费文号:国人部发[2006]60号发布日期:2006-6-20执行日期:2006-6-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这项工作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很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根据本实施办法,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实施中,要注意做好政策结实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离退休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人事部财政部二○○六年六月二十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离退休费计发办法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一)离休人员。
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二、增加离退休费的办法200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从2006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
国人部发[2006]60号文件离退休费文号:国人部发[2006]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这项工作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很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根据本实施办法,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实施中,要注意做好政策结实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离退休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人事部财政部二○○六年六月二十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离退休费计发办法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一)离休人员。
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二、增加离退休费的办法200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从2006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
相关指标解释甲栏:指横读栏目,乙栏:指竖读栏目。
(一)事业表1、统计范围:根据中编办发〔2005〕15号文件规定,凡经国家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并经国家(地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或授权登记注册、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的事业法人,包括体制内国有事业单位和集体事业单位,均列入事业单位范围。
此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列入统计范围。
2、统计对象:普通事业单位全部职工。
3、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4、报告期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2012年的12月31日。
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2012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5、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工作时使用。
6、填报要求:(1)各填表单位在填报时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审核信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2)各市州单位上报的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事管科公章和市州人社局公章。
人社统PS1号:事业单位基本情况1、该表中,除了人员情况外都是填写单位个数。
2、单位类型严格按照编制部门批复填写,没有明确批复的,暂按全额填为公益一类、差额填为公益二类、自收自支为其他。
3、制度推行情况是对事业单位改革不同方面的阐述,请各单位要按照本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实际进展情况,认真审核(因在报表中无校验公式)。
4、甲栏中,第一行事业单位不是全部事业单位,仅指非参公事业单位。
公务员的退休金到底可以领多少?目前,规范公务员退休金的文件依据主要是《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60号)和《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国人部发〔2006〕88号)这两份文件的相关规定。
下面以一位中部地区地级市工龄为45年、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级公务员退休前后的工资对比来详细说明:1、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该公务员退休前,职务工资为480元,级别工资为1335元。
退休后,根据国人部发〔2006〕60号文件的“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的规定,该公务员可以按90%计发,因此,他的退休费为1633.5元。
网上流传的“公务员的退休金可以领80%--90%”的说法,大概就是指的这一规定,但是这一规定仅是指退休金计算中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这两部分,他们却没搞清楚。
2、保留物价福利补贴:退休前后均为40元。
3、工作性津贴:退休前为870元,退休后不再领取。
4、生活性补贴:退休前为1320元,退休后领取退休补贴1540元。
5、住房补贴:退休前后均为105元。
综上所述,退休前工资和退休金总额分别为:退休前工资总额(单位:人民币元)退休后退休金总额(单位:人民币元)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资的79.76%。
上述退休金的计算未考虑住房公积金以及医疗保险对退休金的影响,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加上一并计算。
1、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的“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不超过职工工资的12%,各单位具体缴存比例,由各单位自行决定,并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登记。
”规定,该公务员在退休前需缴纳5%--12%的住房公积金,退休后不再缴纳。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退休老专家能否按专技人员二级岗位标准发放生活补贴?魏珉【期刊名称】《人事天地》【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1页(P52-52)【作者】魏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问:编辑同志,我们都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退休老专家,在退休时按照桂人发〔1997〕91号文的规定,退休金按100%发放。
但这次退休生活补贴标准,却没有得到提高。
请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退休老专家能否按专技人员二级岗位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答:读者你们好!现就你们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一、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的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以及绩效工资三部分构成。
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0号)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原自治区人事厅《关于执行桂科干字〔1987〕8号文件有关问题的解释》(桂人发〔1997〕91号)文件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获得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的人员,退休时可提高退休费标准的百分之十。
执行桂人发〔1997〕91号文件规定,只能提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10%。
二、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按国人部发〔2006〕60号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不属于退休费范围。
国家政策还规定,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绩效工资不作为退休人员计发生活补贴的依据。
三、全区各市按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关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桂人社发〔2012〕83号)文件规定,2006年6月30日前的事业单位教授级及相当职务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执行标准与三级岗位的生活补贴标准大体相当,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关心和爱护。
四、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岗位的评审,自治区规定的条件是相当严格的,要求也非常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只是其中一个考虑的因素而已,与专技人员二级岗位条件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2006年7月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职)费计发办法上传时间:2007-11-25 12:11:22 点击次数:2004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06]22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0号)以及湖南省人事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和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人发[2006]136号)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按以下办法计发。
1、离休人员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的基本工资(公务员基本工资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0%金额计发。
2、退休、退职人员退休、退职费按本人退休、退职前的基本工资(公务员基本工资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工人的基本工资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一定比例计发,如下表:机关公务员退休时退休费计发比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人退休费计发比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职生活费计发比例工资福利2006年7月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职)费计发办法上传时间:2007-11-25 12:11:22 点击次数:2004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06]22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0号)以及湖南省人事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和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人发[2006]136号)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按以下办法计发。
事业单位最新退休文件事业单位最新退休文件_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相关政策(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相关政策退休制度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工作到达一定年限,按规定退出公职,享受一定待遇以终养余年的制度。
退休是我党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所谓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自然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有的劳动者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作出了宝贵贡献。
妥善安置这些干部,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困难,使他们各得其所,是党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认真做好退休干部工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就当前国家退休政策,讲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要件:一、退休条件(一)干部国发(1978)104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 60 周岁,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参加革命工作满 10 年的;(二)男年满 50 周岁,女年满 45 周岁,参加革命工作满 10 年,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三)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工人《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 60 周岁,女年满 50 周岁,连续工龄满 10 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的,男年满 55 周岁、女年满 45 周岁,连续工龄满 10 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 50 周岁,女年满 45 周岁,连续工龄满 10 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2006年最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等级标准对照表集合2006年7月开始实施的最新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套改工资表、标准对照表等资料软件大集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将建立由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一级一薪、定期升级”。
附件可以查出你的基本工资。
可以让你对照图片提供的表格标准查找2006年7月开始实行的本次最新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多拿了多少。
机关单位工资改革标准是国发2006(22号)事业工改后标准是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机关套改实施细则是国人部发2006(58)号,事业套改实施细则是国人部发2006(59)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离退休人员增加工资是国人部发2006(60)号需要文本文件的朋友,可以通过文号搜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办法根据《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2005年12月31曰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和增加离退休费实施办法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国人部发 [2006] 60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6] 88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离退休费计发办法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一)离休人员。
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各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作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三)退职人员。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20年及以上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60%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2、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分别按本人退职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南宁拆迁赔偿协议书甲方(拆迁方):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乙方(被拆迁方):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需对乙方位于_________的房产进行拆迁,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拆迁赔偿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拆迁范围及补偿标准1.1 拆迁范围:乙方位于_________的房产,具体地址为____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
1.2 补偿标准: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甲方同意按照以下标准对乙方进行赔偿:- 货币补偿:_________元;- 产权调换:甲方同意提供位于_________的房产作为产权调换,建筑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 其他补偿:_________。
第二条拆迁补偿的支付方式及时间2.1 货币补偿的支付方式:甲方应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_________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2.2 产权调换的交付时间:甲方应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将产权调换的房产交付给乙方,并办理相关过户手续。
第三条拆迁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3.1 乙方应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_________日内,向甲方移交拆迁房产,并保证房产的完好无损。
3.2 甲方负责拆迁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并承担因拆迁造成的任何第三方损害的赔偿责任。
第四条违约责任4.1 如甲方未按约定支付补偿或交付产权调换房产,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计算方式为:_________。
4.2 如乙方未按约定移交房产,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计算方式为:_________。
第五条争议解决5.1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向_________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2006工改文件)国家部委国发[2006]22号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8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9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0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北京市京工改办[2006]1号北京市工资改革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工改办[2006]3号北京市工资改革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京工改办[2006]5号北京市工资改革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的规定天津市津政办发[2006]61号关于转发市人事局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的通知(主要内容:天津市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天津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冀政[2006]88号_1 河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冀政[2006]88号_2 河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冀政[2006]88号_3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和增加离退休费实施办法山西省晋政发[2006]47号关于印发山西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等四个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山西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山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山西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和增加离退休费实施意见、山西省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内政字[2006]378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内政字[2006]376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内政字[2006]377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实施细则的通知辽宁省辽政发[2006]4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辽宁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辽宁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辽宁省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吉林省吉政办发[2006]39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四个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吉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吉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吉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吉林省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黑龙江省黑政办发[2006]75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4个文件的通知(主要内容:黑龙江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黑龙江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政策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沪人[2007]6号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的通知江苏省苏政发[2006]160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人通[2006]322号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人通[2006]331号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江省浙人薪[2006]306 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浙人薪[2006]307号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浙人薪[2006]308号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安徽省皖政[2007]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计发离退休费等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安徽省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安徽省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安徽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福建省闽政[2006]40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福建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江西省赣府厅发[2006]56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人事厅财政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江西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江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江西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实施意见)山东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河南省豫政[2006]7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人事厅财政厅关于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河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河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实施意见)湖北省鄂人[2006]17号湖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鄂人[2006]18号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鄂人[2006]19号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湖南省湘人发[2006]134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湘人发[2006]135号关于印发《湖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湘人发[2006]136号省人事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和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广东省粤人发[2007]55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粤人发[2007]56号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粤人发[2007]57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政发[2006]5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有关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海南省琼人劳保[2006]329号关于印发《海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琼人劳保[2006]330号关于印发《海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琼人劳保[2006]331号关于印发《海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重庆市渝府发[2006]13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3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3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相关问题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3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四川省川人发[2006]46号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川人发[2006]47号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川人发[2006]48号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贵州省黔府发[2006]45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贵州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贵州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意见)云南省云政发[2006]19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6]19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6]19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西藏自治区暂未收集,欢迎补充。
江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审批表单位:
姓名性别出生
年月
年月民族
身
份
籍贯文化
程度
参加工作
时间
工作
年限
工作单位
职务(岗位)
工资及补贴情况
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技术等级
工资
教师、护士
10%工资
教、护龄
津贴
警衔
津贴
岗位
津贴
政府特殊
津贴
地区附
加津贴
有何特殊贡献退休原因
审核意见
该同志符合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国人部发[2006]60号文件规定的退休条件,同意退休,退休费按下列标准发给:
职务工资元;级别工资元;警衔津贴元。
岗位工资元;技术等级工资元。
岗位工资元;薪级工资元;岗位津贴元。
教师、护士提高10%工资元。
以上各项按 %计发,计元;教、护龄津贴元照发;
月退休(退职)费合计:元。
其它补贴按规定发给:元。
主管单位
意见
年月日
社保局
意见
年月日
组织部
意见
年月日
批准机关
意见
同意单位意见。
每月基本退费按元发给。
年月日
说明1、此表一式四份,一份留批准机关,一份存入本人档案,一份存呈报单
位,一份存主管部门。
2、此表应由组织根据本人档案及有关材料填写,不应交本人填写。
3、申请享受“特殊贡献”待遇的干部,报省人事厅审批时应附有关模范
事迹的专题材料。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2006年最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套改等级标准对照表集合2006年7月开始实施的最新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套改工资表、标准对照表等资料软件大集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将建立由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一级一薪、定期升级”。
附件可以查出你的基本工资。
可以让你对照图片提供的表格标准查找2006年7月开始实行的本次最新公务员工资改革后,多拿了多少。
机关单位工资改革标准是国发2006(22号)事业工改后标准是国人部发2006(56)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机关套改实施细则是国人部发2006(58)号,事业套改实施细则是国人部发2006(59)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离退休人员增加工资是国人部发2006(60)号需要文本文件的朋友,可以通过文号搜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办法根据《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2005年12月31曰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关于2006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有关问题的解答一、关于增加离退休费的范围对象问题1、问:这次增加离退休费的范围对象是哪些?答:①机关事业单位200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和已达到离退休年龄未经组织批准留任的人员。
②其他保留行政或事业退休待遇的人员。
2、问: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未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这次如何处理?答:根据中组部、人事部中组发[1988]9号和中组部、人事部组通字[1995]9号以及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浙组[1995]1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2006年6月30日前已达到离退休年龄的人员(经组织批准留任的除外),按退休人员的办法增加离退休费。
3、问:哪些人员符合延长退休年龄的条件?答:机关事业单位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周年)的人员,如确因工作需要暂时留任(聘任)的,必须根据国家有关延长退休年龄的规定、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组织批准。
主要有三类人员:一是符合国发[1983]141号、国发[1986]26号、浙政办[1986]54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经批准确实需要延长退休年龄的副教授及相当职务以上高级专家。
二是中组部、人事部中组发[1988]9号文件规定的干部。
三是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经选举任职,在任届未满时达到退休年龄的干部,一般可待任届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4、问:出国定居的离退休、退职人员,这次能否列为增加离退休、退职费的对象?答:出国定居的离退休、退职人员,2006年6月30日仍享受离退休、退职待遇的,这次也可按规定增加离退休费、退职生活费。
二、关于增加离退休费的职务问题5、问:这次增加离退休费的职务应如何把握?答:原则上按离退休时实际担任的职务确定。
其中,对离休时没有职务(或职务较低)的人员,这次可按离休后重新明确的职务增加离休费。
[例如,机关某科长,1945年8月20日参加革命工作,1985年10月离休,根据浙组[2000]40号文件规定从2000年8月起享受副处级待遇。
安徽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根据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方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60号〕《关于印发<关于公务职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8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I一、离退休费计发方法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含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退职,下同〕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同,暂按以下方法计发离退休费:〔一〕离休人员。
机关离休人员的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全额计发;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的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
1.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50%计发。
2. 机关技术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机关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3.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三〕退职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5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基本工资的60%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按基本工资的70%计发。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数据采集指标说明一、系统注册1.填写身份信息栏时,单位名称应与上级主管部门或编制部门批准其成立的文件上的单位名称相一致(单位全称),不得填写简称,注册后单位名称不能修改。
2.如果单位有组织机构代码,就填写;如果没有组织机构代码,选择“我没有组织机构代码”,系统会自动给单位生成一个组织机构代码。
3.填写注册信息栏时,联系人电话应填写为11位有效手机号码(号码错误,将无法接收验证码,就不能注册)。
二、信息录入(一)人员范围界定此次数据采集,采集对象为本单位纳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范围的所有人员,按当前的人员状态分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两个模块录入。
区分在职还是退休的时间节点为2014年9月30日。
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10月1日后的退休人员要按在职人员采集。
(二)在职人员参保信息1.姓名、证件号码、性别、出生时间:按照参保人员有效身份证件上的相关信息填写,在职人员证件号码必须为18位(二代身份证号)2.参保时间:不能早于“2014100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3.最后一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时间:是指参保个人最近一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
对多数人来讲,最后一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就是本人参加工作时间,从企业调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按调入时间填报。
军转干部和复退军人按本人到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起薪时间填报。
A 机关事业单位B 企业单位A B A →AB A A →A4.经费形式: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经费自理三类(在下拉菜单勾选);5.人员类别:填写数据采集当前个人身份类别,分为公务员、机关工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和见习期人员六类;6.人员职务、岗位、技术等级:公务员的职务、级别、级别档次,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档次、技术等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岗位、薪级,均按照数据采集系统相关项目下拉菜单格式填写(公务员职务加括号的,按任免机关确认的职级填报,比如,副处长(正处级),职务填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标识,选是或否;不能填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选是。
国人部发[2006]60号文件
离退休费文号:国人部发[2006]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这项工作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很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根据本实施办法,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实施中,要注意做好政策结实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离退休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人事部财政部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离退休费计发办法
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
下列办法计发离退休费:
(一)离休人员。
离休费按本人离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全额计发。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二、增加离退休费的办法
2006年6月30日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从2006年7月1日起增加离退休费。
具体办法是:
(一)离休人员按适当高于同职务在职人员平均增资额增加离休费,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
定。
(二)退休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行政管理人员,厅局级750元,县处级450元,乡科级275元,科员及办事员18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70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40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275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180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275元,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180元。
(三)退职人员按适当低于同岗位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的数额增加退职生活费。
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三、离退休费调整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在职人员调整工资标准时,离休人员相应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适当增加退休费。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离退休人员离退休待遇调整办法另行研究制定。
本实施办法由人事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