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消费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58.39 KB
- 文档页数:8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18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凯恩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1-9A.有效需求理论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C.消费倾向递减理论D.流动偏好理论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指的是消费行为哪方面特性?( C )1-15A.习惯性B.示范性C.不可逆性D.复杂性3.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则这种商品是( C )2-30A.低档商品B.吉芬商品C.高档商品D.生活必需品4.低收入阶层脱离收入水平而表现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被称为消费的(C )2-45 A.效用最大化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制轮作用5.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消费者最先满足的需要是(A )2-41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社会的需要6.居民为了子女长大后出国留学而进行储蓄,这种储蓄的动机是( D )6-138A.生命周期储蓄动机B.谨慎储蓄动机C.预防性储蓄动机D.目标储蓄动机7.消费信贷相对于储蓄的变动呈现的态势是( B )6-138A.正向变动B.反向变动C.零变动D.单位变动8.影响家庭实物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 A )4-76A.消费者的实际收入B.消费者的储蓄规模C.消费者的预期收益D.该消费品的已有数量9.通过降低储蓄的收益来刺激消费需求,我国于1999年10月开征的税种是( D )9-188 A.消费税B.个人所得税C.遗产税D.利息税10.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属于(C )4-93A.系统风险B.非系统风险C.市场风险D.经营风险11.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消费者( D )5-106A.劳动供给减少,闲暇时间减少B.劳动供给增多,闲暇时间减少C.闲暇时间增多,劳动供给增多D.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减少1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表明( D )5-111A.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减少C.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合13.各种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信用卡贷款面临的风险主要是(C)6-143 A.资产的流动性风险B.利率风险C.信用风险D.其他风险14.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始于( D )6-149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80年代末期C.20世纪90年代初期D.20世纪90年代中期15.以下属无担保贷款的是(C)6-137A.住宅抵押贷款B.汽车贷款C.信用卡贷款D.手机贷款16.提出“持久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 B )7-158A.萨伊B.弗里德曼C.罗斯托D.杜生贝17.以消费的“示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函数理论是(B )7-157A.绝对收入消费函数B.相对收入消费函数C.持久收入消费函数D.生命周期理论18.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 B )11-245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B.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C.社会服务行业价格水平的下降D.消费者时间价值观念的增强19.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消费模式是( A )8-176A.同步型消费模式B.早熟型消费模式C.滞后型消费模式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20.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D )9-192A.减税B.减少财政支出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D.增税21.下列关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10-211A.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B.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C.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保持不变D.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22.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其中,小康的比重为( C )10-208A.60%以上B.60%~50%C.50%~40%D.40%~20%23.从全社会角度看,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方式是(A)11-229A.个人消费B.家庭消费C.公共消费D.国家消费24.我国正式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B)12-248A.1994年10月B.1993年10月C.1992年10月D.1991年10月25.广告宣传对消费者产品品牌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体现了消费决策的(A )12-255 A.可诱导性B.分散性C.风险性D.外部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消费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包括(ABC)2-45A.从众心理B.攀比心理C.消费流行D.信任心理E.随机心理27.消费者投资的常见方式包括(ABCDE)4-77A.银行存款B.债券C.股票D.基金E.住宅投资与教育投资28.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ABCDE)6-140A.资产流动性风险B.利率风险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D.抵押物产权风险E.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29.消费政策实现的经济手段包括(ABCD)9-189A.税收手段B.利率手段C.国债手段D.政府支出E.奢侈品采购30.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包括(ABCD)10-213A.城市化因素B.商品化因素C.食物构成变化D.食品消费方式E.原材料因素非选择题部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消费者1-11答: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消费品分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经济学家是( D )A.配第B.斯密C.李嘉图D.魁奈2.影响消费者决策最根本的因素是( A )A.收入水平B.社会阶层C.社会文化D.商品价格3.下列消费问题中,属于微观消费问题的是( C )A.消费方式B.消费结构C.消费储蓄决策D.消费政策4.如果某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为2,则该商品最可能的是( B )A.正常品B.奢侈品C.低档品D.吉芬商品5.题5图是某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据此判断该商品最可能是( A )A.大米B.项链C.香水D.钻戒6.对低档商品来讲,当价格下降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B.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C.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D.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7.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是( C )A.需求量/价格B.价格/需求量C.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D.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8.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收入的增加会引起预算约束线( B )A.向内平移B.向外平移C.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D.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同时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特性的投资是( D )A.债券投资B.股票投资C.基金投资D.教育投资10.下列风险中,属于系统风险的是( C )A.新产品开发失败B.重大项目投标失利C.战争爆发D.竞争对手的出现11.下列关于工资收入变化与闲暇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减少C.工资增加对闲暇没有影响D.工资增加既可能导致闲暇增加,也可能导致闲暇减少12.属于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构成部分的是( C )A.绝对收入假定B.相对收入假定C.持久收入假定D.生命周期理论13.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是( A )A.建立准备金,防止预料不到的变化B.收入与净收入差额的变化C.财产的货币价值的意料不到的变化D.个人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变化14.下列关于持久收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持久收入的平均值为零B.工薪收入属于持久收入C.一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之间存在固定比例关系D.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依据现期收入15.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80%,则投资乘数为( C )A.1.25B.2.5C.5D.7.516.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 A )A.消费B.投资C.政府支出D.出口17.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由传统阶段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是( B )A.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B.起飞阶段C.向成熟推进阶段D.高额群众消费阶段18.能对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进行调节的税种是( C )A.营业税B.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19.下列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属于紧缩性收入政策的是( D )A.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B.政府削减财政支出C.控制集团购买力D.政府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20.根据“家庭文明”论者的观点,“以消费为中心”的家庭消费支出的侧重点是( D )A.孩子教育支出B.社交活动支出C.孝敬长辈的支出D.经常性旅游支出21.判断一个国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该国消费结构是否符合该国的( C )A.人口增长状况B.社会文化习俗C.经济发展阶段D.地理区位22.根据国际经验,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的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处于( B )A.300美元以下B.300—1000美元C.1000—3000美元D.3000美元以上23.主导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B )A.高增长率B.强扩散效应C.吸收科技进步D.引进新生产函数24.在商品经济社会,消费者权利在本质上体现了( A )A.货币权利B.法律权利C.资产权利D.效用最大化25.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但是制造企业不承担额外成本,这种情况体现了( D )A.消费的可诱导性B.消费风险C.消费者信息缺乏D.负外部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4年经济学知识: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BCE )A、总效用不断减少B、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效用量减少2.水平直线B.自左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的直线D.自左向右下方倾斜A.垄断厂商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B.如果他的产品增加一个单位,则全部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降低C.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其需求曲线D.以上都对3.由企业购买或雇佣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显明成本B、隐含成本4.在如下生产函数下:Q = f(L,K ),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DA.MP>AP阶段B.MP下降阶段5.生产要素的需求(ABD )A、是引致需求B、具有共同性的特点C、是消费者的行为6. 一位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z和y。
z对y的边际替代率在任一点(z,y)是y/z。
假定收入为B=260元,Pz=2元,Py=3元,消费者消费40单位z商品和60单位y商品。
()A 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7.经济学家认为的超额利润是剥削主要基于(B )A、超额利润是创新的利润B、超额利润是垄断的利润8.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将导致()。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9. 当生产函数Q = f(L,K )的平均产量为正且递减时,边际产量可以是D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10.MRSxv递减,意味着当X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叫,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 )A.越来越多B.越来越少c.保持不变D.以上均不正确11.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A 停止生产且亏损B 继续生产且有利润C 继续生产且亏损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12.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A.平均产量线相交B.横轴相交13.国民经济应争取实现的是()。
A 低水平均衡B 高水平均衡C 超能力均衡D 自然均衡14. 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15.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C )有关A、规模报酬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16.广告作用最大的是(B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17. 若供给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等于l,则供给曲线只能是条( ) A.过原点的45线B.过原点的直线18.如果收入是完全平均分配的,那么基尼系数将等于(A )A、0B、0.75C、0.5D、1.019. 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这是因为( )A.收入效应的作用B.替代效应的作用20.下列哪些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一定还会继续生产(ABCE )A、平均收益高于平无成本B、平均收益等于平无成本21.从富人向穷人的收入再分配会引起总产量减少,这就是()A、平等与效率交替论22.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相等B.不等C.无关D.以上情况都存在23.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是( C )A.该产量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斜率2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25.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6.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C )。
消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因素?A. 收入水平B. 产品价格C. 市场推广D. 个人偏好答案:C2. 在消费经济学中,需求曲线通常是下降的原因是:A. 收入水平上升B. 替代品价格上涨C. 人口减少D. 价格上升答案:D3.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B.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C.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等D. 消费者未支付额外费用答案:A4. 根据实用主义理论,消费者在决策时会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个人价值观B. 社会影响力C. 个人满足程度D. 感性决策答案:C5. 消费者行为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哪一种?A. 经济因素B. 社会因素C. 心理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C二、简答题1. 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并阐述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是消费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达到供求平衡。
当供需平衡时,市场达到了均衡状态。
此时,市场价格稳定,供给和需求数量相等。
如果市场供给过剩,价格会下降,从而刺激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恢复供需平衡。
相反,如果市场需求过剩,价格会上升,生产者将会增加供给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直至供需平衡。
2. 解释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并说明其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与实际购买商品所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实际获得的经济利益。
与市场均衡相关的消费者剩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当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时,消费者将会感到满意并购买商品。
此时,消费者享有的剩余实际上是以低于他们愿意付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经济利益。
其次,市场均衡状态下的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当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达到了消费者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此时消费者享有的剩余最大。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18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凯恩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1-9A.有效需求理论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C.消费倾向递减理论D.流动偏好理论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指的是消费行为哪方面特性?( C )1-15A.习惯性B.示范性C.不可逆性D.复杂性3.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则这种商品是( C )2-30A.低档商品B.吉芬商品C.高档商品D.生活必需品4.低收入阶层脱离收入水平而表现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被称为消费的(C )2-45 A.效用最大化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制轮作用5.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消费者最先满足的需要是(A )2-41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社会的需要6.居民为了子女长大后出国留学而进行储蓄,这种储蓄的动机是( D )6-138A.生命周期储蓄动机B.谨慎储蓄动机C.预防性储蓄动机D.目标储蓄动机7.消费信贷相对于储蓄的变动呈现的态势是( B )6-138A.正向变动B.反向变动C.零变动D.单位变动8.影响家庭实物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 A )4-76A.消费者的实际收入B.消费者的储蓄规模C.消费者的预期收益D.该消费品的已有数量9.通过降低储蓄的收益来刺激消费需求,我国于1999年10月开征的税种是( D )9-188 A.消费税B.个人所得税C.遗产税D.利息税10.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属于(C )4-93A.系统风险B.非系统风险C.市场风险D.经营风险11.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消费者( D )5-106A.劳动供给减少,闲暇时间减少B.劳动供给增多,闲暇时间减少C.闲暇时间增多,劳动供给增多D.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减少1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表明( D )5-111A.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减少C.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合13.各种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信用卡贷款面临的风险主要是(C)6-143 A.资产的流动性风险B.利率风险C.信用风险D.其他风险14.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始于( D )6-149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80年代末期C.20世纪90年代初期D.20世纪90年代中期15.以下属无担保贷款的是(C)6-137A.住宅抵押贷款B.汽车贷款C.信用卡贷款D.手机贷款16.提出“持久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 B )7-158A.萨伊B.弗里德曼C.罗斯托D.杜生贝17.以消费的“示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函数理论是(B )7-157A.绝对收入消费函数B.相对收入消费函数C.持久收入消费函数D.生命周期理论18.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 B )11-245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B.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C.社会服务行业价格水平的下降D.消费者时间价值观念的增强19.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消费模式是( A )8-176A.同步型消费模式B.早熟型消费模式C.滞后型消费模式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20.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D )9-192A.减税B.减少财政支出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D.增税21.下列关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10-211A.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B.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C.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保持不变D.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22.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其中,小康的比重为( C )10-208A.60%以上B.60%~50%C.50%~40%D.40%~20%23.从全社会角度看,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方式是(A)11-229A.个人消费B.家庭消费C.公共消费D.国家消费24.我国正式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B)12-248A.1994年10月B.1993年10月C.1992年10月D.1991年10月25.广告宣传对消费者产品品牌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体现了消费决策的(A )12-255 A.可诱导性B.分散性C.风险性D.外部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消费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包括(ABC)2-45A.从众心理B.攀比心理C.消费流行D.信任心理E.随机心理27.消费者投资的常见方式包括(ABCDE)4-77A.银行存款B.债券C.股票D.基金E.住宅投资与教育投资28.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ABCDE)6-140A.资产流动性风险B.利率风险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D.抵押物产权风险E.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29.消费政策实现的经济手段包括(ABCD)9-189A.税收手段B.利率手段C.国债手段D.政府支出E.奢侈品采购30.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包括(ABCD)10-213A.城市化因素B.商品化因素C.食物构成变化D.食品消费方式E.原材料因素非选择题部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消费者1-11答: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消费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消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效率B. 消费需求C. 价格形成D. 资本积累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因素?()A. 个人收入B. 商品价格C. 个人偏好D. 企业规模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卡尔·马克思C.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导致()A. 价格固定B. 价格波动C. 产品差异化D. 市场垄断5.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的总金额B.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C.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D.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平均成本6.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的是商品的()A. 价格B. 质量C. 品牌D. 包装7. 根据恩格尔定律,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8. 下列哪项不是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内容?()A. 消费动机B. 消费心理C. 消费习惯D. 生产成本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主要是为了()A. 促进市场竞争B. 保护消费者利益C. 提高产品质量D. 增加企业利润10. 在经济学中,需求曲线通常是()A. 水平的B. 垂直的C. 下降的D. 下降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商品的价格B. 商品的用途C. 商品的产地D. 商品的售后服务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A. 个人收入水平B. 商品价格水平C. 消费者的信贷条件D. 消费者的年龄13. 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分为()A. 理性行为B. 冲动行为C. 习惯性行为D. 计划性行为14.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反映出来?()A. 直接向政府提出B. 通过市场交易C. 通过消费者协会D. 通过价格机制15. 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A. 提高商品质量B.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C. 降低商品价格D. 提供更多的消费信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历年消费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2005-2011)A.大米B.项链C.香水D.钻戒6.对低档商品来讲,当价格下降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B.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C.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D.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7.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是( C )A.需求量/价格B.价格/需求量C.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D.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8.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收入的增加会引起预算约束线( B )A.向内平移B.向外平移C.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D.围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同时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特性的投资是( D )A.债券投资B.股票投资C.基金投资D.教育投资10.下列风险中,属于系统风险的是( C )A.新产品开发失败B.重大项目投标失利C.战争爆发D.竞争对手的出现11.下列关于工资收入变化与闲暇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减少C.工资增加对闲暇没有影响D.工资增加既可能导致闲暇增加,也可能导致闲暇减少12.属于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构成部分的是( C )A.绝对收入假定B.相对收入假定C.持久收入假定D.生命周期理论13.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是( A )A.建立准备金,防止预料不到的变化B.收入与净收入差额的变化C.财产的货币价值的意料不到的变化D.个人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变化14.下列关于持久收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持久收入的平均值为零B.工薪收入属于持久收入C.一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之间存在固定比例关系D.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依据现期收入15.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80%,则投资乘数为( C )A.1.25B.2.5C.5D.7.516.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 A )A.消费B.投资C.政府支出D.出口17.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由传统阶段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是( B )A.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B.起飞阶段C.向成熟推进阶段D.高额群众消费阶段18.能对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进行调节的税种是( C )A.营业税B.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19.下列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属于紧缩性收入政策的是( D )A.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B.政府削减财政支出C.控制集团购买力D.政府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20.根据“家庭文明”论者的观点,“以消费为中心”的家庭消费支出的侧重点是( D )A.孩子教育支出B.社交活动支出C.孝敬长辈的支出D.经常性旅游支出21.判断一个国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该国消费结构是否符合该国的( C )A.人口增长状况B.社会文化习俗C.经济发展阶段D.地理区位22.根据国际经验,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的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处于( B )A.300美元以下B.300—1000美元C.1000—3000美元D.3000美元以上23.主导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B )A.高增长率B.强扩散效应C.吸收科技进步D.引进新生产函数24.在商品经济社会,消费者权利在本质上体现了( A )A.货币权利B.法律权利C.资产权利D.效用最大化25.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但是制造企业不承担额外成本,这种情况体现了( D )A.消费的可诱导性B.消费风险C.消费者信息缺乏D.负外部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26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经济学的性质是A.一门研究企业一般规律的理论科学B.一门研究企业决策实践的应用科学C.以企业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D.其经济分析方法和原理与经济学截然不同2.在做管理决策时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C.在能确定机会成本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3.需求的变动是指A.因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B.因供给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C.每一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均发生了变动D.需求量的变动4.当需求价格等于1时,降价促销将使边际收入A.0B.正值C.负值D.正值,但小于15.互补品的交叉弹性A.小于1B.小于0C.等于0D.大于0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认为:在其他投入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不断的增加,会使边际产量A.递减B.保持不变C.递增D.先递增后递减7.如果工资率为每小时25元,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收入为每小时40元,理性的生产者就会A.在生产中增加使用劳动力B.在生产中减少使用劳动力C.在生产中劳动力投入量不变D.提高工资率8.属于相关成本的是A.沉没成本B.历史成本C.增量成本D.会计成本9.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00元,变动成本为10元/件,盈亏分界点产量为200件,则价格为A.8元 B. 12元C. 16元 D.20元10.从短期看,完全竞争企业应当停产的条件是A.价格低于平均固定成本B.价格低于平均变动成本C.价格低于平均成本D.价格低于边际成本11.不属于差别定价是A.以客户为基础定价B.以产品为基础定价C.以时间为基础定价D.以市场为基础定价12.如果在评价一个投资方案时,资金成本分别按10%,20%和30%计算,可以得出净现值分别为正值、0和负值,那么这个投资方案的内部回报率应该是A.小于10%B.大于30%C.等于0D.等于20%13.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的区别主要在于A.自然状态是否已知B.结果是否已知C.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否已知D.人们对风险事都持中立态度14.投资方案甲比投资方案乙的期望值和标准差都高,对风险厌恶型型决策者来说,将A.选择方案甲B.选择方案乙C.认为两个方案优劣相同D.无法区分优劣15.如果政府债券的利息率为7%,某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12%,该企业的风险补偿率应是A.5%B.7%C.12%D.19%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5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外显成本17.个人需求曲线18.短期生产函数19.寡头垄断20.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1.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哪些?22.规模收益有哪些类型?23.简述垄断企业的优势与弊端。
消费经济学试题二课程代码:00183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宏观消费问题的是()A.消费者投资决策B.消费信贷C.消费者储蓄决策D.消费结构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
则这两种商品是()A.替代品B.供给品C.互补品D.普通品3.题3图是某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据此判断该商品是()A.品牌香水B.日常食品C.普通服装D.普通皮鞋4.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大,则其需求曲线()A.向左上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平行于横轴D.平行于纵轴5.对低档商品来讲,当价格下降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B.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C.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减少D.替代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收入效应使商品消费增加6.人们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选择的依据是()A.实际利率的变动B.名义利率的变动C.均衡利率的变动D.市场利率的变动7.下列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是()A.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B.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后弯的C.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D.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后弯的8.老张多年不见的朋友来访,告别时老张购买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朋友,老张的这种消费购买动机是()A.初始动机B.理智动机C.信任动机D.感情动机9.在住宅贷款中,消费信贷的担保通常是()A.动产质押B.不动产抵押C.第三方保证D.不动产保险10.下列风险中,属于系统风险的是()A.新产品开发失败B.重大项目投标失利C.战争爆发D.竞争对手的出现11.下列关于工资收入变化与闲暇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闲暇减少C.工资增加对闲暇没有影响D.工资增加既可能导致闲暇增加,也可能导致闲暇减少12.按照市场价格能否反映所有资产价格的信息,可以把市场分为()A.强有效市场与弱有效市场B.信息市场与非信息市场C.获益市场与非获益市场D.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13.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影响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是()A.谨慎B.独立C.投机D.利率变化14.发行对象事先指定,在小范围内发行的债券是()A.抵押债券B.无抵押债券C.公募债券D.私募债券15.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消费函数是()A.绝对收入假定B.相对收入假定C.持久收入假定D.生命周期理论16.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的消费模式是()A.同步型消费模式B.异步型消费模式C.早熟型消费模式D.滞后型消费模式17.可以用于调节社会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的税种是()A.增值税B.营业税C.个人所得税D.资源税18.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和实施消费政策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鼓励消费B.限制消费C.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D.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19.下列关于消费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收入国家劳务支出比重高,高收入国家劳务支出比重低B.住房医疗等支出项目随消费水平提高呈下降趋势C.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随消费水平提高持续提高D.消费水平较低时,食品支出比重较高,随消费水平提高,食品支出比重有下降趋势20.下列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是()A.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B.恩格尔系数随收入增加总是下降的C.随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D.个别年份我国恩格尔系数上升,说明恩格尔定律在我国不适用21.和个人消费相比,公共消费具有的优点是()A.家庭是主导的消费方式B.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C.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D.家庭成员的消费在家庭内完成22.实现商品性消费的初级阶段是()A.消费品的商品化B.劳动力市场形成C.劳务商品化D.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23.在商品经济社会,消费者的权益从本质上说是()A.社会消费基金的实现B.货币权利的体现C.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D.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24.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构特点的是()A.制造业处于成长期B.制造业处于结构高变换率时期C.城市化基本结束D.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25.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A.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B.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C.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D.时间价值的提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26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经济学的性质是A.一门研究企业一般规律的理论科学B.一门研究企业决策实践的应用科学C.以企业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D.其经济分析方法和原理与经济学截然不同2.在做管理决策时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C.在能确定机会成本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3.需求的变动是指A.因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B.因供给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C.每一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均发生了变动D.需求量的变动4.当需求价格等于1时,降价促销将使边际收入A.0B.正值C.负值D.正值,但小于15.互补品的交叉弹性A.小于1B.小于0C.等于0D.大于0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认为:在其他投入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不断的增加,会使边际产量A.递减B.保持不变C.递增D.先递增后递减7.如果工资率为每小时25元,劳动力的边际产量收入为每小时40元,理性的生产者就会A.在生产中增加使用劳动力B.在生产中减少使用劳动力C.在生产中劳动力投入量不变D.提高工资率8.属于相关成本的是A.沉没成本B.历史成本C.增量成本D.会计成本9.假定生产一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00元,变动成本为10元/件,盈亏分界点产量为200件,则价格为A.8元 B. 12元C. 16元 D.20元10.从短期看,完全竞争企业应当停产的条件是A.价格低于平均固定成本B.价格低于平均变动成本C.价格低于平均成本D.价格低于边际成本11.不属于差别定价是A.以客户为基础定价B.以产品为基础定价C.以时间为基础定价D.以市场为基础定价12.如果在评价一个投资方案时,资金成本分别按10%,20%和30%计算,可以得出净现值分别为正值、0和负值,那么这个投资方案的内部回报率应该是A.小于10%B.大于30%C.等于0D.等于20%13.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的区别主要在于A.自然状态是否已知B.结果是否已知C.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否已知D.人们对风险事都持中立态度14.投资方案甲比投资方案乙的期望值和标准差都高,对风险厌恶型型决策者来说,将A.选择方案甲B.选择方案乙C.认为两个方案优劣相同D.无法区分优劣15.如果政府债券的利息率为7%,某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12%,该企业的风险补偿率应是A.5%B.7%C.12%D.19%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5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外显成本17.个人需求曲线18.短期生产函数19.寡头垄断20.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1.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哪些?22.规模收益有哪些类型?23.简述垄断企业的优势与弊端。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消费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01 83)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消费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D)A.20世纪60年代以后 B.20世纪50年代以后C.20世纪40年代以后D.20世纪30年代以后2.下列内容中,属于宏观消费问题的是(A)A.消费需求与总需求 B.储蓄决策C.投资决策 D.消费信贷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l,这种情况称为A.弹性不足B.弹性充足 C.单位弹性 D。
无限弹性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则这两种商品为A.替代品B.互补品 C.奢侈品 D.吉芬物品5.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体系是A.对己退休的人征税,为其自己提供退休金B.对己退休的人征税,为正在工作的一代入的将来提供退休金C.对正在工作的一代征税,为其自己的将来提供退休金D.对正在工作的一代征税,为已退休的人提供退休金6.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这是A.收入效应 B.边际效应C.替代效应 D.结构效应7.下列内容中,属于实物投资的是A.银行存款 B.股票C.债券D.珠宝投资8.按照风险是否可以避免,某一公司新产品开发失败属于A.系统风险B.非系统风险C.经营风险 D.管理风险9.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预算约束线的影响是A.使预算约束线发生旋转B.使预算约束线发生平移C.使预算约束线斜率改变 D.使预算约束线保持不变10.教育投资将为个人带来一系列收益,其首要收益是A.福利收益 B.健康收益C.闲暇质量D.货币收益11.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劳动供给A.增加 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消费信贷特点的是A.利率水平商 B.规模呈周期性C.贷款的利率弹性较低D.利率水平低13.最早的资产化证券是A.住宅抵押贷款证券 B.汽车贷款证券C.消费贷款证券 D.信用卡贷款证券14.以消费的“示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函数理论是A.绝对收入消费函数B.相对收入消费函数C.持久收入消费函数 D.生命周期理论15.凯恩斯认为,从长期考察,利息率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C.保持不变 D.不确定16.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始初注入之间的比例,这是A.乘数 B.边际消费倾向C.边际储蓄倾向 D.平均消费倾向17.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的消费模式是 A.同步型消费模式 B.异步型消费模式C.早熟型消费模式D.滞后型消费模式18.下列哪项不是表示通货膨胀的指标A.生产者价格指数 B.消费品价格指数C.市场零售物价指数D.社会痛苦指数19.下列内容审,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是A.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B.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C.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D.增税20.关于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下降交为迅速上羿D.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时,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21.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的学者是A.弗里德曼 B.李嘉图C.李斯特D.罗斯托22.劳务商品化的条件是A.第一产业发达 B.第二产业发达C.第三产业发达 D.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23.商品性消费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A.消费品的商品化 B.中间品的商品化C.劳务的商品化 D.制成品的商品化24.消费者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市场是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C.买方市场 D.卖方市场25.消费者自发兴起的社会范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这是A.消费者运动 B.消费水平C.消费者剩余 D.消费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营销)《消费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广告宣传对消费者产品品牌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体现了消费决策的( )A 、可诱导性B 、分散性C 、风险性D 、外部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中国正式经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 )A 、1994年10月B 、1993年10月C 、1992年10月D 、1991年10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从全社会角度看,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方式是( )A 、个人消费B 、家庭消费C 、公共消费D 、国家消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其中,小康的比重为( )A 、60%以上B 、60%~50%C 、50%~40%D 、40%~2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关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B、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C、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保持不变D、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A、减税B、减少财政支出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D、增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消费模式是()A、同步型消费模式B、早熟型消费模式C、滞后型消费模式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B、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C、社会服务行业价格水平的下降D、消费者时间价值观念的增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以消费的“示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函数理论是()A、绝对收入消费函数B、相对收入消费函数C、持久收入消费函数D、生命周期理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提出“持久收入假定” 的经济学家是()A、萨伊B、弗里德曼C、罗斯托D、杜生贝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以下属无担保贷款的是()A、住宅抵押贷款B、汽车贷款C、信用卡贷款D、手机贷款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中国商业银行l A、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减少C、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合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消费者()A、劳动供给减少,闲暇时间减少B、劳动供给增多,闲暇时间减少C、闲暇时间增多,劳动供给增多D、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减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6、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属于()A、系统风险B、非系统风险C、市场风险D、经营风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7、经过降低储蓄的收益来刺激消费需求,中国于1999年10月开征的税种是()A、消费税B、个人所得税C、遗产税D、利息税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8、影响家庭实物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A、消费者的实际收入B、消费者的储蓄规模C、消费者的预期收益D、该消费品的已有数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9、消费信贷相对于储蓄的变动呈现的态势是()A、正向变动B、反向变动C、零变动D、单位变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0、居民为了子女长大后出国留学而进行储蓄,这种储蓄的动机是()A、生命周期储蓄动机.B、谨慎储蓄动机C、预防性储蓄动机l A、资产流动性风险B、利率风险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D、抵押物产权风险E、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正确答案:答案解析:24、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包括()A、城市化因素B、商品化因素C、食物构成变化D、食品消费方式E、原材料因素正确答案:答案解析:25、消费政策实现的经济手段包括()A、税收手段B、利率手段C、国债手段D、政府支出E、奢侈品采购正确答案:答案解析:26、请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2004.4)5.关于需求价格弹性,说法正确的是( B)A.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时,需求量的变化等于价格的变化B.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变动不会引起总收益变化C.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说明弹性充足D.需求价格弹性等于 时,说明完全无弹性8.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受到的损失或生活处境的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制度是( D )A.社会救济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社会保障11.无差异曲线( B)A.反映消费者的预算约束B.显示可以为某个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C.与消费者收入有关D.与商品价格有关16.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增长,此时,边际消费倾向是( B)A.大于1的正数B.小于1的正数C.零D.负数(2004.7)1.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的创立者是( A)。
A.凯恩斯B.杜生贝C.弗里德曼D.莫迪利安尼2.当消费者在各项消费支出上所取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消费者所取得的效用为( B )。
A.最小B.最大C.零D.不能确定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反映了消费者消费支出行为具有( C)。
A.习惯性 B.示范性C.不可逆性 D.复杂性6.当消费者消费的商品是正常商品,则当商品的价格发生下降时,其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都会使消费者的消费量( B )。
A.减少B.增加C.不变D.替代效应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7.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消费者最先满足的需要是( A)。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社会的需要8.利率上升导致储蓄增加、消费减少的原因是( B)。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9.社会保险范围越广,人们谨慎储蓄就( B)。
A.越多B.越少C.不变D.无法确定(多选)1.马克思认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1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英国经济学家是(C )1-6A.西斯蒙第B.大卫·李嘉图C.威廉·配第D.亚当·斯密2.消费者行为不仅受自身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四周人的影响,这被称为消费者行为的( A )1-14A.习惯性B.简单性C.不行逆性D.示范性3.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削减的商品是( B )2-22A.铺张品B.低档商品C.正常商品D.高档商品4.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是( B )2-50A.向右下方倾斜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平行于横轴的D.平行于纵轴的5.价格的微小转变引起需求量无穷大的转变被称为( C )2-30A.弹性充分B.缺乏弹性C.完全弹性D.完全无弹性6.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被称为( B )3-69A.实际利率B.名义利率C.基准利率D.浮动利率7.能促使人们增加储蓄的消费观念是( D )3-72A.准时行乐B.透支消费C.超前消费D.克勤克俭8.当存贷款利率差缩小时,人们将( B )3-65A.增加储蓄,削减消费B.储蓄和消费倾向不变C.增加消费,削减储蓄D.增加消费,增加储蓄9.训练投资的投资收益具有时间上的( C )4-77A.挺直性B.连续性C.间接性D.持续性10.以下几种金融投资中,投资风险最小..的是( D )4-82A.股票B.债券C.权证D.投资基金11.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劳动供应曲线是一条( D )5-110A.向前弯曲曲线B.向左下倾斜的曲线C.向左上倾斜的曲线D.向后弯曲的曲线12.一般而言,随着大量高质量家用电器、成衣和袋装食品消灭,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将( A )5-121 A.提高B.减低C.先提高,后减低D.先减低,后提高13.下列各贷款中,贷款利率弹性最低..的是( A )6-135A.住房抵押贷款B.房地产开发贷款C.流淌资金贷款D.固定资产贷款14.消费信贷可以在确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的( A )6-137A.即期消费水平B.远期消费水平C.即期储蓄水平D.远期储蓄水平15.依据凯恩斯消费函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7-155A.随消费者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增B.随消费者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C.随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倾向递减D.随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倾向大于116.长久收入假定的提出者是( C )7-158A.凯恩斯B.杜生贝C.弗里德曼D.莫迪利安尼17.假如边际消费倾向为50%,则投资乘数为(B )8-167A.1 B.2C.3 D.1418.依据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实现经济起飞的条件中,生产性投资率要达到国民收入的比例为( D )8-170A.5%以下B.5—10%C.10%D.10%以上19.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买卖国债的主要目的在于( A )9-189A.调整流通中的货币数量B.增加消费者的收入C.增加消费需求D.引导消费结构升级20.下列消费政策中,属于提高消费水平的政策是( D )9-194A.收入安排政策B.消费品产业结构政策C.消费品市场政策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1.下列选项中,属于宏观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是( A )10-208A.消费水平B.家庭目标C.家庭规模D.家庭投资22.工业化加速期产业结构的特点是( B )10-220A.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降低,但仍占较大比重B.其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C.其次产业的增长相对减缓,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D.二元结构基本消逝,农业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已经结束23.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实质是( B )11-235A.消费品商品化B.服务商品化C.收入多元化D.消费分散化24.某保健品企业过度宣扬其产品的保健效果,导致消费者对这种不正值的企业行为缺乏自我爱护力量,这体现了( C )12-255A.消费的分散性B.消费者小额购买索赔不经济C.消费决策的可诱导性D.负外部性25.消费者运动兴起的标记是( D )12-258A.法制的健全B.政府主动发挥作用C.社会公众发挥作用D.建立消费者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提出“社会阶层消费学说”的学者是()A.凡勃仑B.马歇尔C.庞巴维克D.凯恩斯答案:A2.假定某人花8000元买了一年期,利息率为4%,面值为9000元的国债,则该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为()A.12.5%B.15.1⅜C.16.5%D.17.0%答案:D3.下列风险中,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是()A.战争对经济的影响B.管理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C.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D.公司竞争对手的出现答案:D4.导致人们的退休年龄提前的条件之一是()A.退休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B.退休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C.市场就业压力较小D.退休的成本大于收益答案:A5.人们愿意工作的最低工资称之为()A.基本工资B.保底工资C.保留工资D.保障工资答案:C6.发行对象事先指定,且在小范围内发行的债券属于()A.政府债券B.公募债券C.私募债券D.公司债券答案:C7.发展消费信贷对个人消费一储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提高即期消费8.减少即期消费C.增加储蓄D.无任何作用答案:A8.提出“绝对收入假定”的是()A.凯恩斯B.杜生贝C.费里德曼D.莫迪利安尼答案:A9.下列不属于持久收入假定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持久收入和持久消费间呈一定比率C.人们的消费支出主要与可预计的未来收入有关D.可预计的持久收入是一个常数答案:A10.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60%,则投资乘数为()A.2.5B.I.67C.O.6D.O.4答案:A11.同步型消费的基本条件是()A.政府垄断I生经济体制B.完全市场经济体制C.政府干预较多的市场经济体制D.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12.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储蓄倾向于()A.增加B.减少C.不变D.剧烈变动答案:A13.下列不属于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是()A.减税B.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C.调低存贷款利率D.削减财政支出答案:D14.“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是()A.增加消费,减少储蓄B.增加储蓄,减少消费C.同时增加储蓄和消费D.同时减少储蓄和消费答案:B15.冻结工资属于()A.紧缩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收入政策C.紧缩性货币政策D.扩张性财政政策答案:B16.实际利率是()A.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扣除B.价格对通货膨胀的扣除C.预算约束对通货膨胀的扣除D.收入对通货膨胀的扣除答案:A17.效用最大化原则建立的理论基础是()A.消费剩余B.消费习惯C.边际效用价值论D.消费不可逆性答案:C18.表示消费者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之为()A.无差异曲线B.效用盐线C.边际效用曲线D.恩格尔曲线答案:D19.判断一个国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该国消费结构是否符合该国的()A.城市化发展状况B.社会文化习俗C.经济发展阶段D.地理区位答案:C20.消费者购买4个同一商品,他愿意为第一个单位商品支付100元,为第二个商品支付80元,为第三个支付60元,为第四个支付40元,但他总共只须支付160元,则消费者剩余为()A.100元B.120元C.140元D.160元答案:B21.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前提条件是()A收入水平的提高B.时间价值的上升C.服务业的发展D.消费晶的商品化答案:A2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指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和偏好都保持不变时()A.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B.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C.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答案:B23.消费者运动最早产生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答案:B24.降低消费信贷风险的措施不包括()A.资产抵押B.第三方担保C.保险D.典当答案:D25.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富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当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为20%—40%时,消费水平属于()A.温饱B.小康C.富裕D.非常富裕答案:C26.投资基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A.规模经济B.投资分散,风险低C收益率高D.具有专业管理效果E.流动性好答案:ABD27.由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转化过程中,关键性的阶段包括()A服务行业的发展B.收入水平的上升C.劳务的商品化D.消费品的商品化E.劳动的机械化答案:CD28.制约消费者权益的因素包括()A.经济发展水平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C.市场管理状况D.消费者消费知识的缺乏E.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答案:ABCDE29.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的理论要点为()A.消费存在“示范作用”B.消费存在“掣轮作用”C.消费支出具有不可逆性D.边际消费倾向递减E.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其可预计的未来收入相关答案:ABC30.高质量抵押物具有的特点包括()A.流动性强B.价格较高C.所有权真实D.价值稳定E.变现能力弱答案:ACD31.消费信贷中的借款人信用风险答案:消费信贷中的借款人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不能及时、足额归还贷款而造成银行的损失。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试题和答案消费心理学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消费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D)。
A。
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者B。
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C。
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D。
商品或服务的直接购买者2.消费者通过感官获得的对商品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A)。
A。
感觉B。
知觉C。
思维D。
情感3.消费者看到的商品、商品的包装、商标以及广告等,称为(D)。
A。
应激B。
刺激强度C。
内部刺激D。
外部刺激4.消费者的个性随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表明个性具有(C)。
A。
倾向性B。
独特性C。
可塑性D。
稳定性5.消费者对某种化妆品开始持消极的态度,但由于受社会上流行趋向等因素的影响,态度发生了转变,从而使用该种化妆品,这表明态度具有(B)。
A。
对象性B。
调整性C。
得性D。
差异性6.当引起反应的一种刺激与另一种自身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多次同时出现时,会发生(C)。
A。
无条件反射B。
操作性条件反射C。
经典性条件反射D。
工具性条件反射7.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B)。
A。
动机B。
需要C。
知觉D。
态度8.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考虑是否会对自己的安全健康带来危险,其目的是规避(A)。
A。
生理风险B。
功能风险C。
价格风险D。
心理风险9.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领域属于(B)。
A。
社会制度环境B。
社会物质环境C。
社会精神环境D。
社会文化环境10.当前我国较为普及的消费文化心理是(A)。
A。
节俭消费B。
奢侈消费C。
享受消费D。
畸形消费11.消费者群体规范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间接的,即通过社会惯和道德规范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而不是直接的或强制的方式。
12.喜庆消费俗是消费俗中最稳定的一种,因为它与人们的文化、宗教和传统俗紧密相连,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13.消费惯是指一定的消费俗和消费者个性特征相互融合形成的消费心理现象。
14.感性消费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而不是物质资料的丰富、商品附加值的提高或科学技术的进步。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 0018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凯恩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1-9A.有效需求理论 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C.消费倾向递减理论 D.流动偏好理论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指的是消费行为哪方面特性?( C )1-15A.习惯性 B.示范性C.不可逆性 D.复杂性3.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则这种商品是( C )2-30A.低档商品 B.吉芬商品C.高档商品 D.生活必需品4.低收入阶层脱离收入水平而表现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被称为消费的( C )2-45A.效用最大化 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 D.制轮作用5.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消费者最先满足的需要是( A )2-41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 D.社会的需要6.居民为了子女长大后出国留学而进行储蓄,这种储蓄的动机是( D )6-138A.生命周期储蓄动机 B.谨慎储蓄动机C.预防性储蓄动机 D.目标储蓄动机7.消费信贷相对于储蓄的变动呈现的态势是( B )6-138A.正向变动 B.反向变动C.零变动 D.单位变动8.影响家庭实物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 A )4-76A.消费者的实际收入 B.消费者的储蓄规模C.消费者的预期收益 D.该消费品的已有数量9.通过降低储蓄的收益来刺激消费需求,我国于1999年10月开征的税种是( D )9-188A.消费税 B.个人所得税C.遗产税 D.利息税10.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属于( C )4-93A.系统风险 B.非系统风险C.市场风险 D.经营风险11.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消费者( D )5-106A.劳动供给减少,闲暇时间减少 B.劳动供给增多,闲暇时间减少C.闲暇时间增多,劳动供给增多 D.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减少1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表明( D )5-111A.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B.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减少C.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合13.各种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信用卡贷款面临的风险主要是( C)6-143A.资产的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C.信用风险 D.其他风险14.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始于( D )6-149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20世纪80年代末期C.20世纪90年代初期 D.20世纪90年代中期15.以下属无担保贷款的是( C)6-137A.住宅抵押贷款 B.汽车贷款C.信用卡贷款 D.手机贷款16.提出“持久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 B )7-158A.萨伊 B.弗里德曼C.罗斯托 D.杜生贝17.以消费的“示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函数理论是( B)7-157A.绝对收入消费函数 B.相对收入消费函数C.持久收入消费函数 D.生命周期理论18.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 B )11-245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B.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C.社会服务行业价格水平的下降 D.消费者时间价值观念的增强19.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消费模式是( A )8-176A.同步型消费模式 B.早熟型消费模式C.滞后型消费模式 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20.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D )9-192A.减税 B.减少财政支出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D.增税21.下列关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0-211A.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B.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C.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保持不变D.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22.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其中,小康的比重为( C )10-208A.60%以上 B.60%~50%C.50%~40% D.40%~20%23.从全社会角度看,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方式是( A)11-229A.个人消费 B.家庭消费C.公共消费 D.国家消费24.我国正式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 B)12-248A.1994年10月 B.1993年10月C.1992年10月 D.1991年10月25.广告宣传对消费者产品品牌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体现了消费决策的( A )12-255A.可诱导性 B.分散性C.风险性 D.外部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消费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包括( ABC)2-45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C.消费流行 D.信任心理E.随机心理27.消费者投资的常见方式包括( ABCDE)4-77A.银行存款 B.债券C.股票 D.基金E.住宅投资与教育投资28.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ABCDE)6-140A.资产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D.抵押物产权风险E.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29.消费政策实现的经济手段包括( ABCD)9-189A.税收手段 B.利率手段C.国债手段 D.政府支出E.奢侈品采购30.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包括(ABCD)10-213A.城市化因素 B.商品化因素C.食物构成变化 D.食品消费方式E.原材料因素非选择题部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消费者1-11答: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家庭,还可以是一定的团体。
32.社会阶层2-35答: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所划分成的许多组相对永久的同类人群。
33.劳动供给弹性5-112答:劳动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
这说明工资的增加幅度只引起人们劳动供给的少量增加或减少。
劳动供给对工资变化反应程度的大小,我们用劳动供给弹性来测量。
34.生命周期假定7-160答:生命周期假定是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考察消费者一生中不同阶段消费支出变动状况的消费函数理论。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布伦贝、安多。
35.消费服务社会化11-235答:消费服务社会化,是指个人消费领域的服务不是由消费者个人提供,而是由社会来提供;消费者不是直接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得服务,而是通过付费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服务。
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实质是消费过程中服务的商品化,或说是家务劳动的商品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l小题,8分)36.某投资人拟购入一种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6%的1年期债券。
4-86/87(1)假定按每张102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
求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答:债券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购买价格=[1000×6%+(1000-1020)] ÷1020≈3.92%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3.92%(2)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5%,则该债券的价格为多少时该投资人可以购入?(要求写出公式)已知:FV=1060元, i=5%,(1+i)n=1.05,则:PV=FV÷(1+i)n=1060×1.05≈1009.52元该债券的价格低于或等于1009.52元时该投资人可以购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7.简述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3-55答:以“利率变化对小王储蓄的影响”为例:(1)利率变化产生的替代效应当利率上升时,相对于年轻时的消费而言,年老时消费的成本低了。
因此替代效应使小王年老时消费得更多,而年轻时消费更少。
也就是替代效应使小王储蓄更多。
(2)利率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当利率上升时,小王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他现在的状况比以前变好了。
只要两个时期的消费品都是正常物品,小王就会倾向于利用这种福利的增加在两个时期享受更多的消费。
也就是收入效应使小王储蓄减少。
(3)利率对储蓄的最终影响既取决于收入效应又取决于替代效应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小王储蓄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小王储蓄减少。
38.简述我国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8-174-175答: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具体来看,(1)在经济效益方面,我国经济运行并没有从根本上克眼“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痼疾。
(2)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我国在总体上还没有完全摆脱通胀和增长、通缩和增长的矛盾。
这说明“重质轻量”的毛病在中国还有很大市场。
(3)在结构方面,产业结构的失调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升级远远没有完成。
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缺乏后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既形不成规模效益,又不利于质量提高;第三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滞后,等等。
39.简述我国长期以来高储蓄的原因。
3-68-69答:(1)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2)实际正利率的影响(3)风险预期增加的影响(4)东亚文化背景的影响40.简述低收入阶层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大于高收入阶层的原因。
9-191答:一般来说,低收入阶层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要大于高收入阶层。
这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1)第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较大,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会大幅度增加其消费支出,从而增加财务负担。
(2)第二,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中,必需品所占比重较大,非必需品所占比重较小。
而一般在反映通货嘭胀率的指标构成中(比如消费品价格指数或零售物价指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占较大比重,因此,通货膨胀使低收入阶层消费支出的增加幅度更大,(3)第三,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高收入阶层往往可以有更多的增加收入的渠道,因此其名义收入的增长有可能超过通货膨胀率的增长;而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的可能性较小,因而实际收入降低的可能性更大。
41.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12-254-255答: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所以必要,是由消费的一些特点所决定的。
(1)消费的分散性。
(2)消费者信息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