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加工工艺及表面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8.79 MB
- 文档页数:79
mems微镜制造工艺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是
指一类非常小的微机械系统,其中整合了微型机械组件、传感器、执
行器以及控制电子元件,一些MEMS系统的尺寸甚至比丝线还要小。
而MEMS微镜则是一种高精度的纳米级仿生微机械产品,运用在工业制造、生物医学、光学显示等多个领域,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MEMS微镜的
制造工艺。
1.芯片加工:MEMS的主体部分是芯片,由于MEMS设备多为半导
体材料制成,因此需要使用光刻法进行制造。
首先需要准备一块晶圆,在分层光刻机上进行曝光和光刻,最终得到芯片的图案。
2.沉积:经过光刻后,需要进行沉积工艺,利用气相沉积技术将
金属、氧化物等物质沉积到芯片表面,从而实现了器件的制造。
3.干法刻蚀:利用干法刻蚀技术将不需要的金属膜除去,得到MEMS芯片的设计结构。
4.腐蚀:进行湿法腐蚀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器件的表面光滑处理。
利用一种酸性液体进行腐蚀,使得芯片表面丝滑光洁,以便于后续的
制造。
5.封装:对芯片进行封装是为了保护器件免于粒子和腐蚀物的侵蚀,并且在器件之间和芯片外界之间形成通道和管路,传输光和电信号。
6.系统集成:最后将MEMS芯片与光学系统或者电子系统集成,
达到 MEMS微镜的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MEMS微镜的制造过程极其精密,其中的操作最大误差仅为数微米,可以说是“工程师的急救包”,在许多领域的创新
和科学研究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未来的MEMS微镜将会更加精微、灵
活和具有丰富的功能。
mems典型工艺流程MEMS(微机电系统)是一种的技术,将微机电技术与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制造出微小尺寸的机械系统和传感器。
在MEMS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
下面将介绍一般MEMS的典型工艺流程。
首先,MEMS的工艺流程通常从硅片的制备开始。
通常采用的是单晶硅片,其表面经过化学洗涤和高温氧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形成氧化硅层作为基底。
接下来是光刻工艺。
这一步骤通过将光刻胶涂覆在硅片上,然后使用特定的光掩膜进行照射,从而在光刻胶上形成需要的图案。
通过光刻工艺,可以制造出细小的结构和器件形状。
然后是刻蚀工艺。
刻蚀工艺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不需要的硅片或氧化层材料进行去除。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湿法刻蚀或干法刻蚀。
刻蚀后,可以得到所需的MEMS结构和通道。
接下来是薄膜沉积工艺。
薄膜沉积工艺是将需要的材料沉积到硅片表面,以形成薄膜层。
这种工艺可以用于制造电极、传感器和阻尼材料等。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热氧化、电镀或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进行薄膜沉积。
然后是光刻和刻蚀重复多次的步骤。
这是因为MEMS设备通常需要复杂的结构,需要多次重复进行光刻和刻蚀,以形成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这一步骤可能需要多次光刻胶涂覆、暴露和刻蚀,以实现所需的器件形状和功能。
最后是封装工艺。
封装工艺将制造好的MEMS器件封装到适当的壳体中,保护器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封装工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焊接、粘接或压接等。
总的来说,MEMS的典型工艺流程包括硅片制备、光刻、刻蚀、薄膜沉积、光刻和刻蚀重复多次以及封装。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制造出各种微小尺寸的MEMS结构和传感器。
MEMS的制造工艺流程非常复杂,需要对微纳米材料和工艺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和处理。
这些MEMS器件在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MEMS的发展及其加工技术简介MEMS的发展及其加工技术简介一、引言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正向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由此孕育而生的多元化技术已经蓬勃发展。
MEMS的出现和发展既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产生的交叉性学科和技术,它的出现必将为工业技术带来巨大的变革。
微小型化始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领域面貌一新,而且在许多领域引发了一场微小型化的革命。
以加工微米/纳米机构和系统为目的的微米/纳米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方面,人们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原子和分子组装起来,形成有一定功能的微米/纳米结构;另一方面,人们利用精细加工手段加工出微米/纳米结构。
前者导致了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等边缘学科的产生;后者在小型机械制造领域开始了一场革命,导致了MEMS 技术的出现。
二、MEMS 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MEMS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不仅与微电子学密切相关,还与现代光学、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热学、声学、磁学、自动控制、仿真学和材料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几乎涉及到自然与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
MEMS 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在MEMS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之上对MEMS设计技术、MEMS 材料、MEMS微细加工及MEMS的应用领域的研究。
MEMS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朔到19 世纪。
1962 年,第一个硅微压力传感器问世,其后开发出尺寸为50~500μm的齿轮、气动涡轮、联接件等微机构。
70年代后,美国学者提出了基于硅半导体材料的微机械的设想。
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uller 研究小组发明了转子直径为60~100μm 的硅静电电机,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它表明了应用硅微加工技术制造微小可动结构的可行性,与集成电路兼容制造微小系统的优势。
同期,MIT、Berkely、Stand—ford等大学和AT&T及NSF 的15名科学家向美国政府提出MEMS研究建议。
MEMS的主要工艺类型与流程(LIGA技术简介)目录〇、引言一、什么是MEMS技术1、MEMS的定义2、MEMS研究的历史3、MEMS技术的研究现状二、MEMS技术的主要工艺与流程1、体加工工艺2、硅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3、结合技术4、逐次加工三、LIGA技术、准LIGA技术、SLIGA技术1、LIGA技术是微细加工的一种新方法,它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
2、与传统微细加工方法比,用LIGA技术进行超微细加工有如下特点:3、LIGA技术的应用与发展4、准LIGA技术5、多层光刻胶工艺在准LIGA工艺中的应用6、SLIGA技术四、MEMS技术的最新应用介绍五、参考文献六、课程心得〇、引言《微机电原理及制造工艺I》是一门自学课程,我们在王跃宗老师的指导下,以李德胜老师的书为主要参考,结合互联网和图书馆的资料,实践了自主学习一门课的过程。
本文是对一学期来所学内容的总结和报告。
由于我在课程中主讲LIGA技术一节,所以在报告中该部分内容将单列一章,以作详述。
一、什么是MEMS技术1、MEMS的概念MEMS即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它是以微电子、微机械及材料科学为基础,研究、设计、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型装置,包括微结构器件、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和微系统等。
一般认为,微电子机械系统通常指的是特征尺度大于1μm小于1nm,结合了电子和机械部件并用IC集成工艺加工的装置。
微机电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高技术,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之一。
MEMS技术自八十年代末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主要技术途径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集成电路加工技术为基础的硅基微加工技术;二是以德国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利用X射线深度光刻、微电铸、微铸塑的LIGA( Lithograph galvanfomung und abformug)技术,;三是以日本为代表发展的精密加工技术,如微细电火花EDM、超声波加工。
MEMS工艺技术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一种将微型机械、电子元件和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优良等优势。
MEMS工艺技术是制造MEMS器件所需的工艺流程,下面将介绍一下MEMS工艺技术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薄膜沉积技术。
由于MEMS器件的尺寸很小,因此需要采用薄膜沉积技术来制造薄膜结构。
常见的薄膜沉积技术有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等。
CVD采用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固态薄膜,常用于制备多晶硅和二氧化硅等材料。
PVD则是利用高能量粒子轰击靶材,使靶材的原子或分子从靶表面剥离,随后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
其次是光刻技术。
光刻是MEMS工艺中的重要步骤,用于制作图案。
它利用紫外光照射感光胶,在感光胶上形成图案,然后通过后续的腐蚀或沉积等工艺步骤将图案转移至基片上。
光刻技术需要借助于掩膜,即光刻胶膜上的透光性与所需图案的形状相对应,通过控制光刻胶膜的曝光和显影,就能制作出所需的图案。
另外一个重要的工艺是湿法腐蚀。
湿法腐蚀是对特定区域的材料表面进行腐蚀,形成所需的结构。
常用的湿法腐蚀液有氢氟酸、氢氧化钠等,通过控制腐蚀时间和温度,可以得到所需的结构形状。
此外,还有离子注入、金属沉积、表面湿化等工艺,这些工艺技术在MEMS器件的制造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离子注入用于改变材料的性质,比如使其导电性变化;金属沉积常用于制作电极和连接器;表面湿化用于改变材料表面的能量特性。
综上所述,MEMS工艺技术是制造MEMS器件所必需的技术,涵盖了薄膜沉积、光刻、湿法腐蚀等多个工艺步骤。
这些工艺技术的运用,使得MEMS器件具备了体积小、功耗低、性能优良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智能手机等领域。
随着微纳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MEMS工艺技术也将不断完善,为制造更加先进的MEMS器件提供更多可能。
MEMS工艺讲义MEMS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制造微型机械系统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微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对微型机械系统的制造。
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医疗检测、计算机、通信、生物医疗、环境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MEMS的工艺过程。
MEMS制造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芯片制造、表面加工和封装。
具体而言,在芯片制造部分,主要是利用微电子加工技术来制造硅晶片等材料的基片。
在这个过程中,反复进行投影光刻、氧化和刻蚀等步骤,将微细的结构形状逐渐雕刻出来。
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物理和化学的反应过程,对芯片表面进行微细加工。
其中,最重要的是投影光刻技术,这个技术是利用光去逐渐剥离出细小的结构。
在表面加工环节,MEMS的制造遵循一样的制造工艺,通常涉及到湿法腐蚀、干法腐蚀、染色、表面处理等技术。
这些加工可以进行到其中一个芯片的特定区域,并且有助于减小MEMS芯片的波纹度、便于微小结构的制造。
在封装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将制作好的微型器件较好地保护,以避免受到因未知环境产生的磨损或噪音等影响。
通常,MEMS器件剩余的背景片需被凿短至可被封装,然后门径将封装、存储、供能电池以及不同模块重新组合在一起,以完成整体器件。
总之,MEMS工艺流程是一个技术密集型、高度精细的过程,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无论是在芯片制造还是表面加工和封装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加工流程和标准去完成各个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作出的微型器件的质量和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一方面,增强了远距离控制机器、电子设备和各种通信设备的功能性能,同时又可显着地减少采集数据时的时间和成本。
MEMS器件的制作方法及MEMS器件与流程什么是MEMS器件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中文译作“微电子机械系统”,它是一种极小型、低功耗、高度集成的微机电器件,采用微电子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MEMS器件不仅具有微小体积和低功耗的特点,还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可生产性和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惯性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微泵、微阀、无线射频器等领域。
MEMS器件制作方法MEMS器件制作一般分为五个阶段:晶圆制备、表面处理、光刻、腐蚀和封装。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
晶圆制备MEMS器件的制作通常采用硅晶圆为基板,晶圆制备是整个制作过程的第一步。
晶圆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刺激掺杂(Doping):添加不同种类的杂原子到硅单晶中,控制晶体内部的电学性质,形成P型或N型材料。
2.清洗:将晶圆放入超纯水中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
3.割晶:将大块硅单晶切割成薄片,保证晶格方向一致。
4.粗磨和细磨:对硅晶圆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平整。
5.氧化:在硅晶圆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硅氧化膜,保护晶圆表面免受污染或损伤。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指对硅晶圆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以准备结构的定义。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清洗:利用超纯水和有机溶液等清除表面的杂质,保持晶圆表面洁净。
2.烘烤:用于去除化学处理后的残垢和溶剂,一般在烘炉或烘箱中进行。
3.清除二氧化硅膜:通过化学腐蚀或刻蚀的方式去除晶圆上的二氧化硅膜。
光刻光刻是MEMS器件制作工艺中比较关键的一个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芯片表面被覆盖了一层称为光刻胶的物质。
光刻胶的化学性质使得其对紫外线具有不同的反应,晶圆上光学显微镜上方的掩膜被置于紫外线光源下方,向光刻胶中投射图形化学图案。
投射光的图形化学图案将使得光刻胶局部性质发生变化,然后进一步处理。
1.选择合适的掩膜2.涂覆光刻胶并旋转均匀3.热压辊使得光刻胶均匀压贴到硅晶上4.紫外线曝光5.开发6.检验腐蚀MEMS制造中的腐蚀是利用腐蚀性的化学液体来沿着在晶圆上部署的光刻图形剥去目标材料的步骤。
MEMS的主要工艺类型与流程MEMS(微机电系统)是一种将微型机械结构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传感器、加速度计、微流体器件等领域有重要的作用。
MEMS的制备过程包括几个主要的工艺类型和相应的流程,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工艺类型和流程。
1.半导体工艺半导体工艺是MEMS制备中最常用的工艺类型之一、它借鉴了集成电路制造的技术,将MEMS结构与电路结构集成在一起。
半导体工艺的制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硅片准备:选择高纯度的单晶硅片作为基底材料,通常使用化学机械抛光(CMP)等方式使其表面光滑。
(2)掩膜和光刻:使用光刻胶将掩膜图形转移到硅片表面,形成所需的结构图案。
(3)蚀刻:使用干法或湿法蚀刻技术去除光刻胶外部的硅片,仅保留需要的结构。
(4)沉积:在蚀刻后的硅片表面沉积不同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等,形成MEMS结构的各个层次。
(5)光刻:重复进行掩膜和光刻步骤,形成更多的结构图案。
(6)终结:最后,进行退火、切割等步骤,完成MEMS器件的制备。
2.软件工艺软件工艺是MEMS制备中的另一种主要工艺类型。
与半导体工艺不同,软件工艺使用聚合物材料作为主要基底材料,并采用热压、激光加工等方式形成MEMS结构。
软件工艺的制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聚合物材料: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材料作为基底材料。
(2)模具制备: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所需的模具。
(3)热压:将聚合物材料放置在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其形成所需的结构。
(4)取模:待聚合物冷却后,从模具中取出完成的MEMS结构。
3.LIGA工艺LIGA(德语为"Lithographie, Galvanoformung, Abformung"的首字母缩写)工艺是一种利用光刻、电沉积和模具制备的工艺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纵深结构的制备。
LIGA工艺的制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光刻:使用光刻胶将掩膜图形转移到聚合物或金属表面,形成结构图案。
典型MEMS工艺流程下面结合北京大学微系统所的MEMS标准工艺,以一个MEMS中最主要的结构——梁为例介绍一下MEMS表面加工工艺的具体流程。
1.硅片准备2.热氧生长二氧化硅(SiO2)作为绝缘层3.LPCVD淀积氮化硅(Si3N4)作为绝缘及抗蚀层4.LPCVD淀积多晶硅1(POL Y1)作为底电极5.多晶硅掺杂及退火6.光刻及腐蚀POLY1,图形转移得到POLY1图形7.LPCVD磷硅玻璃(PSG)作为牺牲层8.光刻及腐蚀PSG,图形转移得到BUMP图形9.光刻及腐蚀PSG形成锚区10.LPCVD淀积多晶硅2(POL Y2)作为结构层11.多晶硅掺杂及退火12.光刻及腐蚀POLY2,图形转移得到POLY2结构层图形13.溅射铝金属(Al)层14.光刻及腐蚀铝层,图形转移得到金属层图形15.释放得到活动的结构至此,我们利用MEMS表面加工工艺完成了一个梁的制作。
这个工艺流程中共有五块掩膜版,分别是:1.POL Y1,用的是阳版,形成的多晶1图形用来提供机械层的电学连接,地极板或屏蔽电极;2.BUMP,用的是阴版,在牺牲层上形成凹槽,使得以后形成的多晶硅机械层上出现小突起,减小在释放过程或工作过程中机械层与衬底的接触面积,起一定的抗粘附作用;3.ANCHOR,用的是阴版,在牺牲层上刻孔,形成机械层在衬底上的支柱,并提供电学连接;4.POL Y2,用的是阳版,用来形成多晶硅机械结构;5.METAL,用的是阳版,用来形成电连接或测试接触。
MEMS加工技术如前所述,加工技术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以美国为代表集成电路技术、日本以精密加工为特征的MEMS 技术和德国的LIGA技术.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硅基技术,它是利用化学腐蚀或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对硅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硅基器件。
这种方法可与传统的工艺兼容,并适合廉价批技术量生产,已成为目前的硅基主流.各向异性腐蚀技术就是利用单晶硅的不同晶向的腐蚀速率存在各向异性的特点而进行腐蚀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硅的腐蚀速率和硅的晶向、搀杂浓度及外加电位有关。
mems工艺流程图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工艺流程图是指制造微机电系统的工艺过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MEMS 工艺流程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微机电系统工艺的制造过程。
MEMS工艺流程图:1. 基片准备:选择合适的基片材料,通常为硅或玻璃。
基片经过清洗和干燥处理,以去除表面污染物和灰尘。
2. 光刻:将光刻胶涂覆在基片上,并使用掩膜技术,将图案传输到光刻胶层上。
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使胶光固化。
3. 蚀刻:使用化学溶液蚀刻掉未光固化的胶层,以暴露出基片表面。
4. 氧化:将基片放入高温氧气环境中,进行氧化处理。
氧化会在基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用于隔离和保护。
5. 电极制造:使用金属蒸镀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氧化层上制造金属电极。
金属电极用于应用于MEMS器件中的传感器或驱动器。
6. 封装:将制造的MEMS器件与基片分离,并放置在与之匹配的封装材料中,以保护器件并提供机械支撑。
7. 清洗:通过超声波或化学溶液处理将制造过程中的残留物和污染物清洗干净。
8. 检测和测试:对MEMS器件进行各种测试和校准,以确保其工作正常。
9. 装配:将MEMS器件与其他电子元件或电路集成,并进行必要的连线和封装。
10. 成品测试:进行最终成品的测试和质量控制,确保其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
11. 最终封装:将完成的MEMS器件放置在最终封装中,以提供更好的机械和环境保护。
12. 成品检查和包装:进行最终的体检和质量检查,包装器件,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标识和标签。
上述MEMS工艺流程图是一个简单的描述,实际的MEMS工艺流程可能会更复杂,因为它需要更多的步骤和特定的技术。
此外,MEMS工艺的细节和步骤也会根据不同类型的MEMS器件而有所不同,例如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噪声传感器等。
总之,MEMS工艺流程图是制造微机电系统的关键步骤和流程的简化描述,它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MEMS器件的制造过程。
mems 加工工艺
MEMS(微机电系统)加工工艺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制造技术,用于生产微型机械和电子设备。
这种技术结合了微电子和微机械加工技术,使得在微米级别上制造复杂的三维结构和器件成为可能。
MEMS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表面微机械加工、体微机械加工和特殊微机械加工等几种类型。
表面微机械加工是一种“添加”工艺,通过在单晶片表层的一边沉析出若干由不同材料构成的薄层,然后有选择地蚀刻这些薄层,形成“隆起”结构,最终转变为附着在晶片衬底之上的、可动的微机械结构。
体微机械加工则是一种“去除”加工过程,通过从晶体基底去除某种物质,形成诸如空洞、凹槽、薄膜和一些复杂三维结构。
在MEMS加工工艺中,光刻、薄膜沉积、掺杂、刻蚀、化学机械抛光等微电子工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光刻技术用于在硅片上制作精细的图形,薄膜沉积技术则用于在硅片上沉积各种材料的薄膜,掺杂技术用于改变硅片的电学性质,刻蚀技术用于将硅片上不需要的部分去除,而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则用于使硅片表面更加光滑。
此外,MEMS加工工艺还涉及许多特殊的微加工方法,如键合、LIGA、电镀、软光刻、微模铸、微立体光刻与微电火花加工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
总的来说,MEMS加工工艺是一种高度复杂且精密的制造技术,它结合了微电子和微机械加工技术的优势,为微型机械和电子设备的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