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与扩句练习与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8
【寒假自学课】知识点衔接03 扩句与缩句五年级语文(含答案)一、扩句(至少扩两处)。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2)小蜜蜂飞来飞去。
(3)孩子去追猴子。
(4)海力布救小白蛇。
(5)船夫驾驶小艇。
(6)蝴蝶飞走了。
(7)他是树。
(8)老牛吃草。
(9)火车鸣笛。
(10)小嘎子蹦来蹦去。
(11)圆明园是皇家园林。
(12)刷子李刷墙。
(13)周瑜妒忌诸葛亮。
(14)父亲送我去上学。
(15)月光照在脸上。
(16)风筝飞上了天空。
(17)我们做作业。
(18)太阳升起。
(19)雨点落下来。
(20)秋天的黄昏很美。
(扩句,写具体不少于20字)二、加上恰当的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1)广场上坐满了观众。
(2)市场上摆满了蔬菜。
三、我会照样子,将下面的句子说得更具体,然后读一读,比一比。
例:花儿开了。
花儿张开了笑脸。
1.小溪里的水淙淙地流着。
2.月亮被乌云遮住了。
3.太阳升起来了。
四、我会照样子下面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
例:包拯是清官。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1.岳飞是英雄。
2.李时珍是医药学家。
3.詹天佑是工程师。
五、我会照样子,帮句子加上颜色。
例:这朵花真好看。
加上颜色:这朵水红色的花真好看。
1.这个梨子真好吃。
2.她穿着一条小裙子,很漂亮。
3.春天里,桃花开了。
六、缩句。
1.祖父的园子里开着五颜六色的花。
2.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合理的方案。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4.普罗米修斯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
5.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6.我们班的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7.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8.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
9.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10.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11.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
12.金色的阳光照射着无边的大海。
13.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着。
14.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
15.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下来。
缩句与扩句的方法与练习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局部。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局部。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一一老奶奶;干什么一一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一一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拟,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局部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认句缩句,就要把否认词一起写出来,否那么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局部:人物 +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局部:人物 +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存“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第6, 20题。
2: “是〞是一个动词要保存,如:第14题.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如:第19 题。
扩句与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进行扩句练习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在它们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而且一个地方可以加不止一个“枝叶”;这样的句子会更加完整、具体..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如:“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词语搭配不当..缩句时;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逐步删去它们前面的修饰;直至缩干净为止..“在……上中、里、下”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无论是扩句还是缩句都应注意以下几点:△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成分;保持句子的原意;也就是说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枝叶”;原句的主谓宾成分不可改变..△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注意加上的修饰词必须与主干搭配得当..缩句时;删减掉的修饰词一定要删除干净;不要丢字、漏字..扩句练习:1.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1.英姿飒爽的体育健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列车奔驰..2.绿皮的列车急速地奔驰..3.小蜜蜂飞来飞去..3.辛勤劳动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4.黑熊表演节目..4.笨手笨脚的黑熊正在表演5浪花跳跃..5.美丽的浪花在海上跳跃6.猫捉老鼠..6.一只衰老的猫努力地捉一只狡猾的老鼠..7.鲜花盛开了..7.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丛中盛开了..8.小华做操..8.小华在操场上认真地做操9.秧苗生长..9.绿油油的秧苗快速的生长..10.船开得快..10. 船在大海里开得如飞一般快..11. 星星眨眼..11.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眼对我说晚安12.枝叶展开..13.小蝌蚪游着..13.可爱的小蝌蚪在湖里游着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能缩成“革命者不能低下头”..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同理;“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能出卖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只能缩成“共产党员不能出卖权利”;若缩成“共产党员出卖权利”则意思相反了..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又如“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应该缩成“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而不能缩成“黄河水拦住了”..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壮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8、关于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缩句方法:1.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介词结构等..2.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3.“自我提问”法——“谁怎么样”“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4.“主谓宾”判断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宾语进行划分;从而理解句子的中心意义并精炼出缩句..缩句注意事项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缩句:A:老人们钓鱼..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lú cí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B:鸬鹚站在船舷上..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缩句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B:海棠树开花..C:海棠树开满了花..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 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C:柳树上挂冰条儿..D:柳树挂冰条儿..E:树挂冰条..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缩句:A:鲸是鱼类..B:鲸不是鱼类..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一、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缩句中不能删掉;应保留其最简内容..例: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若按照一般地缩句原则;就缩为“淤泥陷了下去”;这明显不合情理和不符原句意思;若缩为“黄河象陷了下去”;从语意上看似乎恰当;但在原句中;“高大的黄河象”只是受事体;而施事体则是“柔软的淤泥”;在缩句中;施事体、受事体都是句子的主干;应保留..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是: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由此可见;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同样道理;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二、“地”和“得”两个助词在句中的结构成分不同;缩句时应辨清..在缩句中;大家对“+地”的成分比较容易把握;对“得+”的成分把握就难的多了;往往出现误改..按照一般的语法结构;“+地”往往充当状语成分;“得+”往往充当补语成分..在缩句中;状语、补语都是“枝叶”;都应删掉..例:“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地跳起来..”应缩句为:“他跳起来”;“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得跳起来..”应缩句为“他激动”..三、缩句应合情理、应符合句子原意..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缩句练习: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2.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3.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4.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5.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6.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7.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8.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9.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10.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11.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12.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13.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14.灰色的、发光的天空;淡淡的远峰;近处像浓墨泼上去的饱含水气的山;村;房屋;以至小桥流水;正在石匠的手下显现出来..15.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16.在笼子里的包子熟了..17.我在床上睡着了..18.播映员的话音响彻会场..19.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20.那座宽敞的新房子是第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21.花丛中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22.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23.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24.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25.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26.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27.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28.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专项知识及练习题(可直接打印)一、扩句1、什么是扩句?扩句就是要求给句子的主干添上附加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生动。
例:奶奶在打毛衣。
扩句为:慈祥的奶奶在专心地打毛衣。
2、扩句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练习题: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具体。
(1)同学们做操。
(2)少先队员扫墓。
(3)祖国在前进。
(4)小鸟唱歌。
二、缩句1、什么是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原句的附加成分,保留主干,使句子简明。
例:蓝蓝的天上轻轻地飘着一朵朵白云。
缩句为:天上飘着白云。
2、缩句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留句子的主干。
(2)要缩成最简的句子,要去掉附加成分。
(3)一般来说,要删掉以下这些:A、“的”的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要删去。
例:那位年轻的老师走过来了。
缩句为:老师走过来了。
B、“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要删去。
例:老师认真地教我们。
缩句为:老师教我们。
C、“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应删掉。
例:我兴奋得一蹦老高。
缩句为:我兴奋。
D、“在……中(下、里)”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取得了进步。
缩句为:我们取得了进步。
练习:缩句(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2)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4)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5)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6)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7)他怀着十分快乐的心情向妈妈跑去。
(8)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
(9)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10)这台教学仪器的结构十分精密。
(11)父亲在我心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2)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13)狐狸狡猾地装作假惺惺的样子挤出了几滴可怜的泪水。
小学语文扩句缩句知识及100道缩句练习题(有答案)(可直接打印)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专项知识及练题一、扩句扩句是指给句子的主干添加附加成分,使其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生动。
例如:原句“奶奶在打毛衣”,扩句后变为“慈祥的奶奶在专心地打毛衣”。
在扩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留句子的基本意思;二是加上的修饰词必须准确,要与主干搭配恰当。
下面是一些练题:1.同学们在做操。
2.少先队员在扫墓。
3.祖国在不断前进。
4.小鸟在枝头唱歌。
二、缩句缩句是指去掉原句的附加成分,保留主干,使句子更加简明。
例如:原句“蓝蓝的天上轻轻地飘着一朵朵白云”,缩句后变为“天上飘着白云”。
在缩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留句子的主干;二是要缩成最简的句子,去掉附加成分;三是一般要删掉“的”、“地”、“得”等字后面的修饰限制词语,以及表示特定条件和环境的词语。
下面是一些练题:1.父亲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支小手枪。
2.红日照耀着大桥。
3.XXX战士直扑敌阵。
4.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阻击战。
5.死亡逼近。
6.老象深陷泥中。
7.他快乐地向妈妈跑去。
8.他脸上闪出冷笑。
9.在军警中,我找到了被捕的工友XXX。
10.这台教学仪器结构精密。
11.父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2.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13.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泪水。
14.敌人控制的“391”高地插入我方阵地。
15.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16.焰火在夜空中构成美妙的图案。
17.小男孩捡树种。
18.几个被脚镣束缚的同志,在平时用来放风的地坝中跳起了秧歌。
19.无数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20.我数着井水里闪烁的星星,一颗一颗地数。
21.XXX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2.XXX又一次在长征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们熟练地安装了一台台进口钻机。
25.海滩上种着无数颗碧绿的西瓜。
26.XXX壮烈牺牲,挡住了敌人的枪口。
27.胜利的红旗在XXX上空高高飘扬。
1. 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 “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 “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 “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 数量词语可以删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 删掉“在……中(里、下)”表示条件和环境的词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 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8. 语气词要保留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9. 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
如“五星红旗”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
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的修饰可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
”或“红旗飘扬。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缩写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宝库。
缩句方法:一、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介词结构等。
二、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三、“自我提问”法——“谁怎么样?”“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四、“主谓宾”判断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宾语进行划分,从而理解句子的中心意义并精炼出缩句。
缩句注意事项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一、扩句(至少扩两处)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几句话印在心上。
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
14.我握着手。
15.战士献出生命。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17.玲玲做操。
18.雨点落下来。
19.鱼儿惊慌。
20.野花开。
21.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二、缩句1.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3.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4.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硕士。
5.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6.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愉快地加入了这百花盛开的盛会。
7.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8.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9.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10.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是位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英俊少年。
11.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答案一、扩句1.我们的黄老师认真地批改我们的语文作业。
2.边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祖国的边疆。
3.咆哮的洪水很快地淹没了村庄。
4.一群可爱的海鸥飞过风平浪静的海面。
5.善良的兄妹俩在优美的琴声中陶醉了。
6.愤怒的小马驹瞪着铜铃般的眼睛。
7.老师富有哲理的几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8.同学们在教室认真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9.这个可爱的战士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10.温暖的春风吹遍绿色的大地。
11.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兴地挥舞着花束。
12.六(1)班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消息。
13.学校正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14.我紧紧地握着这个女孩的手。
15.年轻的战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16.我和小刚一起来到农贸市场。
17.活泼可爱的玲玲认真地做操。
18.豆大的雨点哗哗地落下来。
扩句和缩句的例子及答案初中生扩句和缩句,是中学语文中十分重要的语法知识点。
正确的使用扩句或缩句可以使文句更加丰富,紧凑。
在考试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举一些扩句和缩句的例子及答案。
例1:缩句原句:闪电照亮了整个夜空,树枝被劈成两半。
缩句:闪电照亮了整个夜空,树枝被劈断。
分析:这个例子中,“劈成两半”这个状语从句可以被缩短为“劈断”。
例2:扩句原句:他看到了房子里的一只老鼠,吓得跳了起来。
扩句:他看到了房子里的一只老鼠,因为害怕,所以吓得跳了起来。
分析:这个例子中,“因为害怕”这个原因状语可以对原文进行扩句,使语言更为详细。
例3:缩句原句:李华唱歌唱得很好,她的声音非常甜美。
缩句:李华唱歌唱得很好,声音甜美。
分析:这个例子中,“她的”这个代词可以被省略掉,这个句子也不会改变内容。
例4:扩句原句:我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扩句:在这个公园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就坐在长椅上。
分析:这个例子中,原文缺乏详细的表述,一些紧扣上下文的描述可以使语言丰富而具体。
例5:缩句原句:我的爷爷外祖母家很漂亮,家里的花草都很饱满。
缩句:我爷爷外祖母家漂亮,花草饱满。
分析:这个例子中,同样是省略了代词“他们的”,同时“家里的”也变成了单纯的“花草”,语言更为简练。
例6:扩句原句:他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
扩句:他很聪明,因为这个原因,在学习方面他也很优秀。
分析:这个例子中,“因为这个原因,在学习方面他也很优秀”这个原因状语可以对原文进行扩句,使语言更为详细。
在实际应用中,扩句和缩句是可以灵活使用的。
当我们需要对一个简洁的句子进行详细阐述时,可以使用扩句;当我们需要简练表述时,可以使用缩句。
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也会倾向于不同的处理方式。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多阅读、多写作,逐渐熟悉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扩句缩句练习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修改病句练习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3、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学生”。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缩句与扩句专项练习(含答案)三年级语文缩句练1.他的妈妈很漂亮,而且她很聪明。
他的妈妈漂亮聪明。
2.我们去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博物馆,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展品。
我们去了一个有趣的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展品。
3.那个小男孩非常喜欢吃巧克力,他每天都要吃好几块。
小男孩每天都要吃好几块巧克力。
4.我们昨天去了一家新开的餐厅,那里的食物非常好吃。
昨天我们去了一家新开的餐厅,食物非常好吃。
5.我的爷爷很健康,他每天都会去散步。
爷爷每天散步,很健康。
6.那个小女孩非常喜欢唱歌和跳舞。
小女孩喜欢唱歌跳舞。
7.我们的老师很严格,但是他也很有趣。
我们的老师严格有趣。
8.我们的狗非常聪明,他知道很多指令。
我们的狗聪明,知道很多指令。
1.同学们在校园里欢唱,向小鸟打招呼。
2.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一群群花。
3.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路上。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鞋走路。
5.黄色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在风中翻飞。
6.这棵树的树叶哗哗地拂动着,向着农夫晃动。
7.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8.海边的沙地上种满了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
9.许多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筑巢。
10.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1.小鸟在愈发繁茂的绿蔓中发出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声。
12.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13.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千百万名参观者。
14.在祖国南海湛蓝的海面上,散布着几十个绿宝石般的珊瑚岛。
15.每当春天来临,小园里嫩绿的菜秧纷纷从土里钻出来。
16.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企图夺取。
1.同学们互相打着招呼,微笑着交流着彼此的近况。
2.一朵鲜艳的花在阳光下欢快地跑出来,似乎在向这个美好的世界展示自己的美丽。
3.我在这条道路上缓缓地行走着,欣赏着路边的景色,感受着这个城市的气息。
4.我穿着一双舒适的鞋子,踏着轻盈的步伐,享受着这个美好的早晨。
5.秋风中,树叶像一把把扇子,轻轻地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声响。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专项知识及练习题(可直接打印)一、扩句1、什么是扩句?扩句就是要求给句子的主干添上附加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生动。
例:奶奶在打毛衣。
扩句为:慈祥的奶奶在专心地打毛衣。
2、扩句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练习题: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具体。
(1)同学们做操。
(2)少先队员扫墓。
(3)祖国在前进。
(4)小鸟唱歌。
二、缩句1、什么是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原句的附加成分,保留主干,使句子简明。
例:蓝蓝的天上轻轻地飘着一朵朵白云。
缩句为:天上飘着白云。
2、缩句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留句子的主干。
(2)要缩成最简的句子,要去掉附加成分。
(3)一般来说,要删掉以下这些:A、“的”的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要删去。
例:那位年轻的老师走过来了。
缩句为:老师走过来了。
B、“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要删去。
例:老师认真地教我们。
缩句为:老师教我们。
C、“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应删掉。
例:我兴奋得一蹦老高。
缩句为:我兴奋。
D、“在……中(下、里)”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取得了进步。
缩句为:我们取得了进步。
练习:缩句(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2)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4)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5)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6)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7)他怀着十分快乐的心情向妈妈跑去。
(8)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
(9)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10)这台教学仪器的结构十分精密。
(11)父亲在我心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2)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13)狐狸狡猾地装作假惺惺的样子挤出了几滴可怜的泪水。
缩句注意事项一、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缩句中不能删掉,应保留其最简内容。
例: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
正确缩句是: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
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
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
三、“地”和“得”两个助词在句中的结构成分不同,缩句时应辨清。
例:“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地跳起来。
”缩句为:“他跳起来”;“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激动得跳起来。
”缩句为“他激动”。
四、缩句应合情理、应符合句子原意。
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
缩句练习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扩句和缩句专项练习一、扩句(至少扩两处)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几句话印在心上。
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
14、我握着手。
15、战士献出生命。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17、玲玲做操。
18、雨点落下来。
19、鱼儿惊慌。
20、野花开。
21、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二、缩句1、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3、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4、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硕士。
5、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6、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愉快地加入了这百花盛开的盛会。
7、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8、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9、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10、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是位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英俊少年。
11、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参考答案:一、扩句1、我们的黄老师认真地批改我们的语文作业。
2、边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祖国的边疆。
3、咆哮的洪水很快地淹没了村庄。
4、一群可爱的海鸥飞过风平浪静的海面。
5、善良的兄妹俩在优美的琴声中陶醉了。
6、愤怒的小马驹瞪着铜铃般的眼睛。
7、老师富有哲理的几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8、同学们在教室认真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9、这个可爱的战士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10、温暖的春风吹遍绿色的大地。
11、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兴地挥舞着花束。
12、六(1)班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消息。
13、学校正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14、我紧紧地握着这个女孩的手。
15、年轻的战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16、我和小刚一起来到农贸市场。
17、活泼可爱的玲玲认真地做操。
18、豆大的雨点哗哗地落下来。
句子专项训练三(缩句扩句病句)(含答案)下面是句子专项训练题型:1、缩句2.扩句3.修改病句一、缩句缩句是将长句子压缩成简洁的短句子,同时保持原句的主要意义。
1.小明每天早上都去操场上跑步,他的身体因此变得很强壮。
2.这个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
3.原句老师讲的故事情节曲折,同学们听得非常入神。
4.那个小男孩拿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开心地笑着。
5.姐姐做的蛋糕非常美味,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6.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把大地照得格外美丽。
7.哥哥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榜样。
8.那个小村庄位于山脚下,风景非常优美。
9.妈妈每天都很忙,既要工作又要照顾我们。
10.夜晚的星空璀璨夺目,星星们在天空闪烁。
11.那个小男孩在沙滩上堆了一个大沙堡,引来了很多小朋友的羡慕。
12.我们的学校很大,有宽敞的操场和漂亮的教室。
13.老师耐心地辅导每个学生,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14.那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勇敢的王子战胜恶龙的故事。
15.小猫在窗台上晒太阳,看起来非常悠闲。
16.这个季节的橘子很甜,大家都喜欢吃。
17.哥哥在篮球比赛中表现出色,帮助球队赢得了胜利。
18.夜晚的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显得格外宁静。
19.那个小女孩画的画色彩鲜艳,非常有创意。
20.我们的班长很负责任,总是能够带领大家完成任务。
21.那个小男孩养的鱼非常漂亮,有红的、黑的、还有花的。
22.姐姐在音乐会上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23.那个地方的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24.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友好,经常互相帮助。
25.那个故事充满了幽默和智慧,让我们笑声不断。
二、扩句扩句是在原有句子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使句子更加丰富和具体。
1.小明去了公园。
2.妈妈做了晚餐。
3.姐姐在画画。
4.老师走进了教室。
5.弟弟睡觉了。
6.哥哥在读书。
7.妹妹在跳舞。
8.我去了书店。
9.他们去旅行了。
10.她在唱歌。
专题03扩句和缩句✒一、扩句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如:太阳升起。
——(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地)升起。
在这里第二句就比第一句具体、形象得多。
进行扩句练习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在它们的前面加技巧一: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技巧二: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
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四不要”1.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2.不要前后重复;3.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例句分析】1.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原句的主要成分:“谁”——太阳光;“怎么样”——照射着树林。
(2)添加的词语及作用:“晌午”——表示时间的词语,起限制作用。
“火辣辣”——形容词,起修饰作用。
“整个”——起限制作用。
2.青烟弥漫。
——(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1)原句的主要成分:“谁”——青烟;“怎么样”——弥漫。
(2)添加的词语及作用:“飘飘荡荡”——形容词,起修饰作用。
“在大地上”——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二、缩句与扩句刚好相反,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删去“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1.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