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508.78 KB
- 文档页数:13
201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厦门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壮”分别收藏于______。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3.于佑任创办的“竖三民”报是______三家报纸.4.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______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5.______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6.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业过渡的两种传播样式是______ ______。
7.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于______年。
8.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______9.美国广播业的“三强”指的是______ ______。
10.______有“电视之父”之称。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舆论2.社会责任论3.新闻价值4.意见领袖三、简答题(每题l5分,共30分)1.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四、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我国加入WT0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2.美国学者德弗勒把媒介内容按“趣味”分为三个范畴。
请用德弗勒的理论举例分析当今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节目及其存在的原因。
参考答案:厦门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分别收藏于______.答:伦敦大英图书馆东方及印度部和巴黎国立图书馆。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答:1872。
厦门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注:1、此分数线仅为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各院系专业可在不低于此线的前提下进一步划定各自的复试分数线。
2、差额复试比例120%以上。
3、不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者不予录取。
4、校际之间的调剂工作须待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分数线后方可进行。
5、关于工商管理硕士a线、b线的说明:1)、满足a线的考生全部具有复试资格;2)、满足b线的考生同时又符合相关条件者可向我校管理学院提出申请,我校管理学院集体讨论后择优给予复试资格。
具体条件以及相关申请程序请上管理学院网站查看:/ 6、达到上述分数线的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可申请向相近的专业学位硕士调剂,具体调剂方案预计于3月20日左右公布,敬请关注招生办网站:.厦门大学2010年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陆续更新中)新闻传播学院:报到时间:4月1日,复试时间:4月2日厦门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厦门大学2009年新闻学考研专业目录书目2009年参考书目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版,2000 年 1 月第一版;《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1999 年11 月第一版;《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人大版,2002 年11 月第一版;新闻与传播实务《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 3 月版;《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人大版,2001 年12 月第一版;《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8 月版;《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版;《广告心理学》,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4 月第一版。
厦门大学2010年新闻学考研专业目录书目014 新闻传播学院【招生人数:80】050301 新闻学研究方向:01 新闻学02 广播电视新闻学03 台湾传媒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03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④804 新闻与传播实务参考书目:603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版,2000年1月第一版。
2019厦门大学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强化冲刺题库第一篇:2019厦门大学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强化冲刺题库厦门大学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强化冲刺题库2019年厦门大学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强化冲刺题库(共四册)由群贤厦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组织教学研发团队与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合作整理。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厦门大学考研同学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厦大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强化冲刺题库》全书编排根据厦门大学考研参考书目:1、《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方汉奇主编,人大版4、《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本本书旨在帮助报考厦门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配套的相关985、211名校真题、经典教材各章节的习题详细解答,冲刺模拟练习与解答,帮助考生深入理解核心的考点内容、考试要求、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扎实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点、把握教材重难点、提高答题技巧和考研应对能力的目的。
适用院系: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推广适用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以下内容:Part 1 名校考研真题汇编:结合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名校考研真题研读与测试,参考配套详细答案检测自身水平,把握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的重难点内容。
Part 2 课后习题与解答:梳理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材内在的课后习题,并配备详细的参考答案,以供考生加深教材考查的知识点理解掌握。
Part 3 教材各章节题库:国新闻传播史导论》、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按章节形式编排海量的各校考研真题、教材相关的习题,通过大量不同题型、题源的演练考查,巩固考生对于教材基础及延伸知识点的复习。
2011 (实务)1、心理效应指的是广告对消费者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它可能是认知方面,也可能是情感方面,还可能是行为方面。
2、公关谈判指在公关活动中存在利益互补和利益差异关系的交际各方为协调关系满足双方(或多方)需要而进行的公平磋商与持久影响,它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3、广告合同制度参与广告活动的各方,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在广告活动前为了明确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必须依法签订协议的一种制度,以保护参与广告活动的各方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4、版心版心是页面中主要内容所在的区域,即每页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节口。
5、白平衡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进行补偿。
(基础)1、舆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论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具有独特个性:公开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2、社会责任论A.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
社会责任论并没有抛弃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只不过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作某些修正,修补,或者说社会责任论是嫁接在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树杈上的新枝而已。
B.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提出五项具体要求:1、“对每日的事件给予真实的、全面的和理智的报道,并将它们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C.评价: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
但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201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2011年厦大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 广告心理效应2. 公关谈判3. 广告合同制度4. 版心5. 白平衡二、简答题1. 危机事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简述广告公司的运作流程3. 什么是公共新闻运动?4. 什么是解释性报道?三、论述题1. 有人认为广告是一种传播行为,也有人认为广告纯粹是一种市场行为,请就上述两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 论述采访中对待陌生的采访对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拆墙?四、综合题1. 分析比较电视和网络媒介的优缺点,谈谈广告在两种媒体上的运用策略。
2. 评论写作:2010年全国50天内连发6起校园血案。
请选择角度,撰写一篇新闻评论,字数800字以上。
3月23日,南平郑民生在小学门前杀死8名小学生4月12日,合浦在小学门前砍杀致2死3伤4月28日,雷州男子冲进一小学内砍伤数名师生4月29日,泰兴男子幼儿园内砍伤32人4月30日,淮坊一男子闯入小学校园锤伤5名学生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市一男子闯入圣水镇幼儿园砍死7名儿童,2名教师2011年厦大新闻传播学考研真相一、填空题1. 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壮分别收藏于_____ _____。
2. 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创刊。
3. 于右任创办的竖三民报是_____ _____ _____三家报纸。
3. 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_____ _____ _____ _____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5. _____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传了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6. 标志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闻事业过渡的两种传播样式是_____ _____。
7. 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刊于_____年。
8.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_____。
9. 美国广播业的三强指的是_____ _____ _____。
201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厦门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壮”分别收藏于______。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3.于佑任创办的“竖三民”报是______三家报纸.4.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______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5.______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6.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业过渡的两种传播样式是____________。
7.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于______年。
8.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______9.美国广播业的“三强”指的是____________。
10.______有“电视之父”之称。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舆论2.社会责任论3.新闻价值4.意见领袖三、简答题(每题l5分,共30分)1.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四、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我国加入WT0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2.美国学者德弗勒把媒介内容按“趣味”分为三个范畴。
请用德弗勒的理论举例分析当今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节目及其存在的原因。
参考答案:厦门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分别收藏于______.答:伦敦大英图书馆东方及印度部和巴黎国立图书馆。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答:1872。
厦门大学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收专业:新闻学考试课程:中国传播史研究方向:传播学、广告学一、填空题(每格2分,共40分)1.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北宋,现存北京图书馆的急选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
2.自1855 年起,《遐迩贯珍》增出《布先篇》,这是我国中文报刊首次出现收费广告。
3.上世纪末上海形成三家中文报纸鼎立的格局,这三报是《申报》,《新闻报》,《字林沪报》。
4.王韬阐明了他的政论写作原则,这种文章所贵,在乎记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斯即佳文。
至其工拙,抑末也。
的政论写作原则,对后来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5. 1896 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6.1900年1月25日创刊的《中国日报》是被誉为“中国革命提倡之元祖”的报纸。
7. 章太炎是《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家。
8.于右任创办的“竖三民”报即《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9.黄远生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耳能听,手能写,腿脚能奔走。
10.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11.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是《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办于上海。
12.中共中央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创办过日报,大革命时期创办了《热血日报》,解放战争时期创办了《解放日报》。
13.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无线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在哈尔滨创办的。
14.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年创办于江西瑞金。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1958年5月1日创办的北京电视台。
15.1988年1月日起,台湾当局实施了36年之久的“限证”、“限张”、“限印”等所谓的“一报三禁”,全部宣告解除。
(1951年6月10日起)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时务文体的特点。
1.行文自由,不拘一格;2.语言平易,使用俗语、欧式句式;3.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厦门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领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一、填空题
1、“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2、《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
3、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社。
4、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标志着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诞生。
5、《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的作者是范长江。
6、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之前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大致经历了口语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7、1644年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在英国获准出版,其作者是约翰▪弥尔顿。
8、1785年1月1日《泰晤士报》(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或泰晤士报》)创办于英国。
9、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由本杰明▪戴于1833年9月3日创办。
10、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共同创办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二、名词解释
1、传播的五个W
2、刻板印象
3、硬新闻
4、新闻真实性
三、简答题
1、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2、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2、请用具体的例子分析大众传播引导舆论的功能。
2018年厦门大学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厦门大学的考研真题自15年开始已经不对外公布了,所以真题只有回忆版的,以下是芙蓉厦大考研网整理收集的2018年厦门大学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
考生可以专业课资料栏目找到该科目的考研资料,如果考生有其他疑问,可以联系芙蓉厦大考研网的咨询老师。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拉斯韦尔传播学理论;2.三贴近;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选择性接触。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计60分)1.蒙太奇理论。
2.喉舌理论。
3.编码解码理论。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计60分)1.议程设置理论,新媒体环境下适用与局限。
2.陆定一,徐宝璜,萨了空对新闻学理解的异同(1000字小论文)。
初试指定教材: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2011年4月第二版;2、《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2009年1月第三版;3、《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人大版,2009年6月第二版;4、《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初试考察范围: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传播学研究方法【专业课不再难】专业课自主命题,信息少,没教材,真题难,怎么办?厦门大学考研初试,复试都会涉及到专业课的考察,其中专业课成绩占分比重最大,也是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芙蓉厦大考研网推出专业课一对一通关班,一个对策解决初试专业课遇到的所有问题,你离厦大只有一个通关班的距离!文章摘自芙蓉厦大考研网!。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指导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共考两门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 中,《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的份量最大,一般在150分中的卷子里可以达到80分,而新闻史基本上都是识记的知识,因此,强化知识记忆,减少丢分是关键。
《传播学教程》题目十分灵活,比如2007年考的“用共通的意义空间分析台湾问题”,2008年用“使用与满足”分析现代传媒,都是些活学活用的问题。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看《传播学教程》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多关注社会焦点,学会用传播角度分析广告案例、新闻事件和一些典型的传统文化现象。
当然,一些基本概念例如“电视人”、“容器人”、“拟态环境”也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只有牢记了才能够灵活运用。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所占比例最少,而且一定是原原本本考课后题,所以《导论》的复习也相对方便些,只要将课后习题多加整理,再塌实复习。
“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因为合卷,很多高分学员都在这门专业上载了跟头。
分析原因可以看出:一、死背书有些同学整理了厚厚的几本笔记死记硬背,殊不知实务是十分灵活的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擅长记忆、理解,还要求学子们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课本上知识对社会现象、广告案例和新闻热点进行条分缕析、逻辑清楚的剖析,这便要求学生有深厚的功底和广博的知识。
决定考研,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专业面不广没有找到新闻、广告“共通的意义空间”,考传播的同学重广告轻新闻,以至于新闻评论失利;考新闻的同学重新闻轻广告,以至于连广告题目都读不懂。
新闻、广告合卷,充分体现了新闻与传播系招收知识面广泛生员的要求。
学广告对新闻一窍不通、学新闻对广告嗤之以鼻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新闻与广告本来就是紧密相连不分家,合卷对培养了解媒介的广告人和通晓经营的新闻人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让“新闻学与传播学实务”不拖后腿,甚至请之为自己挣分,便要老老实实点滴积累,培养对新闻和广告的感觉,让自己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评论能力都提高一个水平。
201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
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
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壮”分别收藏于______。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
3.于佑任创办的“竖三民”报是______三家报纸。
4.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______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5.______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6.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业过渡的两种传播样式是______。
7.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于______年。
8.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______。
9.美国广播业的“三强”指的是______。
10.______有“电视之父”之称。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舆论
2.社会责任论
3.新闻价值
4.意见领袖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四、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我国加入WTO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2.美国学者德弗勒把媒介内容按“趣味”分为三个范畴。
请用德弗勒的理论举例分析当今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节目及其存在的原因。
参考答案:
厦门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
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
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分别收藏于______。
答:伦敦大英图书馆东方及印度部和巴黎国立图书馆。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
答:1872。
3.于佑任创办的“竖三民”报是______三家报纸。
答:《民呼》、《民吁》、《民立》。
4.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______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答:“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5.______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1958。
6.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业过渡的两种传播样式是______。
答:文字和印刷术。
7.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于______年。
答:1855。
8.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______。
答:各种传播形态并存、多种传播方式并举、高度的交互性、高度的灵活性。
9.美国广播业的“三强”指的是______。
答:NBC、CBS、ABC。
10.______有“电视之父”之称。
答:约翰·洛吉·贝尔德。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
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①来源于群众自发;②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
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
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2.社会责任论
答: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
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3.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
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
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
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
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璜。
1918年,他在《新闻学大意》(发表于《东方杂志》)中,设专章论述“新闻的价值”。
4.意见领袖
答: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
其特点是: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三、简答题(每题l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答:(1)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我国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宗旨、格局、宏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2)我国新闻事业的特点
①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②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③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
新闻媒介要努力宣传党、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新闻媒介。
④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
党报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以及传播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