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58.07 KB
- 文档页数:18
2020年安徽合肥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攻鲁迅“先生到楚国去?”“是的。
”墨子说道,“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
造了钓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去了。
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
我去按他一下罢。
”他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裏。
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
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
他毫不在意,仍然走。
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
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
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
他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门丁进去禀他的主人。
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什么样子的?”“像一个乞丐。
三十来岁。
高个子,乌黑的脸……”“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
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
“果然是你。
”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墨子拜了两拜,沉静的说道:“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
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
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2020届合肥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有声书,指的是: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光盘或数字文件等形式销售的录音产品。
目前有声书分为:实体有声书和数字有声书。
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有声书市场发展的历程已经有20多年了。
1994-2000年,以实体载体为主,例如:光盘、盒式碰带。
2000年以后,有声书载体逐渐从实体向网络平台发展,这一阶段,“听书网”“天方听书网”“静雅思听”等听书网站的出现,让有声书的传播力逐一提升。
2012年,移动端有声书平台陆续上线,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等成为最早入局移动有声书领域的平台。
随着技术发展,移动端有声书可应用载体逐渐增加,各音频平台开始注重IP开发和版权获取,有声书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
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其他互联网公司近年开始布局该领域。
有声阅读行业属于在线音频的其中一个分支,整条产业链涉及了内容授权方、监管方、制作方、服务支持方、用户这5大端。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有声书市场规模达32.4亿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增至45.4亿元,增长势头强劲。
2019年,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
这也意味着:按照2018年中国手机网民有8.17亿,每年约1.1%的增长,其中10-39岁群体是有声书平台的主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
(摘编自腾讯网《懒人听书,有声阅读行业的使佼者》2019年4月4日)村料二2018年有声书高频用户收听原因调研结果DiMedia-2018年有声书高频用户收听原因调研(高频用户即每周听一次以上的用户)(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材料三近年来物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大量不同生活场景下的智能硬件终端,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教具等。
2020届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答案1.答案: D 。
【解析】根据原文“除了超经济强制性的法规——如果定商人社会地位、户籍及垄断个别生产与交换部门等之外,最重要的手段是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A项,“帝制国家控制商业最主要的手段是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
”根据原文“政府对货币的一般控制,包括统一货币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
这是帝制体系与商业长期共生的基础之一”,B项,“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对于维系市场秩序关系甚巨”是帝制体系与商业能够长期共生的原因之一。
C项,“货币的运行却完全是由经济本身决定”理解错误,原文“货币既被政府权力牵系,更由经济本身左右”。
2.答案: D 。
【解析】D项,“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明朝后期的财政危机,乃至明朝的崩溃,与此关系甚大。
”3.答案: B 。
【解析】B项,“主要原因是白银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货币”错误,最主要的是“白银货币不是政府发行的”而且“严重瓦解了帝制国家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力”。
4. 【答案】C 。
【解析】“难以形成共识”表述不当,文中有“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的信息。
5. 【答案】B 。
【解析】A项“可以解决快递废弃物问题”分析不当,因为它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有了这个标准就可解决。
C项“认为应由政府负责的其次”错误,认为由包装公司负责的人数第二多。
D项,“比德国的措施更好”错,文中没有与德国相比。
6. 【参考答案】①国家缺乏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②对于物流快递方面的包装垃圾的处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方式,如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未能形成产业化运作等;③人们的日常环保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够强;④国家缺乏鼓励、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的政策;⑤在快递包装材料技术方面缺乏积极探索,创新力度不够。
(任选三点,每点 2 分,共 6 分)7.答案: B 。
【解析】B项,“要面子”错,“捐款”是善心的体现,而且同事知道她家里困难,工会慰问她时,她也十分配合,笑脸相迎,说明她并不爱慕虚荣。
202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
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
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
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
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
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
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
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
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
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2020年合肥市南陵路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公鸡岑燮钧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
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看她行事。
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
可是,到了台下,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
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力她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
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的女演员。
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瑞凤处拜师的不多。
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
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声音也不够洪亮,表演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
每次来上课,她都逼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
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喝毒药。
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
杨瑞风一个人过活,住在底楼因为眼晴不好,很少出门。
—日,天蒙蒙亮,忽听得公鸡的叫声,她立马来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鸡的叫声.对着“狮子短缸”,(一种盛物的瓷器)练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成剡剧界最苍劲的老生腔。
看来,李敏也得试试这一绝招。
她沿着小区细细探听,原来是不远处的邻居家传来的。
她一连敲了几次门,都没反应,直到晚饭时分,才等到主人。
她在院中果然看见了一只金黄威武的大公鸡,原来是邻居家乡下的客人送来的。
杨瑞风说明来意,邻居似乎脸有难色。
杨瑞凤出了高价,邻居才舍得,她抱到家里,很是高兴,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大公鸡。
没有鸡笼,只得散养。
结果,院中到处都是鸡屎。
每天早上,她听到公鸡的鸣叫,就如公鸡看到母鸡而颈毛奓起一样,也是热血上涌,以至于一度还产生了眩晕。
公鸡一声长鸣,她也一声长鸣,公鸡听到应和,更加叫得欢。
于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引得四邻“侧耳”。
可惜,李敏一直不来上课。
她等得心急,就打电话过去,那边李敏说,身体不爽,杨瑞凤只能徒呼奈何。
202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于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不同范畴。
二者的义理和内涵之隔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
神思的心理特征是虚静,想象的心理特征是记忆;神思的思维特征是超越时空,想象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然而,神思与想象也有融合、融通的地方。
无论如何,神思和想象在中西方各自的语境中都是直觉思维,赞美神思或想象,就是赞美直觉,肯定直觉在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大意义。
这是神思和想象之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神思与想象之融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们都是虚构。
中西文学理论分别肯定了神思或想象的虚构性。
陆机说:“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
”(《文赋》)神思的开展是“离方遁圆”的,即离开事物本身去描述这个事物。
这个物象是方的,作家不要直接说它是方的,应该离开它的方的形状去说它是方的。
同样,那个物象是圆的,也不要直接说它是圆的,应该离开它的圆的形状去说它是圆的。
这就是离形得似,也就是陆机所说的“穷形尽相”。
刘勰也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文心雕龙·神思》)所谓“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就是虚构,通过作家的虚构,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
文学艺术形象和意象的创造都是“刻镂无形”的结果。
“离方遁圆”“刻镂无形”能够创造出无数艺术形象、艺术意象,保证文学艺术创作生生不息。
西方对想象的认识一直纠缠着幻想的问题。
幻想就是虚构。
究竟幻想和想象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西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黑格尔强调,“不要把想象和纯然被动的幻想混为一事”。
即幻想和想象可能是一回事,可能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回事的是“纯然被动的幻想”,那种幻想不具有创造性,而想象则具有创造性。
克罗齐则不同,他似乎认为幻想是高于想象的,“幻想是创造者,而想象则不是”。
无论想象是幻想也好,不是幻想也好,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它们都是超越现实的加工创造,且不管它们对现实的改造是剪裁现实本身、添油加醋,或依据现实的逻辑凭虚构象,都带有虚构的成分,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作用都非同小可。
2020届合肥四十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
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
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
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
”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上海有色网2018年6月21日)材料二: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
”据了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
2020届合肥四十八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铁匠黑娃唐波清村东头有一棵百年的大樟树,大樟树下有一间低矮的破房子。
破房子四处漏风,正中一座土筑的大火炉,黑娃叫它“烘炉”。
炉的右边架着一个风箱,风箱来回一拉,炉膛内火苗直蹿。
炉的左边是一个永远装满水的大缸,还有大锤、小锤、铁钳、铁砧、木柴,这就是黑娃的全部,这就是黑娃的铁匠铺。
黑娃是个孤儿。
黑娃是村里的老铁匠李老头捡回来的娃。
黑娃从小就跟着李老头打铁,李老头自然就是黑娃的师父。
【甲】黑娃的日子天天一个模样。
从早到晚,师父将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得通红通红,然后将烧红的铁器移到大铁墩上(方言称“砧子”),黑娃便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手握大锤,反复锻打。
师父左手握着铁钳翻动铁器,右手握着精巧的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暗号指挥黑娃不断地锤击,一边用他那把小锤灵活地修改关键位置。
这就是铁匠李老头的真功夫,一块四方铁可以打成一根圆铁棒,一根粗短铁板也能打成细长铁棍。
黑娃说,在他师父的手里,再坚硬的铁块,也可以任意变方,变圆,变长,变局,变尖。
这种打铁的日子,对于黑娃来说,其实枯燥无味。
一天下来,挥汗如雨,腰酸背痛,黑娃说,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最初抡大锤的时候,黑娃几次拉尿都带有血丝,黑娃想过要逃离这个铁匠铺,可逃离铁匠铺就意味着挨饿受冻,就意味着再也见不着大翠。
大翠,是师父唯一的宝贝女儿。
大翠和黑娃年龄相仿,黑娃打心眼里喜欢大翠,大翠也很在乎黑娃。
黑娃的皮肤黝黑,大翠的皮肤跟黑娃没啥两样,两个“黑人”惺惺相惜,心里装着对方。
那年冬天,师父犯了老肺病,师父走进了村后的大青山。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村里人张罗着,黒娃和大翠牵手进了洞房。
【乙】铁匠铺里,黑娃变成了师父,大翠变成了徒弟。
黑娃手握小锤,黑娃的铁匠手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翠抡起大锤,好在大翠的身板结实,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合肥市高考语文3月模拟考试卷(四)(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7·和平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 . 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C . 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D . 吐蕃(fǎ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2. (2分) (2015高一上·银川期中) 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激扬文字直接了当踌躇津津乐道B . 万念俱灰希冀攒射褴褛C . 鞭辟入里山清水秀意气纷发黯然泣下D . 融会贯通凄婉迷茫殒身不恤再接再历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使得大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得到了有效实施。
D .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的时间让位给老人。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解放军302医院的姜素椿教授认为,现在只发现人体能够传染上禽流感,尚没有证据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传染禽流感;因此,我们需要高度警惕,但是不必恐慌。
B . 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线上教育教学≠直播/录播课程初期,对教材知识点的直播或者录播课程几乎等同于线上教育教学全部,绝大多数学校都陷入了“临时开发直播课程——教师缺乏直播技能——网络平台不支持——学生反响较差——继续升级直播课程”的怪圈。
事实上,线上教育教学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直播或录播课程。
一方面,从教学形式上,除了直播和录播外,还有更多的方式,例如学习任务式、互动研讨式、作品展现式等;从我们的实践看,直播课程更适合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录播或视频课程则更适合学有余力学生的提升释疑。
另一方面,在学习内容上,线上教育教学的核心和指向都应该凸显育人目标,绝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知识点传授。
线上教育教学≠线下教育线上化当前很多教育行政领导和一线老师将重心放在了如何将学习内容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上,然后将传统的教络上,形成了所谓的“线上教学”,这其实是对线上教学的错误理解。
我们认为线上教学应当是正常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其与常规教育的关系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只不过因为现在的特殊时期,由线上教学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罢了。
(摘编自《关于浙江省线上教育教学的反思》)材料二线上学习对学生最大挑战(“非常赞成”人数百分比)(摘编自《“线上学习对学生最大挑战”的调查问卷))材料三光明日报记者: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复学之后,在线教学将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请问未来在线教学“新常态”是否有具体要求?有哪些具体要求?谢谢。
吴岩:谢谢你的问题。
从“新鲜感”到“新常态”,我们需要做三项工作。
第一,把战时措施转化为平时机制。
疫情期间的学校在线教学工作,最深刻的体会是“四个变”,就是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
他们有的是可以从战时平移到我们说的平时的机制里的,有的不能简单地平移,需要一些改造变化。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四)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宋荣子毫不在乎世人态度,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月”,送别友人“______ ”,别情;欣赏音乐后用“______ ”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______ ”,而“受中赏”的条件是“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长城谣席慕蓉①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②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水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九七九年注:①席慕容,著名作家、画家,祖籍内蒙古,随家定居台湾,其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影响深远。
②焉支,即焉支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势险要,为古代驻兵防守重地。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这些诗句高度概括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见证者的内涵。
B.长城“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C.“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表现了诗人对长城炽热的情感,将长城融进了自己的生命。
D.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说明民族“争战”带来的创痛依然让诗人难以安眠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全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意象鲜明独特,语言活泼俏丽,感情纯朴真挚,流露着诗人深深的愁思。
B.“无情“蹲踞”“冷眼“,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长城人格化,突出了长城作为旁观者的角色。
C.“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采用排比的手法,将长城与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融在一起,加强了情感表达。
D.“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勾勒了一幅恬静清旷的画面,意境悠远。
诗人说长城“是个无情的建筑”,对此你如何理解?本诗大量使用了第二人称,结尾又使用了第一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①李清照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注】①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此时词人已举家逃离青州,南迁至江宁。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上片从词人饮酒沉醉写起,以“卸妆迟”的细节描写,尽显其慵懒倦怠之态。
B.“熏破”二字,从嗅觉角度写出梅香之浓郁,并为下文的相关描写作了铺垫。
C.下片前三句勾画了一幅沉寂静谧的月夜图,烘托出词人孤单清冷的内心世界。
D.梅花虽残犹留余香,词人以梅自喻,借梅明志,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质操守。
全词虽不着一个“愁”字,却处处含愁,层层写愁。
试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
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
“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
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
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
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
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
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
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
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
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
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材料三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
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根据《乡土中国》这本书,下列对乡土社会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眉目传情”“指石为证”,甚至连语言都可以说是不得已采取的工具,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B.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越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C.乡土社会中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这是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凡是文化性的、非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了这种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