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报纸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3
《泰晤士报》:古老报纸的现代发展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起两落的发展史《泰晤士报》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份报纸,不过其发展的道路非常曲折,其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三次发展的高峰和两次低潮。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
这张报纸最初的名称为《每日环球记录报》。
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泰晤士报》。
由于态度公正、消息翔实,特别是对欧洲发生的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报道使该报声名大振,很快成为英国报纸中的翘楚。
1812年,沃尔特二世正式上任,他一面坚持自由、公正的独立办报政策,一面重用优秀的报业人才,由于报道、经营和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到19世纪中期,《泰晤士报》开始走上了它历史发展的第一次巅峰。
该报发行量高达5万份,是当时所有报纸中最高的。
借助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该报在当时世界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前接受采访时说:“《泰晤士报》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报纸,事实上,据我所知,除了密西西比河外,再没有比它更有力量的东西了。
”当时的英国著名首相迪斯雷利也说,英国在各国的首都有两名大使,一名是英国女王派遣的,另一名是《泰晤士报》派遣的。
不过随着19世纪下半期廉价报纸的迅速崛起,《泰晤士报》愈来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由于长期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导致发行量不断下降。
1908年,《泰晤士报》被当时英国最早的报业集团―――北岩报团买下,开始起死回生。
北岩报团的掌门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姆斯沃思,因为创办了《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等著名报纸,后来被封为北岩勋爵。
他任命道森为主编,全力革新,使《泰晤士报》重有起色,在20世纪初期的国际事务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发行量也由3万份上升到31万份,这是《泰晤士报》的第二次巅峰。
1922年北岩勋爵去世,他的后代把《泰晤士报》卖给了阿斯特家族的约翰・雅各・阿斯特,《泰晤士报》也开始了又一次的衰落。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
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是《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
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如今的名称。
约翰·沃尔特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第一位总编。
他于1803年辞职,将发行人和总编之职传给了他的儿子小约翰·沃尔特。
约翰·沃尔特曾经因为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
然而正是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
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张综合性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创立初期,《泰晤士报》都是盈利的,而且利润空间非常之大,几乎没有另外一张报纸能在质量或经济上与之抗衡。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泰晤士报》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要高于供职于其他报纸的新闻从业者。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泰晤士报》是第一张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张派驻战地记者的报纸。
W·H·罗素曾经被《泰晤士报》派驻到克里米亚战场,他所撰写的一系列战地报道曾经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记者声名大噪。
在19世纪的诸多重大政治事件中,《泰晤士报》都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美国内战中,该报就公开反对蓄奴制。
《泰晤士报》会依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公开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却从不迎合公众的观点。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除密西西比河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拥有《泰晤士报》那样强大的力量。
”1847年,约翰·沃尔特第三接任他的父亲称为报纸的发行人。
尽管沃尔特家族在政治上越来越保守,《泰晤士报》的言论却始终保持着独立。
《申报》的发展史《申报》是旧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一家报纸,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是英国人美查。
其发展历程可以列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外国商人创办的私人报刊,大众化报刊(1)创办初期:《申报》的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其办报目的只为盈利,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
美查认为中国编辑最了解中国读者,因此将编辑大权交给蒋芷湘、钱昕伯等中国文人,使《申报》成为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外报。
《申报》创刊号,其发展蒸蒸日上,竞争矛头直指先于其出版的《上海新报》,使后者被迫应战并大胜。
(2)初期业务改革:《申报》的创办初期,新闻业务不断发展,不仅是整个中国办的最为成功、最具特色的商业性报纸,还确立了中国商业性报纸的基本模式。
具体有:注重新闻报道,提高新闻时效性;不断拓展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加强报纸言论工作;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看在新闻图片;成功兼营其他出版事业等。
《申报》的问世,标志着这种每日刊行的、面向社会的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开始成为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
第二阶段:史量才主持《申报》阶段(1)实行企业化方针: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后,提出“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企业化方针,抵制袁世凯等政治势力对报纸的收买,摆脱一切政治集团或政治人物对报纸的影响。
在史量才接办初期,该报纸发行量只要7000多份,到1922年创刊50周年时,已发展成为平均日销5万份的大报。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起义,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其二是强化报纸发行;其三是注重基础建设,更新技术设备。
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申报》已发展成为不仅是上海,更是全国最大的报纸之一。
报纸发展史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
《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
我国近代的报业
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1902年,天津设立总局全国发行)
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香港中外新报》(1858年,香港)
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香港)
第一份我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
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1827年,广州—英文)
第一份国内现代报纸(也是第一份外文报刊)———《蜜蜂华报》(1822年,澳门—葡萄牙文)
第一份近代华文报刊(也是第一份宗教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新加坡)。
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
现代报纸的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单张单条的新闻传单)。
一般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视为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因为该报有固定名称、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张纸上印有数条而不是单条新闻(但是该报是单面印刷)。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
初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
据权威机构测定,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
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
以北京最为著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定额。
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
报纸2000年以前起源于中国,2000以后,中国是世界第一报纸大国。
《泰晤士报》的发展历史《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日报,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大报,素有消息灵通可靠、言论权威的声望。
该报自1785年创刊以来已经换了五任老板,即连续四代的沃尔特家族目前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拥有该报。
《泰晤士报》的出现纯属偶然。
创办人约翰.沃尔特原是伦敦的煤炭大王和一家保险公司的老板,因业务逆转而另辟财源,买下一项新式排字机专利。
为推广该机而于1785年元旦创办了《每日环球记事报》,在报纸上做广告,该报头版持续很多年都是广告。
在18世纪伦敦的日报中,这家报纸并不显眼。
同其他报纸出版人一样,沃尔特当时也接受政府的津贴,不大多,每年300镑。
由于他在言论上批评过国王、约克公爵、司法大臣等,因此数次被罚款、监禁和戴枷示众。
1788年3月报纸改名《泰晤士报》至今。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英国对这方面的新闻需求急遽上升,因为《泰晤士报》在法国有派驻记者,及时报道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从而开始形成良好的声望。
1803年,与沃尔特同名的次子接掌报纸,不再接受政府津贴,从而《泰晤士报》成为独立报纸。
1805年,该报首次出版号外,报道奥地利军队向拿破仑投降的消息。
沃尔特二世于1808年试行总编辑制,1817年确立这种制度,任命巴恩斯为总编辑。
过去由于报纸规模小,报纸所有者同时掌管经营和编务。
《泰晤士报》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对于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巴恩斯主持报纸编务的25年间,《泰晤士报》成为英国影响舆论的最大报纸。
从19世纪30年代初起,不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的内阁,为了赢得舆论而要考虑得到《泰晤士报》的支持,而得到内阁支持对报纸来说当然亦会有好处。
不过这时《泰晤士报》是以舆论界代表的身份与它们合作,它与执政党内阁的关系不完全是依附,相当程度上是互相利用的对等关系,这与最初沃尔特一世接受政府津贴有所不同,反映了英国报刊作为一种行业的社会力量已经形成。
关于美国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报告1.你觉得报纸承担了哪些功能?①政治功能,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殖民地上上下下出版了多份报纸,报纸上发表殖民地的政治要求,那时,波士顿成为爱国报纸及保守党托利党报纸的发源地。
此后,大量的政治宣言,政治要人的行动都发表在报纸上。
②经济功能。
比如美国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发现金矿,这一事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使得旧金山的报业有原来的两家增加到89家。
而与之相反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大萧条时期,由于经济的下滑停滞的影响,报刊业也遭受巨大的打击,《华盛顿邮报》也险些破产。
③社会功能。
报纸从出现开始就一直在反应社会问题,报道社会的漏洞和弊端以促使政府改善管理,使得社会经常反思。
简而言之就是具有针砭时弊的作用④监督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后,报社的调查新闻记者与编辑组织成立,监督着执政党和总统的行为等等。
2.报纸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①政治因素。
比如美国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各家报纸上都会大幅报道,以争取受众投递选票。
不同的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自己的专刊报纸去拉拢受众。
②经济因素。
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衰退,报社减少了1000多家。
③科技因素。
17世纪,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和传播,报纸开始发展,但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广播电台,60年代又出现了电视,21世纪迎来了新媒体时代,都促使报业大受打击,销量下降并面临巨大威胁,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报纸销量先上升后下降。
④受众的需求。
1783年,《费城晚报》除了报道突发新闻外,更多的是报道每日航运讯息,以方便受众出行。
1982年,《今日美国》通过卫星在全国印刷厂进行印刷,并以彩色版面、多用图表、消息易读迅速吸引全国读者。
⑤法律的制定。
美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根源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报业的言论受到限制。
报纸简史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政治家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
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
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
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
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5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
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
历史发展到欧洲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
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
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时代的来临。
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世界现代新闻业的起源以前的教材都说,现代报纸最早起源于1566年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新闻。
这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传播发展的顶点,不是现代新闻业的起点,因为现代新闻业的最早载体——报纸,应该是印刷品。
手抄作业,不是现代新闻业的标志。
现代新闻业的产生与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相联系1453年5月29日(星期二),发生了一件影响欧洲工业和商业进程的事件:奥斯曼帝国军队经过59天激战,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堵塞了欧洲商人通往东方的道路(丝绸之路),逼着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海路。
1497-1499年,葡萄牙人达·伽马首先发现了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海路,随后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最后证明海路可以通往世界所有的地方。
于是,欧洲的市场经济开始向全世界扩张,开始了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新闻业作为独立的行业,产生于这个历史大背景下。
达·伽马(Vasco da Gama ,1460-1524)1497-1499年绕过好望角发现印度。
170多船员回来时剩下55人。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óbal Colón ,1451-1506)1492-1505年间三次向西航行发现美洲。
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1519年9月率270人的船队开始环球航行,本人1521年4月在菲律宾被杀,其部下埃尔卡诺率领剩下的唯一的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原来船队的人仅剩10人(另外还有路上征召的12人)。
麦哲伦海峡563公里,3.3-33公里宽,深20-1170米。
一、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缅甸报纸历史发展历程缅甸报纸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英国殖民者开始在缅甸建立专门的报纸,主要是为了宣传和维护他们的殖民统治。
最早的缅甸报纸是由一些英国殖民者创办的,如《缅甸短讯报》(Burma Recorder)和《仰光评论报》(Rangoon Gazette)。
这些报纸主要用英文出版,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以反映和宣传英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
然而,随着缅甸人民对殖民统治的不满和抵抗逐渐增加,缅甸人开始自己创办报纸,以反映他们自己的声音和利益。
一些早期的缅甸报纸如《缅甸新闻报》(Burma News)和《缅甸时讯报》(Burma Times)开始出现。
这些报纸用缅甸语出版,内容更加关注本土事件和民生问题。
缅甸报纸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一些挫折和限制。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政府对报纸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控制,对反抗统治的言论进行了打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缅甸人民的意识觉醒和民主运动的兴起,报纸成为了传播理念、交流观点和争取民主自由的重要平台。
1948年缅甸独立后,缅甸报纸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
政府放松了对媒体的控制,并鼓励私人创办报纸。
这导致了报纸数量的增加,出现了更多元化的声音和观点。
然而,缅甸政府在后来的几十年中重新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实行了新闻审查和打压自由言论的政策。
直到2011年缅甸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后,缅甸报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开始放松对媒体的限制,媒体业得以更好地发展。
这导致了多样化的报纸市场,出现了更多的新闻机构和报纸出版物。
目前,缅甸的报纸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竞争激烈的态势。
各种类型的报纸涵盖了政治、经济、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缅甸的新闻媒体也逐渐转向了数字化和在线平台,以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
外国新闻传播史概述外国新闻传播史概述新闻传播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外国新闻传播史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过程,塑造了各个国家的媒体环境和国际传播格局。
下面将从早期的手写报纸到现代的媒体全球化,对外国新闻传播史进行简要的概述。
新闻传播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传递信息,如通过运输使者、商贩等人传达重要消息。
然而,随着文字的发明,人们开始使用手写报纸等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巴比伦的沉闷阿斯科利庇的普利尤以及中国的木简和纸张等早期的新闻媒体逐渐崭露头角。
中世纪时期,欧洲出现了第一批手抄报,被广泛用于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
然而,新闻传播仍然受到限制,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够阅读和书写。
直到印刷术的出现,新闻传播才得以迅速发展。
德国的古腾堡引进活字印刷术后,新闻传播在欧洲迅速兴起,尤其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时期,新闻媒体成为各种思想和观点的重要传播渠道。
19世纪是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印刷机技术的改进以及铁路和蒸汽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报纸成为主要的新闻媒介,各个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报纸和新闻机构。
同时,电报的出现也使得跨国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国际新闻的交流和报道逐渐增加,带动了全球新闻传播的发展。
20世纪是新闻传播史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广播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文字,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收听新闻节目。
随着电视的问世,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图像的传播让观众获得更加直观和真实的信息体验。
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彻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在线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闻传播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跨国媒体集团的崛起和传媒科技的创新,使得新闻传播的边界逐渐模糊,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接收到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新闻。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报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信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日常的方式之一,那你知道报纸最早出现是在哪个国家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
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王朝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大郡,在郡下一级又分若干县,由中央统一管理。
各郡在首都长安都设有办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各省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称为“邸”。
“邸”内派驻有办事员,负责将上峰的信息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
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伴随着古代中央王权的不断加强,“邸报”也一直得以很好的发展,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纸张的出现使得“邸报”的书写与发行更加的容易,到了唐代,由于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同时,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扩大,《邸报》的运用就更加数量化、规范化。
第一份用纸印刷的报纸,投递这份报纸的机构, 当时叫邮驿,投递人员为唐朝兵部军卒,腰束革袋,带上铃铛,骑着快马传邮,听到铃声,行人都远离避让。
唐玄宗时期,《邸报》又称为《开元杂报》。
到了明代,中央已有专门的机构通政司进行《邸报》的编发工作,发行日期和发行对象也日趋稳定,形成国家性新闻刊物。
已经初步具有了现在报纸的某些元素。
1638年( 明崇祯11 年),《邸报》开始使用活字排版,报纸的发行量增大, 但因战争频繁, 交通堵塞等情况, 江南一带当天的报纸要个一个月后才能看到。
清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后来改名为《京报》,成为广大官吏、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了。
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邸报》才正告寿终。
西方人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60年创建的《每日纪闻》,他最早是一块树立在罗马元老院门口的木牌,用于向广大罗马市民发布元老院的最新决策。
墨西哥新闻传播业第一节报业一、发展历史1541年9月诞生了美洲第一份印刷新闻纸,主要报道危地马拉地震的消息。
共四页1679年《墨西哥公报》在墨西哥城创刊,是墨西哥最早的定期刊物,由西班牙当局创办。
1722年神父卡斯多莱纳在墨西哥创办《墨西哥公报》每月出版六期,由总督批准出版,该报在18世纪一直处于墨西哥报业的领导地位。
一般被视为墨西哥最早的报纸。
1805年墨西哥出现第一张日报《墨西哥经济、思想日报》,该报是墨西哥近代报业的开端。
1896年政府创办《公正日报》引进了先进的印刷机和设备,该报实行企业化管理,被认为是墨西哥现代报业的起点。
1928年由巴勃罗朗卡利卡创办的小型报纸《新闻报》为标志,该报为私人所有,文字通俗易懂,以社会新闻为主,吸引大量市民,是报纸进入商业报刊时期的标志。
二、目前状况1、分类:墨西哥报纸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私营报纸,占80%。
报纸的言论立场由董事会决定。
《墨西哥先驱报》、《宇宙报》、《墨西哥太阳报》第二类是合作报纸,是由合作者集资经营的报纸。
《至上报》、《一加一报》第三类是由政府资助的报纸或政府机关报。
《国民报》2、主要报纸:①《至上报》1917年3月由拉法尔阿尔杜辛创办。
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主要读者是进步知识分子,社会左翼力量和一般职员。
②《墨西哥先驱报》1965年11月创办,墨西哥最大的右翼私营报纸。
属于阿拉尔贡家族。
创始人是卡布列尔阿拉尔贡。
主要对象是金融、企业家和知识界右翼分子。
③《一加一报》1977年合作性的报纸,政治观点偏左,被认为是墨西哥唯一一家以轰动性报道为特点的优秀报纸。
主要读者是大学师生等知识界人士。
④《新闻报》最早的大众化报纸,以市民为主要对象。
⑤1916年创办并出版至今的《宇宙报》是墨西哥最古老的报纸。
第二节杂志和通讯社一、杂志①《时代》是墨西哥出版的记载本国生活的一份杂志,1943年4月由马丁路易斯库斯曼创办,对墨西哥一周来的经济、金融和工业情况进行一般性的评论,是墨西哥社会的观察者和研究者们感兴趣的资料。
法国新闻传播史-、封建统治压制下的报业发展“法国”从那时起到当代,历经加洛林、卡佩、华洛瓦和波旁四个封建王朝。
年,法国最早的不定期报纸《喀尔五世侵犯卢昂记》在巴黎发行。
年,让马丁和书商路易旺多姆在巴黎出版了法国第一家新闻性周刊《普通新闻》只出版个月即停刊。
(一)、封建王朝时代的官报勒诺多和《公报》。
时间年;创办人:勒诺多;内容:国内外新闻、国会消息、国王谕旨、广告;性质:周刊年,勒诺多在巴黎创办了周刊《公报》,通常认为这是法国第一份持续由版的周刊。
该报历史悠久,被誉为法国新闻史上最古老的里程碑,勒诺多因此被称为“法国报业之父”。
年月日,法国历史上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 (即《巴黎日报》)诞生,创办人是雅克.布索里。
为非官方报纸,但经官方批准,且要接受新闻审查。
内容、性质特点:普通不卷入政治斗争,内容多样,但其登载的消息,被黑格尔称为“现代人早晨的祈祷”:包括文学、戏剧、法院新闻、金融行情、卫生报导、时装、广告等,主要为社会生活服务。
但受特权报纸的排击很难报导第一手新闻年革命爆发时停刊。
《学者报》。
时间创办人德尼.德.萨洛;内容:介绍法国国内外由版的新书;性质:初为周刊,现为月刊。
《信使报》。
创办时间创办人多诺.德维泽内容:文艺作品。
(二)、大革命前法国报业特点官方全方位控制新闻传播。
报、刊不分家。
报刊为求合法的无奈做法。
(三)、封建当局对新闻传播的压制年着手管理出版业。
年建立检查制。
年代表官方的《公报》问世。
路易十四当政时的压制手段。
二、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历史中很重要的部份是启蒙运动,它是一个分水岭。
启蒙运动之前,法国社会认为办报是被人轻蔑的职业,社会和知识界上流人物常把新闻看成是一种没有价值、缺乏魅力的次文学,直到大革命爆发后,报刊的重要性才凸显出来。
到世纪,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法国由现了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用理性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