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ar_Allan_Poe(1809—1849)埃德加_爱伦坡
- 格式:ppt
- 大小:738.50 KB
- 文档页数:63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摘要: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世界上最知名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作家中,坡是极具特色的一位。
他是天才诗人,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独到的文学评论家,象征主义的先驱,同时也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在其短暂而又多舛的一生中为自己在诗歌、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等各方面赢得了盛名。
坡从事创作的年代,正值美国文学浪漫主义的鼎盛时期,由于他的作品中带有所谓的颓废色彩,与当时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于是一度被排挤在美国主流文学之外,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坡又是一个悖论式的人物,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坡坎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敏感的心灵,他有一种让西方文学界格外青睐的审美情怀;他醉心于美,然而他的作品中美总是与死亡相伴相生。
他一生寥落,却在身后盛名远播,他的诗歌、小说在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本文力图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从介绍坡的成长背景,时代背景。
阐述坡的独特的宇宙观和审美意象,即人性的孤独,对死亡的赞美,同时介绍坡的创作理念。
向读者展示坡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思路。
消除读者的种种误解,成为坡等待百年的那一个读者。
关键词:孤独死亡恐怖小说唯美主义者一,简介坡的短篇小说可以分为四类: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
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哥特式风格的作品,包括恐怖小说《鄂榭府崩溃记》(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丽姬娅》(Ligeia)、《黑猫》(The Black Cat)、《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等都是哥特式风格的代表。
坡还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他善于揣测人的心理活动,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他的侦探小说有《莫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 in the Rue Morgue)、《玛丽?罗杰疑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被盗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等等。
埃德加爱伦坡英文介绍Edgar Allan Poe was an American writer, editor, and literary critic who is best known for his macabre and Gothic tales. He was born on January 19, 1809,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and died on October 7, 1849, in Baltimore, Maryland. Poe's work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dark themes, vivid imagery, and psychological depth, and h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pioneers of the detective fiction genre.One of Poe's most famous works is "The Raven," a poem that tells the story of a man who is visited by a mysterious raven that drives him to madness. The poem's haunting refrain of "Nevermo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lin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other well-known work by Poe is "The Tell-Tale Heart," a short story about a man who is driven to murder by the sound of his victim's beating heart.In addition to his fiction, Poe also wrote influentialliterary criticism, including his famous essay "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 in which he discusses histheory of writing and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work of art. Poe believed that a work of literature should be short, focused, and have a single, unified effect on the reader.Poe's personal life was marked by tragedy and hardship. He struggled with poverty and alcoholism throughout hislife, and his wife, Virginia Clemm, died of tuberculosis at a young age. 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Poe continued towrite prolifically and his work has had a lasting impact on American literature.Overall, Edgar Allan Poe's contributions to literature are significant and enduring. His unique style and dark themes have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writers and readers,and his work continues to be studied and celebrated to this day. Poe's legacy as a master of the macabre and a pioneerof the short story and detective fiction genres is secure, and he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iconicfigures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浅析爱伦坡在《黑猫》中哥特式的写作手法1. 引言1.1 爱伦坡简介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
他的作品以神秘、恐怖、悲伤为特点,被誉为“哥特小说大师”。
爱伦坡擅长运用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通过讲述诡异的故事来探讨人性的阴暗面。
他的创作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黑猫》背景介绍《黑猫》(The Black Cat)是爱伦坡创作于1843年的一部短篇小说。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普尔的酒鬼,因妻子阻止他虐待一只黑猫而将该猫杀害,随后又误杀了妻子并砌墙藏尸。
最终,黑猫的尸体被发现,使普尔罪行败露的故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对爱伦坡在《黑猫》中的哥特式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探讨哥特式文学在恐怖氛围营造、人物心理描写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旨在为我国哥特式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2. 爱伦坡哥特式写作手法概述2.1 哥特式文学特点哥特式文学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以恐怖、神秘、超自然和古堡等元素为特点,强调氛围的营造和人物的心理刻画。
哥特式文学作品通常充满紧张、压抑的氛围,以及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入探讨。
2.2 爱伦坡哥特式写作手法爱伦坡是美国哥特式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作品以恐怖、死亡、超自然等主题为核心,运用独特的哥特式写作手法,展现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艺术魅力。
他的哥特式写作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叙述视角:爱伦坡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使读者更容易进入故事情境,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恐怖氛围的营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爱伦坡将恐怖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
3.情节设置与悬念:爱伦坡擅长运用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折和紧张的悬念,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4.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展现人性的复杂和阴暗面。
2.3 爱伦坡在《黑猫》中的哥特式表现《黑猫》是爱伦坡哥特式写作手法的典型代表。
爱伦·坡(EdgarAlanPoe)诗选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
在世时长期担任报刊编辑工作。
其作品形式精致、语言优美、内容多样,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又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进而也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
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依赖写作谋生的知名美国作家,从而导致贫困潦倒。
致海伦海伦啊,你的美貌对于我,就象那古老的尼赛安帆船,在芬芳的海面上它悠悠荡漾,载着风尘仆仆疲惫的流浪汉,驶往故乡的海岸。
你兰紫色的柔发,古典的脸,久久浮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你女神般的风姿,将我带回往昔希腊的荣耀,和古罗马的辉煌。
看,神龛金碧,你婷婷玉立,俨然一尊雕像,手提玛瑙明灯,啊,普赛克,你是来自那神圣的地方!安娜蓓尔·李那是在许多年、许多年以前,在海边的一个王国里住着位姑娘,你可能也知道她名叫安娜蓓尔·李:这姑娘的心里没别的思念,就除了她同我的情意。
那时候我同她都还是孩子,住在这海边的王国里;可我同她的爱已不止是爱--同我的安娜蓓尔·李--已使天堂中长翅膀的仙子想把我们的爱夺去。
就因为这道理,很久很久前在这个海边的王国里,云头里吹来一阵风,冻了我美丽的安娜蓓尔·李;这招来她出身高贵的亲戚,从我这里把她抢了去,把她关进石头凿成的墓穴,在这个海边的王国里。
天上的仙子也没那样快活,所以把她又把我妒忌--就因为这道理(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海边的王国里,夜间的云头里吹来一阵风,冻死了安娜蓓尔·李。
我们的爱远比其他人强烈--同年长于我们的相比,同远为聪明的人相比;无论是天国中的神人仙子,还是海底的魔恶鬼厉,都不能使她美丽的灵魂儿同我的灵魂儿分离。
因为月亮的光总叫我梦见美丽的安娜蓓尔·李;因为升空的星总叫我看见她那明亮眼睛的美丽;整夜里我躺在爱人的身边--这爱人是我生命,是我新娘,她躺在海边的石穴里,在澎湃大海边的墓里。
诗人爱伦坡的简介埃德加;爱伦;坡,被尊崇是美国浪漫主义运动要角之一。
爱伦;坡是美国的短篇小说家先锋之一,并被公认是推理小说的创造者,甚至被视为科幻小说的共同催生者之一。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诗人爱伦坡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作家、诗人、编者与文学评论家,是第一位众所周知、仅以创作一职糊口的美国作家,并因此长期陷于经济困难与不顺遂之中。
他的短篇小说大致分为三类:恐怖故事、谋杀疑案和科学难解之谜。
他开创了侦探小说的先河,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
1849年10月7日,爱伦;坡逝于巴尔的摩,得年四十岁,死因不明,各类说法甚多。
他的著作亦时常现身于文学、音乐、电影与电视等流行文化中。
爱伦;坡生前的各处居所则多被保留为博物馆至今。
诗人爱伦坡的文学风格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带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纵观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其故事主题大都“揭示了人类意识及潜意识中的阴暗面”,这;点显然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主义作家。
爱伦;坡以恐怖小说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深入刻画与呈现了非现实状态下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试图“以非现实、非理性的表达方式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因顿”。
他借助想象奇特、恐怖怪异的故事情节,通过夸张、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段表现人性的危机,激起读者浓厚阅读兴趣的同时,震撼心灵,发人深省。
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上。
与爱默生、惠特曼等主流作家乐观自信、热情洋溢的格调不同,爱伦;坡通过展示死亡与丑恶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灵感,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理解。
他的恐饰小说常常置景于深渊、城堡、暗室、暴风雨或月光之下,人物备受孤独、死亡意识与精神反常的折磨,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宛如噩梦一般。
爱伦;坡文笔考究,运词精当,通过构思设计惊险奇绝的情节,在恐怖小说中向读者极力描绘了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怪诞事件和恐怖场景,制造意境,渲染气氛,准确达到作品预期的艺术效果。
埃德加·爱伦·坡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
在世时长期担任报刊编辑工作。
其作品形式精致、语言优美、内容多样,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又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进而也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
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依赖写作谋生的知名美国作家,从而导致贫困潦倒。
[1]中文名:埃德加·爱伦·坡外文名:Edgar Allan Poe国籍:美国出生地:波士顿出生日期:1809年1月19日逝世日期:1849年10月7日职业: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毕业院校:弗吉尼亚大学、西点军校肄业主要成就:侦探小说、恐怖小说、效果论代表作品:小说《黑猫》、《厄舍府的倒塌》,诗《乌鸦》、《安娜贝尔·丽》逝世地:巴尔的摩1 生平年表少年时代1809年1月19日生于波士顿,三兄妹中的第二个孩子,父亲戴维·坡和母亲伊丽莎白·阿诺德·坡是同一个剧团的演员。
祖籍英国的戴维·坡是一位著名的主角演员,其母伊丽莎白·史密斯·阿诺德在早期美国戏剧界也很出名。
戴维·坡的父亲出生于爱尔兰,是独立战争时期的一名爱国者,戴维·坡不久之后离家出走。
[2]1811年,母亲于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去世。
三兄妹威廉·亨利、埃德加和罗莎莉分别由三家人收养监护。
埃德加的养父母是弗朗西丝和约翰·爱伦夫妇,约翰·爱伦生于苏格兰,当时是里士满一位富裕的烟草商。
这对无儿无女的夫妇虽然没从法律上领养埃德加,但仍替他改姓为爱伦,并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
1815—1820约翰·爱伦计划在国外建立一个分支商行,举家迁往苏格兰,其后不久又迁居伦敦。
爱伦·坡19世纪美国作家艾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历来被视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恶魔式人物,无论其私生活、还是其作品,均被贴上“渎神”的标签,比如D·H·劳伦斯就在他的《美国文学经典》(1923)中愤怒地指出:在坡那里,所有的人都是吸血鬼,尤其是坡本人。
但很多人所忽略了的是:这同一个坡,曾经在1847年2月3日,在纽约的一家图书馆里,面对60名听众,严肃地论证了上帝的存在。
这次演说的讲稿,经过修改,于四个月后出版,这就是被后世称为“美国天书”的《我发现了》(Eureka)。
坡显然把这本150页的小册子视作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与最后的总结,然而,这篇“艺术遗言”因为集天文学、逻辑学、神学、美学为一体,不可避免地有庞杂晦涩之嫌,所以多年来颇受冷落——研究界或者视而不见,拒绝评论;或者忽视其重要性,认为它系“业余天文爱好者的拼凑之作”;更有甚者,干脆将其视为作家神经错乱状态下的一派胡言。
有意思的是,坡在《我发现了》的序言中曾自豪地宣称:“我书中所言皆为真理——所以它不可能消亡——即使它今天因遭践踏而消亡,有朝一日它也会…复活并永生‟。
” 一百年后,坡的理论果然得到了“复活”:一方面,以瓦莱里、奥登、约翰·欧文、丹尼尔·霍夫曼为首的一批著名文学评论家给了此作以高度评价,比如哈罗德·布鲁姆就宣称:“就文学价值而言,《我发现了》比他的诗歌的价值要大得多” ;另一方面,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证明了坡的伟大,原来,《我发现了》所“发现”的实际上是宇宙的诞生和消亡原理,其中的假说与“大爆炸”、“热寂说”等当代理论不某而合,按照天文学家的看法,坡是堪与开普勒、牛顿、甚至爱因斯坦媲美的天才人物。
《我发现了》的确是坡一生事业的巅峰,也是他全部思想观念的一个总结。
它的出发点是宇宙论,中心点是上帝论,落脚点却是人生论和文学论。
爱伦·坡诗选(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
埃德加·爱伦·坡1809年1月19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他年幼时父母双亡,随即被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约翰和弗朗西丝斯·爱伦夫妇收养,在弗吉尼亚大学就读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后辍学,之后从军,爱伦·坡离开了爱伦夫妇。
爱伦坡低调地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匿名出版了诗集《帖木尔和其它的诗》。
1835年他在巴尔的摩和13岁的表
妹弗吉尼亚·克莱姆结婚。
1838年《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出版并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839年夏天,爱伦·坡成为《伯顿绅士杂志》(Burton's Gentleman's Magazine)的助理编辑。
这期间他发表了的随笔、小说,和评论,加强了他在《南方文学信使》工作时期开始确立的敏锐批评家的声誉,同期,《怪异故事集》上下卷在1839年出版。
1845年1月,爱伦·坡发表诗歌“乌鸦”,一时声誉鹊起。
1849年10月7日逝于巴尔的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