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本大地震对韩国产业之影响评估
- 格式:doc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8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
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
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
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
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0年以前大致为"一三二"型,1970年至1993年为了"一二三"型,其后为"一三二"型,目前离"三二一"发达类型还差两个阶段。
日本地震对汽车产业的影响081024312 车辆08-3 黄榕哲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并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这次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本土带来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而汽车产业作为日本最大的出口产业,在经受过这次灾难后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汽车产业的影响引发了我的兴趣。
下面我将根据我所搜集到的资料,以这次日本地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为主,简单的讨论一下汽车产业经过这次地震后的变革和发展。
1.日本是全球汽车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日本汽车公司在我国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是合资和出口,丰田、日产、三菱、本田、马自达、铃木这些日本汽车公司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合资品牌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等进口品牌。
所谓的合资是指整车装配的合资,大部分日方合资公司都是与中方合资公司均分利润。
而日方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于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包括发动机、变速器、ECU等,并且这些零部件对应了某一型号的汽车,垄断了整个中日合资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
所以,日本的关键汽车零部件都是独资企业或者直接从日本本土出口给我国。
也就是说如果日本关键零件停止供应,那么我国这些中日合资企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日系进口汽车的工厂则大部分在欧美,也是一部分零件采购自日本本土。
不仅如此,很多欧美汽车品牌的关键零部件生产方也来自日本,比如大众的水泵、福特的芯片等都是从日本采购的。
更要命的是,我国一些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家,也采用了装有日本芯片的零部件。
由此看来,日本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供应和运输关系到整个汽车产业的正常运转。
2.日本地震后导致的直接影响此次地震对日本东海岸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公路交通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害,大量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被地震摧毁,这些破坏在短期内难以复原。
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和反思关键词:日本地震经济复苏影响摘要:转眼间日本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但是,频发的核泄漏和核污染事件仍在不断地提醒着人们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这次地震究竟是日本从此一蹶不振的丧钟还是使其开创新辉煌的起点,本文将对此做出相应的一些分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截至当地时间4月12日19时,此次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063人死亡、13691人失踪。
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地震导致地面下沉,致日本岛地震震区沿海部分地区沉到海平面以下,沉没部分面积相当大半个东京。
一场灾难给本已不甚乐观的日本经济境况又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此次地震不仅在当时造成了日本股市的瞬间大跌,同时也造成了日本著名汽车制造品牌丰田汽车工厂的停产,更不要说后果十分严重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
时至今日,地震的影响犹在,12月日本最大的食品公司明治,生产的奶粉又被检验出辐射超标,从而引发了大批量的召回事件。
虽然地震给日本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却说这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地震的发生固然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后果,但只也是日本经济重新踏上发展的轨道,因为在本次地震中,大量的房屋和基础设施都被摧毁了,灾后重建工作十分紧急和迫切,而这恰恰会拉动日本国内需求的大幅度上涨,刺激日本经济,使其能够摆脱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给其带来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彻底结束“失去的”的时光。
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是一种正确的预言呢?日本第二季度GDP大幅下降。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值为季率萎缩0.5%内阁府同时公布,2季度GDP折合成年率较前一季度萎缩2.1%,三周前公布的初值为萎缩1.3%。
日本海啸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自古以来,海啸一直是沿海地区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而在日本这个坐落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国家,海啸灾害更是常见且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本文将对日本海啸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
一、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破坏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经常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威胁。
特别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据统计,这场海啸导致1.8万人失踪或死亡,数百万人受到影响。
大量房屋建筑被毁,交通运输系统瘫痪,整个社会秩序出现短暂混乱。
二、灾后重建所需财力投入海啸灾害往往导致大量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农田和渔业设施的破坏,重建工作需要大量财力投入。
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数据,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的灾害损失高达25万亿日元,使得日本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境。
三、海啸对渔业和农业的影响日本是一个以渔业和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而海啸带来的洪水和淡水污染往往对这两个行业造成巨大影响。
海啸将水产养殖设施冲垮,引起海产物种大量死亡,给渔业带来重大损失。
同时,因为淡水源受到海水倒灌的影响,整个农作物种植区域也遭受严重破坏,导致农业产量下降。
四、旅游业受到冲击日本的旅游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海啸灾害对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海岸线上的景点和度假地成为海啸的主要破坏目标,游客的到来大幅减少,旅游业收入锐减。
除此之外,海啸灾害也破坏了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例如酒店、机场、交通网络等,恢复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时间和财力。
五、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和影响海啸以其巨大的能量和冲击力,常常摧毁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
例如,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导致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商品的流通和运输效率。
同时,大量房屋倒塌,给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困扰。
六、对环境的影响海啸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还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海啸携带大量的泥沙、淡水、化工废料等物质进入海洋,导致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1. 大地震使部分企业遭受严重损害1.1引言据日本《半导体产业新闻》报道,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使日本PCB业及其基板材料业惨遭很大的损害,特别是日本本土的东北太平洋沿岸、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所受到核辐射影响的地区、避难隔离地区及其周边地区。
而且在地震发生之后,他们在恢复生产中又受到工厂的供水(主要指沿海工厂)、计划限电,原材料供应紧张甚至混乱等困难。
大地震给日本众多企业“留下了前所未有的悲惨残局(引自苏州福田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井政仁先生在211年5月在电子铜箔行业协会年会上的报告语)”。
“311”大地震对日本PCB业及其基板材料业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宫城县、岩手县、福岛县、茨城县等。
日本许多PCB及其基板材料的生产工厂就聚集这些地区,它们在生产经营上所受到的。
1.2 在茨城县茨城县是日立集团PCB业的重要生产区域。
位于茨城县日立市日立化成公司下馆工厂,是在日本生产FPC的主要工厂之一,并且它还为PCB提供干膜、覆铜板等原材料。
这两类原材料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定的比例。
其中所生产的刚性覆铜板2010年销售额达到4.2亿美元,世界排名第8位(Prismark的2011年4月统计数据)。
日立化成还是全球封装基板用有机树脂覆铜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日立化成公司在茨城县的下馆工厂及五所宫工厂都在地震遭受设施上的损失。
位于日立化成工厂附近的日立电线公司也是世界少有几家生产压延铜箔厂家之一。
在茨城县的JX日矿金属公司是生产PCB用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厂家大型企业。
它的铜箔工厂(白银工厂)地处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工厂设施及部分设备在日本五家最大的铜箔生产企业损失最为严重。
生产PCB用蚀刻液的日本著名ADEKA公司的茨城县鹿岛工厂也同时遭受不小的破坏。
这也造成了不少日本的PCB厂在此种药液上面临一时的短缺。
下面,可以再较详细的叙述一下Nippon Mektron公司(日本メクトロン,NOK,又称为“日本旗胜”)实例,来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地震后一些日本PCB 厂在生产运行受到的严重影响。
教学中心:_______分数:_______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业论文论文题目日本“311大地震”折射出的政府形象建设问题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日本“311大地震”折射出的政府形象建设问题吴林立 12380941282【摘要】:3.11大地震对日本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总体来看,如果核泄漏能够得以控制,其对日本经济影响很大,但程度有限,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有限。
日本虽经历长期萧条,但实力犹在,有足够的能力应付这场灾害。
产业链条断裂、停电等造成的影响将是短期的,但是,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长期影响以及中长期的财政风险则不可低估。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核泄漏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
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这次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相叠加的复合型灾害是二战后日本60多年来的最大灾难。
毫无疑问,这场大灾难也将给步入复苏通道的日本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一、造成的影响(一)短期影响第一,东北地区铁路、公路等社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物流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这将给救灾和灾后重建带来困难。
第二,停电带来的连锁反应。
福岛第一核电站被摧毁,周边共13个核反应堆或损毁或停机,再加上东北及关东地区其它能源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日本也将有 6%左右的电力供给处于瘫痪状态。
三明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日本311大地震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姓名:张志聪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年级:2008级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20080851113提交日期:2011 年 6 月10 日日本311大地震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摘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部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鉴于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在目前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格局下,此次大地震势必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和长期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311大地震海啸核泄漏世界经济影响一、前言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各国的经济政治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
一国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会波及到世界,给世界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比如2007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后来演变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大的滑坡,甚至北欧岛国冰岛还申请了破产。
而这次日本的大地震同样也借着地球村这个越来越紧密的团体,把它的震波不断的向周边的国家扩散。
二、主要内容3月11日日本北部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特别后来的福岛核泄漏更是造成了一场恐慌,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鉴于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在目前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格局下,此次大地震势必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和长期的影响。
现在我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来具体谈谈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1、中国日本此次大地震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影响首先是中方企业在日本地震灾区的直接财产和投资损失,不过从报道上看,这部分很少甚至没有。
其次由于日本灾后重建和出口效应,我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可能因此而扩大一定数量,增加我国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收支顺差,进而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
日本311地震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摘 要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短期内给日本在经济方面以繁重的打击。
本文整体要紧分了两个大的部分来说明3·11地震对日本经济的阻碍。
第一个部分先通过网络资源查取数据,从阻碍经济进展的几个大的方面动身定量的分析了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庞大阻碍。
第一分析了地震对进出口总额的阻碍,为了更好的对比我们选择了2004-2010年三月份的进出口总额,应用了高斯函数拟合,推测出没有地震阻碍时进出口总额分别237650亿元,6931.6亿元,再跟有地震阻碍时的进出口总额比较,从而求出地震对进出口总额的阻碍率分别为: 0.0088,-0.02。
然后我们把出入境旅行人数作为指标衡量地震对日本服务业的庞大阻碍,我们也是选择2004-2010年三月份出入境旅行人数,应用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推测模型GM (1,1),分别推测出了没有地震阻碍时的出入境旅行人数分别为:78.9674万人,143.1741万人,从而得出地震对出入境旅行人数的阻碍率:3I =-0.8056,4I =0.1125。
再以电子产业为代表来分析地震对日本制造业的阻碍,我们搜集了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的电子产品总值,应用了不同的函数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拟合优度,选择了拟合优度最高的傅里叶函数5次拟合,依照确定出的函数关系式进行2011年3、4、5月的推测,引入相对误差η来说明实际电子产品总值与推测值之间的偏差,运算出η(2011,3)= -19.57%,η(2011,4)= -46.62%,η(2011,5) =-29.06%。
最后我们又以GDP 为指标分析了日本地震对经济的整体阻碍,关于GDP 的推测我们应用了神经网络对它进行了推测,我们第一介绍了神经网络差不多原理,各参数的确定,模型建立的步骤,最终得出2011年GDP 的推测值,又依照日本团队的估量方法,估量出日本2011年受地震阻碍后的GDP 值,进而把来两者进行比较,得出受地震阻碍后2011年GDP 下降的百分点为%1.23。
日本核辐射的影响近期,由于日本地震与核泄漏,A股市场中与“核”相关的各大板块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此,专家表示,日本强震对该国出口业影响较大,特别是汽车、电子元器件、化工、钢铁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而核泄漏风险也使得这些行业受到的冲击加深。
这对A股相关行业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各板块沉浮之际,如何趋利避险?笔者认为,以下板块大有潜力,投资者不妨一试。
日本核电站爆炸对日本产业的影响日本地震核泄漏之下关注七板块:潜力板块之一:核电板块日本此次9.0级地震之后,核危机已成为地震引发的最大负面事件,核电板块更是成为重点杀跌对象。
对此,专家表示,日本核泄漏,使得我国将加紧编制核安全规划。
而在核安全规划被批准前,我国已暂停审批核电项目,这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建核电站数量下降,短期内核电设备的需求也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据估算,我国已获审批的核电项目装机容量大约在46GW,有44-45座核电站。
未来能带动的新增投资额约为2700亿元。
其中,面对中国企业的大约为2300亿元,预计行业2010年-2011年业绩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潜力板块之二:纺织服装由于日本各行业都受到冲击,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不利影响将从贸易方式传递。
专家预计,在短期内将对中国服装出口造成一定影响,相关的出口公司短期内将有负面压力。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负面影响较小。
潜力板块之三:“非核”新能源由于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核能发展可能放缓,因此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升将成为现实。
“十一五”期间,水电开发有望因此提速,而风电将继续快速增长以弥补核电规模减少带来的清洁能源电力缺口。
笔者提醒投资者,短期内,日本核电事故对光伏等行业的影响将是意义大于实质,中长期还需静观政策面的变化潜力板块之四:钢铁业由于日本钢厂停产将减少矿石需求,铁矿石价格可能出现下跌,这将利好中国钢铁业。
需求方面,短期内有好有坏:一方面,灾后重建肯定会增加钢材需求;另一方面,日本汽车等工业部门的停产减少了对钢材的需求。
东日本地震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一、产业(核心技术)转移有利于中国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提升受此次地震的影响,大量日本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开始将其核心技术和上游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海外。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于2011年末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30%的大型企业表示此次东日本大地震将让他们考虑在增加海外投资或建立新的工厂。
其中中国就是重要的海外转移目的地之一。
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一直掌握着核心技术,并将其保留在国内生产,从而使承接产品加工的中国沦为“世界工厂”,位于生产线的最低端。
但是震后,由于日本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和分析其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不少企业计划并实施了产业转移。
在2011年第三季度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35万亿日元,比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增长了524%和219%。
中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技术等原因成为日企转移的对象。
例如,松下已决定将更多的锂电池生产转移至中国。
并于2012年前,投资200到300以日元用于在中国设立新的工厂和设施升级。
按计划,到2015年,松下在中国生产的电池量将占其生产总额的50%。
另外日本最大的通信机箱机柜制造商日东工业株式会社也宣布增资中国,将中国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20万美元追加到1550万美元。
因此中国面临新的机遇。
大量日企的核心技术在中国的转移有利于改观中国“世界工厂”的局面,使中国能够掌握更多顶尖的技术和能力,从而帮助开发和提高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地位。
二、日本制造业的低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日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对中国进口领域有所冲击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日2011年的进出口总额及进口和出口额与2010年相比增长速度均有所放缓。
特别是在进口方面,由于此次地震给日本制造业、食品业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打击,不少企业面临停产甚至破产,因此中国从日本的进口额出现大幅下滑。
在2010年中日进口额的同期增长率还能保持在40%左右,但是2011年起便开始处于下滑水平,甚至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负增长。
產業領域: IC 產業,IC 產品與應用,無線寬頻,顯示器,整合式行動裝置,電子零組件,大陸ICT,前瞻科技應用,電子材料,石化與高分子材料,節能,新能源,新興生技應用,醫材與健康照護服務,製造加值服務,精密機械1.日韓經貿關係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強國,同時也是韓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10年韓日兩國的貿易規模多達924億美元,其中,韓國對日本出口金額為281億美元,佔總出口額的6%,並以石油化學、半導體、鋼鐵板、無線通信機器、塑膠製品為最多;韓國自日本進口金額則高達643億美元,佔總進口額的15.1%,則以鋼鐵板、半導體、塑膠製品、半導體製造用設備、化學工業製品為大宗。
圖1 2010年日韓雙邊貿易現況2.對韓國各產業之影響分析2.1.電子產業:憂喜參半由於全球第三大非存儲晶片製造商---日本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 ;係全球第一的微控制器MCU 供應商,也是SoC 系統晶片與各式類比及電源裝置等先進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之一)受到此次大地震的嚴重影響而停產,且日本國內港口和公路等物流癱瘓,韓國半導體、LCD 產業可能因而獲益。
尤其是在全世界快閃記憶體市場佔有率高達30%以上之日本東芝的出口將受到嚴重影響。
因此,2010年以來不斷下跌的晶片價格有可能止跌反彈,預估價格上漲幅度將超過1~2美元。
2.2.汽車產業:憂喜參半對於韓國雷諾三星汽車公司、韓國通用(GM)汽車公司等而言,因其所使用的引擎、變速器等關鍵零組件都仰賴自日本汽車製造廠商進口,未來汽車生產將受到影響,甚至被迫停產。
不過,對於韓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廠商---現代起亞汽車集團而言,由於零組件自製率較高,受日本大地震的影響將相對小,而且還因Toyota、Honda、Nissan等日本汽車製造大廠商的生產出現問題,可望從中將獲利。
2.3.鋼鐵產業:短多日本第二大且是全球第五大鋼鐵製造企業---日本JFE鋼鐵位於千葉的鋼廠(每年產鋼800萬噸)因地震而引發大火,雖然火勢尚未到融化高爐的程度,但其生產線很有可能遭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短時間內無法正常運作,韓國鋼鐵業者有機會取代其部分市場。
加上日本在正式展開災後重建工作後,對鋼鐵的需求將大幅增加,韓國鋼鐵業者更將擴大對日本之出口。
2.4.造船產業:短空由於韓國最大的出口產業---造船產業所使用的部分鋼鐵都得自日本進口,包括現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等大型造船廠長久以來一直都自日本進口造船用底板,所佔比率多達20% ,因此,如果日本鋼鐵業生產受挫,勢將對韓國造船造成不利衝擊。
2.5.石油化學產業:利多由於大地震過後,日本許多煉油廠起火燃燒,相關煉油設備付之一炬,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復原,將帶給韓國石油化學產業增加對日本出口之商機。
2.6.機械產業:長多由於在佔據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高居第一之日本小松公司在日本爆發災情慘重之大地震之後,為了全力支援其國內龐大的災後重建工作,因此,位居第二的韓國斗山綜合機械(Doosan Infracore)公司將取而代之,在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競爭中將具備壓倒性優勢。
2.7.觀光產業:長空2010年韓國來自於日本之觀光客人數約達300萬人,佔來韓觀光客總人數之35%,如今受到日本大地震以及核電廠輻射外洩事故等的直接衝擊,不僅前往日本旅遊的韓國觀光客將大幅減少,且到韓國旅遊的日本觀光客也同樣將銳減,尤其是時序逐漸接近日本黃金週連續假期(4月29日~5月8日),原本已經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大批湧進日本觀光客的韓國旅遊業者已經無法有太大的期待,而且此一情況很可能得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韓國政府相關部會正積極研擬支援方案(例如透過韓國觀光振興開發基金給予業者特別融資等),協助業者渡過此一難關。
2.8.農業:短空目前日本為韓國農漁產品最大出口市場,2010年出口金額達18.8億美元,大地震發生之後,因日本部分港口、道路等相關運輸設施遭受嚴重毀損,短時間內將使出口受阻。
3.對韓國企業之影響分析根據韓國中小企業協同組合中央會(KBIZ)以其國內受日本所爆發之大地震、海嘯與核安事件等影響而產生營運損失之203家中小企業為對象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1.2%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產生出口嚴重減少的問題,有27.6%的受訪企業表示進口受到影響,有16.7%的受訪企業表示面臨原/副材料採購出現短缺問題,有12.3%的受訪企業則表示發生原材料以及零組件調度出現短缺問題等。
對此,受訪的韓國中小企業建議,目前除提供日本當地實際受災狀況等具體資訊外,韓國政府或相關單位更應儘速研擬航空、海運航班等進出口支援對策,以解決業者物流嚴重受阻之問題。
3.1 「亞洲供應鏈(Asian Supply Chain)」出現瓦解的危機目前以日本、中國、韓國、臺灣和東南亞等為中心而形成之「亞洲生產分工網絡(Asian Production Network)」似乎也受到了日本地震的巨大衝擊。
在這一生產結構中,日本扮演提供最先進技術的「肺」之重要角色,一旦日本因這次地震而使其工業生產長期陷入停擺的話,亞洲地區製造業有可能患上動脈硬化的頑疾,尤其是電子產業所遭受的衝擊最大。
以智慧型手機、帄板電腦等為例,其所使用之BT樹脂即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例。
BT樹脂乃是用於固定線路板上的晶片的原料,日本佔全世界約90%的供應量,而負責其中一半以上產量的三菱瓦斯化學(MGC)公司在此次海嘯中遭受到了直接打擊,其工廠從3月11日起就一直處於停工的狀態,迄今仍然沒有確定復工的日期。
日本三菱瓦斯化學公司主要的出口對象正是韓國和臺灣,臺、韓兩國的相關廠商均使用BT樹脂製造線路板,然後運至中國南部地區進行組裝後,再出口至全世界各地(參見圖2與3)。
日本三菱瓦斯化學公司如果中斷生產,將直接導致遠在中國大陸廣東省深圳市富士康工廠的iPhone生產線停止運轉,亦即一隻智慧型手機將日本、臺灣、韓國、中國大陸緊緊綁在一起,而一場威力強大的地震就這樣破壞亞洲的供應鏈。
圖2從智慧型手機之生產檢視亞洲分工體系圖3在全球供應鏈中日本之影響力3.2 須提前擬定煤碳、液化天然氣價格大漲之因應對策根據韓國電力公社旗下所屬之經營研究所於3月18日公佈之「與日本核能發電廠中斷相關的燃料供給影響及對策報告」指出,由於預估日本修復因大地震與海嘯而損壞之核能發電廠最少也得耗費2年以上的時間,在這一段期間中,如果是用煤碳、液化天然氣(LNG)來取代發電的話,估計其所需之化石燃料將劇增33%,進而帶動煤碳、液化天然氣價格的大幅攀升,因此,實有必要儘速研擬相關因應對策,包括提前與國外供應商談妥煤碳、液化天然氣之採購價格,並簽訂長期的供應合約。
3.3 韓國核能發電現況根據韓國政府的統計,目前在韓國境內共有4座核能發電廠、21部機組,其中,3座核能發電廠設在東南部的慶尚道之古里(5部機組)、蔚珍(6部機組)及月城(4部機組),另1座核能發電廠設於西南部的全羅道之靈光(6部機組),總發電量多達1萬8,716MW,佔其國內總發電量量的36%,僅次於法國的76%,高於美、日、德等的20%左右,而位居全球第2位。
同時,韓國政府在2008年公佈之「第一期國家能源基本計畫」中曾揭示,到了2030年時核能發電所占之比重將大幅攀升至59%。
不過,受到日本福島核能電廠事故影響,核能發電廠安全問題已引起韓國國內各界高度關注,並要求韓國政府立即進行檢查現有核電廠之安全,以及從新檢討以核能發電之基本政策,但韓國知識經濟部明確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尚無修正擴大核能發電政策計畫,同時韓國國內核電廠之抗震設計達6.5級以上,安全無虞,但因日本福島事件,未來將加強韓國國內核電廠之安全檢測。
同時,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與韓國原子能安全技術院所共同組成之「狀況小組」已經進行緊急檢討當核能發電廠遭遇海嘯襲擊時,其冷卻馬達之緊急電力能否正常啟動,並加強輻射洩漏監測,由原來每15分鐘改為5分鐘。
至於韓國在2009年底成功取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核能發電廠機組出口訂單後,原計劃至2030年時將出口核能發電廠80部機組之目標,預料將會因日本福島核安事件影響,較難達成原本所設定之目標。
4.韓國競爭廠商動態4.1.韓國面板廠商動態▪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三星電子與LG Display的歸尾廠的顯影(Photo)設備的斷電系統自動啟動而停機。
經1.5~2小時已恢復運作正常運作,因日本強震波級韓國半導體及LCD廠,整體產能影響極度輕微。
▪三月因日本地震,推估中小尺寸與IT面板全球供應量將減少2%。
▪LG Display期待來自Philips與Nokia的轉單效益。
▪目前Sony組裝電視所需的庫存維持4~5週,三星分析面板短期不受日本流通體系無法運作的影響。
韓國知識經濟部於3月14日發布「日本大地震對韓國經濟之影響」,根據資料中表示,顯示器與手機方面,韓國知識經濟部也在觀測旭硝子玻璃基板廠與索尼化學ACF(向異方性導電膜)停工消息。
近年(2009)三星採購玻璃基板中自旭硝子購買需求量的12%,LG Display的比率為14%。
因目前三星和LG Display的材料與零組件庫存量充足,短期不會因缺料而延誤面板生產,但若長期維持缺料,韓國知識經濟部也分析面板產業斷鏈的可能性。
4.2.韓國半導體廠商動態▪DRAM的轉單效益有限,但NAND因轉單效益將增加韓方出貨,東芝為主要轉單者;海力士最近已通過Apple的26奈米Nand Flash的Qualification Process,因而期待轉單效益。
▪東芝為全球第二大NAND Flash供應商,地震前東芝NAND廠因停電而常出現產能損失的消息,四日市的Fab 4-NAND廠已在今年1月與3月因停電而有生產上的損失;韓方估計東芝四日市的Fab 4-NAND廠1月因停電晶片損失約六萬個,3月8日地震三天前又再因9小時停電而損失約三萬個;雖然東芝受地震的影響較短暫,但因四日市的Fab 4-NAND廠三月停電,預估將減少全球供應4%。
韓方分析師進一步分析,因四日市週邊(核能)發電廠因地震損失,東芝的Fab 4-NAND廠的供電問題短期難以解決。
▪韓方在預估東芝Fab 5建廠進度將會被迫延緩,故會推遲量產Apple 所需要的NAND。
韓國知識經濟部示,因日本DRAM廠位於南部,整體DRAM廠影響非常輕微,但東芝位於三重縣四日市生產快閃記憶體的工廠受地震影響關閉了部分設施而停止運作。
系統半導體部分,東芝和瑞薩半導體等廠商在受地震的影響,中斷產線。
韓國知識經濟部研判快閃記憶體廠停止運作是暫時性的,對快閃記憶體市場報價漲跌影響不大。
韓國知識經濟部分析,若系統半導體停機時間過長影響自日進口相關零組件,恐會影響半導體產業價值鏈。
4.3.韓國鋰電池廠商動態在未來日本大地震影響供需的悲觀預期下,據業內人士表示,Samsung SDI 將開放原有供應廠商,以現有Sony與Sanyo兩大廠商18650規格電池優惠價格供應,因此已吸引國內廠商轉單至Samsung S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