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系列6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综合问题_图文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9
2.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 ′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 和H ,筒内壁上A 点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A 点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视为质点)。
求:(1)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2)若μ<R H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时,求筒转动的角速度范围。
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向心力来源、受力分析、临界、牛二)(1、3)答案及解析:2.ω=ω(1)当物块在A 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物块在筒壁A 点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筒转动的角速度为ω有:2t a n 2Rm g m θω= 由几何关系得tan HR θ=联立以上各式解得ω=(2)如图当ω比较小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正交坐标系如图所示,则有: 2cos sin 2Rm f N ωθθ=- mg f N =+θθsin cosN f μ=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R R gR H μμω+-=21)(2当ω比较大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正交坐标系如图所示,则有: 2cos sin 2Rm f N ωθθ=+ mg f N =θθsin -cosN f μ=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R R gR H μμω-)(222+=ω(10分)(2014•扬州模拟)如图所示,在投球游戏中,小明坐在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椅子上,停在不同高度处将小球水平抛出落入固定的球框中.已知球框距地面的高度为h 0,小球的质量为m ,抛出点与球框的水平距离始终为L ,忽略空气阻力.(1)小球距地面高为H 0处水平抛出落入球框,求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2)若小球从不同高度处水平抛出后都落入了球框中,试推导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v 与抛出点高度H 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3)为防止球入框时弹出,小明认为球落入球框时的动能越小越好.那么,它应该从多高处将球水平抛出,可以使小球入框时的动能最小?并求该动能的最小值.答案及解析:3.(1)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0﹣h0).(2)球水平抛出的速度v与抛出点高度H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是:(H>h0).(3)球应该从h0+L高处将球水平抛出,可以使小球入框时的动能最小,该动能的最小值是mgL.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2、3)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1)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等于重力做功mg(H0﹣h0).(2)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3)小球平抛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小球入框时的动能与高度的关系,由数学知识求解.解答:解:(1)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 p=mg(H0﹣h0).(2)设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水平方向有:L=vt竖直方向有:解得:(H>h0)或:.(3)小球平抛过程,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则得:结合上题结论有:得:E K=+mg(H﹣h0)当H=h 0+L 时,E K 有极小值,得:E Kmin =mgL3.如图是为了检验某种防护罩承受冲击能力的装置,M 为半径为 1.0R m =、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N 为待检验的固定曲面,该曲面在竖直面内的截面为半径r =的14圆弧,圆弧下端切线水平且圆心恰好位于M 轨道的上端点,M 的下端相切处置放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的质量0.01m kg =的小钢珠,假设某次发射的钢珠沿轨道恰好能经过M 的上端点,水平飞出后落到N 的某一点上,取210/g m s =,求:(1)发射该钢珠前,弹簧的弹性势能p E 多大?(2)钢珠落到圆弧N 上时的速度大小N v 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 (2)v N =5.0m/s【解析】(1)设钢珠在M 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恰过最高点,有:从发射前到最高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钢珠从最高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有:从最高点飞出到曲面N 上,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v N =5.0m/s好25. (长沙市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模拟试卷) (13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 底端与半径R =0.4 m 的光滑半圆轨道BC 平滑相连,O 为轨道圆心,BC 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 、C 两点等高.质量m =1 kg 的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 等高的D 点,g 取10 m/s 2,sin37°=0.6,cos37°=0.8.(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使滑块能到达C 点,求滑块从A 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 0的最小值;(3)若滑块离开C 处的速度大小为4 m/s ,求滑块从C 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1、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 点以v 0=3 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 点时,恰好沿C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 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 点的质量为M =3 kg 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接触,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0.5 m ,C 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A 、C 两点的高度差;(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sin 53°=0.8,cos 53°=0.6) 解析 (1)小物块在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 =v 0cos 53°=5 m/s ,竖直分量为v Cy =4 m/s下落高度h = =0.8 m(2)小物块由C 到D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 (1-cos 53°)=12m v 2D -12m v 2C解得v D =29 m/s小球在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D 2R代入数据解得F N =68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N ′=F N =68 N ,方向竖直向下(3)设小物块刚好滑到木板右端时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大小为v ,小物块在木板上滑行 的过程中,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μg =3 m/s 2,a 2=μmg M=1 m/s 2速度分别为v =v D -a 1t ,v =a 2t 对物块和木板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gL =12m v 2D -12(m +M )v 2解得L =3.625 m ,即木板的长度至少是3.625 m 答案 (1)0.8 m (2)68 N (3)3.625 m方法点拨程序法在解题中的应用22cy g v所谓“程序法”是指根据题意按先后顺序分析发生的运动过程,并明确每一过程的受力情况、运动性质、满足的规律等等,还要注意前后过程的衔接点是具有相同的速度.2、在我国南方农村地区有一种简易水轮机,如图所示,从悬崖上流出的水可看做连续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流轨道与下边放置的轮子边缘相切,水冲击轮子边缘上安装的挡水板,可使轮子连续转动,输出动力.当该系统工作稳定时,可近似认为水的末速度与轮子边缘的线速度相同.设水的流出点比轮轴高h=5.6 m,轮子半径R=1 m.调整轮轴O的位置,使水流与轮边缘切点对应的半径与水平线成θ=37°角.(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问:(1)水流的初速度v0大小为多少?(2)若不计挡水板的大小,则轮子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少?答案(1)7.5 m/s(2)12.5 rad/s解析(1)水流做平抛运动,有h-R sin 37°=1 2gt2解得t=2(h-R sin 37°)g=1 s所以v y=gt=10 m/s,由图可知:v0=v y tan 37°=7.5 m/s.(2)由图可知:v=v0sin 37°=12.5 m/s,根据ω=vR可得ω=12.5 rad/s. 3、解析 (1)在C 点:mg =m RvC 2(2分)所以v C =5 m/s (1分)(2)由C 点到D 点过程:mg (2R -2r )=12m v 2D -12m v 2C (2分)在D 点:mg +F N =m v D 2r (2分)所以F N =333.3 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滑车对轨道的压力为333.3 N. (1分) (3)小滑车要能安全通过圆形轨道,在平台上速度至少为v 1,则 12m v 2C +mg (2R )=12m v 21 (2分) 小滑车要能落到气垫上,在平台上速度至少为v 2,则 h =12gt 2 (1分) x =v 2t (1分)解得v 2>v 1,所以只要mgH =12m v 22,即可满足题意.解得H =7.2 m (3分) 答案 (1)5 m/s (2)333.3 N (3)7.2 m技巧点拨1.对于多过程问题首先要搞清各运动过程的特点,然后选用相应规律.2.要特别注意运用有关规律建立两运动之间的联系,把转折点的速度作为分析重点. 4、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斜槽AB 和光滑圆弧槽BC 平滑连接.斜槽AB 的竖直高度差H =6.0 m ,倾角 θ=37°;圆弧槽BC 的半径R =3.0 m ,末端C 点的切线水平;C 点与水面的距离h =0.80 m .人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 重力加速度g =10 m/s 2,cos 37°=0.8,sin 37°=0.6.一个质量m=30 kg 的小朋友从滑梯顶端A 点无初速度地自由滑下,不计空 气阻力.求:(1)小朋友沿斜槽AB 下滑时加速度a 的大小;(2)小朋友滑到C 点时速度v 的大小及滑到C 点时受到槽面的支持力F C 的大小; (3)在从C 点滑出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小朋友在水平方向的位移x 的大小. 答案 (1)4.4 m/s 2 (2)10 m/s 1 300 N (3)4 m解析 (1)小朋友沿AB 下滑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 f =ma ① 又F f =μF N ② F N =mg cos θ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a =4.4 m/s 2 ④ (2)小朋友从A 滑到C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H -F f ·H sin θ+mgR (1-cos θ)=12m v 2-0 ⑤联立②③⑤式解得:v =10 m/s 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C -mg =m v 2R ⑦联立⑥⑦式解得:F C =1 300 N . ⑧(3)在从C 点滑出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小朋友做平抛运动,设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 ,则:h =12gt 2 ⑨x =v t ⑩ 联立⑥⑨⑩式解得:x =4 m.5、(2012·福建理综·20)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 =0.5 m ,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0.8 m ,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 =0.4 m .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 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1 m/s (2)0.2解析 (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H =12gt 2 ①在水平方向上有s =v 0t ②由①②式解得v 0=s g2H代入数据得v 0=1 m/s(2)物块离开转台时,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f m =m v 0 2R ③f m =μN =μmg ④由③④式得μ=v 0 2gR代入数据得μ=0.26、 (2010·重庆理综·24)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 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 平距离d 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34d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 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答案 (1)2gd 52gd (2)113mg (3)d 2 2 33d 解析 (1)设绳断后球飞行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14d =12gt 2水平方向:d =v 1t 解得v 1=2g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 v 32=12m v 21+mg (d -34d )解得v 2= 52gd(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max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的大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4d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有F max -mg =m v 1 2R得F max =113mg(3)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F max -mg =m v 3 2l,解得v 3= 83gl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 -l ,水平位移为x ,时间为t 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d -l =12gt 21,x =v 3t 1得x =4 l (d -l )3,当l =d 2时,x 有最大值x max =233d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m 的小球套在一“”滑杆上,小球与滑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BC 段为半径为R 的半圆,静止于A 处的小球在大小为F =2mg ,方向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杆运动,到达B 点时立刻撤去F ,小球沿圆弧向上冲并越过C 点后落在D 点(图中未画出),已知D 点到B 点的距离为R ,且AB 的距离为s =10R .试求:(1)小球在C 点对滑杆的压力; (2)小球在B 点的速度大小;(3)BC 过程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 (1)32mg ,方向竖直向下 (2)23gR (3)31mgR4解析 (1)小球越过C 点后做平抛运动,有竖直方向:2R =12gt 2 ①水平方向:R =v C t ② 解①②得v C =gR 2在C 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g -F N C =2m v C 2R解得F N C =3mg2由牛顿第三定律有,小球在C 点对滑杆的压力F N C ′=F N C =3mg2,方向竖直向下(2)在A 点对小球受力分析有:F N +F sin 37°=2mg ③ 小球从A 到B 由动能定理有:F cos 37°·s -μF N ·s =12·2m v 2B ④解③④得v B =23gR(3)BC 过程对小球由动能定理有:-2mg ·2R -W f =12×2m v 2C -12×2m v 2B解得W f =31mgR48、如图所示,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块由静止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从A 点随传送带运动到水平部分的最右端B 点,经半圆轨道C 点沿圆弧切线进入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恰能做圆周运动.C 点在B 点的正上方,D 点为轨道的最低点.小物块离开D 点后,做平抛运动,恰好垂直于倾斜挡板打在挡板跟水平面相交的E 点.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R =0.9 m ,D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0.75 m ,取g =10 m/s 2,试求:(1)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2)小物块经过D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倾斜挡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答案 (1)4.5 J (2)60 N ,方向竖直向下 (3)60°解析 (1)设小物块经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1,因为经过C 点恰能做圆周运动,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1 2R解得:v 1=3 m/s小物块由A 到B 的过程中,设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由动能定理得:W =12m v 21解得:W =4.5 J(2)设小物块经过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2,对从C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 定律得: 12m v 21+mg ·2R =12m v 22 小物块经过D 点时,设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 2R联立解得:F N =6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物块经过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F N ′=F N =60 N ,方向竖直向下(3)小物块离开D 点后做平抛运动,设经时间t 打在E 点,由h =12gt 2得:t =1510s 设小物块打在E 点时速度的水平、竖直分量分别为v x 、v y ,速度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则: v x =v 2 v y =gt tan α=v x v y解得:tan α=3 所以:α=60°由几何关系得:θ=α=60°.9、 水平光滑直轨道ab 与半径为R 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 相切,一小球以初速度v 0沿直轨道向右运动.如图3所示,小球进入圆 形轨道后刚好能通过c 点,然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落在直轨道上的 d 点,则 ( ) A .小球到达c 点的速度为gR B .小球到达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5mg C .小球在直轨道上的落点d 与b 点距离为2RD .小球从c 点落到d 点所需时间为2 Rg答案 ACD解析 小球在c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c 2R ,v c =gR ,A 项正确;小球由b 到c 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v 2B =2mgR +12m v 2c 小球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b 2R ,联立解得F N =6mg ,B 项错误;小球由c 点平抛,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x =v c t,2R =12gt 2.解得t =2 Rg ,x =2R ,C 、D 项正确.10、 如图所示,P 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 点以某速度v 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 端A 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 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 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 ( )A .tan θ2tan θ1=2 B .tan θ1·tan θ2=2C .1tan θ1·tan θ2=2D .tan θ1tan θ2=2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tan θ1=v y v x =gt v 0,tan θ2=x y =v 0t 12gt 2=2v 0gt,所以tan θ1·tan θ2=2,故B正确.11、如图所示,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的左端(P 点),轻放一质量为m =1 kg 的物块,物块随传送带运动到A 点后水平抛出,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 、D 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 =1.0 m ,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106°,轨道最低点为C ,A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0.8 m(g 取10 m/s 2,sin 53°=0.8,cos 53°=0.6)求:(1)物块离开A 点时水平初速度的大小; (2)物块经过C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3)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传送带的速度为5 m/s ,求P A 间的距离. 答案 (1)3 m/s (2)43 N (3)1.5 m解析 (1)物块由A 到B 在竖直方向有v 2y =2gh v y =4 m/s在B 点:tan θ2=v yv A ,v A =3 m/s(2)物块从B 到C 由功能关系得mgR (1-cos θ2)=12m v 2C -12m v 2Bv B =v A 2+v y 2=5 m/s 解得v 2C =33 m 2/s 2 在C 点:F N -mg =m v C 2R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经过C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F N ′=F N =43 N(3)因物块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为3 m/s ,小于传送带速度,故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μmg =ma , a =3 m/s 2P A 间的距离x P A =v A 22a=1.5 m.12、如图所示,半径R =1.0 m 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 和圆心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 37°,另一端点C 为轨道的最低点.C 点右侧的水平路面 上紧挨C 点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M =1 kg ,上表面与C 点 等高.质量m =1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 点以v 0=1.2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 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 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板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sin 37° =0.6,cos 37°=0.8,取g =10 m/s 2.试求: (1)物块经过轨道上的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设木板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跟滑动摩擦力相等,则木板至少多长才能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答案 (1)46 N (2)6 m解析 (1)设物块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B ,则 v B sin 37°=v 0设物块经过C 点的速度为v C ,由机械能守恒得: 12m v 2B +mg (R +R sin 37°)=12m v 2C 物块经过C 点时,设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 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C -mg =m v C 2R联立解得:F C =46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经过圆轨道上的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6 N(2)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设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得:μ1mg =ma 1 μ1mg -μ2(M +m )g =Ma 2设物块和木板经过时间t 达到共同速度v ,其位移分别为x 1、x 2,则:对物块有: v C -a 1t =v v 2-v 2C =-2a 1x 1 对木板有:a 2t =v v 2=2a 2x 2设木板长度至少为L ,由题意得:L ≥x 1-x 2 联立解得:L ≥6 m即木板长度至少6 m 才能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下.13、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7所示,赛车从起点A 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 后,由B 点进入 半径为R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 轨道上运动到C 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 =0.1 kg , 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 =1.5 W 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的阻力 恒为0.3 N ,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图中L =10.00 m , R =0.32 m ,h =1.25 m ,x =1.50 m .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 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 =10 m/s 2)答案 2.53 s解析 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 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x =v 1t ,h =12gt 2解得v 1=x g2h=3 m/s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2,最低点速度为v 3,由牛顿运动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m v 22/R 12m v 23=12m v 22+mg (2R ) 解得v 3=5gR =4 m/s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v min =4 m/s 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 ,根据功能关系,有Pt -F f L =12m v 2m in ,由此解得t =2.53 s。
平抛与圆周运动综合【方法归纳】所谓平抛与圆周运动综合是指物体先做圆周运动后做平抛运动或先做平抛运动后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解答此类题的策略是:根据物体的运动过程,分别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列方程解得。
例34.(2010重庆理综)晓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
球飞离水平距离d 后落地,如图9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3d/4,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 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 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
(2) 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3) 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
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解析】(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 41d=21gt 2水平方向d=v 1t ,联立解得v 1=gd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mv 22=21mv 12+mg (d -3d /4) 解得v 2=gd 25。
(2) 设绳能承受的拉力大小为T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
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d/4对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T-mg=m v 12/R , 联立解得T=311mg 。
(3) 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 T-mg=m v 32/L解得v 3=L g 38。
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L ,水平位移为x ,飞行时间为t 1,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d-L =21gt 12,x = v 3 t 1 联立解得x =4()3L d L -. 当L=d /2时,x 有极大值,最大水平距离为x max =332d . 【点评】此题将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有机结合,涉及的知识点由平抛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极值问题等,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