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散热计算公式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752.28 KB
- 文档页数:15
LED结温热阻计算方法详解.Ta: 环境温度Rsa:铝基散热装置的热阻、散热器与环境间的热阻Ts: 散热装置的温度. Rms:铝基板到铝散热装置的热阻Tm: 铝基板的温度. Rcm:引脚到铝基板的热阻Tc: 引脚的温度. Rjc:PN结到引脚的热阻、结壳间的热阻Rja:PN结点到环境的热阻 Tj:晶体管的结温、芯片PN结最大能承受之温度( 100-130℃)P表示功耗 Rcs表示晶体管外壳与散热器间的热阻,L50: LED光源亮度降至50%的寿命L70: LED光源亮度降至70%的寿命结温计算的过程:1.热阻与温度、功耗之间的关系为: Ta=Tj-*P(Rjc+Rcs+Rsa)=Tj-P*Rja,2.当功率晶体管的散热片足够大而且接触足够良好时,壳温Tc=Ta晶体管外壳与环境间的热阻Rca=Rcs+Rsa=0。
此时Ta=Tj-*P(Rjc+Rcs+Rsa)演化成公式Ta=Tc=Tj-P*Rjc。
厂家规格书一般会给出,最大允许功耗Pcm、Rjc及(或) Rja等参数。
一般Pcm 是指在Tc=25℃或Ta=25℃时的最大允许功耗。
当使用温度大于25℃时,会有一个降额指标。
3.以ON公司的为例三级管2N5551举个实例:1)2N5551规格书中给出壳温Tc=25℃时的最大允许功耗是1.5W,Rjc是83.3度/W。
2)代入公式Tc=Tj- P*Rjc有:25=Tj-1.5*83.3可以从中推出最大允许结温Tj为150度。
一般芯片最大允许结温是确定的。
所以,2N5551的允许壳温与允许功耗之间的关系为:Tc=150-P*83.3。
3)比如,假设管子的功耗为1W,那么,允许的壳温Tc=150-1*83.3=66.7度。
4)注意,此管子Tc =25℃时的最大允许功耗是1.5W,如果壳温高于25℃,功率就要降额使用。
规格书中给出的降额为12mW/度(0.012W/度)。
5)我们可以用公式来验证这个结论。
假设壳温为Tc,那么,功率降额为0.012*(Tc-25)。
LED 散热设计原理及结温等相关技术参数的计算公式2008-01-15 10:00:41 作者:戴维大功率LED的散热设计近年来,大功率LED发展较快,在结构和性能上都有较大的改进,产量上升、价格下降;还开发出单颗功率为100W的超大功率白光LED。
与前几年相比较,在发光效率上有长足的进步。
例如,Edison公司前几年的20W白光LED,其光通量为700lm,发光效率为35lm/W。
2007年开发的100W白光LED,其光通量为6000lm,发光效率为60lm/W。
又例如,Lumiled公司最近开发的K2白光LED,与其Ⅰ、Ⅲ系列同类产品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K2白光LED在光通量、最大结温、热阻及外廓尺寸上都有较大的改进。
Cree公司新推出的XLamp XR~E冷白光LED,其最高亮度挡QS在350mA时光通量可达107~114lm。
这些性能良好的大功率LED给开发LED白光照明灯具创造了条件。
前几年,各种白光LED照明灯具主要是采用小功率Φ5白光LED来做的。
如1~5W的灯泡、15~20W的管灯及40~60W的路灯、投射灯等。
这些灯具使用了几十到几百个Φ5白光LED,生产工艺复杂、可靠性差、故障率高、外壳尺寸大,并且亮度不足。
为改进上述缺点,这几年逐步采用大功率白光LED来替代Φ5白光LED 来设计新型灯具。
例如,用18个2W的白光LED做成的街灯,若采用Φ5白光LED 则要几百个。
另外,用一个1.25W的K2系列白光LED,可做成光通量为65lm的强光手电筒,照射距离可达几十米。
若采用Φ5白光LED来做则是不可能的。
图1 结温TJ与相对出光率关系图用大功率LED做的灯具其价格比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要高得多,但它的节能效果及寿命比其他灯具也高的多。
如果在路灯系统及候机大厅、大型百货商场或超市、高级宾馆大堂等用电大户的公共场所全部采用LED灯具,其一次性投资较高,但长期的节电效果及经济性都是值得期待的。
艾比森告诉您LED显示屏散热量的计算我们知道LED显示屏怕热、怕水,热对LED显示屏性能的影响是致命的,直接影响显示屏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以及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减少热量对显示屏的影响,我们需要清楚显示屏的散热特点,进而对显示屏做出合理的散热设计。
针对LED显示屏的散热量,本文进行了推导演算,以期对LED显示屏的研发设计以及LED显示屏的工程安装能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LED显示屏散热量的计算1、条件设定设,LED显示屏的像素间距为P(单位mm),LED显示屏的面积为S(单位m2),LED屏的亮度为L屏(单位cd/m2),LED显示屏的输入功率为W屏(单位W)。
设,所用RGB灯珠的光强分别为IR 、IG和IB(单位cd),对应的输入功率为WR 、WG和WB(单位W)。
2、RGB组成的像素点的光辐射功率计算计算每一个像素点,在白平衡时能产生的光辐射功率,计算可以如下:因为在显示屏白平衡时,RLED、GLED和BLED的强度比约为3:6:1,因此对于亮度为L屏(单位cd/m2)的显示屏在白屏的情况下,每个像素点的光强度I 像素=L屏(cd/m2)÷点数/m2÷η(η为光的系统损耗度,一般可取0.9左右);则R、G、B所占的光强值分别为:则LED显示屏要达到亮度为L屏的白平衡时,R、G、BLED灯的输入电功率可近似为:设上述R、G、BLED灯珠芯片的电光转换效率分别为ηr 、ηg和ηb(电光转换效率LED芯片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的效率)。
则上述每像素RGBLED辐射的光功率为:每像素RGBLED产生的热功率为:3、整块LED显示屏光的总辐射功率的计算由于显示屏的像素点个数=显示屏的面积/像素间距的平方=所以,LED显示屏辐射的光功率:=显示屏像素点个数×每个像素点产生的光功率=W屏 LED 光LED显示屏LED灯产生的热功率:=显示屏像素点个数×每个像素点产生的热功率W屏 LED 热4、LED显示屏产生的热功率LED显示屏产生的热量除来源于LED灯产生的热外,还包括了电子电路、驱动系统等产生的热,整个LED显示屏产生的热量的计算可参照以下2个方式。
LED散热计算公式详解..LT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LED是个光电器件,其工作过程中只有15%~25%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使LED的温度升高。
在大功率LED中,散热是个大问题。
例如,1个10W白光LED若其光电转换效率为20%,则有8W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若不加散热措施,则大功率LED的器芯温度会急速上升,当其结温(TJ)上升超过最大允许温度时(一般是150℃),大功率LED会因过热而损坏。
因此在大功率LED灯具设计中,最主要的设计工作就是散热设计。
另外,一般功率器件(如电源IC)的散热计算中,只要结温小于最大允许结温温度(一般是125℃)就可以了。
但在大功率LED散热设计中,其结温TJ要求比125℃低得多。
其原因是TJ对LED的出光率及寿命有较大影响:TJ越高会使LED的出光率越低,寿命越短。
K2系列白光LED的结温TJ与相对出光率的关系。
在TJ=25℃时,相对出光率为1;TJ=70℃时相对出光率降为0.9;TJ=115℃时,则降到0.8了。
:TJ=50℃时,寿命为90000小时;TJ=80℃时,寿命降到34000小时;TJ=115℃时,其寿命只有13300小时了。
TJ在散热设计中要提出最大允许结温值TJmax,实际的结温值TJ应小于或等于要求的TJmax,即TJ≤TJmax。
大功率LED的散热路径.大功率LED在结构设计上是十分重视散热的。
图2是Lumiled公司K2系列的内部结构、图3是NICHIA公司NCCW022的内部结构。
从这两图可以看出:在管芯下面有一个尺寸较大的金属散热垫,它能使管芯的热量通过散热垫传到外面去。
大功率LED是焊在印制板(PCB)上的,如图4所示。
散热垫的底面与PCB 的敷铜面焊在一起,以较大的敷铜层作散热面。
为提高散热效率,采用双层敷铜层的PCB,其正反面图形如图5所示。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散热结构。
热是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散热。
大功率LED主要的散热路径是:管芯→散热垫→印制板敷铜层→印制板→环境空气。
LED知识大全:LED散热[附详细图表]2011-03-07 15:55:08 文章来源:OF week半导体照明网作者:茅于海导读:LED的散热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是因为LED的光衰或其寿命是直接和其结温有关,散热不好结温就高,寿命就短,依照阿雷纽斯法则温度每降低10℃寿命会延长2倍。
关键字LED散热LED光衰结温LED的散热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是因为LED的光衰或其寿命是直接和其结温有关,散热不好结温就高,寿命就短,依照阿雷纽斯法则温度每降低10℃寿命会延长2倍。
从Cree 公司发布的光衰和结温的关系图(图1)中可以看出,结温假如能够控制在65°C,那么其光衰至70%的寿命可以高达10万小时!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寿命,可是真的可以实现吗?是的,只要能够认真地处理它的散热问题就有可能做到!遗憾的是,现在实际的LED灯的散热和这个要求相去甚远!以致LED灯具的寿命变成了一个影响其性能的主要问题,所以必须要认真对待!图1:光衰和结温的关系(点击图片放大)而且,结温不但影响长时间寿命,也还直接影响短时间的发光效率,例如Cree公司的XLamp7090XR-E的发光量和结温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结温和发光量的关系(点击图片放大)假如以结温为25度时的发光为100%,那么结温上升至60度时,其发光量就只有90%;结温为100度时就下降到80%;140度就只有70%。
可见改善散热,控制结温是十分重要的事。
除此以外LED的发热还会使得其光谱移动;色温升高;正向电流增大(恒压供电时);反向电流也增大;热应力增高;荧光粉环氧树脂老化加速等等种种问题,所以说,LED的散热是LED灯具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一部分LED芯片的散热一、结温是怎么产生的LED发热的原因是因为所加入的电能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光能,而是一部分转化成为热能。
LED的光效目前只有100lm/W,其电光转换效率大约只有20~30%左右。
大功率LED的散热问题:LED是个光电器件,其工作过程中只有15%~25%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使LED的温度升高。
在大功率LED中,散热是个大问题。
例如,1个10W白光LED若其光电转换效率为20%,则有8W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若不加散热措施,则大功率LED的器芯温度会急速上升,当其结温(TJ)上升超过最大允许温度时(一般是150℃),大功率LED会因过热而损坏。
因此在大功率LED灯具设计中,最主要的设计工作就是散热设计。
另外,一般功率器件(如电源IC)的散热计算中,只要结温小于最大允许结温温度(一般是125℃)就可以了。
但在大功率LED散热设计中,其结温TJ要求比125℃低得多。
其原因是TJ对LED的出光率及寿命有较大影响:TJ越高会使LED的出光率越低,寿命越短。
K2系列白光LED的结温TJ与相对出光率的关系。
在TJ=25℃时,相对出光率为1;TJ=70℃时相对出光率降为0.9;TJ=115℃时,则降到0.8了。
:TJ=50℃时,寿命为90000小时;TJ=80℃时,寿命降到34000小时;TJ=115℃时,其寿命只有13300小时了。
TJ在散热设计中要提出最大允许结温值TJmax,实际的结温值TJ应小于或等于要求的TJmax,即TJ≤TJmax。
大功率LED的散热路径.大功率LED在结构设计上是十分重视散热的。
图2是Lumiled公司K2系列的内部结构、图3是NICHIA公司NCCW022的内部结构。
从这两图可以看出:在管芯下面有一个尺寸较大的金属散热垫,它能使管芯的热量通过散热垫传到外面去。
大功率LED是焊在印制板(PCB)上的,如图4所示。
散热垫的底面与PCB的敷铜面焊在一起,以较大的敷铜层作散热面。
为提高散热效率,采用双层敷铜层的PCB,其正反面图形如图5所示。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散热结构。
热是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散热。
大功率LED主要的散热路径是:管芯→散热垫→印制板敷铜层→印制板→环境空气。
LED寿命推算方法
一、推算依据:阿仑尼乌斯模型
1、P=P0exp(-βt)
2、β=β 0 IFexp(-Ea/KTj)
式中:P0为初试光通量。
P为加温加电后的光通量;β为某一温度的衰退系数。
t为某一温度下的加电工作时间;
β0为常数;Ea为激活能;K为波耳兹曼常数;IF为工作电流;T j为结温:
二、由千小时光衰推断寿命
假定1000小时光衰光衰率为n%,
由公式1可得50%光衰公式:t=1000*ln0.5/ln(1-n%)
由公式1可得30%光衰公式:t=1000*ln0.7/ln(1-n%)
项目 千小时光衰 50%光衰寿命(h) 30%光衰寿命(h)
(1)85摄氏度 8% 8312.950414 4277.62127
(2)70摄氏度 3% 22756.57306 11709.922
三、推算其它温度下LED寿命(以上温度指LED灯底部与电路板接触处表面温度,
在散热条件充分时即为环境温度,350mA使用时结温比环境温度高15摄氏度)
假定已知某种LED温度T1(摄氏度)时的寿命为t1,温度T2(摄氏度)时的寿命为t2
由公式2可得温度T3条件下的寿命t3为:
t3=t1*exp(ln(t2/t1)/(1/(T2+15+273)-1/(T1+15+273))*(1/(T3+15+273)-1/(T1+15+273))) 项目 85摄氏度寿命(h) 70摄氏度寿命(h) 50摄氏度寿命(h) 25摄氏度寿命(h) 50%光衰 8312.950414 22756.57306 100144.3113 833055.6622 30%光衰 4277.62127 11709.922 51531.576 428668.0953。
散热知识详解对作大功率LED照明的朋友应该有一定的帮助热传递的原理与基本方式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都知道,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传导: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能量的传递就被称为热传导,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热传递方式,由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来传递能量。
相对而言,热传导方式局限于固体和液体,因为气体的分子构成并不是很紧密,它们之间能量的传递被称为热扩散。
热传导的基本公式为“Q=K×A×ΔT/ΔL”。
其中Q代表为热量,也就是热传导所产生或传导的热量;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类似比热,但是又与比热有一些差别,热传导系数与比热成反比,热传导系数越高,其比热的数值也就越低。
举例说明,纯铜的热传导系数为396.4,而其比热则为0.39;公式中A代表传热的面积(或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ΔT代表两端的温度差;ΔL 则是两端的距离。
因此,从公式我们就可以发现,热量传递的大小同热传导系数、热传热面积成正比,同距离成反比。
热传递系数越高、热传递面积越大,传输的距离越短,那么热传导的能量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带走热量。
第二对流:对流指的是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造成流体从固体表面将热带走的热传递方式。
具体应用到实际来看,热对流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指的是流体运动,成因是温度差,温度高的流体密度较低,因此质量轻,相对就会向上运动。
相反地,温度低的流体,密度高,因此向下运动,这种热传递是因为流体受热之后,或者说存在温度差之后,产生了热传递的动力;强制对流则是流体受外在的强制驱动(如风扇带动的空气流动),驱动力向什么地方,流体就向什么地方运动,因此这种热对流更有效率和可指向性。
热对流的公式为“Q=H×A×ΔT”。
公式中Q依旧代表热量,也就是热对流所带走的热量;H为热对流系数值,A则代表热对流的有效接触面积;ΔT代表固体表面与区域流体之间的温度差。
关于散热器选择的计算方法一,用于计算的参数定义:Rt─── 总内阻,℃/W;Rtj───器件的内热阻,℃/W;Rtc───器件与散热器界面间的界面热阻,℃/W;Rtf─── 散热器热阻,℃/W;Tj─── 发热源器件自有温度,℃;Tc───发热源器件表面壳温度,℃;Tf─── 散热器温度,℃;Ta─── 环境温度,℃;Pc───器件使用功率,W;ΔTfa ─── 散热器温升,℃;二,散热计算公式:Rtf =(Tj-Ta)/Pc - Rtj -Rtc式中:Rff(散热器热阻)是选择散热器的主要依据。
Tj 和Rtj 是发热源器件提供的参数(前述),Pc 是设计要求的参数,Rtc 可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表。
(1)计算总热阻Rt:Rt= (Tjmax-Ta)/Pc(2)计算散热器热阻Rtf 或温升ΔTfa:Rtf = Rt-Rtj-RtcΔTfa=Rtf×Pc(3)确定散热器按照散热器的工作条件(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根据Rtf 或ΔTfa 和Pc 选择散热器,查所选散热器的散热曲线(Rtf 曲线或ΔTfa 线),曲线上查出的值小于计算值时,就找到了合适的散热器。
对于型材散热器,当无法找到热阻曲线或温升曲线时,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按上述公式求出散热器温升ΔTfa,然后计算散热器的综合换热系数α:α=7.2ψ1ψ2ψ3{√√ [(Tf-Ta)/20]}式中:ψ1─── 描写散热器L/b 对α的影响,(L 为散热器的长度,b 为两肋片的间距);ψ2─── 描写散热器h/b 对α的影响,(h 为散热器肋片的高度);ψ3─── 描写散热器宽度尺寸W 增加时对α的影响;√√ [(Tf-Ta)/20]───描写散热器表面最高温度对周围环境的温升对α的影响;以上参数可以查表得到。
计算两肋片间的表面所散的功率q0q0 =α×ΔTfa×(2h+b)×L根据单面带肋或双面带肋散热器的肋片数n,计算散热功率Pc′单面肋片:Pc′=nq0双面肋片:Pc′=2nq0若Pc′ >Pc 时则能满足要求。
LED散热自动计算公式
环境温度----------------------------------TA(℃)25
LED管芯传导到散热垫底面的热阻值-------RJC(℃/W)16
LED正向工作电压 VF值----------------------VF(V) 3.97
LED正向工作电流 IF值----------------------IF(A)0.5
散热片底部温度----------------------------TC(°C)71
结温--------------------------------------TJ(℃)103℃
从PCB传导到环境空气的热阻值------------RBA(℃/W)23℃
从管芯的结温TJ传导到空气TA的总热阻值----RJA(℃/W)39℃
总结:若计算出来的TJ比设计要求的TJmax大得多,而且在结构上又不允许增加
型材上(或铝板冲压件上),或粘在散热片上.这两种方法是在多个大功率LED的灯具设计中常用的。
例如中,在计算出TJ=103℃的PCB背后粘贴一个10℃/W的散热片,其TJ降到80℃左右。
计算公式
温度计
LED资料中有
LED资料中有
LED资料中有
标准范围值 20-80℃
越小越好
越小越好
许增加面积时,可考虑将PCB背面粘在"∪"形的铝个大功率LED的灯具设计中常用的。
例如,上述计算举例J降到80℃左右。
吸顶式10LED灯具的LED散热计算吸顶式10LED灯具原采用白炽灯为光源,因其光源寿命短,抗振性能差,灯具维护频繁,维护成本高。
为了改善以上的问题,现采用的1W LED做为光源进行改善,从而达到免维护的效果。
因为船上的空间狭小,为了使LED10LED灯具在舰船上得到很好的应用,需将其灯具高度尺寸控制到最小,所以需对LED 光源进行散热设计。
散热方案:将LED光学模块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对外散热。
具体方案是,将10个1W的LED光源用回流焊方式焊接到圆形铝基板上,再将铝基板用螺钉固定到散热壳体上,保证了从热源(LED)到散热壳体之间的最短传热途径,从而也降低了灯具内部传热过程中的热阻。
LED光源散热计算:LED的散热模型如下图所示因LED光源用回流焊接到铝基板上,而该铝基板与黄铜壳体(散热器)通过螺钉紧固而连接。
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从LED 接合点流经铝基板,到达黄铜壳体(散热器),壳体再通过对流方式及辐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去。
在大多数LED 应用中,与LED 接合点和散热壳体之间,以及散热壳体到外界环境之间相比,LED和铝基板及铝基板与散热壳体之间的接触热阻还是相对较小的。
LED,其功率采用1W,查规格得知,从接合点到焊接点(Rth j-sp) 的热阻值为11°C/W,最高接合点温度为120°C。
外部环境取实验室高温温度40+/-3°C中的温度43°C,要求的品质保证温度20°C.在LED 焊接点和散热片间的热阻值Rth sp-h 取决于包括表面抛光度、平整度、所施加的安装应力、接触面积以及接口材料类型及其厚度在内的多种因素。
如果有好的设计,那么它可以最低降至小于1°C/W。
Tj = Ta + Ptotal (Rth j-sp + Rth sp-h + Rth h-a)+20 Rth h-a = (Tj- Ta-20 - Ptotal Rth j-sp- Ptotal Rth sp-h)/ Ptotal=(120-43-20 -0.96*11-0.96*1)/0.96=45.48°C/WRth h-a =1/ (hf *Af) 其中hf是自然冷却系数,取值范围5-16,按最差状态取5,Af是散热表面积所以Af=1/(45.48*5)=0.004398m2=4398mm2,所需总面积为10*4398=43980mm2测得3D表面积75100mm2,大于43980mm2,符合散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