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word教案课标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益与义务”部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益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益,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明白得权益与义务的一致性,明白公民履行义务的主动意义。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行使权益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明白得能力,提升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2、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学情分析:1、针对的咨询题:八年级学生对公民的义务了解不多,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甚少,尽管平常许多行为差不多上履行义务的表现,但真正作为公民的义务观念较淡薄,另外对公民道德义务的履行较易同意,而对法定义务会感受比较遥远,甚至会有“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我年纪还小,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方法等等。
2、学生的需要: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因此让学生第一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树立义务观念专门必要。
教学方法:情感鼓舞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辩论等。
教学过程设置:一、导入新课导入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益,也有他应尽的义务。
如果每个人不仅明白自己的权益,而且明白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
”法律的“大厦”是由权益、义务共同构筑的,权益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益的需要,是爱护社会稳固、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忠实地履行义务。
二、讲授新课:1、我们的义务教师讲述: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差不多权益,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
活动一“讲一讲填一填”:教学情形(见教材P14页材料——小明的一天)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初中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履行义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饯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1)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2)忠实履行义务(3)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附录(一)X晓庆实例:某某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税务的处理决定书中这样写道:X晓庆,经过对你个人1997年至2002年出租某某东门南路华都园21号B座和蛇口碧榆路26号别墅等两处房产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查实有如下税务问题。
一、1997年至2001年4月出租某某东门南路华都园21号B座,取得租金收入及保证金523038.45元,只按规定向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收入49940.55元,未足额申报纳税。
二、1999年4月至2002年3月,出租蛇口碧榆路26号别墅,取得租金收入381996元,未按规定向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公民的义务【学习目标】1、能知道公民义务的来源。
2、能明白公民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3、能知道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课前检测】【新知探究】请认真阅读教材14-17页,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在教材中画记出来)并及时将要点背诵完毕。
1、公民的义务来自于哪些方面?(理解并背诵)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并背诵)3、我国公民必须要履行的基本义务?(理解并背诵)4、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理解并背诵)5、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背诵)【能力提升】(学以致用,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展示)河南青年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丧失,生活陷入困顿。
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
毕业时,囊中空空,他只能骑着一辆三轮车驮着母亲踏上千里返乡路。
为使母亲免受长途颠簸之苦,他悄悄地把充满气的轮胎放掉一半,而自己甘愿一路受更多的苦累。
张尚昀“大义至孝”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在中原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最近评出的“全国十佳孝贤”推他为孝贤之首;众多网友发出了“生子当如张尚昀”的感叹!(1)“当代孝子”张尚昀至少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结合材料,说一说应如何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基础巩固】1、下列行为中履行了四方面的义务,排列正确的是()①上学马上就要迟到了,在路上还遇到了红灯,我真想闯过去,但是我没有这样做②妈妈每天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很辛苦,我为妈妈洗脚③我把今天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了④在公共汽车上,我主动给老爷爷让座A.亲情道德纪律法律B.法律亲情纪律道德C.纪律亲情法律道德D.法律道德纪律亲情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说明了()A.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矛盾的B.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立的C.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D.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分离的3、中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课标内容】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学理念】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初中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履行义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 【知识结构】我们应尽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我们的法定义务我们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我们的道德义务道德义务的含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忠实履行义务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对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法律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的原因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饯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和联系忠实履行义务【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 布置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有哪些义务?这些义务的分类是怎样的?法律是怎样保证这些义务的履行的?2.学生: 找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义务.思考公民应该怎样履行这些义务。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1课时公民的义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2.教学难点: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知识平台】阅读思考:1.什么是法定义务?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5.什么是道德义务?6.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课堂纵横】活动探究:一、小组讨论:⑴小珊该不该纳税?⑵为什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二、填写P14的相关内容。
三、展示:⑴小龚的故事:P16⑵单先生的拾金不昧:P17【综合运用】达标训练:材料一:一位叫宋志永的农民,自费5000多元,辗转打车北京、郑州、西安、成都、绵阳,前往抗震救灾第一线,自5月14日起他参与抢救出25名幸存者。
他说,别说5000元,如果能救出一条人命,就是50000元也值得。
他还组织了30多人的“宋志永唐山爱心救援小分队”战斗在救灾第一线。
据说,此次唐山赴灾区救灾的志愿者一共477名,他们感动着巴蜀大地。
材料二:近日网上有这么个贴子惹人眼目: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中国人都不习惯索要发票,而掠走将近20亿元的税收收入,多恐怖的数字啊!20亿能做什么?中国1000多万可能面临失学儿童一年的学费啊!如果我们都索要发票,中国就没有失学儿童了!发贴人说,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我们无法抵制某些东西,但如果我们爱国,却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而这只需要花费您几分钟而已。
初二政治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授课过程导入新课: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
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新授:板书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二)国家的性质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3、人民包括哪些人?P4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教学案)反馈提升、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行使权利,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自觉履行义务,更是公民意识的表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应该做到()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法律未说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③④2.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某为了验证“狗熊笨不笨”,于2002年1月先后两次把搀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饲养的5只狗熊身上或嘴里。
受到伤害后,有的狗熊丧失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北京动物园副园长说,受到伤害的狗熊,都属于国际一级保护动物。
2月24日,刘某被刑事拘留。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②青少年要学习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应坚决不做④进行科学研究可以不受法律限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关于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道德B. 凡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都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C. 社会主义道德支持和促进我国法律的贯彻实施D. 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4.作为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A.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B.法律提倡我们做的,我们要尽量去做C.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D.法律允许我们做的,我们可根据个人意愿去做二、多项选择题1.“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
”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B.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相同的强制力和约束力C.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2.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有利于()A.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C.形成班集体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 D.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三、简答题我国公民应如何忠实履行法定义务?四、论述题2005年8月10日,盂某到广州乘出租车不慎将有手机和3万元现金的手提包丢在出租车上,后被出租车司机陈某拾得。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教案) 【课题】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确履行法定;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
(2)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1)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2)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3)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知识目标(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3)道德义务的涵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4)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学情分析】初中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二是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三是对如何履行义务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
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及时予以解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忠实履行法定义务。
难点: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受教育权与义务、被抚养与赡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懂得依法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案例、素材,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P13-21,预做课本问题。
【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2.经过思考,分四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一单元:义务权利伴我行教学内容分析1、本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的全册教材,它宏观上介绍了有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面的几个单元的都是以本单元的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所以,本单元在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设立“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主题探究《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两课。
每课又分为两个框题即:“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忠实履行义务”。
“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搜集、整理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权利和义务的知识。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权利,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使学生明确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义务,最终使学生的权利观念得到增强,义务观念得以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
○道德义务的涵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
○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
○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难点: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特点;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是本的课的重点。
⼋下第⼆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知识点 义务就是个体对他⼈或社会做⾃⼰应当做的事,那么在社会中我们都有哪些应尽的义务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下第⼆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下第⼆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知识点:公民的义务 1.我们的法定义务 (1)在社会⽣活中,我们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履⾏相应的义务。
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的。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致性。
我们每个⼈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是履⾏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使权利、维护权利,⽽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义务。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
⾃觉履⾏应尽的义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2.我们的道德义务 (1)道德义务的含义:⼴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包括道德义务。
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觉⾃愿地承担对他⼈、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2)履⾏道德义务的意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社会成员⾃觉⾃愿地履⾏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际关系,⼜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明进步。
(3)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强、敬业奉献。
⼋下第⼆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知识点:忠实履⾏义务 1.法律⿎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1)法律提倡和⿎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明和进步的⾏为。
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义务的重要表现。
(2)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凡法律所禁⽌的⾏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3)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倡导和⿎励的⾏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
政治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课本活动解析和重点1、教材第14页“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付出的依据付出的好处不这样做的后果A家庭亲情〔道德义务〕具有孝敬父母传统的美德,有利于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
导致亲人间关系冷淡、得不到亲人间的温暖和关怀。
B对人承诺〔道德义务〕讲信用、讲诚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帮助,害人害己。
C值日劳动〔道德义务〕换来舒适、温馨、亮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心。
使集体失去亲和力和凝聚力,使个人失去责任心。
D爱护花草〔法定义务〕能给后来的其它人参观、欣赏,带来美的享受。
破坏环境的美观、自私自利,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别人的损失之上。
2、法定义务: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3、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提示:首先,从获得和付出的关系来看,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法定义务。
其次,从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的角度来看。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我国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
4、教材第15页“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答题可参考“”教材P15的“相关链接”〕5、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参见教材P16〕6、教材第16页“我们还应依法履行哪些义务?”提示:公民的法定义务除了宪法里规定的基本义务外,在其它基本法里都规定了相应的义务。
如《环境保护法》里的“保护环境的义务”、《婚姻法》里的“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义务教育法》里还规定了“未成年人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等等。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1课时公民的义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2.教学难点: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知识平台】阅读思考:
1.什么是法定义务?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
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道德义务?
6.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课堂纵横】活动探究:
一、小组讨论:
⑴小珊该不该纳税?
⑵为什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二、填写P14的相关内容。
三、展示:
⑴小龚的故事:P16
⑵单先生的拾金不昧:P17
【综合运用】达标训练:
材料一:一位叫宋志永的农民,自费5000多元,辗转打车北京、郑州、西安、成都、绵阳,前往抗震救灾第一线,自5月14日起他参与抢救出25名幸存者。
他说,别说5000
元,如果能救出一条人命,就是50000元也值得。
他还组织了30多人的“宋志永唐山爱心救援小分队”战斗在救灾第一线。
据说,此次唐山赴灾区救灾的志愿者一共477名,他们感动着巴蜀大地。
材料二:近日网上有这么个贴子惹人眼目: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中国人都不习惯索要发票,而掠走将近20亿元的税收收入,多恐怖的数字啊!20亿能做什么?中国1000多万可能面临失学儿童一年的学费啊!如果我们都索要发票,中国就没有失学儿童了!发贴人说,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我们无法抵制某些东西,但如果我们爱国,却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履行公民义务,而这只需要花费您几分钟而已。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⑴材料一中“宋志永唐山爱心救援小分队”以及此次唐山赴灾区救灾的志愿者对灾区人民尽了什么义务?
⑵假如贴子主人反映情况属实,20亿税金的流失,给了你什么启示?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对国家应尽到哪些义务?
⑶有人认为,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是受法律保护的特殊群体,不需要履行义务,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3.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2.教学难点: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知识平台】阅读思考:
1.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是什么?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怎样?
3.忠实履行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是什么?
4.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课堂纵横】活动探究:
一、填写P19、20、21的相关内容。
二、小组讨论:
⑴地理环保小组的启示:P19
⑵贾某的违法行为:P21
三、P20中的六幅画中,任选一幅画面,编成小品或情景剧展示
【综合运用】达标训练:
在学习了忠实履行公民的义务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校园生活和学习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下面的一些言行:
①有些同学看到校园里掉落的纸屑,熟视无睹地走过。
②有些同学在考试中作弊,甚至自以为技术高明,沾沾自喜地“传授”给低年级同学。
③有些同学看不起成绩不佳、家境贫苦的同学,不愿与他们交往。
④有些同学自己不写作业,花钱请人代写。
⑤有些同学买到小卖部过期的食物,一扔了之、自认倒霉。
⑥有些同学给其他同学随意起绰号,给同学带来了伤害。
……
这些小事看似小事、无关大碍,却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在日常生活小事中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请针对上述现象,分析我们应负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
【教学反思】。