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高繁体系创制与生态养殖技术0920
- 格式:pptx
- 大小:42.53 MB
- 文档页数:114
肉鹅养殖技术大全|肉鹅的养殖技术(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肉鹅养殖技术大全|肉鹅的养殖技术肉鹅养殖,过去和现在都是很值得选择的一个养殖项目,市场需求量大,能给养殖户带来利润更大,但是想把肉鹅养好,对于肉鹅综合养殖技术,每一个环节作为养殖户都要吃透,按照综合养殖技术去管理肉鹅,这样才可以把肉鹅养好,最终获得最大利益化。
肉鹅高效养殖技术精选雏鹅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如白鹅、灰鹅等。
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
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精喂雏鹅刚出壳的雏鹅喂0.05%的高锰酸钾液,并在每100亳升高锰酸钾溶液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红糖3克,日喂3次,连喂5日。
用鲜莴笋叶或鲜嫩菜叶置于干净地方让其采食,2小时喂1次;2日龄~4日龄喂用水浸过的饭坯子,日喂4次~5次,夜间1次;5日龄~10日龄日喂7次~8次,夜间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日龄~20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采食青草,日喂5次~6次,晚上2次。
饲料配方为(%):玉米50,鱼粉8,花生麸10,米糠20,细糠10,生长素1,贝壳粉0.5,骨粉0.5,另加抗生素及多种维生素0.5,食盐0.3。
养好中鹅鹅生长至4周龄~10周龄,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吃青饲料主,适当补充精料,使其充分运动,提高生活力。
一般每日饲喂4次~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配成半干半湿状饲喂。
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或玉米20,鱼粉4,花生麸4,米糠10,细糠60,生长素及抗生素1,贝壳粉1。
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厘米~2厘米长喂鹅。
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扫2次。
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快速育肥经过40天~50天的饲养,鹅的主羽已长出,体重达1.5公斤~2公斤时,即可采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天~30天,鹅体重可达4公斤。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
肉鹅是农民朋友在家庭养鹅中最常养的一种,因为肉鹅的养殖周期短、生长快,而且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非常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所以,肉鹅养殖也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项目。
那么,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怎么实现呢?下面,本文将具体说明。
一、饲料科学化:
鹅的养殖中,饲料的科学化至关重要。
正确的饲养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鹅的免疫力,防止饥饿和疾病的发生。
鹅的饲料应精细化、高蛋白、高能量。
一般情况下,肉鹅是按照肉鹅成长率来制定配方饲料的。
此外,还要给鹅喂干草和水,以增加饱食感和促进消化。
二、养殖环境优化:
肉鹅是刚毛动物,气温和环境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鹅舍的议温度为20-28度之间。
鹅舍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及积水。
另外,对于鹅的只室要进行定期更换,保持肉块干净。
三、及时疫苗注射:
在养殖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传染病。
因此及时注射疫苗十分重要。
注射疫苗能够增强鹅的免疫能力,防止病毒的侵害。
疫苗的注射应视情况而定,不同的疫苗注射时间和剂量不同。
四、适时收割:
在肉鹅养殖过程中,及时收割肥大的鹅,是保证养殖高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般情况下,肉鹅的收割时间应在养殖期的第七至第八周。
收割后需要对肉鹅进行足够的降温、通风和杀菌。
最后,肉鹅的高产养殖是需要许多方面以综合考虑的。
只有将上述养殖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好的养殖效果。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的鹅肉需求越来越大,而肉鹅的高产养殖技术也成为了养殖业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索肉鹅高产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肉鹅的品种选择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肉鹅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目前常见的肉鹅品种有“欧洲型”(如白帽鹅、巨峰鹅等)和“亚洲型”(如天津白鹅、大西洋鹅等)两种。
欧洲型肉鹅生长速度较快,适合于肉鹅高产养殖;亚洲型肉鹅体质强健,适应力强,可以承受较长时间的恶劣环境。
因此,在养殖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肉鹅品种。
二、肉鹅的环境要求1、温度肉鹅对温度的要求很高,适宜的温度在18℃至25℃之间。
夏季高温应设置空调或通风设施,冬季低温要设置加热设备。
2、光照肉鹅对光照的要求较低,但光照充足可以促进其食欲和增加生长速度。
通常每日照明不得少于12小时并保持稳定。
3、湿度湿度过大容易导致饲料发霉,影响肉鹅的健康,因此湿度一般控制在60%至80%之间。
4、空气质量肉鹅对空气质量要求高,饱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气、甲醛等有害气体会直接影响肉鹅的生长。
因此,肉鹅舍内要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新鲜。
三、肉鹅的饲养管理1、饮水管理肉鹅需要充足的饮水,并保证水源干净卫生。
水的自来水或深井水都可,但要经过过滤、沉淀等处理,保证水质符合标准。
水的喂水方式可以采用喷淋、滴灌、自动饮水器等多种方式,都可使肉鹅低压无水、营养水分及时供应。
2、饲料管理肉鹅的饲料主要以粉料为主,要保证粉料的质量,还要根据肉鹅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科学测粒,控制喂养量和喂养次数。
饲料中要包含足够的热能、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满足肉鹅的生长需求。
3、疾病防治肉鹅的免疫力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在肉鹅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加强防疫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性免疫和疫病治疗。
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鸡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四、肉鹅的清洁卫生肉鹅的清洁卫生对于确保健康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1. 引言肉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对于保证鹅群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包括选种、圈舍建设、日常管理等方面。
2. 选种在肉鹅的选种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具有快速生长、抗病性强、产蛋性能好等优点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肉鹅品种有白羽肉鹅、长江白和太湖白等。
在选择肉鹅品种时,还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
3. 圈舍建设为了保证肉鹅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合理的圈舍建设非常重要。
圈舍应该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干燥无积水的地方建造。
圈舍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和肉鹅的生长需要来确定。
圈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温度调节设备,以确保肉鹅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舒适度。
4. 饲料与喂养肉鹅的饲料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喂养方面,我们应根据肉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
通常情况下,幼雏期(0-2周龄)需要提供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生长期(2-8周龄)需要提供均衡营养、高蛋白的饲料;后期(8周龄以上)则需要提供低能量、低蛋白的饲料以控制体重。
除了合理选择饲料外,还要注意喂养方法。
定时定量喂养可以避免浪费和营养不均衡。
保持喂食器具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以保证肉鹅的健康。
5. 疾病防控肉鹅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因此疾病防控至关重要。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应定期对肉鹅进行体检,并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6. 肉鹅的日常管理除了饲料和疾病防控外,肉鹅的日常管理也是关键。
我们应该定期给肉鹅修剪羽毛、修整爪子,并保持圈舍内部整洁干净。
定期测量体重和生长情况,并及时调整饲料和喂养方法。
合理的养殖密度也是肉鹅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增加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影响肉鹅的生长和健康。
7. 结束语通过合理的选种、圈舍建设、饲料与喂养、疾病防控以及日常管理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提高肉鹅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证其健康生长。
肉鹅养殖技术及要点鹅在我国的农村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养鹅的成本比较低,如果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完全可以考虑养殖规模大一点。
肉鹅作为鹅类养殖项目中的首选品种,养殖肉鹅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肉鹅养殖技术及要点。
肉鹅养殖技术1、选择好种鹅在春季孵出的雏鹅中,选体大、健壮的作种鹅培育。
2、产蛋期巧养夏季以玉米、小麦、糠麸为主,每只每天分3次共喂100克左右,另补给300~500克青料。
3、停产期强制换羽母鹅每年产蛋至初夏,产蛋量开始减少,大部分母鹅羽毛干枯,从而进入停产期。
4、营养需要及配合饲料。
种鹅由于连续产蛋和繁殖后代,需要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能量、蛋白质、钙、磷等。
5、在以舍饲为主的条件下,建议产蛋母鹅日粮营养水平为代谢能10.88千焦~12.3千焦/公斤,粗蛋白14%~16%,粗纤维5%~8%(不高于10%),赖氨酸0.8%,蛋氨酸0.35%,胱氨酸0.27%,钙2.25%,有效磷0.3%,食盐0.5%。
根据试验,采用按玉米40%、豆饼12%、米糠25%、菜籽饼5%、骨粉1%、贝壳粉7%的比例制成的配合饲料饲喂母鹅,平均产蛋量、受精蛋、种蛋受精率分别比饲喂单一稻谷提高3.1%、3.5%和2%。
6、多喂些青绿饲料。
国内外的养鹅生产实践和试验都证明,母鹅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对提高母鹅的繁殖性能有良好影响。
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于繁殖期多喂些青绿饲料。
7、适宜的环境温度。
在管理产蛋鹅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温度,特别是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
8、适宜的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的长短及强弱,对母鹅的繁殖力有较大的影响。
9、合理的通风换气。
为保持鹅舍内空气新鲜,除控制饲养密度(舍饲1.3只~1.6只/平方米,放牧条件下2只/平方米)、及时清除粪便、垫草外,还要经常打开门窗换气。
肉鹅养殖要点许多母鹅的饲养大多采用开放式鹅舍、自然光照制度,光照时间不足对产蛋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提高产蛋率,应补充光照,一般在开产前1个月开始较好,由少到多,直至达到适宜光照时间。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肉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禽类食品,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
为了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肉鹅养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肉鹅高产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1.饲料:肉鹅高产饲料组成应该以精细饲料为主,同时搭配糠麸、鱼粉、骨粉、青贮料等各类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盐、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肉鹅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饲料应该定时定量,避免浪费和暴饮暴食,导致饥饿和消化不良。
2.环境:肉鹅生长的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18-25℃,湿度应该控制在60-70%左右。
同时要确保肉鹅的透气性和清洁度,每天及时清理粪便和饮水器,保持饮水器内的水干净新鲜。
3.疫病预防:疫苗接种是防止疫病的重要手段。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给肉鹅接种相关疫苗,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感等疫苗。
此外,预防措施还包括做好消毒、隔离、检疫,有效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和感染。
4.管理:肉鹅养殖过程中,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保持养殖场的稳定性和流程性,确保饲料和水的供应充足,避免肉鹅之间的互相攻击和混养,保持养殖场内外的卫生和清洁。
同时,还需要进行精密的数据管理,及时记录肉鹅的生长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对肉鹅的繁殖和病毒控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5.良种选择:在肉鹅高产养殖过程中,选择优质良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良种的选择要考虑种鹅的血统、外貌、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等因素。
选用具有较快生长速度、耐疾病、肉质鲜美等特点的肉用良种,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益和质量。
总体来说,肉鹅高产养殖技术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措施。
同时,要注意疾病预防和良种选择,并保证饲料质量和环境卫生,才能达到高产、高效、高质的肉鹅养殖目标。
肉鹅高棚育肥技术文章摘要:今年来,养鹅业发展迅速,在我区养禽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肉鹅高棚育肥技术是应养鹅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需要,大规模育肥肉鹅的新技术、新方法。
现对此技术作以下介绍:...今年来,养鹅业发展迅速,在我区养禽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肉鹅高棚育肥技术是应养鹅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需要,大规模育肥肉鹅的新技术、新方法。
现对此技术作以下介绍:一、品种选择选择生产速度快,育肥性能好的肉鹅棚养育肥。
介绍以广西优良地方品种“合浦鹅”为例。
二、场地选择肉鹅育肥棚舍应建在地势平缓、开阔,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的地方,要远离居民区、其他畜禽养殖场,距离公路主干道500米以上,且不能建在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污染源下风处及附近。
三、棚舍建设要求1.鹅舍建设要求靠近水源,在地势稍高且有平缓地度之处;2.选择供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量好,取用方便无污染;3.棚舍用竹料或木料搭成,棚架离地面70cm棚檐离地面2.5米左右,棚架上分栏,每栏8~10cm,棚舍四壁皆空,以0.5米高的栅栏围圈和分割开各栏。
四、日粮营养水平及饲料 1.日粮营养水平:代谢能在11.5兆焦/kg,粗蛋白12%以上,钙0.75%,有效磷0.35%,食盐0.3%。
2.饲料配制方法:以稻谷为主,用温水泡浸,0.5~1小时,和预混料、维生素等混合,搅匀。
辅助饲喂一定数量青饲料。
五、饲养管理1.育肥方法:集中50~60日龄,4kg以上肉鹅/经过初饲之后,上棚育肥,棚舍每小栏可饲养肉鹅30~35羽,肉鹅在棚上饲养至出栏。
2.从不同场地收集的肉鹅,需经过7天初饲方可上棚育肥。
①逐日改变饲料日粮搭配,在初饲期间完成配合饲料到稻谷为主的日粮转换。
②观察鹅群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确认鹅群无恶性传染性疫病方可上棚育肥。
⑧上棚育肥前进行驱虫,可使用硫双二氯酚或槟榔片,注意使用份量,防止中毒或过敏反应。
3.肉鹅上棚育肥后,以栏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肉鹅出栏后,需要把栏舍空置15天,用3%烧碱水+10%石灰水喷洒消毒。
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而且它有悠久的养殖历史,鹅按照性能不同也有不同的养殖价值,肉鹅就是一种主要以产肉为主的品种,也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一、如何养殖肉鹅1、肉鹅棚设置:普通挑选在水源、山塘、河沟等附近的坡地建棚,内设料槽和水槽,每平方米饲养2~4只育成肉鹅。
也可与种果、养鱼相配套大规模饲养。
建棚的益处是削减肉鹅的活动,降低能量损耗,从而提升其饲料酬劳。
2、养分要求:这一阶段的肉鹅生长快速,食欲旺盛,能通过大量粗饲料,所以协作饲料主要成分要逐渐过渡到粗蛋白质14%~16%,代谢能12.13兆焦/公斤,钙0.9%,磷0.6%,赖氨酸0.85%,蛋氨酸+胱氨酸0.5%,泛酸12.6毫克/公斤。
3、育肥方式:草浆养殖肉鹅。
将采集到的各种青饲料如红薯藤、水葫芦、水浮莲、槐叶、杂草等混合打浆,再用协作粉料搅拌,天天饲喂6餐,最后1餐在晚上10时。
选用的青饲料要避开有毒植物如高粱苗、夹竹桃叶、苦楝树叶等。
干拌协作粉料饲喂法。
青饲料如蕉茎叶、萝卜樱、鲜象草、胡萝卜、南瓜、南瓜蔓藤等,将其剁碎,拌上协作粉料,一天饲喂6餐,晚上还要喂一餐。
颗粒饲料青饲料饲喂法。
颗粒饲料置于料桶中,任由肉鹅采食,再将青饲料置于木架、板台、盆子或水面上,让肉鹅自由采食。
普通每只天天要饲喂2~4公斤。
这种办法主要适用于有大量适口青饲料的养殖户,如蔬菜产区的大量老叶和大量副产品如萝卜樱,以及通过冬闲田或山坡地种植的青饲料如黑草、象草等。
草粉全价颗粒饲料喂法。
将草粉(苜蓿、松针、刺槐叶、花生藤等晒干或烘干,制成青绿色粉末)跟豆饼、玉米等配制成全价颗粒饲料。
可用料盘一日分4餐饲喂,也可用自动料槽或料桶终日饲喂,其它保证有充沛的清洁饮水。
灵便放牧如附近有草地,有收割后的田野或水中有大量的水草,就能够就近放牧。
注重防病在养殖肉鹅阶段的饲养管理上,主要是防治消化系统疾患。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肉鹅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禽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肉鹅的养殖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养殖业。
在肉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变化大、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肉鹅的疾病防治成为了关键问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方法。
一、肉鹅的养殖技术1、场地选择:肉鹅的场地应该选择在远离工业区、污染区和交通干道的地方,以确保空气清新、水质清洁。
肉鹅的场地应该具有排水良好、采光好、通风好的条件。
2、饲养密度:肉鹅的饲养密度应该根据养殖场地的具体情况来调整,一般来说,每亩地养殖500-600只肉鹅比较合适。
3、合理饲喂:肉鹅的饲料应该保持新鲜,饮水要干净卫生。
在生长阶段,适当添加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对肉鹅生长有利的营养物质。
4、环境控制:在肉鹅的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好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5、疫病防治: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下文将会做更具体的介绍。
二、肉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高热性疾病高热性疾病是由于气候变化、饲料质量不良等因素引起的肉鹅高热而导致的疾病。
养殖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与控制:(1)做好消暑措施:在夏季高温时,应该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增加喷淋降温、适当增加通风设备等。
(2)注意饮水质量:夏季水质易变质,应该经常更换水源,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3)调整饲料配比:应该根据气候变化调整饲料的配比,适当减少发热食物的摄入量。
2、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鸭疫、传染性肉芽肿病等。
预防与控制的方法有:(1)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肉鹅养殖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场地的清洁和卫生。
(2)注意饮水卫生:保证肉鹅的饮水器干净卫生。
(3)加强饲料卫生:保持饲料的新鲜,不让饲料变质。
(4)及时发现疑似病例:一旦发现有疑似感染性疾病症状的肉鹅,应该立即隔离治疗,以免疾病传染。
3、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钩虫病、蛔虫病等。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探析一、背景介绍肉鹅养殖是农村养殖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其肉质鲜美,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很多养殖户都希望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肉鹅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这种情况下,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二、肉鹅的生长特点肉鹅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饲养周期较短的家禽,因此养殖户们通常都希望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将其生长速度和肉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肉鹅的生长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生长速度快:一般情况下,肉鹅从出壳到出售只需60-70天左右的时间,生长速度较快。
2. 饲养适应性强:肉鹅对饲料的适应性比较强,不仅可以用谷物类饲料,还可以用豆粕、鱼粉等饲料来进行喂养。
3. 耐饥饿:肉鹅在饥饿条件下,利用体内的脂肪进行新陈代谢,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生存。
4. 消化吸收能力强:肉鹅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强,对于饲料的利用率比较高。
基于以上特点,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肉鹅的生长潜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1. 合理选址选址是农业养殖的第一步,对于肉鹅的养殖而言更是如此。
合理的选址,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优质的饲料,为肉鹅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源充足:肉鹅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因此选址时需要确保有充足的水源,以供给肉鹅的饮水需求。
(2)饲料来源: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地区是否有优质的玉米、豆粕等饲料来源,以保证养殖成本。
(3)环境优越:选址的环境要尽量避开污染源,保持空气清新,有利于肉鹅的生长和健康。
2. 良种选用在肉鹅养殖中,良种的选择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良种选用,可以提高肉鹅的生长速度和肉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良种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原则:要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良种,以保证养殖效益。
(2)购买途径:选购良种时,要选择正规的养殖种禽场,确保良种的质量。
(3)养殖密度:在选用良种时,需要考虑养殖密度,要保证每只肉鹅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过度拥挤。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探析肉鹅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禽类,其肉质细嫩多汁,味道鲜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肉类消费需求的增加,肉鹅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
为了提高肉鹅的产量和品质,肉鹅高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肉鹅高产养殖技术进行探析。
一、鹅舍设计鹅舍是肉鹅养殖的关键,其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鹅舍大小根据肉鹅的数量和体积大小,确定鹅舍的大小和高度。
一般情况下,每只肉鹅需要0.2至0.3平方米的空间。
鹅舍高度应考虑到人畜共居的需求,避免高度过低造成通风不畅。
2. 清洁卫生鹅舍应设置便于清洁卫生的排泄系统和通风装置。
每天应清理一次鹅舍内部,确保鹅舍干净卫生,有利于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3. 环境控制肉鹅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气流等因素都比较敏感,因此鹅舍应设置合适的环境控制设备,以保证肉鹅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二、饲料管理肉鹅的食物主要来源于颗粒饲料和水,因此,饲料管理是肉鹅高产养殖的重要技术之一。
以下是几个饲料管理的要点:1. 饲料种类肉鹅应选择适合其生长特点的饲料种类。
通常,饲料的营养成分应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饲料比例在肉鹅的不同生长阶段,应按照其生长需求设置不同的饲料比例。
为避免饲料过量或不足,应根据体重和鹅舍密度等因素调整饲料量。
3. 饲料质量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肉鹅的生长和品质,因此,在选择饲料供应商时,应选择有信誉和质量优良的品牌。
三、疾病预防就像很多家禽一样,肉鹅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因此,预防疾病是肉鹅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
1. 保持环境卫生鹅舍内部的通风、排泄和清洁卫生都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肉鹅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干爽清洁的生活环境,因此,保持鹅舍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2. 注重检疫肉鹅在进入饲养场前,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应每天巡视鹅舍,及时发现异常病症并进行治疗。
3. 合理用药在发现肉鹅受到疾病威胁时,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并注意用药方法和药物剂量的合理搭配,以免对肉鹅的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肉鹅是一种生长快、肉质鲜美的家禽。
由于其肉质味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成为肉食家禽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保证鹅群健康、基础管理良好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饲料组配、改善环境、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肉鹅的全面生产性能,包括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出栏率等。
一、饲料组配鹅食谷粒含量较高,一般清单饲料谷粒含量应在50%左右,因为鹅不耐高纤维。
鹅每日饲料量可达成活体重的3%,福建遂建鹅场高产的肉鹅饲料中添加了微生物制剂,平均增重率达到63g,成活率接近100%。
饲料中添加鸟粪石灰、酵素、氨酸、苏木精等的育肥配方,使鹅子早期密度大,平均增重、饲料转化率分别提升4.4%和7.4%;显然,饲料搭配也是提高鹅肉生产质量和数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然,具体饲料组配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环境改善肉鹅养殖期间,环境对其生产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改善鹅舍环境是提高肉鹅生产性能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维持鹅舍通风和温度卫生,提高鹅舍粗留力,打造良好的舒适水平。
1.通风问题要保证鹅舍内部空气畅通,排除积热甲烷等气体,冷气进入,保证鹅群的呼吸畅通。
鹅舍加装有保温设施一般比较常见,可以保证舒适性和保温性。
如果鹅舍过于湿润,可以采用垫子、湿帘等方式进行水分调节。
2.环境温度温度是影响鹅群的生长性能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鹅子生长期间,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5~30℃。
而进入鹅肉生产期后,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4℃。
过高过低的气温会导致鹅子的进食量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增重减缓。
三、疾病防治肉鹅是一种特殊的家禽,在日常养殖中容易染上各种疾病,影响其生长性能。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是提高鹅肉生产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方面。
在预防疾病方面要加强保健、减少应激,通过加强日常管理、提升稳定性和饲喂私有灶、给予营养丰富的饲料和高质量的饮水等手段,降低鹅子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对于已经患有疾病的鹅子,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肉鹅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禽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肉鹅高产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第一、肉鹅选种技术选种是肉鹅养殖的第一步。
肉鹅选种应选择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品种有合肥肉鹅、农大肉鹅等。
选择高质量的种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肉鹅养殖场地选择和建设技术肉鹅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场地建设应合理规划,包括鹅舍、隔离区、饲料储存室等。
鹅舍的设计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三、肉鹅饲养技术饲养是肉鹅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饲养技术对养殖效益影响巨大。
饲养密度应适中,避免过度拥挤导致鸟群脱羽和疾病传播。
饲料应营养全面,包括合理的蛋白质、脂肪等比例。
同时要给予充分的饮水,并保持水质清洁。
第四、肉鹅疫病防控技术疫病是肉鹅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要加强肉鹅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清理饲料和粪便,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第五、肉鹅日常管理技术日常管理是肉鹅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要坚持定期给药、定时喂食、定量饮水,做好鹅舍的清洁和卫生工作。
合理安排运动,保持空气流通,增强肉鹅的食欲和健康状况。
以上就是肉鹅高产养殖技术的一些重要内容。
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和创新。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肉鹅的生产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肉鹅是我国养殖业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生长快、产肉量高、肉质鲜美等优点,因此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高产养殖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肉鹅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肉鹅高产养殖技术。
一、选种选种是肉鹅高产养殖的第一步,选取优良的种鹅对于后期的生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选种过程中,首先要选择种鹅的品种,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主要是顺鹅、长鹅等品种。
其次要选择健康、体型良好、生长快的种鹅,并且要求选取的种鹅具有遗传优势和生产性能强的特点。
二、育雏管理育雏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育雏管理能够保证后期的生长发育。
在育雏阶段,要做好雏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的调控工作,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雏鹅的营养需求;此外还要加强对雏鹅的疫病防治,确保雏鹅的健康成长。
三、合理饲养合理的饲养管理是肉鹅高产养殖的关键。
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饲料配方和投喂比例来进行饲养,保证肉鹅获得充分的营养;同时要根据生长发育的需求,合理搭配不同阶段的饲料,比如在育雏期要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而在后期则要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能量含量。
四、生长环境管理生长环境的良好管理对于肉鹅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生长环境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保证肉鹅的舒适度;同时要定期清理饲舍,保持饲舍的卫生,减少污染和疾病的传播;要注意避免饲舍的过度拥挤,保证肉鹅的生长发育空间。
五、疫病防控疫病防控是肉鹅高产养殖的重要内容。
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肉鹅的疫病监测和防控,定期对肉鹅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同时要保持饲舍的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消毒和杀菌工作,保持生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六、定期保健定期保健是肉鹅高产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养殖过程中,要对肉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保健工作,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保证肉鹅的健康成长;同时要加强对肉鹅的饲料和营养的管理,保证肉鹅获得充分的营养,提高肉质和产肉量。
鹅的肉质改良与优质肉鹅养殖技术一、引言鹅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禽类肉食,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鹅肉的需求,肉质改良与优质肉鹅养殖技术成为了当前鹅饲养和肉品加工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肉质改良和养殖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二、肉质改良1. 遗传改良鹅的肉质改良首先要从鹅的品种入手。
选择优质高产的鹅种,进行合理的配种,使鹅群整体的产肉性能有所提高。
遗传改良要注重选择羽色良好且生长迅速的个体作为父本,同时配以体壮、肌肉发达的母本,以增强下一代的生长和产肉能力。
2. 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对鹅的肉质改良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配制营养饲料,提供适当的饲养环境是提高鹅肉质量的重要手段。
鹅的饲养要注意给予充足的饲料,保证鹅群的营养需求;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鹅在饲养环境中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注意定期清理饲养场地,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 增加运动量鹅的运动量直接影响其肌肉发达程度,进而影响肉质的口感和质量。
通过适当增加饲养场的运动空间,提供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有效改善鹅的运动量,提高鹅肉质的优良度。
三、优质肉鹅养殖技术1. 鹅舍建设鹅舍建设是鹅饲养的基础,也是影响鹅生长和肉质改良的重要环节。
鹅舍要选择宽敞、通风、采光好的场地,确保鹅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要做好鹅舍的防寒保温工作,确保鹅在寒冷季节也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2. 饲养管理在优质肉鹅养殖中,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要坚持科学合理的饲喂方案,掌握鹅的生长特性和饲养规律,合理安排和调整饲养过程。
在饲养过程中,要遵循“禽鸟类防疫三不放松”,确保鹅群健康成长。
3. 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保证鹅群健康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做好鹅群的体检工作,对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此外,要加强对鹅群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鹅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4. 预防养殖损失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发觉和处理问题,防止养殖损失的发生。
合理应用技术手段,确保饲养场的安全和稳定,有效预防鹅的损伤和死亡。
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探析肉鹅是我国重要的家禽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畜禽品种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要想成功养殖肉鹅,就需要掌握一些肉鹅高产养殖技术。
本文将对肉鹅高产养殖技术进行探析。
一、选好品种要想成功养殖肉鹅,首先要选好品种。
根据养殖的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符合生长快、体重大、肉质好、耐操等优点的肉鹅品种。
常见的肉鹅品种有绍鹅、金华鹅、袅袅鹅等。
对于育种公司和贸易公司来说,应该从育种厂家合作生产,选种选育适合现代化、规模化养殖的新品种,以适应市场和需求的变化。
二、科学饲养科学饲养是肉鹅高产养殖的关键之一。
水、饲料、温度和环境都是饲养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要参数。
肉鹅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矿物质等,在饲喂时应考虑到饲料的种类、质量和数量,以确保其充足的营养摄取。
饲喂时应注意合理计划和分配饲料,以防止浪费和过饱,同时要保证饮水量。
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环境检测和温度控制,肉鹅在成长初期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养殖场应在饲养过程中经常进行卫生管理,避免疫病的传播和细菌滋生。
三、养殖环境肉鹅应该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
饲养场应该选择远离污染源和人迹罕至的安静环境。
饲养场的空气质量要保证新鲜、干燥、无异味,并随时除去粪便和浓厚的氨气,避免影响肉鹅的生长和健康。
饲养场的周边要充分考虑排水和通风,保证场内的卫生和环境。
同时,还应有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控制等设备,以确保肉鹅处于适宜的生存环境。
四、合理疫病防控肉鹅高产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饲养场应该对场内疾病和外部病菌的传播高度重视,充分考虑当前的传染病预防举措,并有选择地采用合理的防控方案,控制疫情的发生。
同时,还要实行科学的疫苗接种和免疫方案,以增强肉鹅的抵抗力。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肉鹅的日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肉鹅高产养殖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养殖过程,在养殖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