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2
- 格式:pdf
- 大小:850.10 KB
- 文档页数:8
高二政治7.6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识记:理想的概念、理想的类型;理解: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⑵能力方面:①本框题知识图表列举了理想的分类,不同时代的不同理想等事实,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基本观点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
⑶觉悟方面:①本课是集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并要落实到行动上。
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自己选择正确的人生理想目标认真思考。
教学重点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①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②理想的概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1年,周恩来进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次,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在课堂上严肃地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学生中有的回答:“为光耀门媚而读书,”有的答:“为明礼而读书,”有的答:“为家父而读书。
”12岁的周恩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已有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
学生时代的周恩来在此,我也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呢?每个人心中肯定对未来都有一幅美好的蓝图,请你用三、两句话,写在一张纸上,题目就叫“我的理想”,署不署名随你意,唯一的要求便是要真实。
(设计此问题和活动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理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边有的放矢地讲理想有关内容收集资料)(学生写完后,教师当时收上来)第三节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一、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理想的方向是指向未来的,因而它排斥过去和现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理想既不是回忆,也区别于现实。
②既然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理想具有可能实现性,因而它排斥幻想、空想。
2.理想的类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第1自然段至第95页第3自然段,了解一下教材是怎样划分理想类型的。
第三节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课时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方面:识记理想的概念,理想的类型。
理解一个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
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能力方面:本框列举了理想的分类,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理想等事实。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基本观点的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中外名人论理想导入,引出理想的含义。
接着阐述理想的分类,采取谈话法,请学生谈自己的理想,并进行归类。
重点是要阐述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大指导和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讨论法、例证法说明崇高理想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
可以采用讨论法、谈话法、例证法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框题是哲学常识课集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并要落实到行动上。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理想。
要点网页重点: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难点: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疑点:1、理想、空想和幻想(1)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理想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
从社会学角度,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
从哲学的角度,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合乎规律有根据的设想。
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信念。
从政治学角度,理想是人们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也反映人们一定的追求。
但它是缺乏客观根据的,是脱离实际的一种主观臆想,是主观的产物,缺乏现实基础,而且又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3)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
对待幻想要具体分析。
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想象,这种幻想等于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