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风及空调系统清洗消毒

通风及空调系统清洗消毒

通风及空调系统清洗消毒
通风及空调系统清洗消毒

通风及空调系统清洗消毒

比选文件

需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二〇一八年七月

第一篇比选须知

一、比选费用

参与比选的供应商应承担其编制竞标文件与递交竞标文件所涉及的一切费用。

二、比选资质

比选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下简称竞标人。

合格的竞标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能够提供在2013~2017年之间参加政府采购等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6)投标人必须具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资格”;所有清洗作业的人员均须是投标方的在职正式员工,且具备有效的作业上岗证;

(7)2013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承担过重庆市境内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医疗机构等中央空调或集中通风系统清洗\消毒项目业绩不低于10个;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投标方应提供下列资料

(1)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2)制造商或公司情况介绍 (加盖单位公章)。

(3)2013年以来同类工程业绩及与本项目相关的业绩合同 (加盖单位公章)。

(4)其他与响应招标文件有关的投标人应提供的材料。

四、比选文件

1、我中心所作的一切有效的书面通知、修改及补充,都是比选文件不可分割的部分。

2、竞标人如对比选文件有疑问,必须以书面形式在比选截止时间三日内向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要求澄清,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或答复。如竞标人未提出疑问,视为完全理解并同意本比选文件。一经进入比选程序,即视为竞标人已详细阅读全部文件资料,完全理解并接受比选文件所有条款内容。

五、须知

1.比选文件的获取

有意愿参加投标的投标供应商,请于2018年7月4日起,登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网站获取文件。

2.投标、开标有关说明

2.1递交投标文件的时间及地点

2.1.1递交截止时间:2018年7月 10 日上午10:30。

2.1.2递交的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保育路109号、市公卫中心行政楼2F会议室。

2.2保证金的缴纳(保证金缴纳开始时间与递交投标文件开始时间一致,投标保证金缴纳截止时间与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一致。)

2.2.1投标保证金金额:人民币5000.00元。

2.2.2缴纳方式:现金。

2.2.3投标保证金的退还:

非中标候选供应商的投标保证金,在公示期满且无质疑后不计息退还;第一中标候选供应商的投标保证金在公示期满后转为履约保证金,在项目验收合格后15个工作日内不计息退还。

3.评标时间及地点

另行通知。

4.现场踏勘

本项目由采购人统一组织现场踏勘。未按要求参与现场踏勘者,无竞标资格。

4.1踏勘现场报名截至时间:2018年 7 月 6 日11:00(过时不候)。

4.2踏勘现场报名登记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保育路109号(市公卫中心后勤保障科)。

4.3踏勘现场报名登记时须提供如下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机构类型须为企业法人); (若是三证合一,则提供合一后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特定资格条件证书或文件复印件。

4.4竞标人自身应对勘察中获取的现场资料负责。不管竞标人是否勘察过现场,均被认为在递交竞标文件之前已勘察现场,对本项目的风险和义务十分了解,并在其竞标文件中充分考虑了现场和环境条件。

5.竞标有关规定

5.1本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均以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公告为准。

5.2超过截止时间、不按本比选文件规定密封的投标文件,或不按比选文件规定提交有效足额保证金的投标供应商,或不按要求现场踏勘的,均视为不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为无效投标。

5.3不项目不接受联合投标。

6.联系方式

采购人: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保育路109号

联系人:黄老师、付老师

电话:

第二篇项目需求

一、采购需求

2、技术规范及标准

须严格按照下列(但不限于):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2003)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规范》(200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06)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200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093-1997)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料物卫生标准》(GB/T17905-19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3-2003)

3、本项目最高限价:人民币16万元整。

4、质量要求:

在清洗作业过程中,应充分做好防止污染物扩散的措施、被清洗部位的密封措施及清洗作业的安全措施,并按相关规定做好污染物的处理,在保证清洗效果的同时,做好文明作业、劳

动保护、安全生产防护及各类环境保护,不得以任何缘由影响采购方的正常医疗次序,否则,采购方有权随时终止与中标方的合同。

a) 对于需要对风管系统进行开孔、拆除风口、密封风口等临时性处理部位,投标单位应在清洗完成后,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及时恢复,以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b) 通风系统清洗后,须使用机器人将所有清洗过的风管内部情况录制成数字光盘影像资料,交于业主方保管留存。

c) 中标单位在做好清洗工作后,应及时向业主方申请验收,并取得系统清洗合格证明文件。

5、技术要求

a) 总则:必须符合国家及重庆市有关卫生检疫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同时须符合本比选文件中所述的全部规范及标准。

b)风管清洗后的积尘量应达到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小于 1.0 克,部件清洗后应无残留污染物检出。

c)采购方有权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对清洗效果进行检验。

d)完工后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各风管、风口等已清洗部位用机器人进行视检,并须由采购方进行人工随机抽检。

e)通风风管(管道、风口、定风量阀及其他系统附件)、排风机组(叶片、箱体、过滤器、静压箱、风机组件等)的维护标准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3-2003)进行验收,须保证所有风机正常运行,且风量及风速符合设计标准。

6、施工时间要求:合同签订后15个日历日内完成并通过验收。

7、验收要求:项目完工后,采购方有权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如重庆市卫生检疫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项目进行相关空气质量检测,验收合格标准可参照重庆市有关卫生检疫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出具的符合其标准的合格检测报告为依据,如清洗质量未能达标,投标方须无偿进行返工整改直至最终验收合格。通风风管(管道、风口、定风量阀及其他系统附件)、排风机组(叶片、箱体、过滤器、静压箱等)的维护标准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3-2003)进行验收。

二、特别说明:

1、投标人应提前仔细查阅及核实采购方指定区域内的通风系统有关技术资料、现场设施设备等实物现状,对需要清洗的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洁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并根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情况和本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工作计划、清洗操作规程,报送采购方审核认可后,方可进场作业。

2、采用专用机械清洗设备将风管内的可视污染物有效地输送到捕集装置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人工清洗。风管的清洗工作应分段、分区域进行,在风管清洗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进行清洗的风管与相连通的室内区域之间应采取有效隔离空气措施。

3、严格采用专用工具、器械对部件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均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部件可直接进行清洗或拆卸后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应恢复到原来所在位置,可调节部件还应恢复到原来的调节位置。

4、投标人在清洗过程中应采取风管内部保持负压、作业区隔离、覆盖、清除的污物妥善收集等有效控制措施,防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内的污染物散布到非清洗工作区域。

5、投标人在采购方清洗现场进行作业时,所使用的专业设备和机具数量及技术要求不得低于“表1”标准。

表1 风管系统主要专用清洗设备清单

6、医疗业务区域清洗作业不得在每日12:00至14:00以及18:00至次日08:00时间段内作业;行政后勤部门作业时间在每日08:30至12:00及14:00至17:00。

7、确保要清洗及维护系统的所有部件均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完工时所有部件都必须安放回清洁工作开始前记录下来的位置;及时记录原有的损伤或清洗过程中发现的老化以及需修理更换的部件并呈交业主,如果是投标方造成的系统或设备损坏要无条件进行原状和原质量恢复,不能自行修复的要作相应赔偿。

第三篇商务要求

一、竞标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能够提供在2013~2017年之间参加政府采购等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6)投标人必须具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资格”;所有清洗作业的人员均须是投标方的在职正式员工,且具备有效的作业上岗证;

(7)2013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承担过重庆市境内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医疗机构等中央空调或集中通风系统清洗\消毒项目业绩不低于10个;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投标方须提供下列资料:

(1)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2)制造商或公司情况介绍 (加盖单位公章)。

(3)2013年以来同类工程业绩及与本项目相关的业绩合同 (加盖单位公章)。

(4)其他与响应招标文件有关的投标人应提供的材料。

三、合同工期:签定合同之日起15个日历日完成。

四、项目地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指定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保育路109号)。

五、付款方式:

乙方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所有工作内容,通过市级卫生疾控监督机构检测合格并取得合格的报告证书后,甲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95%给乙方;留5%余款作为质保金,质保期满十日内如无质量问题向乙方无息支付余款。

六、合同的签订:

比选结束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向成交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成交供应商按《中标通知书》要求,3日内与采购人完成签订书面合同。

七、凡参加本次招标的投标人被视为已充分认识、理解、认可任何与本招标文件有关的条款、

影响事项及一切风险情况,并无异议。

第四篇合同格式

通风及空调系统清洗消毒项目合同

甲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公开发布的比选公告结果,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如下条款: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通风及空调系统清洗消毒项目

项目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保育路109号(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二、清洗维护范围

以甲方比选文件“第二篇比选项目需求”所述为依据。

三、合同工期

工期为合同签订后15个日历日内清洗完毕,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四、违约处罚:

1、在保证清洗维护效果的同时,乙方须做好安全文明作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防护及各类环境保护,不得以任何缘由影响甲方的正常医疗次序,否则,甲方有权随时终止与乙方的合同,并拒付一切款项,由此造成的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2、超期处罚:由于乙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每延期一个日历日,按合同款总价的3%扣款。最大罚款不超过合同总价。

五、验收标准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2003)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规范》(200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06)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200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093-1997)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料物卫生标准》(GB/T17905-19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3-2003)

六、合同金额

金额(大写):(人民币),金额(小写):(人民币)。

七、付款方式:

付款方式为工程验收合格后20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款的95%,余下5%作为工程质保金,于完工一年后无质量问题付清。

八、组成合同的文件

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包括: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文件及其附件

4、招标文件

5、本合同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投标报价书

8、双方有关服务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

九、乙方责任

1、提供足够的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人力、工具,并按标准进行有序的清洗维护工作。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安全文明施工作业,并对履行合同期所发生的一切人身及财产损失,其均由乙方自行负责,与甲方无关。

2、乙方应遵守安全生产有关的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要求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甲方的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由于乙方安全措施不力所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均由乙方承担。乙方须对其进入甲方场地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他们的安全负责。

十、甲方责任: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

十一、附则

1、比选文件、澄清和答疑文件、投标文件及有关承诺和合同附件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壹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其中壹份送至重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处进行合同备案。

附注:

1、本合同所有附件均在签订合同时编制,编制依据为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及确认文件;

2、合同附件的具体内容由甲乙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确定。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人(签字):乙方代表人(签字):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第五篇投标文件要求

中央空调清洗项目投标综合评分表

(完整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WS/T 396—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2006年印发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卫监督发〔2006〕53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监督发〔2006〕58号)同时废止。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环境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刘凡、陈连生、陈晓东、余淑苑、张流波、张志诚、张秀珍。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空调系统各主要设备、部件的清洗与消毒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技术要求和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其他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可参照执行。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95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6.1 3.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 tion system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6.2 3.2 集中空调系统清洗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 m cleaning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颗粒物、微生物。 6.3 3.3 集中空调系统消毒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 m disinfecting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空调风管、冷却塔、表冷器、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冷却水、冷凝水、积尘中的致病微生物。 6.4 3.4 专用清洗消毒设备special equipment for cleanin g and disinfection 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工具、器械,风管内定量采样设备和净化消毒装置、消毒剂等的总称。 6.5 3.5 机械清洗mechanical cleaning 使用物理清除方式的专用清洗设备、工具对集中空凋系统进行清洗。 6.6 3.6 专业清洗机构professional cleaning organization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7 4 清洗技术要求 7.1 4.1 清洗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开放式冷却水塔。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_394-2012

WS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的《公 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自2013年4月1日起废止。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环境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孝元、金银龙、刘凡、王俊起、戴自祝、张秀珍、于淑苑、孙波、金鑫、王艳、朱文玲、韩旭。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检验和管理等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新风量airchangeflow 3 单位时间内由集中空调系统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量,单位为m/(h·人)。2.2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matter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 吸道的颗粒状物质,简称PM10。 2.3风管表面积尘量ductsurfacedust 集中空调风管内表面单位面积灰尘的量,单位为g/m 2。 3设计卫生要求 3.1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的设计应符合表1的要求。 3.2表1新风量要求

2.4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设计宜使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冬季室内温度 2.5达到25℃,其他公共场所在16℃~20℃之间;夏季室内温度在26℃~28℃之 间。 2.6集中空调系统送风湿度的设计宜使游泳场(馆)相对湿度不大于80%,其他 2.7公共场所相对温度在40%~65%之间。 2.8集中空调系统送风风速的设计宜使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 2.9座、理发店、美容店及公共浴室的更衣室、休息室风速不大于0.3m/s。其他公共场所风速不大于0.5m/s。 2.10对有睡眠、休憩需求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场所室 内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得高于设备设施关闭状态时室内环境噪声值5dB(A计权)。 2.11集中空调系统应具备下列设施: a)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 b)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 c)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或便于拆卸的不小于300mm×250 mm的风口。 2.12集中空调系统宜设置去除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空气净化消 毒装置。 2.13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应直接取自室外,不应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 接吸取新风。 2.14集中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应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并符合以下要求: a)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的地点,远离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 b)低于排风口; c)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d)进排风不应短路。 2.15集中空调系统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应设置防虫媒装置,设备冷凝水管道应设 置水封。 2.16集中空调系统加湿方式宜选用蒸汽加湿,选用自来水喷雾或冷水蒸发的加 湿方式应有控制军团菌繁殖措施, 3.312集中空调系统开放式冷却塔应符合下列要求: a)开放式冷却塔的设置应远离人员聚集区域、建筑物新风取风口或自然通风口, 不应设置在新风口的上风向,宜设置冷却水系统持续消毒装置; b)开放式冷却塔应设置有效的除雾器和加注消毒剂的入口; c)开放式冷却塔水池内侧应平滑,排水口应设在塔池的底部。 3.13集中空调系统风管内表面应当光滑,易于清理。制作风管的材料不得释放 有毒有害物质,宜使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风管时,必须保 证风管的坚固及严密性,具有承受机械清洗设备工作冲击的强度。

集中空调管理办法

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224号 《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0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郭金龙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一条为了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空气传播性疾病传播,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 (一)宾馆、饭店、商场、公寓式酒店等商业建筑; (二)行政办公楼、商务写字楼等办公建筑; (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游艺厅、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建筑;

(四)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交通建筑; (五)医疗机构、学校、体育馆和其他用于社会公共活动的公共建筑; (六)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 国家对国境口岸、军事设施等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包括输送、处理空气的通风管、通风口、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处理冷却水的开放式冷却塔等设备设施。 第三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维护管理由所有权人负责。所有权人应当指定专业人员负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日常卫生维护管理,建立健全日常清洗维护、定期检测、安全隐患排查等管理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 所有权人可以委托专业管理单位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日常卫生维护管理。所有权人委托专业管理单位进行维护管理的,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督促专业管理单位落实卫生维护管理职责。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

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 卫生部, 2006 年) 1 总则 为配合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的实施, 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 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的卫生要求 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 行。 3 术语与定义 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 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 度比值的百分数。 3.3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 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 4.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新风量卫生要求 场所 新风量 (m /h. 人) 3~5 星级 ≥30 饭店、宾馆 1~2 星级 ≥20

4.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4.5.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 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表 4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要 求 非星级 饭馆(餐厅)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 游艺厅、舞厅 酒吧、茶座、咖啡厅 体育馆 商场(店)、书店 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 飞机客舱 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 表 2 ≥20 ≥20 ≥20 ≥30 ≥10 ≥20 ≥20 ≥20 ≥25 2 的要求。 送风卫生要求 项 目 要 求 PM10 ≤0.08 mg/m 3 细菌总数 真菌总数 ≤500 cfu/m ≤500 cfu/m 3 3 -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4.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 不得检出 3 的要求。 表 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 项 目 要 积尘量 致病微生物 ≤20 g/m 不得检出 求 2 细菌总数 真菌总数 ≤100 cfu/cm ≤100 cfu/cm 2 2

(完整版)WST395-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卫生学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运行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其他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学评价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 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T 396-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 3 卫生学评价机构 3.1 基本要求 3.1.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3.1.2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实验室。 3.1.3检测项目应当获得省级以上实验室资质认定。

3.2 人员要求 3.2.1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 3.2.2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不少于5名与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工作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卫生检测专业人员,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40%。 3.2.3 专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3.3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并有完善的符合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质量的管理体系。 3.4 设备要求 3.4.1拥有量值准确可靠、性能良好,与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学评价项目相配套的仪器设备,基本仪器设备见附录A。3.4.2仪器设备的配置应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并能良好运行。 3.4.3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定量采样机器人应编制自校规程并定期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3.4.4仪器设备应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4 卫生学评价 4.1 评价依据 4.1.1 国家标准、规范,主要包括:

集中空调通风统清洗消毒规范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空调系统各主要设备、部件的清洗与消毒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技术要求和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其他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S/T39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2)集中空调系统清洗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接触表面以及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颗粒物、微生物。 (3)集中空调系统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空调风管、冷却塔、表冷器、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

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冷却水、冷凝水、积尘中的致病微生物。(4)专用清洗消毒设备 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工具、器械,风管内定量采样设备和净化消毒装置、消毒剂等的总称。 (5)机械清洗 使用物理清除方式的专用清洗设备、工具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清洗。 (6)专业清洗机构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4、清洗技术要求 (1)清洗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等。 开放式坑却水塔。 (2)现场检查与准备 专业清洗机构应查阅集中空调系统有关技术资料,对需要清洗的集中空调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洁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并根据集中空调系统的情况和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工作计划和清洗操作规程。(3)金属材质内表面风管的清洗,应使用可以进入风管内并能够正常工作的清洗设备和连接在风管开口处且能够在清洗断面保持足够风速的补集装置,将风管内的颗粒物/微生物有效地清除下来并输送到补集装置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人工清洗.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xx)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2758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xx)标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20xx)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其他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

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和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本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符合前款要求。 第四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当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 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并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 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当设置防鼠装置,并定期清洗,保持风口表面清洁。 第五条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无关物品。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1 总则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 3.1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3.2 净化效率 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3.3可吸入颗粒物(PM10) 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3.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 4.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4.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 场所 新风量(m3/h.人) 饭店、宾馆3~5星级≥30 1~2星级≥20 非星级≥20 饭馆(餐厅)≥20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20 游艺厅、舞厅≥30 酒吧、茶座、咖啡厅≥10 体育馆≥20 商场(店)、书店≥20 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20 飞机客舱≥25 4.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送风卫生要求 项目要求 PM10 ≤0.08 mg/m3 细菌总数≤500 cfu/m3 真菌总数≤500 cfu/m3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4.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 项目要求 积尘量≤20 g/m2 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 cfu/cm2 真菌总数≤100 cfu/cm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清洁(洗)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1总则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各主要构成部分清洗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设备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专业清洗工作,其它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可参照执行。 3术语与定义 3.1空气处理机组 输送、净化和调节空气状态(冷、热、湿)的设备及组件。 3.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积聚的污染物、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污染物,以及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处理。 3.3专用清洗设备 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机械设备、工具、器械和风管内污染物采样设备等的总称。 3.4机械清洗 使用专用清洗设备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 3.5专业清洗机构

4技术要求 4.1清洗方法的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应采用机械清洗方法。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4.2清洗过程的要求 4.2.1工作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 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 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空调xxxx。 4.2.2现场检查与准备 专业清洗机构应查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技术资料,对需要清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洁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并根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情况和本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工作计划和清洗操作规程。 4.2.3风管清洗 采用专用机械清洗设备将风管内的可视污染物有效地输送到捕集装置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人工清洗。风管的清洗工作应分段、分区域进行,在风管清洗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进行清洗的风管与相连通的室内区域之间应采取有效隔离空气措施。 4.2.4部件清洗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1 总则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各主要构成部分清洗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设备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专业清洗工作,其它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 3.1 空气处理机组 输送、净化和调节空气状态(冷、热、湿)的设备及组件。 3.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积聚的污染物、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污染物,以及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处理。 3.3专用清洗设备 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机械设备、工具、器械和风管内污染物采样设备等的总称。 3.4机械清洗 使用专用清洗设备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 3.5专业清洗机构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4 技术要求 4.1清洗方法的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应采用机械清洗方法。 4.2清洗过程的要求 4.2.1工作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空调冷却水塔。 4.2.2现场检查与准备 专业清洗机构应查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技术资料,对需要清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洁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并根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情况和本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工作计划和清洗操作规程。 4.2.3风管清洗 采用专用机械清洗设备将风管内的可视污染物有效地输送到捕集装置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人工清洗。风管的清洗工作应分段、分区域进行,在风管清洗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进行清洗的风管与相连通的室内区域之间应采取有效隔离空气措施。 4.2.4部件清洗 采用专用工具、器械对部件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均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部件可直接进行清洗或拆卸后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应恢复到原来所在位置,可调节部件还应恢复到原来的调节位置。 4.2.5冷却塔清洗消毒 定期清洗应当首先将冷却水排空,然后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做到表面无污物。 当冷却水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时,应首先采用高温或化学方法对冷却水和塔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塔内的水排空,并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 4.2.6清洗作业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范围和时间一、 、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一次。1 、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2 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 次。二、消毒方法消毒剂消毒方法消毒对象消毒时间 含氯消毒剂过滤网浸泡15—30分钟250-500mg/L) 有效氯( 含氯消毒剂冷却水、冷凝水投放30分钟6.5mg/L) 余氯≥( 含氯消毒剂1000—擦拭或喷雾氯有冷凝器、冷凝盘(效30分钟 2000mg/L) 过氧乙酸(1g/m) 3小时l 风管内壁熏蒸) 或臭氧(20/一30gm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记录清洗、消毒工作内容记录人时间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一、指定专业人员负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日常卫生维护管理,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维护管理档案、日常清洗维护、定期检测、安全隐患排查等管理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对开放式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持续消毒,并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进行检测。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初次启用或者停用一定时间后再次使用的,要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对开放式冷却塔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四、专人负责管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机房,确保机房内清洁干燥,不得在机房内存放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无关的物品。五、及时对机组、过滤网、通风管、通风口、风机盘管等设备设施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清除粘附积尘、污物、铁锈、菌斑等污染物,集中收集、排放冷凝水。六、发现建筑物内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可能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扩散的,要采取关闭通风口等措施,防止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一、范围和时间 1、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一次。 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次。 二、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记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一、指定专业人员负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日常卫生维护管理,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维护管理档案、日常清洗维护、定期检测、安全隐患排查等管理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对开放式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持续消毒,并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进行检测。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初次启用或者停用一定时间后再次使用的,要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对 开放式冷却塔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四、专人负责管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机房,确保机房内干燥,不得在机房内存放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无关的物品。 五、及时对机组、过滤网、通风管、通风口、风机盘管等设备设施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清除粘附积尘、污物、铁锈、菌斑等污染物,集中收集、排放冷凝水。 六、发现建筑物内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可能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扩散的,要采取关闭通风口等措施,防止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其他区域造成污染。 七、严格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自行清洗或者委托专业清洗服务机构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清洗: (一)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二)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三)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公共场所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2006年印发的《》(卫监督发〔2006〕53号)、《》、《》、《》(卫监督发〔2006〕58号)同时废止。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环境与健康安全所、江苏省疾病预防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刘凡、陈连生、陈晓东、余淑苑、张流波、张志诚、张秀珍。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41 范围 本标准了集调各主要设备、部件的清洗与消毒、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技术要求和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其他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可参照执行。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95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6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 stem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和等参数达到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 集中空调系统清洗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lean ing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空调冷却水塔内的颗粒物、。 集中空调系统消毒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isinf ecting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空调风管、冷却塔、表冷器、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冷却水、冷凝水、积尘中的。 专用清洗消毒设备special equipment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工具、器械,风管内定量设备和消毒装置、等的总称。 机械清洗mechanical cleaning 使用物理清除方式的专用清洗设备、工具对集中空凋系统进行清洗。 专业清洗机构professional cleaning organization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74 清洗技术要求 清洗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开放式冷却水塔。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文档

起草背景 1、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美国90年代对450座办公楼调查结果:50%人集中空调房间空气质量恶化,且一半污染来自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1992年欧洲国家对室内空气质量调查结果:在集中空调的环境中,42%的污染来自集中空调系统 2003年香港“陶大花园”非典流行 非典期间,北京、广州等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全部关闭 2004年卫生部抽检结果:风管最高积尘量达到486g/m2;微生物污染属严重污染的占47.1%,中度污染的占46.7%,合格的仅占6.2%。 起草背景 2、社会经济发展 集中空调广泛应用于宾馆、商场、医院、大型超市、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微小气候。 集中空调系统创造了节能、高效、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具有制冷/热快速、使用方便、噪声小等优点 起草背景 3、目前各类公共场所存在的问题 建筑物采用封闭性节能措施,室内新风量不足 集中空调系统长期使用,截留来自室内或室外空气中一些污染物,没有清洁消毒或清洁消毒不彻底,造成通风系统内部污染,成为污染物传播和扩散的媒介 设计不合理,使用不当等 几个术语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风管系统: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用于处理和输送空气的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分。 空气传播性疾病: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 目的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 其他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参照本办法执行。 卫生要求 一、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要求 符合有关卫生标准要求 卫生要求 二、新风 新风的来源: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

DB31.405—2012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ICS C 50 备案号: 上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Hygienic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central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计卫生要求 (2) 5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3) 6卫生标准 (5) 7检测规则 (6) 8检测方法 (7) 9卫生学评价要求 (7) 10清洗要求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测方法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风管内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 (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送风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14) 附录E(资料性附录)冷却水、冷凝水、加湿设备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方法 (16) 附录F(资料性附录)新风量检测方法 (18) 附录G(资料性附录)采样框 (21)

前言 本标准4.1.1、4.1.3、4.2、4.3.1、4.3.2、4.3.3、4.3.4、4.4.1、4.5、4.6、4.7、4.8.1、4.8.3、4.9.1、4.9.2、4.9.3、5、6、7、10为强制性条款,其余技术内容均为为推荐性条款。 本校准自实施之日起,原DB31/ 405—2008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DB31/ 405—2008比较主要有以下修改: a)更改了标准名称; b)在适用范围中新增加了设置建筑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行政办公楼、商务写字楼、学校、医疗机构、住宅等场所; c)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d)调整了部分章节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 e)增加了设计卫生要求的内容,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卫生设施、新风及新风口、送风口和回风口、冷凝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风管; f)根据适用范围,在新风量卫生标准值中调整了建筑分类,将“2星级及2星级以下”改为“其它旅馆”,增加了公用事业及金融机构的营业建筑、公共浴室、行政办公楼、商务写字楼、科技 馆、档案馆、学校、住宅等建筑的卫生要求; g)在部位或部件的卫生要求中增加了对于新风机、空气处理机组、风管内部和冷却水系统杀菌剂的卫生要求; h)增加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的要求; i)增加了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时的卫生要求; j)调整了档案要求; k)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标准值中,调整了送风中PM10的卫生要求,增加了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以及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卫生要求; l)在检查项目中增加了日常运行检查时需要进行检测的项目; m)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机组)抽样量比例统一调整为不应少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总数量的5%; n)增加了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方法; o)增加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的具体要求; p)增加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范围和频率、清洗效果及安全措施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卫生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同济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伟、徐天强、陈健、翟清、王频、王晓东、苏谨、王凯、张莉萍、吴立明、李竹、周利红。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郭常义、仲伟鉴、吴世达、高玲、葛燕萍、周艳琴、吴凌放、胡红、陈振华、孙谨、刘英涛、刘燕敏、莫伟文、张昀。 本标准于200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集中空调清洗消毒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环境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刘凡、陈连生、陈晓东、余淑苑、张流波、张志诚、张秀珍。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空调系统各主要设备、部件的清洗与消毒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技术要求和专用清洗消毒设备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其他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9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3.2集中空调系统清洗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

接触表面以及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颗粒物、微生物。 3.3集中空调系统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空调风管、冷却塔、表冷器、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冷却水、冷凝水、积尘中的致病微生物。 3.4专用清洗消毒设备 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工具、器械、风管内定量采样设备和净化消毒装置、消毒剂等的总称。 3.5机械清洗 使用物理清除方式的专用清洗设备、工具对集中空调系统清洗。 3.6专业清洗机构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4清洗技术要求 4.1清洗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开放式冷却塔。 4.2现场检查与准备 专业清洗机构应查阅集中空调系统有关技术资料,对需要清洗的集中空调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洁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并根据集中空调系统的情况和本标准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工作计划和清洗操作规程。 4.3风管清洗 金属材质内表面风管的清洗,应使用可以进入风管内并能够正常工作的清洗设备和连接在风管开口处且能够在清洗断面保持足够风速的捕集装置,将风管内的颗粒物、微生物有效地清除下来并输送到捕集装置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人工清洗。 风管的清洗工作应分段、分区域进行,清洗工作段的长度应保证清洗时风管内污染物不外逸,并在风管清洗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采取气囊密封、在进行清洗的风管与相连通的室内区域之间保持压力梯度等有效隔离空气措施。 4.4部件清洗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规范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设备、专业清洗机构、清洗操作规程和清洗过程中的工程监管与清洗后的检测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集中空调的清洗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803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 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8204.1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19210-200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GB50365-2005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B44/T115-2000《中央空调循环水及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洗技术 cleaning technology 清除空调风管及其它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积聚的污染物、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污染物,以及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的清洗技术。 3.2 专用清洗设备 dedicated cleaning equipments 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机械设备、工具、器械和风管内污染物采样设备等的总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用清洗设备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部采样机器人、手持式探测检测取样设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清洗机器人、集中空调手持式清洗装置、集中空调气动清洗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污染物捕集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备、部件清洗装置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消毒装置等。 3.3 风管检测机器人 ducting detection robot 3.3.1 视觉检测机器人 visual detection robot 携带摄像头并可以在集中空调通风管道内自由行进的机器人设备,主要依靠摄像头图像检测风管内部清洁情况。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 1 总则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证输送空气的卫生质量,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使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其它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参照执行。 3 术语与定义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净化效率 净化装置入口、出口空气污染物浓度之差与入口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值的百分数。 可吸入颗粒物(PM10) 能够进入人体喉部以下呼吸道的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空气污染物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4 卫生指标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和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新风量卫生要求 场所 新风量 (m3/h.人) 饭店、宾馆 3~5星级≥30 1~2星级≥20 非星级≥20饭馆(餐厅)≥20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20 游艺厅、舞厅≥30 酒吧、茶座、咖啡厅≥10 体育馆≥20 商场(店)、书店≥20 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20 飞机客舱≥25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送风卫生要求 项目要求 PM10≤ mg/m3 细菌总数≤500 cfu/m3 真菌总数≤500 cfu/m3 b-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 项目要求 积尘量≤20 g/m2 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 cfu/cm2 真菌总数≤100 cfu/cm2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全性要求 项目允许增加量 臭氧≤ mg/m3 紫外线 ≤5 mw/cm2 (装置周边30cm处) TVOC≤ mg/m3 PM10≤ mg/m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的卫生要求 项目条件要求装置阻力正常送排风量≤50 Pa 颗粒物净化效率一次通过≥50% 微生物净化效率一次通过≥50% 连续运行效果24小时运行前后净化效率比较效率下降<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