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现行作业与劳动合同法差异之汇总表
- 格式:xls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16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篇一: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保护公司与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第三条释义本制度中所称的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书是处理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重要法律依据。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本制度中所称的劳动合同书包括主件及附件二部分。
主件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书》;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颁布的依法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因培训学习而签订的服务期协议及竞业协议及其它基于岗位不同而签订的各类协议或承诺书、责任书等。
第四条劳动合同管理主管部门及职责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1、拟订集团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和《劳动合同书》标准文本;2、制订与劳动合同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3、办理集团公司本部员工和子公司负责人的劳动合同订立(含续签)、变更、解除和终止手续;4、按规定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手续;5、检查指导子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协助子公司处理劳动合同争议;6、遇重大劳动争议,向上级领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7、保管集团公司本部员工及子公司负责人的劳动合同文本及与签订(含续签)、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有关的文件。
二、子公司办公室:1、办理本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订立(含续签)、变更、解除和终止手续;2、按规定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手续;3、负责本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处理劳动合同争议;4、遇重大劳动争议,及时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5、保管本公司员工(公司负责人除外)劳动合同文本及与签订(含续签)、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有关的文件。
第二章劳动合同管理基本规范第五条《劳动合同书》文本管理一、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统一使用集团公司正式颁布的《劳动合同书》标准文本。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正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法律颁布施行,是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巩固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用工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劳动保障领域的重要任务摆上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二、大力抓好学习培训和宣传引导工作抓好对《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引导工作,直接关系到这部法律能否顺利得到贯彻执行。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本系统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学习研讨等方式,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劳动保障行政人员认真学习《劳动合同法》,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各项法律条款的精神实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024年版劳动法协议常见问题解答集锦本合同目录一览1.1 劳动合同的签订1.2 劳动合同的履行1.3 劳动合同的变更1.4 劳动合同的解除1.5 劳动报酬1.6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1.7 社会保险1.8 劳动争议的解决1.9 保密协议1.10 竞业限制1.11 培训与职业发展1.12 工伤与职业病1.13 福利待遇1.14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1 劳动合同的签订1.1.1 甲方(用人单位)与乙方(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1.1.2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劳动合同文本,乙方有权查阅、复印劳动合同。
1.1.3 乙方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如实向甲方提供个人身份、学历、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
1.2 劳动合同的履行1.2.1 甲方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向乙方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1.2.2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1.2.3 甲方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乙方劳动报酬。
1.2.4 乙方应按照甲方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甲方依法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
1.3 劳动合同的变更1.3.1 甲方与乙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1.3.2 变更劳动合同,应签订书面协议,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
1.3.3 劳动合同变更后,甲方应将变更内容告知乙方,并予以公示。
1.4 劳动合同的解除1.4.1 甲方与乙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4.2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4.2.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1.4.2.2 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的;1.4.2.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的;1.4.2.4 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甲方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提出,拒不改正的;1.4.2.5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1.4.2.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苏建工〔2009〕号关于印发《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司各部门、各区域公司:现将《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依照执行。
二OO九年月日主题词:劳务分包管理规定通知抄送:集团各成员企业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劳务分包管理规定(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公司劳务分包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据《建筑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2004年第124号令)、《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和《工资支付规定》等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公司内进行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活动,适用本规定。
规定所称农民工管理员是指受施工总承包企业委托,负责施工现场农民工管理的专门人员。
规定所称现场劳资员是指受分包企业委托,负责现场农民工考勤、记工等工作的专门人员。
第三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和经营管理部是本公司劳务分包管理的监督主管部门,各区域公司人事部依据职责负责本辖区内劳务分包管理的监督工作。
项目部应设立农民工管理员,负责该项目的农民工管理工作。
劳务分包企业应设立农民工管理专门机构,在项目工地委派现场负责人、劳务队长、劳资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集团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对全公司在施项目劳务分包合同签订情况进行督导。
各区域公司经营部负责辖区内在施项目的劳务分包合同签订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责见第三章发包与承包。
第五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闻负责对全公司在施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和实名制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督导。
各区域公司负责辖区内在施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与实名制的管理工作,具体应做好:1.监管辖区内注册的总承包项目、专业承包项目和劳务企业保证金的缴存和使用;2.监管本辖区在施项目预储账户的设立和使用;3.监督本辖区在施项目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4.监督本辖区在施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5.按照有关规定审核总承包项目部提供的书面材料,即:《分包人员花名册》(附件3)、《分包人员考勤及工资明细表》(附件4)、《分包人员撤场清算表》(附件5),同时网络审核(点击)项目部的填报信息;6.做好日常检查和纠纷调解工作。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劳动合同法第二条案例分析篇一:劳动合同法解读及案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及案例分析20XX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颁布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该法实施以来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为帮助劳动者、用工单位和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掌握这部新出台的法律,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就业环境的形成,以下就群众反映的《劳动合同法》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哪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二、用人单位从什么时候起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以上九项为必备条款,另外在劳动合同文本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还可以就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等方面进行约定。
劳动法和合同不符以哪个为准一、引言劳动法作为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保障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关系的稳定。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劳动法的规定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那么,当劳动合同与劳动法不符时,以哪个为准呢?二、劳动合同与劳动法的效力关系1. 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2)劳动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3)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
劳动合同的效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依据;(3)劳动合同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2. 劳动法的效力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法律规范。
劳动法的效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法对全体劳动者具有普遍约束力;(2)劳动法是制定劳动合同、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3)劳动法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三、劳动合同与劳动法不符的处理原则1. 劳动法优先原则当劳动合同的内容与劳动法的规定相冲突时,应当以劳动法的规定为准。
这是因为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公平原则当劳动合同的内容与劳动法的规定不符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劳动合同中的条款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实际履行原则当劳动合同与劳动法不符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在实际履行过程中,没有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可以视为有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中的条款违反了劳动法的强制性规定,即使实际履行过程中没有对劳动者造成损害,也应当视为无效。
劳动合同登记汇总表关键信息项:员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资待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保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岗位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勤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雇条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密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在甲方单位工作相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甲方与乙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确保双方合作顺利进行。
二、工作职责乙方同意根据甲方的工作安排,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甲方要求的工作标准。
三、合同期限本合同自____年__月__日起生效,有效期至____年__月__日,双方可协商续签。
四、工作地点乙方的工作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需变更,甲方应提前通知乙方。
五、工资待遇乙方的工资为每月人民币________元,甲方应于每月____日前支付上月工资。
2024年工资保密制度范例某公司薪酬保密规定1 总则1.1 为保障公司利益,确保薪酬信息的保密性,特制定本规定。
1.2 所有公司员工均有义务对薪酬信息进行保密。
1.3 董事长、总经理、人事专员有权知悉全公司员工薪酬,分管副总仅能了解其分管序列员工的薪酬详情,其余人员无权获取他人薪资及等级信息。
2 薪酬保密措施公司实行员工保密工资条/工资卡制度,以确保薪酬的保密性。
3 薪酬表编制保密流程公司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负责编制所有员工的薪酬发放表,其他员工不得过问与自身薪酬无关的信息。
4 薪酬审批保密流程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在提交薪酬表和薪酬审批表给总经理审批时,需以密封方式亲自递送。
在提交薪酬汇总表和薪酬审批表至财务部审批时,人事专员需同样以密封方式递交给指定人员。
5 薪酬发放保密流程5.1 财务部根据审批的薪酬审批表将每月应发薪酬总额存入银行账户。
5.2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将审核后的员工薪酬明细表转交开户银行,银行依据明细表将薪酬分发至每位员工的工资卡。
5.3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须在每月规定日期前将个人薪酬条直接发放至员工本人,禁止代领。
5.4 如员工发现薪酬条与存入工资卡的薪酬不符或存在错误,应及时与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联系。
6 薪酬调整保密流程6.1 分管副总对新聘员工的薪酬定位和等级有建议权。
6.2 对于员工调岗调薪,分管副总有权对新岗位的薪酬水平和定位等级提出建议。
7 保密措施7.1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及审批人员需对薪酬信息承担保密责任,不得泄露任何人的薪酬详情。
7.2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需对电脑上的薪酬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7.3 禁止公司任何员工以任何形式透露或打听他人的薪酬信息。
7.4 人事行政部人事专员负责薪酬表的存档,保管人员需严格遵守薪酬保密制度,仅能提供个人薪酬表,不得显示与查询人无关的薪酬信息。
8 奖惩措施所有员工不得擅自透露员工薪酬情况,如发现违规,初次且未造成影响者,每发现一次降薪一档,连续两次者予以解聘;如造成不良影响,一经发现即予解聘处理。
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30题)1、(2017年11月) 某企业中员工小张的每月工资、薪金收入为3400元,那么他每个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240B.135C.80D.0【答案】 D2、()是指针对具体的问题,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个人访谈或问卷调查,以了解组织运行的情况及相关信息的方法。
A.问卷调查法B.调查研究法C.直接观察法D.档案记录法【答案】 B3、绩效管理的效度是指测量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行为与成果的( )A.稳定性B.一致性C.可靠性D.准确性【答案】 D4、工作岗位评价标准不包括()A.指标的分级标准B.指标的量化标准C.评价的方法标准D.评价的流程标准【答案】 D5、人力、物力耗费相对较低的绩效考评方法是()A.360度考评法B.成绩记录法C.直接指标法D.绩效标准法【答案】 C6、( )是企业财产的人格化代表,是生产经营与管理权的载体。
A.雇员B.工会组织C.雇主D.用人单位主管【答案】 C7、()的主要作用是对岗位评价的计量误差进行调整。
A.总体加权B.局部加权C.内部加权D.外部加权【答案】 A8、以下关于工作岗位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岗位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特征B.岗位设计要杜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C.岗位的存在是为实现组织的特定任务和目标服务的D.岗位的调整与合并必须以实现工作目标为衡量标准【答案】 A9、(2018年11月)下列选项不属于绩效的特点的是()。
A.多因性B.动态性C.多维性D.复杂性【答案】 D10、(2018年11月)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
A.医疗保险B.社会保险C.失业保险D.工伤保险【答案】 C11、(2018年5月)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完善是企业薪酬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包括()A.工资结构设计与完善B.调整不同员工薪酬项目的构成C.薪酬等级标准设计D.薪酬支付形式设计【答案】 A12、()不属于劳动合同常见的约定条款。
毕业论文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文摘要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一环。
当前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招聘信息不对称、招聘标准不合理,以及新《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新挑战等。
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信息调控作用、制定严格人员甄选方法,以及合理合法规范企业用人方式等,使企业的招聘工作更加有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小民营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招聘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企业招聘;问题;对策;中小民营企业;招聘有效性abstractRecruitment is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a key link. The current in the enterprise of recruitment process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asymmetry, hiring standard unreasonable, and the new labor contract law with the new challenge, etc. Should active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s information regulation function, formulate strict personnel selection methods, as well as legitimate to standardize enterprise employing modes, etc, corporate recruitment more effective.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its developing meet some problems, recruit inefficient is one of them.Keywords: enterprise recruitment,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Recruitment effectiveness目录摘要 (1)Abstract........................................................................................................................................2.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企业招聘及其意义 (5) (5) (7)第三章祥瑞企业简介 (9)第四章祥瑞集团在招聘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1),明确岗位录用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1)、劳动者是否与原单位签订了保密协议或者竞业限制协议 (11)、学历、资格、工作经历等信息是否真实的声明 (12)、身体缺陷等 (12) (12)第五章我国企业招聘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3.............................................................. (13) (14) (14)《劳动合同法》带来机遇与挑战 (14)第六章做好企业招聘的主要对策 (17) (17) (17) (17)制订合理的招聘标准 (17)加强面试管理 (17)正确把握新《劳动合同法》下的招聘 (18)第七章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 (20) (20) (20) (21)科学的选拔标准 (21) (22) (25) (25)参考文献................................................................................................................ . (27)第一章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公司現行作業與勞動合同法差異之匯總
30十六、構
建和諧關係,違法
解雇雙倍
賠償 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對於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是要求經濟補償,通常被認為勞動者對解除合同行為無異議,視為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只需按照正常情況下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理方式支付經濟補償
金。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勞動合同法加大了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需雙倍支付賠償金。
31十七、關于經濟補償的新變化 按照現行《勞動法》的規定,只有解除勞動合同時才支付補償金。
而勞動合同到期自然終止則不用支付補償金。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
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規定合同終止也需要補償。
另外,在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上,現行規定一律限制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最高不超過十二個月。
而新法第四十七條區分了高薪勞動者和一般勞動者。
只對高收入者進行了兩個額度限定,一個是月平均工資
標準的限定,另一個是經濟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