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解剖学:第10章 消化系统病理
- 格式:ppt
- 大小:20.19 MB
- 文档页数:85
附件6: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家畜病理学课程(课程代码02783)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绪论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二章水代谢与酸碱平衡障碍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三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第四章适应与修复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五章炎症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六章肿瘤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七章心脏血管系统病理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八章造血系统病理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九章呼吸系统病理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十章消化系统病理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十一章泌尿生殖系统病理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第十二章神经系统病理㈠学习目的和要求㈡考试内容与考核知识点㈢考核要求三、实践操作㈠类型㈡目的要求㈢内容㈣与考试关系四、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㈠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㈡学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㈢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㈣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㈤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家畜病理学是兽医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在学习家畜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基础上,采用各种实验方法,研究患病畜体的生理机能和形态结构及其可能结局的变化规律,并与微生物学、药理学密切联系,为诊断和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成为临床学科如传染病学、禽病学、寄生虫学的必修课程。
因此,家畜病理学是兽医各专业从基础课过渡到临床课的桥梁。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的与要求如下: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名词概念及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形态、机能变化。
消化系统病理概述:消化系统的结构消化管: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肝,胆,胰。
功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饲料和饮水),经消化和吸收,为机体的活动和组织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
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疾病,除影响本系统外,还将影响到全身(物质及能量),显示其重要性。
本章主要讲授胃炎,肠炎,肝炎,肝硬化。
第一节胃肠炎(gastro-enteritis)胃肠炎是畜禽的一种常见病,是指胃、肠道浅层或深层组织的炎症。
由于临床上很多胃炎和肠炎往往相伴发生,故常合称胃肠炎。
一胃炎定义:胃壁表层和深层组织的炎症。
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种。
(一)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病程短促,炎症变化重剧,渗出现象较明显,渗出物的性质与病变特点分为以下五型1 急性卡他性胃炎1)特征:以胃粘膜表面覆盖多量粘液为特征。
2)病因:饲养管理不善,病毒,细菌,寄生虫,霉败饲料—→直接刺激,多种传染病间接所致(猪瘟,猪丹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过程中)3)病理变化眼观:胃粘膜(全部或部分)充血,潮红(胃底部最明显),被覆大量粘液,常有出血点和糜烂病灶。
镜检:胃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固有膜,粘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淋巴细胞浸润。
粘膜下层淋巴滤泡肿大。
2 出血性胃炎:1) 特征:胃粘膜出血(弥漫性或斑点状)。
2)原因:化学物(砷)霉败饲料刺激,慢性传染病(猪丹毒),胃内念转胃虫。
3)病理变化眼观:胃粘膜深红色呈弥散性斑状或点状出血,粘膜表面或内容物含血液,呈浅棕色或浅棕黑色。
镜检:红细胞弥散或局灶性分布于粘膜内,固有层及粘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
3 纤维素性胃炎:1)特征:粘膜表面大量纤维素性物渗出—→薄膜(灰黄白色)2)病因:强烈刺激物,腐蚀性药物,传染病。
3)病理变化眼观:粘膜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样膜,剥离后粘膜面充血,肿胀出血和糜烂。
镜检:粘膜表面固有膜下层大量纤维素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